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梵境
位于北京北海公园的旅游景区
西天梵境(外文名:West Vatican,又名:大西天),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占地面积11310平方米,建筑面积2714.11平方米,位于中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海公园北岸。西天梵境东临静心斋,西与大圆镜智宝殿相依,南与琼华岛隔海贯成一线,是北海公园景区之一。
清代乾隆时期(1759年),“西天梵境”重修并向西扩展,由明代大西天经厂、西天禅林喇嘛庙改名为西天梵境。1980年,西天梵境被中国拨款重新修缮,修缮后对外开放。西天梵境有景点西天梵境二经幢塔、西天梵境七佛塔、西天梵境琉璃牌坊南向匾额、西天梵境琉璃牌坊北向匾额、大慈真如宝殿等。其中,西天梵境的正殿大慈真如宝殿,宽五间、深三间,重檐庑殿式屋顶,黑色琉璃瓦镶黄边,木结构全为楠木。正殿中间供奉铜胎释迦牟尼佛及两座铜铸佛塔,塔身有铜胎无量寿佛712尊。东次间供奉铜胎药师佛,西次间供奉铜胎接引佛
西天梵境入门为天王殿,左右有刻金刚经和药师经的石幢,为八面七层全石料打凿。西天梵境的大琉璃宝殿,殿四面回廊六十七楹,四隅有楼相接。西天梵境之西有琉璃墙,墙北为真谛门,门内有大圆镜智宝殿及贮西藏自治区经板之所。另有七佛塔位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院内,属西天梵境北部,为八角重檐石木结构塔,外有七佛塔亭保护,亭内塔身刻有碑记及佛像等内容。
历史沿革
西天梵境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400余年,原称明代大西天经厂、西天禅林喇嘛庙。
1753年(乾隆十八年),西天梵境曾经以南京大报恩寺塔作为蓝本,开始动工修建一座高达八十米的大西天报恩塔。没想到建到第四层的时候被雷火给烧毁了,然后改建为两层的琉璃阁。琉璃阁前面的七佛塔亭里立着一座八角石塔,上面刻着七世佛图以及爱新觉罗·弘历亲自撰写的《七佛塔碑记》,记录了乾隆对藏传佛教七佛的研究成果。乾隆在南巡期间,对江南寺庙里的罗汉堂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1755年(乾隆二十年)的时候,在西天藏境的西面开始动工兴建西所,主体建筑是 “田” 字形的罗汉堂,前面有山门真谛门,后面有宝网云亭。山门前立着一座九龙壁,两面用琉璃砖砌成九条大龙,在云涛之间飞舞。三年之后,正在修建中的罗汉堂等建筑受到大西天报恩塔大火的影响,全部被烧毁了。此后改建为七间大圆镜智宝殿,后院的转角库房用来存放《清敕修大藏经》经版。
清代乾隆时期,1759年,西天梵境重修,并向西扩展,扩建形成现在坐北朝南的三进院落规模,并改名为西天梵境。1980年,中国拨款重修西天梵境,重新修缮后对外开放。
史料记述
《金鳌退食笔记》
西天梵境经厂在五龙亭东北方向,山门临太液池朝南。第二层殿为大慈真如宝殿,殿壁绘龙神、海怪等,还有三幅大画轴,传为商喜所画。殿中有小台,台上有亭如昆仑山顶,亭中黄伞下是西天说法像,周围谛听像如簸箕排列。依据佛经记载,下天为忉利天卫士,由毗沙门统领夜叉众守护世界。第三层有大士像,门前古槐枝叶婆娑,东边石屏刻龙和水。如今殿壁绘画已无,古槐仍是数百年前之物,殿宇荒凉,佛光暗淡。
《三海见闻志》
镜清斋沿岸西南是西天梵境,俗称天王殿。门外有琉璃牌坊,南面朝向太液池,南面的匾额写着 “华藏界”,北面匾额写着 “须弥春”。牌坊北面是山门,匾额为 “西天梵境”。进入山门是天王殿,左右有四大金刚,是徐大总统捐资修缮的。殿左右有两个石幢,左边刻着《金刚经》,右边刻着《药师经》。殿后是大慈真如殿,殿内供奉铜佛,佛前有两个铜塔和两个释迦塔,木塔是铜塔的模型。殿后沿台阶而上,有大琉璃宝殿。殿有两层,匾额写着 “华严清界”,旁边有回文。殿内琉璃砖都刻有佛像,和善因殿一样。殿四面回廊有六十七间,四角各有楼相接,就是世人所说的万佛堂。殿后有石刻佛像,呈八角形,也有回文。
《清宫史》
