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子崖保卫战
1941年在山东省发生的一场保卫战
1941年12月19日,山东省莒南县渊子崖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保卫战。村民们用土枪、土炮、大刀、长矛、铁叉和刀,与1000多名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了整整一天的殊死搏斗。在牺牲147人的代价下,歼敌121名。这场浴血保卫战是抗日战争史上,中国农民自发组织的一次悲壮的战斗。渊子崖民众英勇抗敌,保卫家园的事迹,在莒南党史和山东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辉煌的一页。渊子崖保卫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农民奋起抗战的杰出代表,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是沂蒙精神的真实写照和重要组成部分。该事件被当时的滨海专署授予“抗日模范村”称号,并被载入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1995年被拍成电视片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
基本简介
渊子崖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县城西15公里处,抗战期间属水县。1941年12月19日,盘踞在小梁家的伪军约156人包围渊子崖,被自卫队用土炮打跑。20日上午10时许,日伪军1000余人扑向渊子崖,村自卫队用土枪土炮,大刀长矛拼死抵抗,直到太阳偏西敌军才拥进围子,村民誓死不降,用原始的武器与日伪军展开逐屋逐户的巷战。傍晚,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五团一个连及县、区武装赶来支援渊子崖村民,敌人被迫撤退。此次保卫战中渊子崖自卫队员共歼灭日伪军100余人,但也有147名自卫队员和男女村民在战斗中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渊子崖民众英勇抗敌,保卫家园的事迹,在莒南县党史和山东省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辉煌的一页,被当时的滨海专署授予“抗日模范村”称号,其事迹载入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1995年被拍成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战役经过
1941年12月19日,一个普通的村庄——山东省莒南县渊子崖村。在年仅19岁的村长带领下,英勇的村民用土枪、土炮、大刀、长矛、铁叉和铡刀,与1000多名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了整整一天的殊死搏斗,以牺牲147人的代价,歼敌121名。这是抗日战争史上,中国农民自发组织的一次激烈悲壮的浴血保卫战。
首次交锋
渊子崖位于沭河以东,是山东省沂蒙山区沭水县(今属莒南县)板泉区一个只有200多户人家的村庄。抗日战争时期,沭河以西是日军占领区,八路军则在沭河东岸活动,渊子崖村成了敌占区和抗日游击区之间的“拉锯区”。日军经常来这一带“扫荡”,残杀百姓,抢掠财物,奸淫妇女;沭河西岸的小梁家据点的伪军也常到东岸的村子里替日军要粮逼款;一些地主、土匪武装则打着“抗日”的旗号,袭扰村民,敲诈勒索。穷苦百姓度日如年,天天过着“白天怕见人跑,夜里怕听狗叫”的日子。
