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定是针对
中原地区古代书画作品的一种鉴定方式。书画的含义和分类是鉴定古字画时的关键因素。不了解书画的含义和分类,就无法鉴别其真伪和优劣。为了确保鉴定的准确性,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否则,字画的价值和品质将无法评估,影响欣赏和交易。
书画的涵义
书画是书法和绘画的统称。书法,俗称字,但并非普通人日常使用的文字,而是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文字创作。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伴随汉字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丰富的
文化遗产。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民族特色传统艺术,至今仍在传承和发展。
概念区别
书法和书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书法指的是毛笔字的书写方法,涉及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等方面。书法艺术作品被称为法书,与名画相对应。法书是指具有较高艺术成就的作品,可供临摹学习。
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历史悠久,传统优良。它不仅是绘画,还包括了历史和文化的内涵。
技巧分类
从画的技巧上可分为粗笔(泼墨)、细(工)笔、写生、写意、皴法、白描、没骨、指头画等。泼墨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相传唐人
王洽每于酒酣作泼墨画。后世泛指笔势豪放、墨如泼出的画法为“泼墨”。
工笔
工笔是中国画中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的画法,与“写意”对称。写意是中国画中属于放纵一类的画法。要求通过简练的笔墨,写出物象的形神,来表达作者的意境。
效法
效法是
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以表现出石和树皮的纹理。山石的皴法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荷叶皴、折带皴、括铁皴、大小劈皴等;表现树身表皮的,则有鳞皴、绳皴、横皴等,都是以其各自的形状而命名的。这些皴法乃是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质地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随着中国画的不断革新演进,此类表现技法还会继续发展。
白描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源于古代的“白画”。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多用于人物和花卉画。
没骨
没骨也是中国画技法名。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彩色绘画物象。
五代十国后蜀黄筌画花钩勒较细,着色后几乎不见笔迹,因有“没骨花枝”之称。
北宋徐崇嗣效学黄筌,所作花卉只用彩色画成,名“没骨图”,后人称这种画法为“没骨法”。另有用青、绿、朱赭等色,染出丘壑树石的山水画,称“没骨山水”,也叫“没骨图”,相传为
南梁张僧繇所创,唐杨升擅此画法。
指画
指头画简称“指画”。
中国画的一种特殊画法。用指头、指甲和
手掌蘸水墨或颜色在纸绢上作画。清高其佩擅此画法,其侄孙
高秉还著有《
指头画说》。
高其佩说:“吾画以吾手,甲骨掌背俱;手落尚无物,物成手却无”(转引自胡海超编《中国绘画趣谈》第195页)。说明他作画运用了手的各个部分,指甲、指头、手掌、手背。分析起来,画小的人物花鸟以及细线等,可能用指甲,可正用,也可侧用,如使用钢笔一般画大幅如荷叶、山石,可用泼墨法,手背手掌正反可以抚摸成画;画柳条流水可以小指、无名指甲肉并用点苔可用一指或数指蘸墨直下。总要立意在先,胸有成竹,然后心手相应得其自然,浑然天成,不现手画的痕迹,方称上乘,所以说“物成手却无”。自此以后,作指画的人虽不少,不过是
偶然性的指墨游戏。只有现代已故名画家
潘天寿,指画成就最高。
内容分类
画的分类很复杂,可以从内容、形式或颜色等多个维度进行划分。
概述
从画的内容来看,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卉画、