《清宫史》(续编)记载:在嘉庆年间,“西天梵境的西边,有琉璃墙(如今的九龙壁)像屏障一样,墙的北面是真谛门,门内是大圆镜智宝殿,宝殿后面有亭子,改建为五间楼,成为后佛楼,大圆镜智宝殿的北面以及左右的屋宇有四十三间,都是贮藏经版的地方。” 可以看出,当时的九龙壁是一组建筑群前面的一座金碧辉煌的影壁。1900年八国联军侵犯北京的时候,九龙壁北面的建筑被侵略军放火烧光了。因为九龙壁通体都是非燃材料,才幸存了下来。
方位布局
西天梵境位于北海太液池北岸,西倚大圆镜智宝殿,东邻镜清斋,南向整组建筑前为四柱七楼琉璃牌楼一座,正面额曰 “华藏界”,背面额曰 “须弥春”。接着是由三座单独券门组成的山门,中间门大,两次间略小。山门两侧各有角门一座。山门后左、右各有四方形石座,上竖八角形石幢。正中为天王殿,五开间。第二进院正中是大慈真如宝殿,五开间,重檐庑殿顶,两侧有配殿各五间。第三进院由大慈真如宝殿后丹陛桥上登13步垂带台阶是华严清界殿,三开间,殿后是七佛塔亭,塔亭北为琉璃阁。华严清界两侧是转角群房共26间,北面尚有续建的办公室、锅炉房等。
建筑特点
西天梵境占地面积11310平方米,建筑面积2714.11平方米。西天梵境由镜清斋沿堤西南而建,有琉璃界坊,南临太液池,坊上有 “华藏界”“须弥春” 匾额,坊北山门亦有 “西天梵境” 匾额。入门为天王殿,左右有石幢二,左刻金刚经,右刻药师经。殿后为大慈真如宝殿,此殿木结构全部采用楠木构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庑殿屋顶,殿前有长方形月台,东西两侧配殿各五间,歇山绿璃瓦顶。殿后历级而登,有大琉璃宝殿,殿四面回廊六十七楹,四隅各有楼相接。西天梵境之西有琉璃墙,墙北为真谛门,门内为大圆镜智宝殿,殿后有亭及屋宇,皆贮西藏自治区经板之所。此外,西天梵境还有两座经幢塔在天王殿前,为八面七层全石料打凿,塔下有方形石台,塔座由三层八角须弥座组成,各层束腰部分雕刻不同花纹,塔身刻有经文及佛像,塔顶部为八垂脊攒尖顶,顶端莲花承托宝珠塔刹。另有七佛塔位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院内,属西天梵境北部,为八角重檐石木结构塔,外罩八角重檐黄琉璃瓦屋面绿琉璃瓦剪边的七佛塔亭保护,亭内立八角七佛塔,塔身八面石板刻有御题《七佛塔碑记》及七佛像等内容,塔下部石须弥座雕刻精美图案。
西天梵境二经幢塔
在西天梵境第一进院的天王殿前,钟楼、鼓楼建筑的北面,有两座经幢塔。这两座经幢塔样式一样,是用全石料打凿而成。它们是八面七层的经幢塔,也有人称之为鞭形塔,于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 年)立”。经幢塔高约9.2米,保存完好。塔的下面是一个方形石台,台高0.5米,长和宽都是3.3米。塔座比较高大,由三层八角须弥座组成。须弥座的各层束腰部,上层雕刻着夔纹,中层雕刻着卷草纹,下层雕刻着山石花草纹,花纹图案非常精美。第一层塔身的八个面精心雕刻并镌刻着经文,东侧经幢塔身刻着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西侧经幢塔身刻着隋天竺三藏法师达摩复多翻译的《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经幢塔的第二层和第六、七层之间的间隔比较矮,第三、四、五层的八个面,每一面各刻有一个佛龛,佛龛内有一尊坐在莲花座上的佛像。经幢塔的层与层之间高度不同,塔的样式也有所不同,有素八角塔和仿简瓦铺面塔檐两种。塔的顶部是八垂脊攒尖顶,顶端由莲花承托着宝珠塔刹。两座石经幢塔矗立在翠竹的簇拥之中。
西天梵境七佛塔
