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凝(约936年前后在世)字熙绩。
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善吟诵,有学行。十岁时,一次当众即兴咏诗一首,其中“满汀鸥不散,一局黑全输”句,人皆惊异。
后唐末年与兄廖融同隐
南岳区,故辞书载廖凝
衡阳市籍。仕
南唐,授
彭泽县县令,不久卸印归。后复任
连州市(今广东连县)
刺史,不久仍辞归。楚亡,迁
南京市,累官
江州团练副使。凝与张居、
李建勋为诗友,江左学诗之人,争向凝求教。著有诗集七卷行于世。凝初任彭泽县令时,诗作甚丰,其中颇多传诵一时的名句,如“风清竹阁留僧话,雨湿莎庭放吏衙”之诗句等。辞职时又赋一绝诗:“五斗徒劳漫折腰,三年两鬓为谁焦。今朝解印吟归去,还挈来时旧酒瓢。”其事《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十国春秋》、《
中国人名大辞典》均有载。
廖凝(生卒不详)字熙绩,
后周湖南衡山人。初隐南岳衡山,常登祝融峰顶啸歌骋怀,独放自若。后归
南唐,被迫东徙
南京市,授水部
员外郎,出为
彭泽县令,官至
江州团练副使,不久即辞官归隐衡山。诗文笔力豪健,写来舒卷自如,与张居咏、
李建勋为诗友,江左学诗者多造其门请教。著有诗文集《融存集》七卷,今仅存3首,《
全唐诗》传于世。
廖凝曾仕五代十国时期
马殷所建之楚(都
长沙市),被李景聘为彭泽县令,他任职不久便“解印归”。后复
连州市(今广东连县)剌史,不久又归故里。公元951年,楚被
南唐攻灭后,他迁居
南京市(今南京),累官
江州(今九江)团练副使。
他为令
陶渊明的故乡彭泽县,诗风亦如陶氏,他任期满后,曾赋一绝,从中可以看出其思想艺术渊源。诗日:
在廖凝的诗咏中,以咏“中秋月”与“闻蝉”最有特色,被称为一时绝唱。他一生有诗集7卷行世。《
十国春秋》有廖凝传,《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和《
中国人名大辞典》亦均设有廖凝条目,对他诗作成就作了肯定与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