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桥
中国传说中送人转世投胎的地点
奈何桥,别名奈河桥,是中国民间神话观念中通往地狱的必经之路。通过这座桥,人们才可以进入轮回转世。
中国汉代之前,本土民间对人死后的世界的想象仅仅去往了另外一个世界,如天上帝庭、地下黄泉、山之泰山、海中东海等。演变过程中,人们逐渐认为泰山冥界作为人死后的归处,泰山冥王执掌鬼吏大权。而泰山脚下的河则随即有了通向地狱之河的说法。在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佛教地狱观念与道教中泰山冥王观念的碰撞融合,恰好佛经中的地狱“Naraka”一词,音译可译为:“奈河”,与泰山脚下的渿河发音相似。在佛教兴盛时期的唐朝时期,人们吊丧送葬,也有口唱“奈何”的习俗。“渿河”“奈河”“奈何”因谐音及书写含糊不清,逐渐同质化,但此时还未形成“桥”的概念。直到明清时期,“奈何桥”作为奈河上桥梁的概念才有了明确记载。后来奈何桥脱离了具体环境,凡是提到地狱的地方,就有奈何桥。奈何桥这一形象在近现代也逐渐被各类文学作品、民间传说习俗赋予了因果报应、情感寄托等意义。
奈何桥这一文化理念的出现,不仅体现了人类对死亡的畏惧,同样也表达人在想象轮回转世中“奈何”情绪的叹息、感慨。同时它还代表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祈愿。在现实中的奈何桥上,人们可以祈求佛祖保佑自己能够顺利度过生死关卡,获得平安幸福的生活。
基本概况
奈何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概念,位于都地狱,是人死后进入轮回转生前经过的一个桥梁。奈何桥原名奈河桥,为地狱之河奈河上桥梁之意。后与表达哀悼惋惜的语气词“奈何”相互影响,逐渐附会称奈何桥。如今人们提到的奈何桥一般也只作为连接地府桥梁的虚拟文化符号,而非现实中具体的地方。
传说中的奈何桥外观形似匹练,搭在奈河两岸。桥上无扶手栏杆,极为险峻。桥下河流称之奈河,其中流淌着血液,河流内遍布抢人恶怪、铜蛇铁狗等鬼怪。
现实中也存在以传说中奈何桥为原型的景点,位于今重庆市丰都县长江北岸的丰都名山景区中。此桥原为酆都寥阳殿的无名附属建筑,后称为奈何桥。
流传过程
奈何桥的历史流传过程,主要与“奈河”这个词的演变密切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人幽冥观不断变化,从而影响了奈何桥的发展与含义。
“奈河”的前身
中国汉代之前是没有奈河一说的,但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种视“河”“山”为人间世界与神灵或鬼魂世界之间的“间隔地带”的观念。人们想象中的分割阴阳的河流被称作:黄泉、冥河。黄泉最早是在《左传· 隐公元年》中郑庄公对他母亲所说的“不及黄泉,无相见也”。而在《管子·小匡》中“应(桓)公之赐,杀之黄泉,死且不朽”则明确表示黄泉为人死之去处。汉代时期,死人河(冥河)的观念形成,人们认为人死后要通过冥河到达死人的世界。汉代石刻已有明确描绘的“死人河”:“所绘死人河,两旁有士卒持剑及盾;河中有一人随河浮沉,当系死者;河上有船,上坐三人,二人持戈,中间一人屈身伸手握持河中死者之发。左下书死人河,右下书怨家攻生。”此时,奈河一词虽未出现,但冥界中有条间隔阴阳的河流的观念深入人心。
“渿河”及“奈河”的出现与统一
