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禔
唐岳王
李,即唐岳王,天宝皇子,李晔第十六子,生母不详。天佑二年(公元905年)九月初十日,李禔被他哥哥李柷(唐哀帝)封为王。因朱温篡位,在亲臣护送下仓皇南逃入闽,因避乱改称“岳王”,改名为李璟。为福建省周宁县一带李姓开基始祖,后世裔孙尊为“唐皇始祖”。
岳王入闽
岳王天佑二年受封。越三载,朱谋篡,料势难敌,随即收拾家计由二亲臣偕往七闽管下,自连江、罗源县至宁德埔村(今七都),务本(今九都)传信霍林(今霍童镇)黄大夫(名悦),黄遣家人至岭头迎接,时岳王饥食而噎,因称是岭为噎岭,抵黄大夫家暂宿三夜,直向咸源(今之咸村),于朱文立题举家又宿一夜,二臣禀王:六峰陈指挥使处可投。早朝越峻岭而上,故名之日早岭(今枣岭)。由此山益高,岭益峻,人马难行军士不进,岳王遂将银五千余两分给兵卒,又将存银五千多片埋在岭头,刻石箭为记。乃留谶曰“箭头三步急六六,箭尾七步慢七五”,后当有贤者识之。故此岭名金井岭(又名兵散岭)。王一行晚宿松林,即今之王宿也。因乱军追急,王令各军散避,岳王自易名为璟,寻至六峰,得遇亲臣陈安,由陈梅枢使其弟与男同王在北山内看草羊半载。时天下未靖,亲臣又指教东洋刘周二将谋求藏身之所。王至东洋见刘光、周海,以周海为媒,劝刘光念君臣之义,勿背故国之恩,光遂以女妻之。以马代耕旋一载。乱军又来寻讨,刘又将王改排号李一郎,携妃刘姓到长溪潘公家居住,是时一郎年方十九,居三载生一男,名昌。又三年,回转六峰桃源归水北之墩结龙坛头(后正名李墩)安居。又生次男名晃,二男俱成年,长男排名李二,娶邱林季氏,次男排名李三,娶高源高氏。后兵乱已定,乃于仕本定居。昌生二子:长德四开基李墩,次聪五开基坂头。晃住仕本,生子三:长应六,次愈七,三态九。应六生际九,居仕本。愈七生三男:长男兴五,开基王宿地;次旺三守居仕本;三盛九开基梅洋。独态九迁寿宁县修竹,支派流传宁德市福安市霞浦县福鼎市、政和、武夷、建瓯等地,世世相守。各地建祠享祀不替云。仕本李墩宗谱俱有详述。
岳王后裔风俗文化
山旮的仕本村,位于礼门乡中部,距离乡中心2.5公里,距离周宁县城29公里,属山岭重丘区,海拔980米,现有230多户,1000多人口,该村系李姓聚居,拥有11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其肇
基始祖颍王李禔,系李晔李第十六子,于唐朝天佑二年(公元905年)由昭宣光烈孝皇帝李祝(李柷)册封“颍王”。村里为纪念颍王李禔,每逢寅、申、巳、亥举行贡祖活动,至今在活动中依然保留着隆重的宫廷祭祖礼仪。
仕本起地平坦,四面环山,地势起伏。东面山嘴轩昂,有奔驰勒住之势,确肖乎马;南则冈峦叠出,形圆而顶平,视之若鼓;西则孤峰尖峭,上出重霄,其状如枪之坚,草木从茂;而其北气势迢递,展布如旗之飞扬,乃阴阳之所聚也。俗称东“马”、西“枪”、南“鼓”、北“旗”。其源头小溪的流向:既向东、又向西。俗称“水流东、水流西”之地。地理先生认为该地属于菜秧地:肇基后,子孙永不为官,但能够过着自种自给、偏安一隅的生活。由于颍王感叹自己身世,这地理位置正符合其要求,于是选择仕本开基。现后裔子孙迁徙八闽各地,仅周宁县境内就有王宿地、田洋、池园镇、李墩、坂头等地,人口逾万人,但仕本千年来确无官贵,果然应验地理师预言。
