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助力自行车
具备电机助力驱动能力的自行车
电动助力自行车(Pedal Electric Cycle)又称电动自行车、助力车,是以车载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脚踏骑行能力,能实现电助动或/和电驱动功能的两轮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适时实行登记、上牌管理。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研制出了电动自行车,并不断完善其构造。直到21世纪初电动自行车才得以大量推广,进入无数家庭,中国电动自行车在力矩传感器技术和集成电路控制器技术的应用上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实力的企业已经把集成电子和数码技术应用在控制器、电机阀控、充电控制等部件上。
电动助力自行车应当符合以下要求:①具有脚踏骑行能力;②具有电驱动或/和电助动功能;③电驱动行驶时,最高设计时速不超过每小时25公里;电助动行驶时,车速超过每小时25公里,电动机不得提供动力输出;④装配完整的整车质量小于或等于55公斤;⑤蓄电池标称电压小于或等于48伏;⑥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小于或等于400瓦。
简史
追溯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史,第一次出现是在美国专利局文件登记的是1895年12月31日,一个专利名称为“电动自行车”,发明人叫OGDEN BOLTON申请的专利。
1897年,美国一家公司Humber造出了第一辆电动双座两轮自行车。而在这之前的十年里,已有很多人提出电动自行车相关专利。而有记载比较著名的,且真正做成工业品使用的,是在1897年,这辆Humber公司的电动自行车速度可达40英里/小时,要两个人骑,曾在当年法国巴黎自行车比赛中用作前排领跑自行车。
1983年,采用150W柱状式电机,24V轿车普通铅酸蓄电池的永久牌DX-130电动自行车,是中国有记录的并形成产业化的第一款电动自行车。1995年,清华大学研制出采用轮毂电机的电动自行车。简单来说,就是将电机转子直接放在了轮子上,而将定子放在了车桥上,从而降低能量的消耗。
1999年,电动自行车最早的国标推出。1999年10月1日《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实施。这本标准帮助中国当时的制造业绕过了一些门槛,或说是降低了成本,用低速机动化的方式,推动电动自行车大规模使用。这本标准赋予了低速机动化以合法化,是电动自行车得以大规模使用的起点。
1999年到如今,其间有一些关键节点。在2007年,电动自行车的年产量突破2000万辆;2013年,电动自行车产量突破3000万;2013年,年产量突破3000万辆;2014年,官方数据显示,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两个亿;2018年,工信部更新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的版本,新的标准2019年实施。2021年,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公布,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到3.4亿辆,当时还预计2022年将达到3.5亿辆。
构造与原理
电动自行车是在自行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电机驱动机构。电机通常置于后车轮中,蓄电池通过控制器为电机供电,电机的旋转带动自行车行驶。电动自行车的控制器与调速手柄相连接,转动调速手柄可使控制器检测到不同的电压值,控制器根据电压值大小模拟调节电机的驱动力矩,进而控制电机的转速。部分电动自行车采用脚蹬式力矩传感器,在脚蹬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当人力施加在脚蹬上时,斥力传感器可输出随人力大小而变化的电压信号,再通过一套碳刷机构传递到微电脑控制器,实现人力与电助力的比例输出。
电池是为电动自行车提供能量的随车能源,电动自行车主要采用铅酸电池组合。此外,氢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也开始在一些轻便折叠电动车上使用。电机是将电池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电动车轮旋转的部件。在电动车上使用的电机,其机械结构、转速范围与通电形式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有刷有齿轮毂电机、有刷无齿轮毂电机、无刷无齿轮毂电机、无刷有齿轮毂电机、高磁盘电机、侧挂电机等。当前主流的电机方案主要是无刷直流电机,它是一种永磁型的交流电机,具有输出转矩大、功率密度高、控制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中。
也有少量电动车采用非轮毂式电机驱动。这些电动车采用侧挂式或柱状电机、中置式电机、摩擦轮胎电机等。一般采用这类电机驱动的电动车,其整车重量会有所降低,电机效率比轮毂式效率更低。在同样电池能量的情况下,使用这些电机的整车通常会比轮毂式整车的续行里程缩短5%至10%。
关键技术
电动助力车领域中,“扭矩传感器”是最前沿的技术,它是自行车电动助力系统理解骑行者意图的关键所在。高端的电助力自行车大多采用目前极具科技含量的“双边力矩传感器”,然而,这种传感器技术长期被德国博世公司日本YAMAHA等少数跨国公司所垄断,搭载这种传感器的车辆售价通常在2000欧元以上,这也是电助力自行车在中国市场难以打开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自行车创业团队中,轻客成功独立研发出了以力矩传感器为核心的智慧动力系统,使得城市电助力车的整车价格降至4000元以下,这一价格有望推动这类车在国内的普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日本及欧美对自行车这种个人交通工具的重视,“扭矩传感器”最终被应用到了自行车上。