中国汉代时期,随着本土道教、儒教思想观念的发展,尊泰山为岱宗。人死后的世界逐渐由天境昆仑转变为泰山冥界,泰山变成了天下鬼神之宗,以泰山府君为首的一套鬼吏体系也随之建立起来。泰山脚底的渿河便起到了分割人间、地狱的内涵:渿河以东为人界、渿河以西为鬼界。后晋时期的《太岳涂河将军庙堂记铭并序》中记载:当地的香会因信奉泰山王辅臣“ 渿河将军 ”,便于渿河边建设庙宇供人祭拜,此时渿河已作为泰山冥府文化中一部分存在。
随着佛教在唐朝时期传播日渐盛行,各类佛经典籍也逐渐为人熟知,佛教地狱轮回转世的思想开始与本土冥界观融合,泰山府君统领冥界的地位逐渐让位于地藏菩萨、阎罗王,后成为掌管第七殿“血池地狱”的泰山王。从西方流传来的佛经中有一梵语词“Naraka”,意思是“地狱”,可音译为“奈河”。“奈河”一词便成了地狱之河的代名词。正如唐代《宣室志》第四卷中记载到:“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地府’。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其中描写了奈河是一条来自地狱充满腥味、流着血水的河流。在奈河之上有一座桥,称之为奈何 (奈河)桥。
从此奈河一词变得与地狱密切相关,泰山脚下象征着冥界河流的“渿河”由于和“奈河”发音相似,“渿河”逐渐附会于“奈河”,奈河的地狱之河的形象也逐渐丰满。
“奈河”与“奈何”
唐朝时期,“奈河”作为地狱之河的理念日益丰满。而语气词“奈何”也多出现当时的诗词中,表达惋惜之意。唐代白居易的《无可奈何歌》中,诗人就用奈何一词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在唐代吊丧葬的习俗中,要口唱“奈何”。唐代诗人王梵志在诗中描写人死后相唱奈何的场面:“富者办棺木,贫穷席裹角,相共唱奈何,送着空冢阁。”当时世人送丧时所唱的 “奈何”,常用的套语是“××奈何,××奈何”,这里的“河”与“何”同音,“奈何”逐渐附会演变为地狱中之“奈河”。“奈何”也从单纯的叹息之意引申为兼具对死亡的无可奈何和入地狱中“奈河”双重意义。语气词“奈何”不仅促进了“奈河”理念的进一步发展,还将“奈河”与死亡、丧葬、祭祀等元素结合的更加紧密。
无桥到有桥
明代之前,关于奈河上桥梁的说法还未形成。直到明清时期,奈河桥才有了明确记载。
根据明代吴承恩《西游记》所述,奈河桥横跨千重深渊之上,桥身长数里,却极为狭窄。桥上无扶手栏杆,桥下血浪滔滔,号泣之声不绝。桥边有神将把守,桥下奈河内遍布铜蛇铁狗、抢人恶怪。书中借李世民的视角,对奈河桥的样貌进行了详细描绘。罗懋登的《搜神记》 也描述了观音菩萨入地府救诸苦难的情形:“青衣童子侍立,遂历地府过奈河 (何)桥,救诸苦难,还魂再至尸多林。”书中明确写出了地府前经过的奈何桥这一桥梁。
清代玉历宝钞》中对奈何桥有这样的记载:“第十殿  转轮王……设有金、银、玉、石、木板、奈何等六座桥。专门管理各殿押解到的鬼魂,分别核定其罪福的大小,发往四大部洲的适当地方投生。”按照书中的描述,奈何桥同其他五座不同材质的桥,一同设立在第十殿转轮王所管辖的区域内。《老残游记》中也有类似记载:“那叫蒿里山,山上是阎罗王庙。山下有金桥、银桥、奈河桥,人死了都要走这里过的,所以人活着的时候多烧几回香,死后占大便宜呢。”对话中提到了奈何桥的所在,位于蒿里山下,且明确指出人死后需要从奈何桥上经过。此时的奈何桥在民间传说中不仅是通往阴曹地府的通道,也是检验人在世时是善是恶的关口。奈何桥两边常常与其他的桥出现,左为金桥,右为银桥。在世为官清廉、德行高尚的人有神佛接引,能顺利通过金桥飞升成仙;在世行善积德的人有白无常迎接,能顺利通过银桥,再经阴天子发落转世投胎到富贵人家。
