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楼孜镇
安徽阜阳颍东区下辖镇
杨楼孜镇,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地处东区东南部边缘,东与颍上县江口镇相接,南与颍上县新集镇颍河相望,西连口孜镇,北邻新乌江镇。全镇面积40.7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杨楼孜镇的历史沿革经历了多次变更。1949年2月,设鹿桥乡。1950年3月,撤鹿桥乡设新河乡。1951年8月,撤新河乡设杨楼乡,属阜阳县口孜区。1958年7月,设张岗二社、八里六社和王小庄八社,属口孜公社。1961年10月,划归王古同革委会(后为王古同乡)。1964年2月,复设杨楼乡,属口孜区。1976年7月,成立杨楼大公社。1983年8月,复设杨楼乡,仍属口孜区。1992年2月,撤区并乡,原杨楼、汤坪2乡合并为杨楼乡。2001年2月,乡改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杨楼孜镇辖王台、汤坪、张岗、八里、杨楼、前进、王小庄和王屯8个村民委员会。
自然地理
杨楼孜镇土壤肥沃,土质多样,从南向北依次为沙地、淤土、钢土,适应多种农作物生长,盛产小麦、黄豆、水稻、玉米、红芋、棉花、大蒜、烟叶。境内沟河纵横,水力充沛,有三纵四横七条沟河,颍河汤沟镇、小河、济河,自西向东贯穿东西;幸福沟、团结沟、胜利沟贯穿南北。丰富便利的水利资源,为杨楼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杨楼孜镇境内地形为平原,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最高点位于八里村汤荒一带,海拔26.5米;最低点位于前进村李台一带,海拔24.8米。河流长35千米,流域面积1.2平方千米。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水、霜冻、风灾、低温、冰雹等,其中以旱灾、涝灾最多,危害最大。旱涝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总体上旱灾多于涝灾,但涝灾危害程度大于旱灾。旱灾最严重一次发生在2011年10月,受灾面积达2266公顷。最严重的一次涝灾发生在1954年8月,受灾面积达3.49万亩。杨楼孜镇境内已探明矿产资源主要为煤炭,地质储量7亿吨。已经开发的有国投新集口孜东矿,位于杨楼孜镇王小庄村境内,矿区面积800平方千米,地质储量7亿吨,可采储量为3.9亿吨,年产量500万吨。
人口
2011年末,杨楼孜镇辖区总人口4025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200人,城镇化率32.8%。另有流动人口12800人。总人口中,男性20809人,占51.7%;女性19441人,占48.3%; 14岁以下7326人,占18.2%; 15~64岁29462人,占73.2%; 65岁以上3462人,占8.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7258人,占92.6%;有回族2992人,占7.4%。2011年,人口出生率13‰,人口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长率7.9‰。
2017年末,杨楼孜镇常住人口37628人。
截至2019年末,杨楼孜镇户籍人口43057人。
经济
杨楼集是杨楼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杨楼经济对外展示的窗口,也是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经过几年精心谋划,杨楼集已初具规模,“井”字形大街条理清晰,大街建筑整齐,规划合理,布局科学,有卫生院、信用社、供销社、粮站、邮政局、电信局、镇政府、学校等机关单位。集镇市场繁荣,秩序稳定,交易文明。可以说杨楼集是旧貌换新颜,充满生机和活力,是镶嵌在颍东区东大门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该镇经济发展迅速,杨楼镇的决策者们求真务实,立足镇情,大力围绕矿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养殖业、畜牧业走“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之路。全镇有大大小小农产品加工业96家,猪、羊养殖规模较大,发展极快。2019年,杨楼孜镇有工业企业35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5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杨楼孜镇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342人,专任教师24人;小学8所,在校生2428人,专任教师13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70人,专任教师6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杨楼孜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430万元,比上年增长6.2%。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61%,比上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
2011年末,杨楼孜镇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2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杨楼孜镇有综合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8个;各类图书室16个,藏书1万多册。
2011年末,杨楼孜镇有学校体育场地1处。12.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0%。
2011年末,杨楼孜镇有8个村全部通广播。有线电视用户0.1万户,入户率9.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杨楼孜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个;病床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5张,固定资产总值169万元。专业卫生人员80人,其中执业医师7人,执业助理医师15人,注册护士6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8万人次。
2011年,杨楼孜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31.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7万人,参合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杨楼孜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0户,人数138人,支出34万元,比上年增长11%,月人均205元,比上年增长12%;城市医疗救助23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987人次,共支出9.9万元,比上年增长1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43户,人数1531人,支出207万元,比上年增长70%,月人均112元,比上年增长7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0人。敬老院1家,床位6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58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万人,参保率90%。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杨楼孜镇有邮政网点1个,业务收入17.2万元。电信企业1家,电话交换机总容量0.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0.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0.5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12万户。
给排水
2011年末,杨楼孜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深水井2眼及成套净化设备,年供水6万吨,自来水普及率99.2%;铺设排水管道5000米。
供电
2011年末,杨楼孜镇区有35千伏变电站1座,共2台35千伏变压器,共有5条10千伏线路,8600余户用户,年售电量累计完成2760万千瓦时。
交通
杨楼孜镇交通方便,信息畅通。省道S340和阜淮铁路平行展开,自西向东,横穿杨楼孜。杨楼镇孜集有30多辆公交车每天往返阜阳市,杨楼至宁波小行星2197长途客运专线,杨楼至淮南市淮北市客运专线相继开通。境内拥有2家货运公司,总资产5000万元,年收入2000万元。颍河贯穿该镇南部,常年通航,有码头2处。杨楼镇孜镇有邮政局和电信局,全镇拥有固定电话3000多部,信息灵通,天南海北,远方近邻,畅通无阻,为杨楼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信息资源。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自然地理
人口
经济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科技事业
文体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给排水
供电
交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