1940年1月,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独立营进驻渊子崖,指战员们平易近人,打鬼子、捉汉奸,出生入死,不怕流血牺牲。村民们认识到八路军才是真正抗日的队伍。这年10月,“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工作团来到村里,在村民中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1940年底,在中共板泉区区长冯干三的帮助下,渊子崖村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成立了抗日自卫队,那年刚满18岁的林凡义被推举为村长。接着,村里又成立了“农救会”、“妇救会”和“青抗先”等群众抗日组织。
1941年夏,中共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组织的八大剧团来到村里公演,使村民受到很大教育,群众抗日情绪高涨。为了保卫家乡,村民把过去用来打土匪的“生铁牛”、“五子炮”、大刀、长矛集中起来,作为和敌人斗争的武器。村里抗日救国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到处可以看到抗日的标语,听到抗战的歌声。渊子崖村因此成了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驻在沭河西岸的日伪军处心积虑要摧毁这个村的抗日组织。
1941年冬,日军的“铁壁合围”开始了,山东抗日根据地进入最艰苦的岁月。1941年12月中旬的一天,小梁家据点的伪军为了向日军“进贡”,派人送来条子,索要大量的鸡、鸭、鱼、白面和1000块大洋。连饭都吃不饱的村民坚决拒绝了他们,村长林凡义还找人写了回条:“鸡、鸭、肉、面、钱都准备好了,来拿吧,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随后立即召开自卫队员和群众大会,号召大家做好一切准备,迎击敌人。
报复进攻
小梁家的伪军队长梁化轩带领150人包围了渊子崖。伪军们在土同子外高叫:“赶快交出我们要的东西,慢一点就攻进围子,杀个鸡犬不留。”
土围子是早些年代村民为躲避匪盗祸乱而建的,有5米多高,I米多厚,上面建有炮楼、炮眼,非常坚固。伪 军们刚靠近围子,村民自卫队的土炮便“轰隆”一声,随后瓦片、石头一齐飞向敌群,打得伪军抱头乱窜。
伪军队长梁化轩一面高声叫骂:“林凡义,你过去抗粮不交,现在又向皇协军开炮,真是该死。”一面用枪顶着伪军,不准他们后退,命令他们爬墙攻寨。
自卫队在林凡义指挥下,沉着应战,等伪军们靠近围墙,“生铁牛”一声怒叫,弹药喷向敌群,只见烟雾起处,人仰马翻,伪军被打得腿断、胳膊折,纷纷后退。自卫队员在炮火的掩护下,杀出围墙,手握大刀、长矛、土枪,向败退的敌人追去。伪军们拼命逃窜,有的跑掉了鞋子,有的弄丢了帽子,狼狈地逃回据点。迎击日寇,筑起血肉长城
打跑了汉奸,村民不敢掉以轻心,为了防止敌人卷土重来,渊子崖做好了再战的准备。全村男女老少齐动手,加固围墙、擦拭武器、制造弹药。各家各户的发射药土炮、大刀,都集中起来,再分配到土围子的各个战斗岗位,并沿着5米高的土围子内侧,搭起了两米多高的、可供瞭望和射击的木架子。全村群众进行了分工,一旦战斗打响,男青壮年守围墙,女青年运送弹药和石头,老人和儿童送水送饭、救护伤员。
果然不出所料,1941年12月20日凌晨,到沂蒙山区对八路军进行“铁壁合围”的1000多名日军,经过渊子崖北,准备返回新浦(今属江苏省)据点。小梁家据点的汉奸谎称渊子崖村驻有八路军,引着日军奔向渊子崖。听到动静的村民立即行动起来,青壮年拿起土枪、大刀、铡刀等武器爬上了架子、围墙,老人、妇女和儿童忙着装弹药,捡石块送到围墙下。
涌上来的日军在距围子四五百米的地方停下了,田野里黄压压的一大片!日军的小“膏药”旗摆了摆,汉奸队伍便顺着村西大汪沿鱼贯向南包抄过去,大队日军猫腰进了村西北的深沟,日军马队进了村东的坟地里。日军在村子四周架起了机关枪,4门火炮也支起来了,炮口直瞄村里。日军对整个村子完成了合围以后,派出伪军前来劝降,说只要交出八路军,交出粮食,可保全村无恙。村长林凡义响亮地说:“不!”
浴血奋战
日军从村西北方向的深沟里迂回包抄上来,情况万分危急。林凡义站在木架子上,作战前动员,他对乡亲们说:“鬼子把咱们包围了,跑是跑不掉了,退也没有后路。一命换一命,值!一人杀两个鬼子,赚!土围子后面就是咱们的家,家里有老人、妇女和孩子,一旦鬼子进来。后果不堪设想,咱渊子崖人是有血性骨气的,宁死不能当孬种,咱们要齐起心来,同鬼子拼啦!”村民们异口同声地说:“宁可站着死,决不躺着活。我们大伙儿听你的,拼了!”