如今,现实中也有一处根据奈何桥传说建设的景点,位于重庆市丰都县长江北岸的丰都县名山景区中。它由明代“寥阳殿”附属桥梁建筑演化而来。起初这座附属桥梁并不叫奈何桥,但受到北方酆都地狱中奈河桥的传说影响,逐渐被附会成奈何桥。除现实中景点外,奈何桥这一形象也广泛代表沟通阴阳的文化符号,并常常于影视剧、民间传说、游戏作品中出现。
相关传说
转世投胎
传说人死后,魂魄会离开躯体,首先会踏入通往死亡之路的黄泉路。黄泉路上的第一道关卡名为鬼门关。鬼门关是进入鬼国的必经关卡,通过鬼门关才算是正式进入地府。
进入地府的鬼魂最先见到的是十殿阎王中的阎罗王,阎罗王会审查每一个来到地府的鬼魂,用孽镜台照出每个鬼魂生前的所作所为。如果生前乐善好施,便接引至往生天堂,或西方极乐。如果是恶人,那么鬼魂将会依次送往其他十殿阎王处进行依次受罚,但如果是善恶参半的,那么鬼魂将会被送到转轮王处等待发落。
鬼魂通过十殿的考验后,第十殿阎王转轮王会将灵魂带到奈何桥。抵达奈何桥后,根据鬼魂生前时所造的业力、因缘,核定其罪福的大小,进入六道轮回中。若可转生为人,那么就会在奈何桥上的望乡台再看一眼故乡,然后喝下孟婆汤,走入六道中的人间道,转世投胎。
目连救母
传说中奈何桥上还有过这样的故事。目犍连的母亲刘姓,家中甚富,然而吝啬贪婪,其子却极有道心且孝顺。她屡屡趁儿子外出时,宰杀牲畜,大肆烹嚼,无念子心,更从不修善,死后被小鬼押送,途径奈何桥 ,被奈何桥下的铁犬铜蛇吓得双腿瘫软。目连成道后以神通力看到了母亲在地狱中奈何桥上受的种种苦,于心不忍,想要解救母亲,于是以神通力运饭给其母吃,不料刚进嘴便化为火炭。目连只能又祈求于佛。佛陀教目连于七月十五日建三元节,借十方僧众之力可让其母吃饱。目连便按照佛说的去做,目连母亲得以吃饱轮回转世。于是有了七月十五设中元节与盂兰盆节供养十方僧众以超度亡人的佛教典故。
文化内涵
象征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奈何桥象征着生与死的界限。走在奈何桥上时,是一个人最后拥有今世记忆的时候。这一刻,很多人还执着于前世未了的意愿,却又深深明白这些意愿终将无法实现,就会发出一声长长的、无可奈何的叹息。表达了人在想象轮回转世中想到遗憾之事,却无可奈何情绪的感慨和惋惜。此外,鬼魂过奈何桥时,善者神佛护佑,恶者被打入血河,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道德行为的期望与评价。
民俗习惯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奈何桥也与当地的民俗紧密相连。在清明节亡人节等传统节日中,人们会通过祭祀活动来纪念过世的亲人,其中有的活动中会模拟过奈何桥的场景,以此表达对亡者的怀念和对来世的祈愿。在重庆丰都每年香会时,香客争以纸钱或铜板掷入池内,并以炒米撒入池中,以为可以施给饿鬼。许多老年香客,喜欢从上走过,以为走过此桥,死后可以免去过奈河桥之苦。潮汕地区也有亡灵过桥的习俗:如果今年恰是亲人死去的第二个年头,家属就应该在六月初六为死者作法事。举行仪式时,在逝者灵前搭起奈何桥。超度死者灵魂。这些民俗活动不仅反映了奈何桥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也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生死传统观念的看重。
民间故事与文学中的体现
奈何桥在现代文学作品及民间故事中也有较多体现。现代的文学作品中,奈何桥往往成为男女间探讨生死、爱恨、缘分与命运的重要场景。例如在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与心爱之人约定百年:“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体现了人们对于永恒爱情的美好祝愿。