七佛塔位于地安门西大街26号的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院内,这个院落属于北海公园西天梵境的北部区域。七佛塔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 年),是一座八角重檐的石木结构塔,即塔身采用木材制作,而塔身镶嵌着刻有碑记和佛像的石板,外面罩着七佛塔亭进行保护。七佛塔亭也是八角重檐,黄色琉璃瓦屋面搭配绿色琉璃瓦剪边,一层有二十四根柱子围成的围廊,二层有八根柱子围成的围廊,黄色琉璃屋脊攒尖顶,铜鎏金宝珠塔刹。亭子的基座由青白石制成压面石以及垂带台阶,亭内立着八角七佛塔。七佛塔有八个面,朝北的一面刻有御题的《七佛塔碑记》,内容是爱新觉罗·弘历向章嘉国师咨询,得知了七佛的种族、神足、执事弟子、佛子以及父母姓名等信息,其余七个面每面各刻有一尊佛像。建造七佛塔的起因是西藏自治区活佛章嘉·若贝多杰受戒后来到京城,乾隆皇帝封章嘉为大国师,掌管京城藏传佛教事务。乾隆四十二年(1777 年)三月,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去世,章嘉率领京城的众喇嘛在北海永安寺诵经七天,为亡灵超度。乾隆皇帝非常信任活佛章嘉,将收到的西藏六世班禅敬献的七幅唐卡番轴画拿给章嘉解读,章嘉依据梵汉经典向乾隆皇帝进行解释。爱新觉罗·弘历知晓后,题写了塔碑文,命人把唐卡中的七佛像刻在石板上,镶嵌在塔上供后人瞻仰。御题的塔碑文用满、汉、藏、蒙四种文字介绍七佛的情况,御题塔碑文通过同一内容的四种文字相互对照称呼,实际上起到了民族文化交汇与融合的作用。七佛塔的下部是石须弥座,上下枋雕刻着行龙戏珠,上下枭雕刻着八达马,束腰部雕刻着双狮戏球,转角处是力士像。塔身八个面是木框镶嵌石板,每块石板高1.4米,宽0.64米。八面石板中朝北的一块刻有乾隆御题的《七佛塔碑记》,采用满、汉、藏、蒙四种文字;东北向是释迦牟尼佛像;东向是尸弃佛像;东南向是毗舍浮佛像;南向是拘留孙佛像;西南向是拘那含牟尼佛像;西向是摩诃迦叶佛像;西北向是毗婆尸佛,镌刻七世佛采用阴纹雕刻方法。塔的上部重檐是木结构,垂下饰有一斗二升麻叶头斗拱,由于多年没有维修,木构件部分有所损坏。七佛塔因为有了塔亭建筑的呵护,才免遭风雨的侵蚀。
西天梵境琉璃牌坊南向匾额
南面的匾额写着 “华藏界”,“华藏界” 是莲华藏世界的简称。莲华藏世界是释迦如来真身毗卢舍那佛的净土名称。佛经上记载,在风轮之上的香水海中有一朵巨大的莲花,这朵莲花中蕴含着像微尘一样多的世界,所以被称作莲华(花)藏世界。这个世界一共有二十层,我们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就在华藏世界的第十三层的中间。
西天梵境琉璃牌坊北向匾额
北面匾额写着 “须弥春”。“须弥” 即须弥山,是梵语,汉译为妙高山。在古印度传说中它是世界的中心。因为这座山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种宝物构成,所以称其为 “妙”;其他的山都不能与它相比,所以称其为 “高”。它又高八万四千由旬(OX挂轭行走一日的距离,有八十里、六十里、四十里三种说法),宽有八万四千由旬,是众多山的王者,因此得名妙高。这座山是一个小世界的中心,太阳和月亮在山的两侧东升西落,山的形状上下都大,中央独小,四王天居于山腰四面,帝释天在山顶,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七重山之外是大海,大海之外是铁围山。咸海四周分布着四大部洲,每个大部洲旁边又有两个小部洲,一共八个小部洲。
大慈真如宝殿
大慈真如宝殿是西天梵境的正殿,处在西天梵境牌坊后面的第二进院子里,是在明万历年间建造的。正殿宽五间,深三间,是重檐庑殿式屋顶,黑色琉璃瓦镶着黄色边,整个建筑的木结构全部是用楠木构建的。殿前有长方形的月台。东西两侧的配殿各有五间,是歇山式绿琉璃瓦顶。正殿中间供奉着一尊铜胎释迦牟尼佛,还有两座七层八角的铜铸佛塔,塔身有铜胎无量寿佛712尊。东次间供奉着一尊铜胎药师佛,西次间供奉着一尊铜胎接引佛
参考资料
西天梵境.北海公园.2024-10-04
北海公园“西天梵境”建筑特征分析.北海公园“西天梵境”建筑特征分析.2024-10-0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史料记述
《金鳌退食笔记》
《三海见闻志》
《清宫史》
方位布局
建筑特点
西天梵境二经幢塔
西天梵境七佛塔
西天梵境琉璃牌坊南向匾额
西天梵境琉璃牌坊北向匾额
大慈真如宝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