潘天群(1965.7—),男,江苏盐城人,
汉族,
哲学博士,教授(2000年)。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现代
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06)。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2001.9—2002.2:美国纽约大学人文学院政治学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博弈论中的方法论问题)。
1989.9—1992.7: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西方哲学专业博士毕业。
1986.9—1989.7:大连理工大学力学所计算力学专业硕士毕业。
1982.9—1986.7:北方交通大学土木系工民建专业本科毕业。
工作经历
1992.7—2003.2:
华南师范大学从事学报编辑、教学、科研工作。
2003.3—至今:南京大学哲学系
逻辑学教研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讲授课程
归纳和决策逻辑、科学逻辑、
逻辑与科学方法基础、逻辑与决策、博弈论、现代西方哲学、西方经济学。
研究方向
逻辑学、哲学、博弈论
承担课题
(1)独立承担
广东省高教厅重点课题“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1994)。
(2)独立承担2002年度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社会决策的逻辑结构研究”。
(3)参与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中西文化比较”(1998)。
(4)独立承担南京大学人才引进项目“多主体决策逻辑研究”(2003)。
(5)参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西方逻辑哲学最新成就研究”(2003)。
(6)独立承担
江苏省十五规划项目“
逻辑与科学决策”(2004)。
学术兼职
中国逻辑学会经济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
中国逻辑学会科学逻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逻辑学会归纳逻辑专业委员会委员。
学术会议
(2) 1995年8月参加
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的“第10届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并宣读(Conversation and Rationality of Science)。
(3) 2001年7月参加
纽约召开的“第12届国际博弈论年会”,提交论文并宣读(A logic Method to Games’
Equilibrium’s Solving )。
主要作品
出版著作
(1)《行动科学方法论导论》,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出版;
(2)《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2004年10月第2版;
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3版;
(3)《社会决策的逻辑结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
(4)《博弈思维——逻辑使你决策致胜》,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11月出版;
(5)《博弈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二作者,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6)《合作之道——博弈中的共赢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参与翻译:《
逻辑学导论》(柯匹、科恩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学术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约70篇。其中:
(1)《结构节点的“弗晰”精化处理》,《
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1989年第3期。
(2)《罗蒂哲学终结观评析》,《
社会科学动态》1992年第2期。
(3)《评库恩的非理性主义哲学》,《
中州学刊》1992年第3期。
(4)《费耶阿本德的“传统平等主义”述评》,《
广东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5)《术的时代与术的异化》,《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6)《弗洛伊德与韦伯的文明观比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7)《论人工客体》,《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7期(《哲学动态》摘登)。
(8)《科学哲学中正统派科学合理性思想》,《
暨南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9)《对话与科学合理性》,《
齐鲁学刊》1994年第3期。
(10)《征服自然还是征服人?—评莱斯著《自然的控制》》,《学习与探索》1994年5期。
(11)《技术科学是何意义上的科学?》,《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3期。
(12)《科学:人对自然的理解》,《
北方论丛》1995年第1期。
(13)《后现代主义的背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14)《论技术规则》,《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5年4期。
(15)《存在社会技术吗?》,《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10期(《中国哲学年鉴(1996)》年摘登)。
(16)《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编辑学研究》,《
编辑学报》1996年第3期(《中国编辑学1997》转载)。
(17)《评库恩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18)《论高校学报“双重标准”下的有限开放原则》,《
广西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19)《技术与行业——对技术的一“科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1期。
(20)《技术知识论》,《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年4期。
(21)《知识经济实现的制度环境》,《
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2期。
(22)《对技术时代人的行动的思索》,《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11期。
(23)《编辑合理性问题初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24)《技术研究的三种路向》,《
光明日报》(理论版),2000年2月22日。
(25)《赏罚机制的建立与博弈结构的调整》,《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26)《经济学何以预测?》,《经济学家》2001年第5期。
(27)《技术革命的新解读》,《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第4期。
(28)《博弈论能解释所有社会现象吗?》,《广州日报》2002年1月13日。
(29)《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
中华读书报》2002年8月29日。
(30)《弗雷格逻辑观评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第二作者)。
(31)《“游戏理论”将一统天下吗?》,《社会学家茶座》2002年第1期。
(32)《博弈行为中演绎与归纳推理及其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3期。
(33)《群体对一个命题的可能的知道状态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10期。
(34)《博弈论中理性人假设的困境》,《经济学家》2003年第4期。
(35)《技术的边界》,《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第5期。
(36)《战争型博弈》,《
社会学家茶座》 2003年第3期。
(37)《空城计的博弈论分析》,《社会学家茶座》2003年第4期。
(38)《从评价到决策——科学逻辑的一个可能转向》,《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39)《建立在笛卡尔公理上的一个怀疑逻辑系统》,《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