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海龙
海龙科海龙属鱼类
尖海龙(食虫类:Syngnathus acus),是海龙科海龙属的一种鱼类,又名海龙。尖海龙体细长呈鞭状,体长110~190毫米。体背部绿黄色,腹部淡黄色,体侧具多条不规则暗色横带。头长而细尖,眼较大,圆形,上下颔短小,吻长略大于头长l/2,吻管背面有一行锯齿棘。躯干部七棱形,尾部四棱形,腹部中央棱微凸出。
尖海龙属于近海暖温性小型鱼类,常栖息于海藻丛中,主要以小型浮游生物为饵料。主要分布于东大西洋沿岸,从挪威法罗群岛附近的波罗的海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不列颠群岛,从塞内加尔到冈比亚,从纳米比亚到好望角,再向北到西印度洋的祖卢兰海岸。尖海龙是卵生,雄鱼尾部腹面有由左、右两片皮褶形成的育儿囊,交配时雌海龙将卵产在雄海龙的“袋”中,卵在袋里受精卵孵化。
在201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尖海龙被列为“无危(LC)”物种。
命名由来
中国历来有龙的传说,龙常被视为神秘的生物,而农历中庚辰年则被称为龙年。传说中海底有一座龙宫,传说中海龙王驻足其中。尽管这是神话传说,但在海洋中确有一种生物形态古怪,长有类似龙嘴的特长吻,因长期栖息于海洋而得名“尖海龙”。
形态特征
体型体长
尖海龙体型较哈氏刁海龙双棘拟海龙小,体细长呈鞭状,体无鳞,完全包被于骨环中,体长110~190毫米。
体色
体背部绿黄色,腹部淡黄色,体侧具多条不规则暗色横带。背绪、臀绪胸绪淡色,尾黑褐色。
头部
头长而细尖,头与体轴在同一直线上,眼较大,圆形,侧上位,眼眶不凸出。口小,前位。上下颔短小,稍能伸缩。鳃盖上线状嵴位于基部 l/3处。吻长略大于头长l/2,吻管背面有一行锯齿棘。
躯干
躯干部七棱形,尾部四棱形,腹部中央棱微凸出。躯干中棱与尾上棱相连有尾,尾部不能卷曲。体中侧棱与尾上棱相连,背鳞位于躯于末环至第九尾环。雄鱼尾部腹面有由左、右两片皮褶形成的育儿囊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尖海龙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西部。从挪威法罗群岛附近的波罗的海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不列颠群岛,从塞内加尔到冈比亚,从纳米比亚好望角,再向北到西印度洋的祖卢兰海岸。在整个地中海和黑海也有发现。亚速尔群岛也发现了这个物种。尽管有文献记载,但在南非海域以外的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发生缺乏确凿的证据。在南海东海黄海渤海均有产之。
栖息环境
尖海龙属于近海暖温性小型鱼类,喜欢生活在沿岸藻类繁茂的海域中,常栖息在沿海沙泥底质生长海藻的海域,栖息海域深度可达110公尺。
生活习性
食性
尖海龙属浮游动物食性,摄食足类,钩虾,无脊椎动物,也常食小型甲壳亚门。
觅食行为
尖海龙主要以小型浮游生物为饵料,以口吸食小型浮游甲壳动物。
节律行为
尖海龙5~7月繁殖,8~9月在藻丛中觅食育肥,11月以后移向附近深水区越冬。
活动特点
尖海龙游泳缓慢,只有深浅的涧游、终生栖息于近岸水藻区。栖息于海藻从中时,利用尾部缠在海藻枝上。
生长繁殖
夏季为生殖季节,尖海龙的“生儿育女”是由雄鱼进行的。
求偶
产卵前要经过反复的求爱活动。
交配
雄鱼尾部腹面有由左、右两片皮褶形成的育儿囊,交配时雌海龙将卵产在雄海龙的育儿囊中。
产卵
绝对怀卵量127~1123粒,平均812.5粒,产卵期5~7月繁殖。
孵化
卵在袋里受精卵孵化,经2周左右,小海龙孵化出来,但它们并不是立即离开“父体”,而是一直由“父亲”照料。
育幼
平时,雄海龙将尾部放下,袋口张开,小海龙从袋中游出觅食,当外界存在危险时,小海龙便迅速钻进袋里,袋口会自动关闭,以确保其生命安全。
幼体生长
幼鱼释化后即自囊中游出,并自动觅食生长。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尖海龙被广泛发现于中国黄海和渤海,主要用于自产自销。在大连市,它也作为旅游纪念品销售,而在山东青岛地区产量相对较高。调查显示,舟山市的黄龙岛和普陀区等地尖海龙产量丰富,浙江舟山地区常将其加工成鱼粉用作饲料销售。
药用价值
对尖海龙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胡萝卜素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并评估了其药用价值,表明尖海龙具备药补和食补的双重价值,是一种海产品中的珍贵资源。尖海龙为重要的海洋中药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其性温味甘,有滋阴补肾、消散结的作用,用于治疗阳遗精、遗尿虚喘、症瘦积聚等症。尖海龙资源丰富,价格便宜,其药用价值的研究成为研究的热点。
海龙的药用部位是全鱼,通常以除去膜及内脏后的干品作为药材,采集加工时,海龙需用水清洗干净,然后切块或碎。制作酒制海龙时,需将海龙用黄米酒润透,再以微火烤至黄色酥脆。
药理学研究发现,海龙出液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疗效,对于一些特定疾病的离体和在体试验均有兴奋作用。其作用较为温和缓慢,持续时间较长,不易引起强直收缩。制备海龙浸出液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海龙切碎后加水适量,在98摄氏度水浴中浸泡4小时,然后过滤制成50%或20%的水浸出液;另一种是将海龙切碎后加45%乙醇温浴浸泡24小时,制成50%或20%的乙醇浸出液。
尖海龙的性味为甘、成,具有补肾壮阳、散结消肿、舒筋活络、止血和催产等功能。常用于治疗颈淋巴结结核、难产等疾病。
相关研究
尖海龙的活性研究涉及多个方面:
现状与保护
种群现状
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基金(GBIF 2014)上有3400多个关于尖海龙的记录,表明该物种相对普遍。 共有211项关于尖海龙的记录,可能表明某些地区局部丰富(Fishnet2 2014)。
致危因素
通过直接的人为活动(例如沿海发展和捕鱼的影响)造成的栖息地退化和干扰可能对尖海龙造成威胁。由于它是一种浅海沿海物种,因此极易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由于气候变化,栖息地的退化在该物种的地理范围内仍在继续,并且与其他小型沿海鱼类一样,也受到岸边径流和船舶污染的威胁。全球以及欧洲海草栖息地都在减少。
保护级别
在201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尖海龙被列为“无危(LC)”物种。
参考资料
Longsnout Pipefish.iucnredlist.2023-12-16
尖海龙 Syngnathus acus.museum.2023-12-18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12-18
目录
概述
命名由来
形态特征
体型体长
体色
头部
躯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食性
觅食行为
节律行为
活动特点
生长繁殖
求偶
交配
产卵
孵化
育幼
幼体生长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药用价值
相关研究
现状与保护
种群现状
致危因素
保护级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