地理位置争议
目前人们对于奈何桥地理位置的争议分为两个假说。分别为“重庆丰都”说及“山东泰安”说。
“重庆丰都”说
一种说法是:奈何桥位于重庆酆都。在今重庆市丰都县
早在唐朝,民俗观念中已有将酆都与鬼域联系在一起的。如皮日休的 《伤进士严子重诗》就写道:“十哭都门榜上尘,盖棺终是五湖人。生前有敌唯丹桂,没后无家白蘋。下斩新醒处月,江南依旧咏来春。知君精爽应无尽,必在酆都颂帝晨。”
原本的丰都县为道家洞天福地,有阴长生、王方平二仙的仙家传说,并没有与地狱地府相关的概念。此时人们心中的地府还是在北方的名叫“酆都罗山”的山上,由酆都大帝所统。明代洪武十三年,明朝政府将北方地狱的酆都罗山的名字与丰都县进行合并,将丰都冠以丰都鬼城之名。于是,本来仅为道教福地的丰都,变成地府所在的酆都了。从此之后酆都的鬼城地狱形象就更为深入人心。
后来朱椿朱椿在酆都建立了自己的香火庙,名为“寥阳殿”。而奈何桥原是寥阳殿的附属建筑,起初并无“奈何”之名,但受到北方酆都地狱中奈河桥的传说影响,逐渐被附会成奈何桥,奈何桥下的水池也被称作“血河池”。奈河桥的地理位置也随着酆都之名的迁移,变为了今重庆酆都之上。
“山东泰安”说
另一种说法称渿河桥。在今山东泰安市泰山西南的渿河上。
自古泰山就与生死观念有关。宋代张君房所撰著名道书《云笈七签》中就有关于“泰山主生死,人死为鬼,魂归泰山”的记载,曰“东岳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帅也,血食庙祀所宗者也。佛教僧人在译经时会把“地狱”译为“泰山”。例如三国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七:“闻泰山汤火之毒、酷裂之痛,饿鬼饥积本之劳,畜生屠剥割截之”此处的“泰山”就是“地狱”。佛经《分别善恶所起经》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四者死后,魂魄入泰山地狱中考治数千万毒,随所做受罪”,更直接把泰山与地狱合二而一。
后有明代顾炎武所著《山东考古录·辨奈河》中记载: “岳之西南,有水出谷中,为西溪。自大峪口至州城之西,而南流入于泮,曰渿河。其水在蒿里山之左,有桥跨之曰渿河桥。世传人死魂不得过,而曰奈何。”而清代老残游记》中提到了奈何桥就坐落在泰安市蒿里山下。蒿里山为泰山西南方向的山。不过,现如今山东泰安市虽有渿河,但渿河上没有明确称为“奈何桥”的桥梁或遗址。
综上所述,虽奈何桥的地理位置存在争议,但其两种说法中奈何桥均为连接地狱之桥,其文化属性相同,不存在争议。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
丰都名山景区.丰都县人民政府.2024-01-08
《无可奈何歌》.古诗词网.2024-01-08
《寻龙诀 (2015)》.豆瓣电影.2024-01-08
《山海旅人》.云山小雨工作室.2024-01-12
《目连救母》.豆瓣网.2024-01-08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况
流传过程
“奈河”的前身
“渿河”及“奈河”的出现与统一
“奈河”与“奈何”
无桥到有桥
相关传说
转世投胎
目连救母
文化内涵
象征意义
民俗习惯
民间故事与文学中的体现
地理位置争议
“重庆丰都”说
“山东泰安”说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