颍王后裔为纪念颍王等先祖,建有“大厅”与“李姓家庙”。“大厅”选址村中心,其厅建筑简朴大方而用材讲究,柱梁均以直径60厘米以上的水松构建。现为周宁仅有,福建省少有的古建筑。
“李氏家庙”建于宋代,明万历年间选址“枪”山下,又称“文笔峰”下,据地理先生称:该庙受东来之水,合四面献奇,见宇宙之名胜,当无逾于此宜乎。因此该庙历来香火旺盛,该建筑雄伟大方,并有工艺精湛的横、直牌匾、壁画。庙内佛龛上供有颍王等六位先祖宝像,其宝像选用名木精雕而成,坐于轿中。
每逢寅、申、巳、亥贡祖年,王宿地、田洋、池园各村分别到“李氏家庙”恭迎祖家,其活动以仕本、王宿地更具特色。
仕本与王宿地相距10余公里,每逢贡祖年农历十二月初三日,王宿安排数百人到“李氏家庙”迎祖,迎祖队伍前是彩旗队,随后是回避牌、龙头杖、西瓜锤等仪仗队,再后才是由四人抬着供有颍王雕像的轿子。轿后还有一人手持龙伞,一路旋转。锣鼓喧天,一路欢送。经礼门、贡川、阮洋中、际会、吾东溪等村,所到之处,神(火铳是原始的火药武器)队鸣铳告知,各村沿路村民鸣铳欢迎,并且争先恐后朝拜。
颍王宝像在王宿地奉祀至次年正月初三日才送回仕本“李姓家庙”。在送回过程中,俗称接祖宗,其活动比迎祖宗更为热烈、隆重。
正月初二日,仕本安排二十四名代表前往王宿,其中应有四名能够掌握宫廷礼仪的青年,俗称“礼生”。“礼生”在仕本出发时,受族人最高礼仪欢送,族人摆香案,供香花、烛台,举行仪式后,用锣鼓队加以欢送。“礼生”到村尾列队向欢送人群行鞠躬礼。抵达王宿后同样受到族人最高礼仪接待。
当晚,王宿安排茶话会,并选出“礼生”代表与仕本“礼生”走礼。“走礼”即为宫廷礼仪。双方代表各一人参加。旧时“走礼”,“礼生”头戴官帽,身穿圆领袍衫(领、袖及衣襟处都有拼接边缘,衣长至足),袍衫外套袍褂,手持“礼帕”。走礼有多种走法,分别为“花蝴蝶”、“剪刀剪”、“平丈”、“四拜”等。
“走礼”的步法繁杂,如“花蝴蝶”走法:1、双方代表各一名,分宾主面对面以立正姿势站立,距约三米左右,主位在左,宾客在右。2、双方同时清官(即正官帽)、风扣(即正衣领)、角带(即正腰带)。3、主客向外转(主向外转,客向左转)。4、主客目光对视,双手环抱与肩平向外作揖,双膝微曲,也就是拱手礼。5、主客互换位置:双方迈出外腿以半圆形弧线调换位置,客走外圈,主走内圈。6、双方眼视前方行拱手礼。7、双方各以外腿向前迈一步,又拱手礼。8、双方再向前一步,再行拱手礼。9、三次拱手礼后,客原地不动,主半圆形走向客对面,双方互相行拱手礼。10、主到茶桌边以“礼帕”分别向凳、筷、杯作请坐、请吃、请饮的姿态,客人以拱手礼作回应,最后主人走到客人身边相携入座。其他礼生随同入座举行话茶会。茶话过程,双方主要话叙本家友谊,互相祝福,俗称讲好话。
次日,双方“礼生”,一路护卫颍王等祖宗宝像返回仕本。仕本、池园村各家各户均持铳赶赴十余里,到际会村迎接,邻近乡村男女老少亦参加迎祖活动,队伍达数千人,仅放铳队伍就达数百人。一路铳声此起彼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路经阮洋中村时,该村还将肇基始祖雕像抬出供于道路中央迎接颍王并举行似君臣之礼的贡拜仪式。传说,其始祖乃颍王旧臣地理先生。
