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
园艺学院前身是
云南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始建于1950年,1973年
云南农业大学成立茶
桑葚系,1979年更名为园艺系,1994年学校院系调整并入农学院,2001年5月成立园林园艺学院。
学院概况
师资力量
学院设有园艺系、园林系、花卉研究所、蔬菜研究室和果树研究室。现有教职工58人(专任教师4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5人(含高级实验师、高级政工师),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1人、硕士学位19人(含研究生班毕业),在读博士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2人,其中,副高职及以上职称教师32人,占专任教师数66.7%,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30人,占专任教师数数的62.5%。教师中有
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后备人才2人,校级师德标兵1人。随着学科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我院有着一支综合素质好、学术水平高、实力较雄厚的教师队伍。
学院专业
学院具有培养多层次人才的能力,拥有果树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蔬菜学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农业推广硕士
园艺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园林、园艺、
蚕学三个本科专业和现代园艺技术(园艺
荷兰班)专科专业;园林、园艺两个成人教育专业。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83人,园艺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24人,本专科学生1119人;函授本、专科学生369人。
园艺学科是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园艺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加以建设。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300万元。实验室设备基本齐全,功能开放。实验农场占地70余亩,温室和塑料大棚16栋。种植有果树、蔬菜、花卉优良品种资源1600余份。
学院科研
近年来,学院教师积极利用
云南省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和气候类型多样的特点,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兰花资源利用与研究、蔬菜种质资源创新研究、果树生产技术推广和扶贫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推动了云南省
园艺产业的发展;我院教师主持科技部、农业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研究课题等50多项,研究经费近1000万元。
目前,全院教职工正积极努力,拓展新的专业领域,使学院在园艺、园林、
蚕学、
热带园艺作物专业等方面协调发展,为云南经济建设和园林园艺产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专业设置
园艺技术荷兰班
园艺技术专科专业(荷兰班)是我校与
瓦格宁根大学联合招生、办学的专业。学制三年或四年。录取入学的学生在
云南农业大学学习两年(一年后,根据
雅思考试成绩分班教学),成绩合格、雅思考试成绩6分以上的优秀学生,经中荷双方选拔可前往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学习两年,其间学生可选修相应课程,成绩合格,达到规定学分者由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授予
学士。未能赴荷学习的学生,在云南农业大学继续修完
园艺专业教学计划第三年的所有课程,成绩合格者,由云南农业大学发给专科毕业证书。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园艺管理领域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教学、推广、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部分学生在荷兰深造后将成为
云南省急需的国际化高水平农业科技及农业管理人才。
蚕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蚕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
蚕业或农业部门从事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管理与经营、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开设
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遗传学、微生物学、土壤肥料学、
气象学、测量学、农业生产机械化、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蚕体解剖生理学、
桑树栽培及育种学、桑树病虫害防治学、养蚕学、
蚕病学、蚕种学、家蚕育种学、茧丝学、家蚕遗传学、蚕业经济及经营管理、蚕桑副产物综合利用等课程,毕业后适宜从事栽桑养蚕、茧丝加工、蚕业资源调查及
春蚕副产物综合利用、蚕业经营管理及丝绸贸易等方面的工作。修业年限四年,授予
农学学士。
园林专业
该专业培养从事具有园林植物、花卉栽培管理技能、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和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城建、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及相关的管理部门、教学、科研等部门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主要开设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花卉学、美术基础、园林树木学、园林规划设计、制图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艺术、插花艺术等课程。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园林植物与花卉的栽培管理、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花卉的营销、生产、利用、科研、教学等工作。修业年限四年,授予
农学学士。
园艺专业
该本专业培养从事园艺植物(果树、蔬菜、花卉)栽培、良种繁育、贮运加工的科研、教学、生产管理、技术推广等方面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主要开设
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遗传学、微生物学、土壤肥料学、
气象学、测量学、农业生产机械化、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园艺植物栽培、育种学、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设施园艺学、贮藏加工学、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课程,毕业后适宜从事园艺植物的科研、教学、生产管理、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工作。修业年限四年,授予
农学学士。该专业同时开设现代园艺技术专科(园艺
荷兰班)。
研究生教育
学院具有培养多层次人才的能力,拥有果树学、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蔬菜学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园艺学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园林、园艺、