早晨8点多钟,敌人的进攻开始了。日军先用山炮轰击围墙和村庄,轻重机关枪子弹像雨点一样射向城墙,硝烟迅速在村子周围升起,村里浓烟滚滚,被炮弹击中的房屋顿时成为一堆瓦砾,许多村民被炸死。林凡义甩掉棉袄,抡起大刀,沉着冷静地指挥村民占据有利地形。当敌人进入火力圈时,林清浩的“五子炮”首先开火,接着“生铁牛”、土炮、土枪一齐打响,只见敌群中浓烟滚滚,日军哇哇乱叫,慌乱地向后退了几十米。
过了一会儿,日军集中兵力进攻村东北角围墙。这段围墙是新修起来的,狡猾的敌人妄想从这里打开缺口,攻进村来。林凡义急忙带30人向东北围墙增援,在该村帮助工作的板泉区委李秘书也带了几十人赶去助战。日军4门火炮、若干门小炮向东北围墙猛烈轰击。在炮火掩护下,鬼子端着刺刀,成群地向东北角围墙冲来。当日军到达离围墙只有20米的地方时,林凡义喊了一声“放!”霎那间,20多门土炮一齐开火,烟雾中敌人连滚带爬退回北大沟,留下了十几具尸体。与此同时,向西北角进攻的敌人也受到同样的打击。
10点,战斗进行到白热化程度。日军的机关枪像炒豆子般扫射,但敌人一波又一波的进攻都被英勇的村民击退。林凡义手提一把大刀,光着身子,浑身是血,沿着土围子的各个战斗点不停地跑。哪里告急他就冲向哪里。炮声震得听不到说话声,他就喊,最后连舌头都耷拉下来了。在北门,他遇到了林祥林的爷爷,爷爷的头破了,满脸是血,林凡义让他赶紧回家包扎,然后回来继续战斗。在东面围墙的架子上,他看到炮手林久胜身子一歪,倒了下去,忙把他拉到一边,用麦杆将尸体掩盖起来。
村里的多门“五子炮”炮膛都发红了,只能一门一门地轮换着浇上煤油降温。铁砂子很快用完了,村里的女人们把铁锅砸成一块块的碎块。送到阵地上来;把铁耙子齿一根根掰下来,直接放到炮膛里打。对日军威胁最大的就是这种“五子炮”,一门“五子炮”需要5个人,一个看目标,一个调炮位,两个装发射药,一个点火。这种土炮不大,但威力巨大,可以用铁钉、石块做炮弹,炮响之处敌人就倒下一片。但由于填火药时间长,日军就利用这个间隙,派人去抢炮,村民与冲上来的日军展开肉搏。
林崇岩一家两辈10个男人都在炮位上。日军的炮弹就在脚下炸开,有人被炸伤,有人倒了下去。但是他们一点也不害怕,脑袋被火炮震得“嗡嗡”响,没有人往后退。就这样,激战了一个上午,日军也没能突破围墙。
午后时分,日军又发起猛烈进攻,炮弹“嗖嗖”地像刮风一样,密集而凶猛。东北角围墙被炸开了一个缺口,很多自卫队员被埋在土里,有的光荣牺牲。林久祥提了两扇门板冲上去,堵住那个缺口,一发炮弹打过来,门板被炸得粉碎;林庆洲接着扛门板过来,还是没堵上,门板又被炸碎。围墙的口子越炸越大,“五子炮”显然压不过日军的大炮。
日军见围墙破了,“嗷嗷”叫着冲向缺口。年轻的自卫队员林端五抱着一把铡刀守在缺口上,这时,领头的日本兵冲进了缺口,林端五铡刀一挥,“刷”的一声,这个日军脑浆进裂,倒在地上。当他冲向第二个日军时,一颗子弹飞来,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林端五的父亲林九宣接着冲了上来,举起长矛,刺死一个鬼子,但他也被几个鬼子围了起来。不多时,老人支持不住,倒在围墙下,临死还高呼:“乡亲们,拼到底。死了也决不能当孬种!”