至下午三时左右,历时八小时的接祖队伍才抵达仕本,环村一圈之后才将祖宗供于“李姓家庙”。
初四早,仕本、王宿“礼生”在仕本“大厅”门口举行告别仪式,告别仪式也要“走礼”。礼毕,举行茶话会。茶话会结束,也就宣告三年一次的贡祖活动结束。
李氏祖庙
仕本李氏家庙
李氏后裔为缅怀唐皇始祖之恩德,在仕本村玉笔峰下建造李氏家庙,该庙坐北朝南,始建宋代,清代重建,为宫殿式土木结构,前后两座。庙前正上方悬挂“唐皇始祖”直匾,庙内供奉李三公、开基婆、寻龙翁、应六、愈七、通天圣母及两位看宫翁等祖宗神像,像前陈列圣旨、玉印、御笔,两侧排列銮驾御品。
开基仕本
相传,岳王避难时,随从国师称,要寻个水流东水流西的地方居住,若干年后可回朝复位,故找到仕本(原称过坂)这个水流东水流西的地方定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岳王开基仕本,嗣后子孙派分李墩、王宿、梅洋、池园、六峰、玛坑、寿宁县、福安、政和、建瓯等处。为念先祖缔造之艰难,不忘尊宗之至意,仕本、王宿、梅洋、池园等村都循宗规,每逢寅、巳、申、亥年的仲冬举行贡祖,李氏家庙派孙喜迎始祖神像,谓之“三年一贡弘祖德,四境七迎谢宗恩”。还互派礼生按照宫廷礼仪“礼”。每逢春节,各家制作灯笼一副,连接两条龙灯,环迎全村,流传至今。
李墩唐岳王宫
唐岳王宫位于福建省周宁县李墩,建于1999年,建筑面积768平方米,占地1084平方米,气势宏伟,既是李姓子孙缅怀祖德的圣地,也是当地著名的人文景观,并列入李墩镇建设规划。
唐岳王宫建造记
唐朝三百年功业,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光辉一页!我始祖岳王乃昭宗皇帝之子,入闽千余年来蕃衍三十多代,后裔分布八闽各地,枝荣木茂。一九九七年底族人为缅怀始祖弘扬民族文化,鉴古励今倡议建造岳王宫,得到了各房的积极响应和有关部门的赞同,并列入全省百镇发展规划。由族董组城工程筹建指挥部,选定后门山为宫址。踊跃捐资的宗亲计八百六十八人,捐资金额人民币七十一万四千八百八十元,为工程提供了物质保证。聘请名师仿古设计,选择工匠精心建造,雕塑李渊李世民李晔、岳王和刘妃、昌、晃二公宝像。特请北京著名书画家题署宫名,省暑名书画家和我县诗书画社知名人士为岳王宫撰制书写楹联匾额,胜概增光一九九八年六月初八动土,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竣工,耗时仅七个月零八天。建筑面积七百六十八平方米,占地一千零八平方米,耗资七十余万元。经建筑行家评审:质量好,造价低,雄伟壮观,为我县增添了一处人文景观。一九九九年新春十二日举行盛大的竣工庆典,出席贵宾和各地宗亲代表六百三十余人,本村族众一千余人,同庆一堂。四月十六日又举行隆重的开光祭祖仪式,盛况空前,皆大欢喜,光前裕后,长发其祥!谨记。
李墩唐岳王宫楹联(撰制书法名录)
唐岳王宫:(北京书画家 李延声
正 匾:功德千秋
偏左右匾:虫彪龙德 书肃凤仪(陈丙东)
1.石柱联(1)轩辕世胄,唐室箕裘金枝齐兢秀;
陇右宗风,岳王冠冕玉叶永流芳。
福建省宗教局局长 书法家 余剑峰书)
