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赤城
安徽省歌舞剧院古琴演奏家
刘赤城(1930年12月-2019年5月14日),男,江苏南通人,中国古琴艺术的杰出代表,诸城派第三代传人。他是安徽省歌舞剧院古琴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顾问,梅庵琴社名誉社长,国家一级演奏员。2008年2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5月14日,刘赤城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市逝世,享年89岁。
个人经历
刘赤城出身书香世家,五岁从其父刘嵩樵习琴,八岁已登台演奏《平沙落雁》等曲;后受业于梅庵琴派始祖王燕卿弟子徐立孙宗师门下,得其精髓,青年时已驰誉琴坛。
195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成为上音首批古琴本科专业学生。学制完成后至安徽省歌舞团及安徽艺校任职,并设帐授徒,在合肥市这一断代的古琴重镇重新播下古琴的种子,先后培养了200多名古琴学生,填补了安徽的文化空白。
1975年,赴首都参加“文革”后期的全国独唱独奏单项音乐调演,演奏《梅花三弄》一曲,受到吕骥李德伦等的高度评价,使古琴从此破除了“四旧”一说,成为文革以来大陆首位公演古琴的琴家。
2006年,应山东省诸城市市政府的邀请举办了“百年诸城琴派还家——古琴大师刘赤城先生音乐会”和“诸城琴学讲座”,诸城市政府为此聘刘赤城为顾问设立了“中国诸城古琴研究中心”,并先后派来青年拜师学琴。
2019年5月14日0时37分,刘赤城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市逝世,享年89岁。
所获成就
在长达七十余载的操缦生涯和艺术实践中,刘老立足传统,忠实本派,博观约取,融古开今,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琴旨高蹈,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创造了回锋、滚轮、闪滑、退复吟、荡吟等新的演奏技法,极大强化发展了诸城派古琴演奏艺术的内涵,使具有山东省典型地方音腔的琴曲演奏风味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演奏刚中含柔而刚柔相济,清旷沉雄而洒脱豪放,讲求收放与吞吐,开合有度,形神并举,以音传情,风格浓郁而迥异寻常。多年来,致力于古琴音乐遗产的发掘、整理打谱等工作,卓有成就,古琴曲目积累丰富(含自己打谱的精选名曲)如《秋鸿》《羽化登仙》等:计四十余首。出版有《古琴名曲精萃》《中国神韵》《中国古琴发烧极品》《国乐大师:诸城派一代传人——刘赤城》等多盘专辑盒带及CD唱片发行海内外,其中1991年由广州新时代音像公司出版的专辑《梅庵真传》及台湾摇篮唱片公司出版的《国宝级珍藏版:中国古琴大师——刘赤城专辑》。先后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的命题为《演奏家的风韵》专题音乐节目对外连续播放,影响深远。拍摄有《醉渔唱晚古琴独奏MTV,曾由中央电视九台播放。发表过多篇专业性论文,其中《(梅庵琴谱)与诸城派》一文发表于(《中国音乐》1984年第二期),引起中外琴坛瞩目。在六十余年的舞台艺术生涯中,演出场次包括学术讲座达数百场。各次所演奏的代表曲目分别有《搔首问天》《捣衣》《醉渔唱晚》《长门怨》《广陵散》《遁世操》《欸乃》《山中思友人》《挟仙游》《梅花三弄》《流水》《渔樵问答》等。在历次举行个人专场音乐会,以及特邀出席国际、国内的重大演出中,反映强烈。仅列举几次比较有意义的演出:1975年7月,赴首都参加全国独唱、独奏单项音乐调演,当时指定古琴只可演奏《梅花三弄》一曲,成为文革后期中国舞台上首次公演古琴的琴人,曲终,听众不由暴发出热烈的掌声,演出后,吕骥李德伦等评委给予高度评价。1988年元月,随安徽省入选的一台民间音乐北京市参加《龙乐音乐周》,共演出三场,其中部分节目选入人民大会堂为中央首长演出,演奏曲目《捣衣》《醉渔唱晚》和民乐交响诗《胡笳吟》中的古琴领奏,均获得最佳的演出效果。1997年应邀参加台北市传统艺术季演出并连续讲学,备受赞誉。2006年5月18日,应山东诸城市人民政府的邀请,在诸城故土已失传的诸城琴派诞生之地,隆重举行了“百年诸城琴派还家——古琴大师刘赤城先生音乐会”。继于19日由诸城市电视台举办了由各界人士参加的长达三小时的“诸城琴学讲座”,着重向大家介绍了诸城琴派的渊源与发展,并为现场观众解答了有关古琴艺术的诸多问题。千余名观众自始至终掌声雷动,是一场非常成功的音乐会和非常成功的讲座。
此外,在六十余年以来的众多演出场面,多半有录像、照片等保存,无需一一详述。
个人作品
《名曲精萃》
《中国神韵》
《国乐大师:诸城派一代传人——刘赤城》
《梅庵真传》
《大师级——刘赤城古琴曲专辑》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个人经历
所获成就
个人作品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