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武汉大学下的设二级学院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School of 哲学 Wuhan University),是武汉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位于武汉武昌珞珈山街道八一路299号。院长为李佃来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始于1922年9月武汉大学前身武昌高等师范学院创建的教育哲学系。20世纪初期,著名哲学家熊十力方东美洪谦朱光潜等人在此任教。1956年夏,武汉大学重建哲学系,李达校长兼任哲学系主任,为20世纪后叶哲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1994年2月,武汉大学成立社会学系,与哲学系合署办公,1996年12月成立哲学学院。1997年3月,武汉大学社会学院从哲学学院分离。1999年4月,哲学学院并入人文科学概论学院,保留哲学系和宗教学系。2003年8月,武汉大学恢复哲学学院。2005年4月,哲学学院增设心理学系。202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波加盟武大哲学学院,担任人文社科讲席教授。2024年6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华文化智能论证实验室”揭牌。
截至2024年11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设有2个系,下设8个教研室,3个省级科研基地,13个校级研究平台,拥有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文学院、历史学院共建)。学院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院拥有湖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哲学;9个二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设有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11个硕士点,10个博士点。学院有专任教师92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41人,讲师12人。学院常年在读学生近10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近400人,研究生近500人。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哲学院系之一,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在全国各类评估中名列前茅,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学院的哲学被评为A类学科。该学院也是国际知名大学哲学院系,其哲学学科在2023年度国际QS排名中居第43位,位列中国高校第1名。
历史沿革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始于1922年9月武汉大学前身武昌高等师范学院创建的教育哲学系。1926年,教育哲学系更名为哲学系。 1938年,武汉大学哲学系随校迁至四川乐山。1946年,武汉大学哲学系迁回武汉珞珈山。1952年,武汉大学哲学系并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56年,恢复武汉大学哲学系,李达校长兼任哲学系主任。1969年,迁入武汉大学襄阳分校。1977年,迁回武汉大学本部。
1981年,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成立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外国哲学)。1988年,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设立两个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1994年,建设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同年2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成立社会学系,与哲学系合署办公。1996年12月,成立哲学学院(设哲学,宗教学,美学三系)。1997年3月,社会学系从哲学学院分离出去。1998年成立博士后流动站。 1999年并入人文科学概论学院,保留哲学系与宗教学系。2000年成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哲学学科授权点。2002年成立第二批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2003年,恢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05年4月,哲学学院增设心理学系。2007年成立第三批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 
202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波加盟武大哲学学院,担任人文社科讲席教授。2024年6月15日——16日,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协办的“广义论证与中国哲学——第五届中国古代论辩研讨会”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华文化智能论证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武汉大学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截至2024年6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设哲学系、宗教学系,下设8个教研室,武汉大学国学院挂靠哲学学院。 
资料来源:
师资队伍
截至2024年6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有专任教师92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41人,讲师12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人,国际哲学学院院士1人,国际科学哲学学院院士1人,澳大亚人文科学概论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和新世纪优秀人才11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2人,湖北省楚天学子3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武汉英才2人,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4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青年学者1人,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12人,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13人。有5位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建设首席专家,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科体系
截至2024年6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共有哲学1个一级学科,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9个二级学科,其中哲学二级学科8个,国学1个,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宗教学逻辑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国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哲学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设有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截至2024年11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1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哲学博睿班、哲学强基班、现代哲学国际班、宗教学、心理学等5个本科专业,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慕课平台课程。
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截至2024年6月,学院常年在读学生近10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近400人,研究生近500人。
2020年,哲学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首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专业(简称“强基计划”)。2021年,心理学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宗教学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6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有1个湖北省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校共建基地,14个校级研究平台,参与共建1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1个湖北省创新平台。
资料来源:                                                         
科研成就
近十年以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承担国家及教育部项目72项,其中重大项目8项,在权威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48篇,出版学术专(译)著252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53项;主办国内外学术会议130余场。2017-2021年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43篇。
参考资料
学术资源
资料室