(2)辉增玉册,二十传本源可溯;
德耀贞观,千百载功业难忘。
(福建省离休老画家 贵州省 丁犁书)
(3)一脉南来,重启宏图绵世泽;
千秋向往,丕承祖德振家声。(郑仕康书)
(4)峰览银屏,接引函关紫气;
水环玉带,纷呈闽峤风光。(陈丙东书)
联:得姓四千年,祠钥尝蒸怀祖德;
开唐三百载,箕裘冠冕播宗风。(郑仕康书)
3.正柱:(1)陇西县封郡,思源沐本,肃此千秋典范;
江左分房,继往开来,惟期百世蕃昌。(郑自强书)
(2)众志起鸿图,乌革晕飞,祠臻地利钟地脉;
丰功开伟业,山崇水远,序替春秋蔚人文。(陈丙东书)
4.廊柱(1)个秋日月长昭伟绩;
万里山河再铸辉煌。(李承禄书)
(2)共仰风徽两仪并久;
长沾雨露四海同春。(郑仕康书)
(3)养性修身遵循矩;
建功立业克绍箕裘。(郑自强书)
(4)建设中华同心同德;
繁荣桑梓创业创新。(章上圭书)
宫内廊柱(1)溯百余世渊源,金枝有种;
传五千年学说,大象无形。(陈丙东书)
(2)说教无私,自古经曾传老子
安邦有道,至今人尚颂贞观。(郑仕康书)
(3)先代展嘉,四海天声传奕世;
后昆叼美荫,入闽气象耀家邦。(郑仕康书)
(4)盖世才华,醉草赫蛮匡社稷;
承天道义,陈辞伏阙恤苍生。(罗振铭书)
(5)耀祖荣宗,自是文明启后;
敦伦睦族,当以爱国为先。(郑自强书)
(6)雨顺风调,四海之中皆雨露;
云蒸霞蔚,普天之下有云仍。(陈丙东书)
(7)广宇崇祠,缅怀千秋伟业;
明山秀水,蔚起百代英才。(叶颐年书)
(撰联:陈丙东 郑孝禄 杨祥兆 郑自强 郑仕康 李大合 周伦珠等)
轶事典故
唐岳王入闽后,阮、刘先生献计,寻个荒凉偏僻的地方,而且水要向西流,溪南讨柴,溪北种粮,才好安心自在传宗接代重开鸿基。岳王一行百余人,从江西省进入闽地,又经宁德市由隐居在霍林的隋谏议大夫黄鞠的后人迎入家中,留宿三日,来到了周宁县境内。
到了周宁岭坂(现为下坂村),唐岳王见一片溪坂,问刘先生:这里可以开基?刘先生说:这里水向东,不行!只好再向前走。深夜来到一个村庄,三更半夜,村人正大好睡,鼾声如雷。唐岳王听了,不禁脱口说:这是鼾村!“咸村”(鼾与咸谐音)由此得名。二天早晨上路,眼前是座又高又陡的山岭,就称为“早岭”,现为“枣岭”村。爬上岭头已临夜幕,唐岳王汗流全身,瞻前观后,感到十分荒凉。便轻声呤道:龙入浅水乏鱼力,凤落深山没鹊威!当晚,这支的王室队伍投宿在岭头底坪,从此该岭头底坪就成了“王宿”地。
次日天亮,岳王为避免人马从多、行迹之大过于招摇,随从队伍听从了其遣散后,该岭就叫“兵散岭”(位于王宿村300米处);并在岭头挖了一个水壑,将分发多余拖累的银两埋藏起来,还在水壑边竖了一块石碑,刻上:银存三屈下,吃水对门山。后来这里就叫“金藏井”(该井位于王宿村200米处,因2008年王-枣公路建设需要该井往南迁移8米);他又令将士将携带的刀枪,集中起来就地埋在王宿附进,后人就叫“刀枪墓”(该墓古刀枪于70年代已被省文物考古部门挖掘出来)。
参考资料
王宿人文旅游序幕开启.宁德市侨联.2024-02-14
目录
概述
岳王入闽
岳王后裔风俗文化
李氏祖庙
仕本李氏家庙
开基仕本
李墩唐岳王宫
轶事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