鸟纲走兽虫鱼画、界画、佛画、版画等。
人物画
人物画是我国传统的画科之一,内容以描绘人物为主。因绘画侧重不同,又可分为人物肖像画和人物故事、风俗画。据记载,人物画在
春秋时期已经达到很高水准。从出土的
战国楚墓帛画,可以看到当时人物画的成就。人物画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最主要的画科。有综述,白描法画法,工笔重彩画法,写意画法。
山水画
山水画,简称“山水”,中国画画科之一。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的绘画。在
魏晋六朝,逐渐发展,但仍多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至隋唐,已有不少独立的山水画制作;
五代十国、
北宋而益趋成熟,作者纷起,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主要有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水墨等形式。在艺术表现上讲求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
花鸟画
花鸟画,我国传统绘画画科之一。以描绘花卉、竹石、鸟兽、虫鱼等为画面主体。四五千年以前的陶器上出现的简单鱼鸟图案,可以看作最早的花鸟画。据
唐朝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中的记载,东音和
南梁时,画在绢帛上的花画已经逐步形成独立的画科,并且出现一些专门的画家。五代、两宋间,这一画科更趋成熟。
界画
界画,也是中国画画科之一。明
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一书中,提出将绘画分为十三科:佛菩萨相、
玉皇大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赢走兽、人间动物、界画楼台、一切旁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中有界画楼台一科。指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而用界笔直尺画线的绘画也叫“宫室”或“屋木”。
佛画
佛画,总的说来,可分为两大类:非情节性类和情节性类。非情节性类是指画像类,可分为七类:佛像类、菩萨像类、
罗汉像类、明王像类、高僧像、天龙八部或天尊类、
曼陀罗属类。情节性的佛画,多根据佛经构成的佛教故事画,大约有六类:佛传故事类、佛本生故事类、经变故事类、供养人类、水陆画类、唐卡画类。另外,还有山寺风景类,文僧、武僧传奇故事,相当于
连环画之类。
版画
版画,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
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 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
东晋说、六朝以至
隋朝说。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 的,是举世闻名的“
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年。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
至德”本版画,据估计比“咸通”本早约百年。北京琉璃厂有一幅落款为
董其昌的绘画作品,画得很好,落款字数不多,作品本幅十分整洁,所以有人要买。后来有人看出了这件作品的毛病,落款“玄宰”的“玄”字缺写最后一笔,是避
清代康熙帝玄烨的讳。董其昌死于明崇祯九年,没有活到清代,因此就肯定了这件作品是清代人伪造的。
颜色分类
从画的形式或颜色上可分为:水墨、青绿、金碧、浅绛等。
水墨画
水墨画指
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体。相传始于唐,成于宋,盛于元明,清以来继续有所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取得“
水晕墨章”“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在中国画史上占重要地位。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运墨而五色具。”所谓“五色”,说法不一,或指焦、浓、重、淡、青,或指浓、淡、干、湿、黑。实际上都是指