截至2022年,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资料室有藏书10万余册。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中外文精品图书资料,如《毛泽东评点24史》《续百子全书》《马恩全集MEGA版》《康德全集》《黑格尔全集》《柏拉图全集》《霍布斯全集》《清敕修大藏经》《牟宗山先生全集》《中华道藏》《船山全书》《学衡》《维特根斯坦全集》《王国维全集》《墨子大全》《朱子全书》《李贽全集》《中国思想评传》等等。有著名学者赠送的外文及港台图书:汤用彤先生赠送的外文原版图书、汉语基督教研究所赠书、胡秋原先生赠送的一批个人珍藏图书、渡边宪正先生赠送的一批个人珍藏图书。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克雷茨曼外文图书中心(The Norman Kretzmann Library)是由国外学者、学术机构和出版机构等捐赠图书建立起来的,有2万余册有关哲学、宗教学等方面的外文图书和期刊,初步具有供研究西方思想的学者所需资料的规模。资料室每年订阅中外文期刊150多种,有专业期刊如《Kant Studien》《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International Philosophical Quarterly》《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Continental 哲学 Review》《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The Journal of Religion》《Amreican Psychologist》《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中国哲学》《世界哲学》等等。有各省、市主办的社会科学类杂志,还有各著名大学主办的人文社科版学报。收藏有本院教师历年来的著作及历年来博士、硕士的学位论文。
学术刊期
截至2024年,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有学术期刊儒家文化研究》《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哲学评论》《本科生期刊》(《志学(第七期)》《心声》)《Journal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Wuhan Journal of Cultic Studies》《应用伦理》等。
国际交流
2000年,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在本科教育阶段设置比较哲学试验班(后改为现代哲学国际班),采用原典教材、小班教学等方式培养大批国际水准人才。与美、日、澳、英等国的高校签订培养协议,选送本院学生到世界名校交流学习,吸引海外优质留学生生源。2013年以来新进教师中,80%具有康奈尔大学剑桥大学海德堡大学等国外名校学习经历,有7名外籍教师。每年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讲座50余场,选送一批教师出国(境)研修或参加学术活动。创办两份英文学术刊物Wuhan Journal of Cultic Studies和Journal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哲学。2022年哲学学科进入QS世界排名全球前50名,国际化程度居于国内高校哲学院系前列。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院徽
精神文化
院训
爱智、求真、向善、致美。
校歌
使用武汉大学校歌(陈望衡等作词,陈国权谱曲): 
“东湖之滨,珞珈山上,
这是我们亲爱的学堂。
百年沧桑,弘毅自强,
根深叶茂育桃李,满园芬芳。
啊,美丽的珞珈山,多少雄鹰竞翱翔。
扬帆长江,奔向海洋,
这是我们成长的地方。德业并进,求是拓新,
大同寰宇向未来,我创辉煌。
啊,心中的珞珈山,
今朝多磨砺,明日作栋梁。 ”
百年周年庆
标识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百年庆典标识以数字“100”为基本形态,进行艺术化的几何变形。整体基调为琉璃蓝色,低调庄重而不失内涵,符合武汉大学文化底蕴和哲学学院慎思明辨的精神气质。院徽图案标识嵌入左边圆形图案中,右边圆形图案中则嵌以院训,彰显哲学学院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精神内涵,体现了LOGO的识别性与独立性,增强了LOGO的号召力。下方飘带上“1922-2022”的数字和中英文院名,则与百年院庆相呼应,昭示学院走过的百年漫漫长路,正以奋进不怠的姿态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活动内容
2022年5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开辟“哲院百年庆典”专栏,面向校内外发起“哲院百年庆典”主题征文活动。 2022年11月-12月举办“迎接哲学学院百年院庆·大美百年线上书画摄影展。
文化活动
2023年6月2日,学院举办“庄子读书会”暨“拔尖计划线上书院讨论班”活动,此次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7月5日至7月7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举办了2023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9月19日晚,哲学学院工会组织学院老师和2023级本硕博新生同学一起来到《知音号》,近距离感受长江元素、知音内涵、江城韵味和大城气派。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资料来源(截止2024年9月):
历任领导
资料来源(截至2024年)
知名校友
获得荣誉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哲学学科在2023年度国际QS排名中,世界排名第43,位列国内高校第一,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哲学学科被评为A类学科。
相关事件
2024年11月30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发布讣告: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主同盟成员程炼,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1月30日3时18分在武汉逝世,享年60岁。
参考资料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百年庆典LOGO发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09-23
院系设置.武汉大学官网.2024-12-01
师资队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10-22
历史沿革.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09-22
历任领导.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10-23
学院简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10-22
人才培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10-22
武大章程.武汉大学.2023-05-07
历史沿革.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12-01
系所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10-22
113哲学学院.113哲学学院.2024-12-01
113哲学学院(2024年).113哲学学院(2024年).2024-12-01
武汉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哲学专业).武汉大学本科招生网.2024-12-01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12-02
科学研究 Scientific Research.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10-22
分馆简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10-22
学术期刊.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10-22
新刊上线!《应用伦理》正式创刊.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12-01
《儒家文化研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2024-12-01
《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论丛》.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2024-12-0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2024-12-01
《哲学评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2024-12-01
本科生期刊.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12-01
Journal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12-01
Wuhan Journal of Cultic Studies.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12-01
国际交流.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10-22
校训.武汉大学.2024-10-22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百年庆典LOGO发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12-01
【珞珈哲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百年庆典”征文通知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2024-12-01
哲学学院党政领导分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09-22
朱九思.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10-22
阮成发.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10-22
高文武.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10-22
艾路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10-22
蒋旭光.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10-22
李晴.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24-10-2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师资队伍
学科体系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成就
学术资源
资料室
学术刊期
国际交流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精神文化
百年周年庆
标识
活动内容
文化活动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知名校友
获得荣誉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