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尔蒂斯兵营得名于与其地理位置紧密相连的伊尔蒂斯山。这座兵营的历史始于1897年11月,当时
德国海军士兵占据了
青岛市地区。为了纪念一艘在
黄海沉没的德国兵舰,占领军将当地的会前山更名为伊尔蒂斯山,并在此进行了大规模的植物种植实验。1907年2月2日,一位传教士夫人在伊尔蒂斯山南麓漫步,标志着伊尔蒂斯兵营已经运营了八年。
1897年底,德国海军士兵进驻青岛,最初暂住在
章高元设立的清军兵营中。自1898年起,占领者开始对清军兵营进行修缮,并计划在多个地点扩建和修建新的兵营。考虑到原有兵营的卫生状况和长期成本效益,殖民政府决定尽快兴建新兵营。对于第三海军营的安置,行动迅速,两座新的营房于1899年秋季开始建设。设计规定每座营房应能容纳一个连队,每个房间面积为60平方米,可住10人。
1899年夏天,
青岛市爆发了严重的
斑疹伤寒和回归热疫情,导致29名
德国士兵死亡。这次疫情加速了兵营建设的速度。同年5月,《科伦国民报》报道了德国占领军的行为问题,包括对当地居民的攻击和士兵的酗酒行为。
兵营的设施包括营房、餐厅、厨房和其他后勤建筑。兵营的供水和排水系统得到了完善,包括一个调节蓄水器和长度达3212米的下水管。此外,兵营附近还修建了演习场和体育运动场。
1914年,随着日德战争的爆发,伊尔蒂斯兵营经历了战火的
洗礼。
日本军队最终占领了
青岛市,
德军投降。在
德国统治时期,伊尔蒂斯兵营是重要的军事基地之一。
1922年,胶澳督办公署在伊尔蒂斯兵营旧址成立了胶澳商埠公立职业学校。该校是中国人在青岛创办的第一所职业商工学校。1924年,私立胶澳中学迁至此处,与职业学校共用校舍。这两个学校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邻居。
胶澳中学在1926年转变为公办学校,后更名为青岛特别市市立中学校。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市立中学被迫停办。战后,兵营的房舍被
美国军队和
中国国民党青年军占用,市立中学不得不搬迁。
1914年
日本占领
青岛市后,将伊尔蒂斯山更名为旭山。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为象征太平,将山名改为
太平山,伊尔蒂斯海岬也随之更名为太平角。
伊尔蒂斯兵营见证了青岛的历史变迁,从
德国殖民时期的军事据点,到
中原地区收回主权后的文化教育中心,再到抗日战争期间的军事重地,它的故事反映了时代的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