与相对落后的“后轴勾爪传感器”相比,双边力矩传感器具有极为明显的优势。它主要安装在曲柄牙盘之间,也就是五通的外侧,有些则直接安装在中轴上。由于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刚体,中轴在受力时会产生极为细微的扭力形变,通过测量中轴表面的细微形变信号,即可准确得出当前踩踏的力矩大小,其精度非常高。正因如此,力矩传感器也被称为“扭矩传感器”。
市场情况
yadea(雅迪)
雅迪是中国首家电动两轮车上市企业,在收入及盈利能力两方面是中国两轮电动车品牌的典范。从2017到2019年的过去3年,雅迪销量分别为406万台、503.9万台、609万台,不断刷新全球电动两轮车销量纪录。雅迪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简称“雅迪”)发布2019年财报。财报显示,雅迪2019年销量达到609万辆,增速逾20%,营收实现135亿元(含税收入)。由此,雅迪成为全球两轮电动车行业唯一营收破百亿的品牌,彰显了龙头企业底盘稳、活力足的发展势头。截至2019年底,雅迪电动车产品出口美国德国等83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用户超3600万。
Ninebot(九号)
2020年,九号公司电动产品上市首年,便实现10万台销量,创下行业纪录;到2021年,九号电动实现产品销量42万台,同比增长近300%;2022年,九号电动实现智能电动两轮车销量82.62万台,实现销售收入超24.31亿元,同比增长102%,并于2022年8月完成国内出货量超100万台里程碑,2023年3月份九号电动再度完成国内累计出货量超150万辆里程碑,成为业内最快达到该两项成就的品牌。
小牛电动
小牛电动(Niu Technologies)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智能城市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2018年10月,小牛电动在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产品方面,目前已推出小牛电动NQi、MQi、UQi等多个系列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以及专业户外运动自行车NIU AERO、电动助力车BQi、电动滑板车KQi等产品。2018年第三季度,在销量大幅增长的驱动下,小牛电动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小牛电动第三季度实现净收入为人民币4.9亿元,同比增长86.1%;财报显示,净亏损为人民币220万元,但,剔除股权激励后,净利润为人民币494万元,盈利状况相比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158万有大幅提升,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销量提升带来的规模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小牛电动距离扭亏为盈的业绩拐点也越来越近。
发展趋势
根据全球电动车网数据显示,从2019年开始,受到新国标换代的政策影响,两轮电动车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一路从年3680万辆来到了2022年的6007万辆。但随着政策红利期的结束和经济情况的影响,2023年中国两轮电动车销量回落到了5500万台,虽然仍高于2021年和此前的出货量,但增速放缓也是较明显的趋势。
一直以来,中国的两轮电动市场简单可以划分成“传统巨头”、“新势力”和其他厂商。传统巨头主要通过海量的渠道和相对低价的策略,覆盖广阔的中国市场,雅迪电动车、爱玛、台铃,这三个年销量在500万以上的品牌,也和汽车领域的bba一样,被合称为“雅爱台”。而新势力则是指主打智能化、高科技和高客单价的年轻品牌,这其中就包括九号公司小牛电动和来自传统摩企春风动力的极核。
规模方面,2023年雅迪、爱玛、九号、小牛的营收分别是347.63亿元、210.36亿元、102.22亿元和26.518亿元;增幅分别是11.9%、1.12%、0.97%和-16.3%。
利润方面,雅迪电动车26.4亿元,同比增长22.2%;爱玛18.81亿元,同比增长0.41%;九号5.98亿元,同比增长32.5%;小牛则是净亏损1.302亿元,较之于去年同期净亏损3710万元有所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国标换代红利的逐渐结束,两轮电动行业的营收增速正在放缓。以雅迪为例,此前2020年、2021年营收增速高达62%和39%,但在2022年和2023年已降至15.2%和22.2%。
对于主打科技、智能化的“新势力”九号公司小牛电动而言,如今业绩可以说是一喜一忧。小牛目前的营收和利润都有着较大的压力,而九号方面则是顺风顺水。根据官方介绍,九号在两轮电动领域的销额已进入年度前四,2024年有望进入前三,而小牛已经有被甩开的趋势。
政策法规和标准
2024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2024,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通过规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等各环节,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减少使用过程中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率。据悉,该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归口,将于今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目录
概述
简史
构造与原理
关键技术
市场情况
yadea(雅迪)
Ninebot(九号)
小牛电动
发展趋势
政策法规和标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