蚕学三个本科专业和现代园艺技术(荷兰班)专科专业。目前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83人,本专科学生1115人;
园艺领域推广硕士生60人,函授生300余人。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园艺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01年果树学获准为果树学硕士点,已招8届31名硕士生。现有校内硕士生导师5名,校外硕士生导师3名。2009年在校生12人,硕士生导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名,在读博士学位教师1名。设置有果树良种选育、野生园艺植物研究等7个方向。在
云南省特色果树石榴、小浆果、芒果等,云南野生果树资源研究与利用等方面颇具特色。
2001年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共招收学生135人,已毕业75人。主要培养掌握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的坚实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能;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独立担负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的研究、教学、生产、推广等工作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级专门人才。硕士生导师共17人,其中教授为9人,副教授7人.获博士学位的8人,或硕士学位5人;年龄在50岁左右的4人,其余均为40岁左右。
2006年蔬菜学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生。近年来,我校蔬菜学科设取得长足进步,基本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本学科点现有专业教师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6人,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5人,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硕士学位者7人。具备从事蔬菜生理、蔬菜
生物技术、育种技术、设施蔬菜无害化栽培技术等方面研究的现代仪器设备和设施。
2005年获得园艺学领域农业推广硕士授予权,当年开始招生。共招收学生66人,已有23名学生毕业,获得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设置有
园艺作物栽培及生产,生物技术,采后处理、加工、运输保鲜以及产品研发,园林规划设计、园艺
环境工程设计以及园艺作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利用与遗传育种,及园艺生产在各地的宏观调控和发展方向等研究方向。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本科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成人继续教育,把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水平的培养作为办学目标;面向
云南省农业、农村和农民,走“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的道路,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以适应科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挑战和要求。多年来,积极利用云南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结合本院专业特点,在兰花资源利用与研究、蔬菜种质资源应用研究、果树生产技术推广扶贫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在稳步发展学院传统优势学科的同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从2001年起,在学校支持下,学院与
荷兰劳伦斯坦大学联合办学,到现在已输送63名学生到荷兰进行本科学习,形成了我院办学的鲜明特色。
实验室建设
一、实验室所属学院、级别
园艺实验室是2004年5月,根据学校“关于做好我校实验室设置认定的通知”(校办发[2004]5)等文件精神,经园艺学院申请,
云南农业大学批准成立的园林园艺学院两大实验室之一,隶属园林园艺学院。
二、实验室主任
姓名:张宏性别:男
职称:高级实验师学历:本科
三、实验室基本条件简介
园艺实验室的前身是1972年建立的果树栽培实验室、果树育种实验室、1984年建立的蔬菜栽培实验室及2001年建立的园艺
植物标本展室的总和。实验室历经多年建设和发展,教师的不懈努力,已具备一定规模;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人员齐备的学术梯队,共有教学科研人员2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13人,已获得博士学位教师4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生导师10人。
园艺专业在前辈们建设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教师队伍是一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强的教学科研型集体。是
云南省园艺方向教学、科研实力最强的团队。近年来在园艺植物栽培及育种的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同时本专业的教师通过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园艺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园艺实验室的建设技术,为培养专业性强、实践技能扎实、综合素质过硬、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大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验室位置:实验室设在
云南农业大学东区3号教学楼四楼。
实验室面积:1050平方米。
实验室资产总值:42.1002万元。
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总台套数:106台(套)。
四、实验室承担主要教学任务
1、主要面对的专业
园艺实验室主要面对园林园艺学院园艺专业本、专科学生、果树、蔬菜硕士点学生教学、实验以及本专业教师科研使用。07-08学年统计,园艺专业在校本科生356人,果、蔬硕士点研究生12人,现代园艺技术(专科生)465人。园艺实验室除面对上述园艺专业的学生外,还向相关专业的师生开放。
2、开设课程名称
园艺实验室承担了《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育种学》、《
遗传学》、《田间试验与统计》、《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名特蔬菜栽培学》、《园艺商品学》、《园艺通论》、《设施园艺学》、《无土栽培学》《食用菌栽培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各子实验室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发挥资源优势,积极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同时兼顾开展部分教师的科研工作。
五、实验室承担主要科研任务及其它开放性实验项目情况
自实验室建立以来,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省教育厅等项目共28项。
科研成果
中国大学生“建昊”奖学金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2002年郑丽
299
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蔬菜瓜果建园关键技术研究获
