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湾事件
1961年发生在古巴猪湾的战役
猪湾事件,又称猪猡湾事件,是指1961年4月17日,在中央情报局的协助下逃亡美国的古巴人,在古巴西南海岸猪湾(科奇诺斯湾),向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政府发动的一次失败的入侵。
尽管这次行动以失败告终,但它标志着美国反古巴行动的第一个高峰。虽然肯尼迪和美国政府在此次行动中遭受了挫折,同时加强了古巴人对卡斯特罗政府的忠诚,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了推翻卡斯特罗政府的目标。肯尼迪一直渴望找到一个新的途径来破坏卡斯特罗对古巴的控制,防止古巴革命扩散到拉美其他地区。
2001年,美古双方坐到一起,交换了有关猪湾事件的历史档案,许多细节得以公之于众。美国政治分析师格伦·加文在2011年评论道,猪湾事件是美国政府“搞砸到无以复加地步”的典型例子。肯尼迪政府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推翻古巴政权,却又想逃避相应的政治后果,这种“试图蹑手蹑脚地入侵”的手段绝无可能奏效。
事件背景
直到古巴革命为止古巴的政治和经济受美国影响非常大。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被推翻后,美国必须要保证后院的利益,其实也是强国思维,所以开始酝酿进攻。但1960年,新的古巴政府开始实行它们的改革(比如土地改革),这个改革也涉及了美国公司的利益(尤其是联合果品公司)。美国此时依然以为通过警告可以阻止古巴实行这些改革,因为古巴完全依靠美国。
美国的第一个措施是不向古巴运油。由于古巴的发电完全是使用燃油来解决的,美国希望以此来使其革命政府垮台。古巴却开始从苏联进口石油。美国政府因此下令美国公司在古巴的炼油厂不炼从苏联进口的油。由于这些炼油厂通过合同保证炼任何油,这个命令实际上是迫使这些公司违反这个合同。古巴政府以此为由将所有炼油厂纳入国家强迫管理。
古巴革命战争开始时期的革命家都来自中产阶级、反共产主义的阶层,假如美国没有进行经济制裁的话他们不会与共产主义政府接触的。美国对古巴采取了所有可能的经济措施,包括禁止进口古巴的糖、禁止出口零件,后来甚至达到完全经济封锁。但古巴却灵巧地利用了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冲突,并将它与美国的贸易关系转到其它国家(比如西班牙和社会主义国家)。此时美国唯一还拥有的措施是对古巴采取军事行动。
事件过程
计划制定
1959年1月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国长期扶植的巴蒂斯塔政府,建立新的革命政权。从那之后,卡斯特罗就成为美国的头号敌人。美国政府担心距离美国海岸只有100多公里的古巴将成为苏联人威胁美国的滩头堡,一直企图颠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新政权。
从1960年起,美国中央情报局就开始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多米尼加共和国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纠集古巴流亡分子,随时准备登陆古巴,推翻卡斯特罗革命政权的代号为“十字军行动”的计划。
1961年初,训练完毕的美国雇佣军被编成代号为2506突击旅,下辖4个步兵营、一个摩托化营、一个空降营、一个重炮营和几个装甲分队。为了支援雇佣军入侵古巴,美国派遣了8架C-54运输机、14架B-26轰炸机、10艘登陆舰艇。五角大楼还派了几艘潜水艇前往古巴沿海侦察地形,物色登陆地点。
流亡古巴人的唯一任务是在古巴用武力保卫一个临时机场,直到在迈阿密的古巴流亡政府得以飞往古巴后向美国发电求救。对这个计划来说猪湾似乎是一个理想的地点:它位于一个沼泽地(萨帕塔半岛)的边上,古巴政府要对它进行军事攻击有一定的难度。在它附近的埃斯坎布雷山中直到1960年代中依然有反政府武装力量行动。这里人烟稀少,当地的反抗不会很强。
中央情报局使用的情报来自于想要推翻古巴政府的反政府人士,他们夸张了古巴国内的反政府情绪,同时也夸张了埃斯坎布雷山中的武装力量的实力。中央情报局本身也试图夸张他们的报告,来向当时刚刚上任的约翰·肯尼迪保证这个行动肯定会成功的。肯尼迪一开始犹豫不决。也许当时中央情报局的计划署认为,行动开始后,即使失利,肯尼迪也会同意投入美国军队的。后来对肯尼迪的责怪,说他中断了行动计划,似乎证明中央情报局的确做了这样的假设。
1961年4月14日当选不久的肯尼迪总统在与五角大楼和中央情报局官员联席会议上批准了计划,但作为美军最高统帅他决定将不投入美军。
入侵过程
1961年4月15日美国以轰炸古巴机场作为准备。这些飞机被涂上古巴的标记来造成反政府起义的假象。
5架美国飞机被古巴飞机击落。
1961年4月17日,这支由约1500多人组成的美国雇佣军在两名中央情报局官员指挥下突袭古巴,他们在美国飞机和美国海军军舰的直接掩护下在古巴中部拉斯维利亚斯省南部登陆,占领了长滩和吉隆滩,并继续向北推进。古巴军队和民兵与入侵的美国雇佣军展开作战,入侵者的两条运送弹药的船被古巴军队击沉。
当年只有34岁的古巴革命战争领导人卡斯特罗在吉隆滩附近一座制糖厂临时改成的指挥部坐镇指挥,他下令:“击沉所有船只!”他对战友切·格瓦拉说:“现在我们真的在战斗了,胜利属于我们!”5分钟后,他又对另一名军事领导人下令:“你们必须击沉所有船只,冲他们开火!我们要用迫击炮让他们从地球上消失!”不久,他与正在坚守东海岸的弟弟劳尔·卡斯特罗通了电话,对古巴空军的战斗机大加赞扬:“飞机干得太漂亮了,太精彩了!它们开始下蛋了!”卡斯特罗只用了72个小时,就迎来了胜利:“追上去,不要停火!”