黑色的变化丰富而言。
青绿
青绿指中国画颜料中的
扁青和
孔雀石作为主色的画。若为山水画还有大青绿和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皴笔少,着色浓重;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施青绿。
金碧
金碧指中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凡用这三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叫做“金碧山水”,比“青绿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于钩
染山廓、石纹、坡脚、沙嘴、彩霞、以及官室、楼阁等建筑物。
浅绛
浅绛是在水墨勾勒被染的基础上,敷设以
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元画家
柯九思的《山水》册,前后有两个“殷”字,一个缺一笔,另一个就不缺。这就要根据具体的作品作具体的分析。
其它分类
从画的用料上可分为:帛本、布本、绢本、纸本、绫本、蜡笺本等。
从画的时代上可分为:古画、新画、近代画、现代画等。
鉴定知识
辅助工具
书画鉴定不仅仅依靠肉眼与经验识别,其可靠性有很大的局限性,也存在困难并很难形成说服力,尤其是在拍卖现场或研讨会上;行业内都通过辅助性的便携式视频显微镜来进行现场 识别。 如
anyty的MSA200\WM401TV等
显微镜识别可把微小的东西放大,在100-200倍率左右就可很清晰看到宣纸的材质、墨迹的深浅、印章的细节、力度等信息,在显微镜下一目了然,有经验的古画、字画爱好者,根据这些信息,就可判断字画的年代、出入及真伪。
文史知识
历代帝王年号、天干地支方面的常识,对于书画的正确鉴定,往往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历代流传下的书画作品中,有许多直接反映了现实生活,为研究历代社会生活和文物典章制度,是珍贵的生动形象的历史资料。如: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内清质以昭明”的透光铜镜,是
西汉中晚期物品,光线照射镜面时,纹饰相应,将铜镜正背面的花纹清晰地反映到对面墙壁上。这种精工绝艺和包含着的科学原理,令人惊叹不已。同时汉代的画像石和
画像砖,发现近千处,除描写死者的生平事略外,题材内容十分广泛。有古代的神话和历史故事,如
伏羲、
女娲、神农、古圣先贤、孝子和贞节妇女的故事;有雷公、
雨师、
风后、北斗、
织女,以及楼台亭阁、舟车人马等。
武氏祠里就有著名的“荆轲刺秦王”、“
周穆王见
王母娘娘”、“
八义图”等故事画。四川成都发现的画像砖有“弋 射”、“收获”,描写了水边射雁和割稻的情景;“市井”描写了盐的生产过程,等等。但是,要利用这些资料,就必须首先别伪求真。否则,所凭藉的资料若属虚伪,则研究出来的结果当然也随之而虚伪,其研究的工作便算白费了。
书画家的字号、籍贯和生卒时间
掌握书画家的字号、籍贯和生卒时间,对于书画的鉴定工作很有帮助。这些问题往往被某些作伪者忽略,假如我们比较熟悉的话,那么,就能够比较容易地看出问题。例如:明代
沈度《梅花百咏》册,《
石渠宝笈》卷三之十六著录,款云"成化十四年春七月望后一日,沈度书于春草堂。"考沈度元代至正七年己未生,明代
宣德九年甲寅卒,78岁。成化十四年沈度已死去45年了,所以这件字册不用看实物也能肯定是伪品。又如:明代姚绶癸《三清图》轴,
清代方?颐《
梦园书画录》卷八之十五著录,款云"三清图,
永乐五年岁在丁亥春日写,时云东逸史公绶"。考姚绶宁四年(1105)卒,距
赵桓靖康元年(1126)还有21年,决不可能有未卜先知预测避讳的道理,因此,肯定了这卷《三清图》是
南宋人摹仿造假的伪品。
文史知识
历代帝王年号、天干地支方面的常识,对于书画的正确鉴定,往往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文史常识不多,那么,那种改写的避讳字是不易看出来的,因此也就有可能将作品的真伪断错。
避讳
从书画的用料上可分为:帛本、布本、绢本、纸本、绫本、蜡笺本等。从画的时代上可分为:古画、新画、近代画、现代画等。
具体步骤
简介
古书画鉴定这门学问,很多人都需要懂得。首先是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因为历代书画作品,博物馆和图书馆收藏最富,并且还将把出土和传世文物尽可能地收藏起来,保护起来,以服务社会。如果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懂书画鉴定,遇到古字画,其真伪、优劣不辨,随它辽瞭乱玉,鱼目混珠,一来使至宝变为废纸,殊觉可惜;二来不能为书画爱好者和美术工作者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方便,三来光藏而不知鉴别,犹瞽之辨色,聋之听音,为有识者所笑。这样博物馆和图书馆也就起不到保护文物、利用文物服务社会的作用。
