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崇拜,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十分独特的现象。从三国时期号称“万人敌”而功业未终的勇将,到地位凌驾于历代所有武将的“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再到让芸芸众生顶礼膜拜的“关圣大帝”,其影响持续千余年,遍及海内外。直到今天,这种影响依然随处可见。在历史悠久而形式多样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只有对“
孔子”孔子的崇拜可以与关羽崇拜相提并论;而至少在影响的广度上,关羽崇拜明显超过了孔子崇拜。这种现象,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深刻的文化信息,令人惊异,更启人深思。
新时期以来,对
关羽祟拜或者说“关羽文化现象”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不仅发表了一批颇有新意的论文,而且出版了一些有一定质量的著作。不过,实事求是地说,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显得不足,与关羽祟拜的巨大影响很不相称。在积极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正确地认识这种文化现象,适当地发挥其联系海外侨胞和华裔的精神纽带作用、民俗文化功能和旅游文化价值,我们需要更多的经过精心研究的、有创见有深度的学术著作。蔡、文二君的这部《关羽崇拜研究》,便正是一部严肃的探索之作。
第一,“史”的意识自觉而鲜明。
关羽祟拜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蔡、文二君又是有较高专业素质的
历史学工作者,因此,他们十分注意从宏观历史的高度来研究关羽祟拜现象。一方面,认真考察关羽祟拜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另一方面,仔细清理关羽祟拜发展的历史脉络。全书三卷,从对历史人物关羽的考察,到宋元时期关羽崇拜的形成,再到明清时期关羽祟拜的发展,构成了历史进程的一个完整的链条,给人以清晰的印象。这种自觉而鲜明的“历史”意识,为全书赋予了严谨求实、不发空论的学术品格,使全书的质量比过去的一些著作有所超越。
第二,史实考订颇见功力。研究
关羽崇拜现象的形成和发展,涉及大量的历史资料,包括正史、野史、笔记、传说等等。这些资料固然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但它们毕竟是时人对史实的
载和后人对往事的追记,往往掺有人的选择、评判、想象、加工等主观因素,不能笼统地与史实本身划等号。其中一些记载,常常是虚实相生,真伪杂;有的甚至是转相贩,以讹传讹。因此,无论是历史还是文学史的研究,随时都有一个史料的鉴别考订问题。在本书的撰写中,蔡、文二君在这方面下了许多功夫。例如,佛教神化和利用
关羽的起始时间,是关羽崇拜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古今学者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始于
隋朝,另一种认为始于
南宋。前一种观点,由于南宋释志磐《
佛祖统纪》卷六《智者大师传》中有陈、隋之际高僧智者大师在当阳玉泉山得关羽神灵助建佛寺的记载,赞同者尤多。对此,作者指出:智者大师的弟子灌顶(章安大师)所撰《智者大师别传》、隋朝当阳县令皇甫昆所作《智者禅师碑文》,内容均不及关羽显灵护法之事,可见佛教神化关羽并不始于隋朝。现存文献证明,佛教神化和利用
关羽始于
唐朝中后期。释志磐的《佛祖统纪·智者大师传》,实际上沿袭了唐人董促写于
贞元十八年(802)的《重修玉泉山关庙记》中关羽冥建佛寺之说。这样,使证明过去的两种观点均不正确。如此考辩,建立在对文献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因而具有较强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