村长林凡义忍着悲痛,挥动大刀,与两个日军肉搏。膀阔腰圆的林九乾提刀赶来,手起刀落,砍死一个日军,他自己也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就在另一个日军的刺刀对准林凡义的头部砍来时,林九乾的妻子冲上来,一头将这个日军砸死。
围墙被打破的消息传遍了全村,妇女、老人、小孩提着菜刀,拿着长矛、农具来守缺口。林崇周被炮弹炸伤了肚子,肠子都流了出来,但他用破布一扎,坚持参加战斗。在村民的英勇反击下,日军再次败退回去。
围墙缺口内外,尸体横七竖八,鲜血染红了地面。林九乾的妻子跪在丈夫尸体旁,像失去了知觉一样。公公林秉标冲了过来,儿媳喊了一声:“爹……”“哇”地一声哭起来。林秉标把一捆草轻轻盖在儿子身上,一把拉起儿媳,坚强地说:“孩子,现在不是哭的时候,站起来和鬼子拼到底!”说完就扛着门板去堵缺口。在堵缺口的战斗中,林秉标和儿媳都牺牲了。村民们冒着枪林弹雨,用门板、石块和一袋袋沙土把缺口垒上。
不多久,日军发起冲锋,刚垒起的东北围墙缺口又被敌人的炮火摧毁,一群群鬼子端着枪向缺口处扑来。林九兰、林崇松等人抡着铡刀,坚守在缺口旁,日军冲进缺口时,他们一连砍死了两个。日军越来越多,村民们渐渐支持不住。林九兰、林庆海等人分别撤到了围子里东西两个炮楼上,林凡义和林庆会等人也撤到围子里的一个院落内。
日军蜂拥越过缺口,守卫东炮楼的林九兰、林九先用石头、瓦块继续战斗。他们看到护身楼墙被炮弹打得就要倒塌时,急中生智地把一段楼墙推倒,几个日军被砸死在墙下。接着,他们飞身下楼,抡起大刀和日军拼命,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当日军冲进西炮楼时,林庆海把火绳向火药罐里一抛,只听“轰隆”一声,火光冲天,3个鬼子变成了“火人”。林凡义、林崇松等人乘机冲进炮楼,将他们捅死。还未来得及撤退,又一群日军冲了上来,他们用大刀、长矛和敌人拼杀,边打边撤。林庆海由于烧伤过重,光荣牺牲,林崇松也在砍死一个日军后中弹倒下。
此时是下午5点左右,战斗已进行了9个小时。
巷战肉搏
太阳偏西的时候,日军源源不断地涌进村里,村民们用镢头、铁锨、菜刀、锄头同敌人展开了惨烈的巷战、肉搏战。村子里到处都是惨叫声、怒骂声、砍杀声……有的夫妻双双在院子里同日军拼杀,有的父子同时在巷口阻击敌人,有的母女合力与鬼子厮打在一起。
几个日军冲进柴园,正在看守重伤员林崇洲的自卫队员林庆会按不住心头怒火,猛地从柴垛旁冲出来,用长矛刺死了一个日军,但他也被另一个日军抓住,他“喀嚓”一声将这个日军的手指咬断。刚苏醒过来的林崇洲,挣扎起来,抡起镢头砸向一个日军,终因失血过多又昏倒在地。凶残的日军把林崇洲、林庆会捆绑起来,扔进熊熊燃烧的草垛里。
17岁的林庆宝赤手空拳去夺敌人的枪,死后双手被刀刺割得血肉模糊。林九臣的妻子用菜刀砍死一个冲进院子的日军,另外两个日军的刺刀同时刺向了她。林凡义和林清洁立即冲上去,把那两个日军杀死。又有几个日军从街口冲来,林清洁不幸中弹牺牲。林凡义窜到另一个巷口,迎面碰上了林清武,林清武把刚从敌人身上缴来的手榴弹扔向敌群,两个日军被炸倒,其余的日军向他俩扑来。林清武为了掩护林凡义,向另一个方向跑,日军紧紧追赶,他跑到巷口转弯处,纵身跳进了井里。村民王彦治被日军包围后,果断拉响了腰间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西边的小巷子里传来一阵阵喊杀声,林清义、林九星等十几位60多岁的老人,手拿大刀、长矛、铁叉,正和几十个日军肉搏。不一会儿,大部分老人被日军刺死,其余的老人被日军抓住。日军逼他们投降,他们早把生死置之度外,痛骂日军。没有人性的日军用刺刀把他们杀害后,抛进大粪池,又泼上汽油烧。当林凡义带着几个小伙子赶来时,现场上堆积着尸体,林九星老人正从尸体堆里往外爬。老人的皮肤被烧焦了,几处被脏水浸过的伤口在往外溢血,痛得他全身哆嗦。他对林凡义说:“咱没给渊子崖丢脸!”说完就咽了气。