事件结果
三天后入侵军被消灭,1000多人被俘,约90人阵亡。被俘的人受公开审判。一些人在1963年通过与美国交换紧急需要的药品、食品和农业机械返回美国
由于流亡古巴军无法守住“流亡政府”打算飞往的机场,因此这个流亡政府无法发出他们的“求援”。对约翰·肯尼迪来说,这样他也就无法下令让海军陆战队介入。因此不顾中央情报局的反对,下令中止这次行动。
对于被俘虏的流亡分子,古巴政府取消了他们的公民身份,并以此为人质向美国政府索取了6,200万比索的药品与婴儿食品。这也是美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支付战争赔款。
吉隆滩之战发生的第二天,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写信给美国总统肯尼迪,认为这场在古巴发生的“小规模战争”将在全世界引发连锁反应。他紧急呼吁肯尼迪停止对古巴的侵略,并声称,苏联准备向古巴提供反击侵略所需要的一切帮助。肯尼迪政府被迫声称,美国没有支持推翻卡斯特罗的行动。事实上,美国的中央情报局不仅策划了这次颠覆行动,而且损失惨重。约翰·肯尼迪总统不得不在美国大众面前公开承认猪湾事件是一件绝不能再发生的错误,然后声称对该事件负全责。这起事件让美国政府大为难堪,成为世界媒体嘲讽的对象。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针对美国的这次进攻是否合法的讨论中,古巴指责美国非法进攻的提议被美国一票否决。
这次行动失败的原因有:入侵计划没有保密。许多参战的流亡古巴人在迈阿密的酒店里吹牛,说他们将要参加入侵古巴的行动。入侵前的破坏活动和从美国起飞的飞机轰炸也为古巴报了警。当地的居民属于古巴最贫穷的阶层,也是受益于古巴革命战争最大的阶层(建造学校、医院、基础建设),因此他们是一开始反抗入侵者的人,他们为古巴正规军提供了组织反攻的宝贵时间。古巴军队刚刚赢得三年游击战的胜利,他们士气高昂,而且很有作战经验。约翰·肯尼迪将美国的空军支援减少,因此古巴空军只有一半在地面上被消灭,其余的得以升空,击毁五架美国飞机和两条弹药船。
影响
至今在美国就谁应该为入侵失败负责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中央情报局和流亡古巴人指责肯尼迪导致入侵失败,因为肯尼迪在流亡古巴人战败后不肯派海军陆战队登陆。
中央情报局的批评者认为中央情报局向肯尼迪提供了错误的情报,有些人甚至指责中央情报局对肯尼迪施加了压力。事实是肯尼迪觉得他被中央情报局欺骗了(尤其在古巴国内情绪方面),肯尼迪有过通过美国国家安全局牵制中央情报局来减少中央情报局对美国政府政策的影响。有人将至今为止未被解密的肯尼迪的谋杀与猪湾事件、肯尼迪和中央情报局之间的恶化的关系联系到一起,但这个假说没有任何证据。
对美国来说这次未成功的进攻不但是一次军事上的失败,而且也是一次政治上的失误。国内外对这次进攻的批评非常强烈,刚刚入任90天的约翰·肯尼迪政府为此大失信誉,相反的卡斯特罗政权和古巴革命被巩固。由于古巴(有理地)担心美国再次进攻,因此古巴开始与苏联靠近,这个靠近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许多人,尤其在拉丁美洲对古巴产生好感。
1961年4月21日在墨西哥一万五千人上街示威,支持古巴,乌拉圭约八千人在蒙得维的亚示威。猪湾事件是美国首次在拉丁美洲试图推翻敌对政府的失败行动,这给其它许多革命运动带来了生机。此外在美国开始讨论情报机关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在美苏冷战中国防部越来越强大地获得外交影响。
1961年中央情报局内部的调查揭露了一系列该局的问题,其中包括中央情报局怎样理解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其组织结构和管理结构。这个调查导致当时的局长和两位副局长的解雇。时至今日,一般认为,几乎导致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古巴危机是约翰·肯尼迪政府试图在同一战场上赢回它丧失的威信的尝试。事实上,至古巴危机为止,在美国的公众舆论中,肯尼迪始终被看作是一个弱势的总统。他后来的名声,有许多是来自于他在古巴危机中的表现。
美国《新闻周刊》发表文章揭露猪湾事件背后的真相。文章称,尽管中央情报局要为此次行动失败负主要责任,但时任总统肯尼迪可能也不能完全摆脱干系。
解密的档案显示,白宫,尤其是肯尼迪应为此次失败行动负责。猪湾登陆计划的失败尽管不乏战略、后勤和政治等方面的问题,但也部分是由约翰·肯尼迪挣扎着不让美国陷入与古巴的直接对抗导致。促成中央情报局最终解密该份档案的调查人员彼得·柯布伦认为,肯尼迪自以为能隐瞒美国是猪湾事件幕后主谋的想法,简直就像穿着新衣的皇帝一样自欺欺人和愚蠢。
试图为中央情报局正名的历史学家杰克·菲弗认为,中情局的任务小组可能事先就已经明白,没有美国军队的公开支持根本不可能成功推翻卡斯特罗,但他们的这项评估肯尼迪却并没有看到。在猪湾登陆接近失败之时,他们又没料到肯尼迪竟能够抵住中央情报局和军方的压力而没有出兵,猪湾登陆计划就这样失败了。
目录
概述
事件背景
事件过程
计划制定
入侵过程
事件结果
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