收藏家
其次是文史研究工作者。历代流传下的书画作品中,有许多直接反映了现实生活,为研究历代社会生活和文物典章制度,是珍贵的生动形象的历史资料。如: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内清质以昭明”的透光铜镜,是
西汉中晚期物品,光线照射镜面时,纹饰相应,将铜镜正背面的花纹清晰地反映到对面墙壁上。这种精工绝艺和包含着的科学原理,令人惊叹不已。同时汉代的画像石和
画像砖,发现近千处,除描写死者的生平事略外,题材内容十分广泛。有古代的神话和历史故事,如
伏羲、
女娲、神农、古圣先贤、孝子和贞节妇女的故事;有雷公、
雨师、
风后、北斗、
织女,以及楼台亭阁、舟车人马等。
武氏祠里就有著名的“荆轲刺秦王”、“
周穆王见
王母娘娘”、“
八义图”等故事画。四川成都发现的画像砖有“弋 射”、“收获”,描写了水边射雁和割稻的情景;“市井”描写了盐的生产过程,等等。但是,要利用这些资料,就必须首先别伪求真。否则,所凭藉的资料若属虚伪,则研究出来的结果当然也随之而虚伪,其研究的工作便算白费了。
判断真伪
在鉴别古书画的真伪和断代时,要不要从艺术角度去差别,衡量它们艺术水平的高下呢。就鉴定工作本身来说,所要判别的,首先应从作品的艺术形式手法,如用笔、用墨、用色、章法(构图)等等最基本的东西着手,舍此别无它途。但是那些高手作的书画,其艺术手法、笔墨技巧的确要比一般画家高人一等。作伪者是摹学不到的。有些书画家在世的时间长,而作品的艺术技能和水平又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从艺术技巧优劣的角度上去断真伪,就必须将某一书画家的作品按其艺术的发展情况分别定出几个标准,而不能笼统地死守一种标准来衡量。否则,就会把不成熟的早期作品看成赝品。
优劣
进一步说,鉴定与鉴赏是两码事,真伪第一,优劣第二。大家显其风格,小家有其特点。决非故弄玄虚、笔划飞扬、虚张声势、愚弄外行。时下作假手段繁杂,花样百出,技术高明,以假乱真,综述如下,以供警惕。
作伪方法
在投资领域中,古玩字画已成为当前有艺术雅兴投资者的一种时尚。大凡初入此道者,都愿先从收画作为投资点,认为书画书画在国内外艺术市场炙手可热,行情旺、风险小、增值快、效益大,其收藏价值经久不衰,是投资回报率最为理想的收藏品,然而,随着投资者不断增多,字画价格愈来愈高,特别是名家作品的高价位,驱使某些贪财者不择手段地制造假字画。那么,在此介绍一些最常见的作伪方法,以达到能够辨别真伪的目的。
勾描着色填墨
作伪者用纸或尖铅笔
双勾措下线条轮廓。如果是,即在空心中填墨;若是绘画,则按线条轮廓对照原作模仿着色。这种伪作乍看还有些相似,但仔细端详就会发现整幅作品气韵滞钝,笔锋呆板无神,
黑色缺少浓淡,有的伪作虽然先描后临,但终因
心虚笔怯,难免其神韵,只要细察即能看出破绽。这种手法以伪造名人题款和名家书法为多。如
岳飞的《满江红》等
草书,明人的条幅,以及
清代和的书法作品等,都常见此类伪品。
改头换面
作伪者利用残破字画,采取挖、洗、添、改移等各种手段,将无款作品变成有款作品,将近代作品改成古代作品,将一般作品改成名家作品,曾使不少功力不深、见识不广的投资者上当受骗。书的作品几乎每件都有题款,而作者款的签名却根据他不同、不同境遇及心情等有所变化。款字是历来作伪者下功夫最大的地方。迄今所能见到有题款的画作,应从
北宋开始,这些画的题款位置不一,而字都很小。到了
南宋,一些画院的画家有的写款,有的不写款,有的即使写款也仅简单地落个姓名款。元明清的院体画,多不题诗文,只写年月日、姓名、仅写一行款,很少有二行款。元明清的院体画的时代离我们这样近,而流传下来的画却很少。因为明院体画的款少,容易让人挖去,冒宋人作品,于是传世署名的明代院体画也不多。
洗款也是题款作伪的常见手法之一。书画题款作伪的手法虽然多种多样,有的甚至十分隐蔽,但总会有漏洞可寻。我们如果掌握了作伪的规律,在实践中认真考辨,就可以予以识别了。
模仿风格特征
一个书画家长年累月所形成的笔法习惯,无论其作品题材如何变化,总能看到他的笔法轨迹和风格特征。作伪者往往故意在伪作上夸大原作者的某些习惯性特点,哪怕是缺点,也尽其渲染,其用心是使人猛然一见,反而会产生开门见山的效应。有很多名人字画,风格极其鲜明,特点非常突出,不少玩字画的老手,以不看题款便知何人作品来炫耀自己的眼力,作伪者抓住这些人的轻浮心理,专门模仿原作特征,以至达到以假乱真程度,使某些骄傲粗心的投资者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