巷战还在激烈地进行,日寇采取种种灭绝人性的手段进行报复,不屈的渊子崖人在血与火中抗争……日军点燃所到之处的房屋草垛,天刮着西北风,无数条火舌如毒蛇般带着声响自北向南窜去。有3条街的房屋被烈火烧个精光。全村883间房屋连成一片火海。没有人顾得上救火,村民们人人在和日军肉搏。
林崇岩被日军追到巷道的东北角,这是一个死角,无路可退,日军一步步地逼上来。林崇岩肩膀上扛着一门2米多长的土炮。黄昏的幽暗光线里,几乎都能看见日军扭曲的脸,林崇岩叫身后的同伴点炮。“轰”的一声,两个日军被炸翻在地,后面的日军探头探脑地不敢贸然追赶。林崇岩和同伴扔了炮就跑,一头扎进一所院子,跳进番薯窖里。
21岁的林久义手里握着一把铁叉,藏在巷道的一个拐弯处,听见日军的皮靴声就一铁叉扎出去,扎死了一个日军,接着又藏起,听到日军脚步声来到,又跳出来扎死一个。大批的日军从后面涌了上来,他扔下铁叉跑到一个院子里,扎进一个草垛里,幸亏日军没有放火烧那堆草。当他回到家时,发现父亲被日军刺穿了脖子和腰。
在这天的战斗中,渊子崖村民共消灭日军80多人,自卫队员和群众有147人英勇牺牲。面对野蛮邪恶的日军,英雄的渊子崖人民用大无畏的气概,谱写出一曲血染的民族壮歌!
太阳落山的时候,土围子外面响起了激烈的枪声。板泉区区长冯干三、区委书记刘新一、区委宣传委员赵同和八路军的一个连闻讯赶来增援。日军见有八路军增援,便撤出了村子,在村东北的小岭上,同八路军展开激战。
战斗中,县委宣传部长徐坦身负9处枪伤,后经抢救得以脱险。冯干三、刘新一、赵同和40多名八路军县区中队战士,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区长冯干三的腹部、胸部、头部都被刺刀戳穿,全身血肉模糊。天黑时,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五团大部队赶到。怕夜间作战吃亏的日军,边放冷枪冷炮,边朝东南方向撤去。抗日楷模,英名永垂青史。
重大意义
渊子崖保卫战的事迹很快在滨海专区传扬开来,大大振奋了人们的抗日精神。为表彰渊子崖村民的英雄事迹和纪念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烈士,1942年春,滨海专署授予渊子崖村“抗日楷模村”的光荣称号。1944年,沐水县政府在该村北小岭上用紫红色的巨石,建成了一座六角七级的纪念塔,塔的正面简述了渊子崖村自卫战的经过,塔的背面雕刻着烈士的英名,塔的两侧是滨海军区领导陈士等人和县参议会的题词。参议会的题词是:“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在渊子崖战斗中牺牲的烈士,缅怀他们的功绩,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纪念堂里陈列着这次战斗的浮雕山东省博物馆里展出了这次战斗用过的大刀、长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设置专门版面,介绍渊子崖战斗的经过。
红色旅游
渊子崖保卫战旧址入选临沂市十大旅游景点单位,临沂市十大旅游景点评选活动点评:板泉镇渊子崖,是著名的抗日楷模村。 1941年10月18日,全村老幼齐上阵参战,与来犯的一千多日伪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击毙日军121名,147名村民牺牲,其场面之惨烈,其精神之豪壮,惊天地而泣鬼神。渊子崖抗日保卫战遗址占地6亩,内有烈士纪念塔一座,植有苍松翠柏、花草树木。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基本简介
战役经过
首次交锋
报复进攻
浴血奋战
巷战肉搏
重大意义
红色旅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