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
三等奖2003年孟金贵
3云南省高校中青年教师
课堂教学比赛荣获荣誉奖
云南省教育厅2003年郑思乡
4云杂8号番茄杂交新品种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4年6月朱海山1
张宏3
杨德7
5在科技工作管理中被奖励云南省人事厅和科技厅2004年李文祥
6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
一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孟金贵
7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称号
云南省人民政府2004年郑思乡
8为云南教育事业作贡献,获
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云南省人民政府2004年2月杨德
9优质
百合、
非洲菊配套生产技术应用示范
昆明市科技进步
三等奖2005年李枝林2
余朝秀
10被评为先进女职工云南省教育卫生科研工会2005-2006年度赵燕
11
东方百合多倍体育种研究
玉溪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郑思乡1
昆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
12
罗平县腊者民族生态村规划云南省村镇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2005年熊瑞萍
13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科技管理先进个人教育部2002年3月李文祥
14
云南省不同类型岩溶地区畜牧也可持续性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
三等奖2006年3月李文祥4
15百合三倍体的培育方法获第16届全国发明展览会表彰国家发明协会2006年9月郑思乡
16百合三倍体的培育方法获发明专利证书
国家知识产权局2006年郑思乡
17云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八家单位2007年杨荣萍
18弱秋眠性苜种质资源基因多样性及利用研究
云南省自然科学
二等奖2007年车伟光2
192007年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指导员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2008年2月彭磊
20四种园艺作物设施条件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
三等奖2008年4月李文祥2
办学思路
1.强化“本科教育”是立院之本,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关于“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的文件精神,立足专业特点,发挥专业优势,不断创新本科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建立健全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探讨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把本科教学纳入学科建设的重要位置,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以实践教学为突破,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素能和创新素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强化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2.积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
园林园艺学院现有园艺和园林2个本科专业和
园艺蔬菜方向,园艺专业是1990年以原有的果树、蔬菜2个优势专业为基础,将果树、蔬菜、观赏园艺合并重组的专业,园林专业是于1999年结合
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成立的新专业。合并以后其专业内涵、组织形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均有较大改变,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更好的适应新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而针对园林专业学科相对薄弱和云南花卉大省发展实际,近期应加大建设力度,使两个专业平衡发展、齐头并进。此外,
园艺专业作为传统专业,存在着专业体系单一、课程内容多注重产中环节、教学内容经验性强的缺陷,应积极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加快用
信息技术和现代生命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专业的步伐。
3.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探索和修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研究是教学改革的基础,重视教学研究一直是学院本科教学的工作重点。我们以重点专业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教改和教法研究,把教育教学研究放在与科学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教学研究进一步明确和优化
园艺、园林专业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确定人才培养的最优途径和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社会需求和社会评价为标准,深入研究当前和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内涵,以提高本科教学专业素质为核心,不断探索和修订本科专业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4.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专业条件建设
在建设本科教学基础设施上,以教育部园艺重点专业建设点为依托,以适应21世纪园艺学科、园林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新型园林园艺复合人才为目标;以“适应变化、突出重点、机制创新、素质培养”为原则,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进行专业建设,力争成为全国高等学校同类专业的先进专业。尤其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和系列配套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加大力度,取得成效。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
云南省丰富的种质资源和气候类型的多样性贯穿在教学过程中,面向整个园艺领域,突出花卉产业优势。体现在:一,将园艺植物栽培理论与云南立体气候的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凸显反季节栽培的理论与实践。二,云南园艺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利用与种质创新,彰显资源优势。三,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突出云南特色花卉高效栽培。四,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科学研究,解决生产关键技术。五,加大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联合培养现代园艺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