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坤新
熊坤新
熊坤新,男,汉族,1953年生。我国民族伦理学学科开创人、我国民族伦理学大师、中央民族大学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国杰弟子。中国民族伦理学会理事,兼任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改革开放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地球协会会员,全球华人祖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市中日关系史学会理事,韩国岭南大学兼职教授,先后在国家级报刊发表论文350余篇;学术专著30余部,累计达300多万字,其中多篇论著获国家级、省部级奖。
简介
熊坤新,男,汉族,1953年生。我国民族伦理学学科开创人、我国民族伦理学大师、中央民族大学著名教授。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级和省部级多项课题,其中 《民族伦理学》为熊教授的代表作,也是这门学科的 开山鼻祖。熊教授研究的范围涉及民族问题理论、民族伦理学、民族法学、藏学印度民族文化研究等诸多领域。,熊教授之业绩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家大字典》(英文版)、《世界名人录》、《中外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高校教授大典》、《当代中国著名民族学家百人小传》等书中。
生平
1953年生,籍贯四川三台,中共党员,现为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民族政策教研室主任。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副博士、韩国岭南大学政治学系客座教授。
1982年毕业于西藏民族学院政治系,获哲学学士,随后留校任教。1992~1993年被选派入中国人民大学师从罗国杰教授作国内高级访问学者。1994年在北京全国人才招聘中调入中央民族大学任教。
1998~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公派赴印度尼赫鲁大学社会学系留学深造,获社会学副博士学位。兼任中国伦理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理事、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道德与文明》杂志社特约通讯记者、中国改革开放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市中日关系史学会理事等职。
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社会科学》、《民族研究》、《世界民族》、《中国边政》(台湾)、《中国藏学》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论250余篇,独撰或合撰出版各类著作30余部,累计达300余万字,其中《广义民族学》(合著)于1993年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一等奖;《科技伦理学》(合著)于1995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民族伦理学多元化结构》(独撰)获陕西省政府1989~1992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试论邓小平关于民族发展的思想》于2004年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优秀论文奖等。
研究范围涉及民族伦理学、民族问题理论、民族政策与实践、藏学印度民族文化等诸多领域。主持完成了国家1997年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民族伦理学研究》和国家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八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藏族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
现正主持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21世纪民族问题热点及其辐射作用预警性研究》。并参与了省部级和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多项。
近些年来,重点对新兴边缘学科——民族伦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所著《民族伦理学》,堪称是其代表作。《人民日报》在1998年4月25日第7版的新书架中介绍“该书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分别对民族伦理学、中国少数民族伦理思想和族别伦理思想等三个层面进行了研究”,认为“它对于拓宽民族学和伦理学的研究领域,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林耀华教授在为该书所写的序中也对该书作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在民族问题理论方面,除参与了《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民族理论纲要》等教材的编写外,还先后发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斯大林民族定义之我见》、《民族传统观念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兼谈民族发展繁荣》、《关于民族主义论争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差距与协调:现代化进程中东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共同繁荣》、《新形势下仍然要坚持反对两种民族主义思想残余》、《爱国主义与民族观教育》、《民族教育应是国情教育的重要一课》、《加入WTO对中国民族理论政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思考》、《世界民族问题热点对各国政治的影响》等有影响的论文。
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理论政策研究;民族学研究、民族伦理学研究、藏学研究、印度民族文化研究等。业绩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家大辞典》(英文版)、《世界名人录》、《中外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高校教授大典》、《光辉岁月——中华儿女荣誉档案》、《中国当代创业英才》(21世纪珍藏版)、《中华人物辞海"当代大文化卷》、《二十一世纪杰出专家》、《中国当代留学回国学人大典》等书中,并被聘为《中华人物辞海》特约编委暨获该辞海荣誉证书。
讲座
《民族伦理学》
文献著作
1982年
《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与“雅威”是一个东西吗?》,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82年第7期全文转载。
1984年
《关于人的价值的几个问题》,载《陕西省哲学学会会员通讯》1984年第4期。
1985年
《“为富不仁”析》(与徐少锦合撰),载《陕西师大学报》1985年第1期。
1986年
《理想必须同现实相结合》,载《陕西省哲学学会会员通讯》1986年第1期。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疏导方针》,载《思想政治教育》1986年第1期。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疏导方针》,载《西藏教育》1986年第2期。
《论人的价值》(与徐少锦合撰),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
《略论建设有西藏特点的社会主义》,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少数民族》1986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987年
《论蔡元培的科技伦理思想》(与徐少锦合撰),载《道德与文明》1987年第2期。
《发展民族教育是西藏行使民族自治权的必然要求》,参加中国民族理论学会论文交流,其题目载《民族理论研究》1987年第2期。
1988年
《我国少数民族伦理思想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载《道德与文明》198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1988年第6期全文转载。获陕西省哲学学会1988年优秀论文奖。
《我国少数民族伦理思想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载《社会科学家》1988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少数民族》1988年第9期全文转载。
《试析〈尸语故事〉中的伦理思想》,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1、2期。
《天葬起源之探讨》(与陶晓辉合撰),载《西藏研究》1988年第3期。
1989年
《民族伦理学议》,载《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1989年第8期全文转载。获西藏中央民族大学1989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民族伦理学》,载《学术动态》1989年第3期。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伦理思想研究概述》,载《民族研究动态》1989年第3期。
《试论〈玛尔巴译师传〉中的伦理思想》,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1989年第9期全文转载。
《门、珞民族伦理思想概览》,载《道德与文明》1989年第5期。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载《咸阳师专学报》1989年第3、4期。
《西藏自治区教育论文选集》(参撰),西藏自治区教科委1989年10月出版发行。
《近年来陕西藏学研究一瞥》,载《陕西社联通讯》1989年第7期。
中国伦理大辞典》(参撰),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
《科技伦理学》(合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出版。1995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0年
《民族伦理研究》(合撰),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6月出版。
藏学研究论丛》第二辑(合撰),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出版。
《对中国少数民族伦理思想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载《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1990年第8期全文转载。获陕西省伦理学会1990年优秀论文奖。
《〈萨嘉格言〉伦理思想比较研究二题》,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
《回族伦理思想概览》,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1990年第3期全文转载。
《苗族伦理思想》,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偏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轨道》,载《新时代论坛》1990年第1期。
《民族传统观念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兼谈民族发展繁荣》,载《民族理论研究》1990年第1期。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略》,载《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年第3期。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ORIGIN OF CELESTIAL BURIAL》,《TIBET STUDIS》1990.1.
《国外学者探讨民族学、人类学问题简介》,载《学术动态》1990年第2期。
《一部开拓创新的科技伦理学研究专著——评徐少锦教授的〈科技伦理学〉》一书,载《学术动态》1990年第3期。
《关于改革开放中的民族关系专题学术研讨会综述》,载《学术动态》1990年第10期。
《当前西藏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载《民族理论研究》1990年第4期。
1991年
《新编临潼县志》(合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
《论民族伦理学多元化结构》,载《民族研究》199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1992年第11期全文转载;其论点被《新华文摘》1991年第5期、《民族理论研究》1991年第3期、《道德与文明》1991年第4期摘登。获西藏中央民族大学1992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获陕西省人民政府1989——1992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民族伦理学的萌芽》,载《学术动态》1991年第7期。
《伦理民族学》,载《民族经济》1991年第3期。
《民族禁忌与民族道德规范的联系及区别》,载《新时代论坛》1991年第3期。
《藏族伦理思想发展略论》,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论点被《道德与文明》1991年第4期摘登。
《试论藏族禁忌与藏族道德规范的联系及区别》,载《中国藏学》1991年第4期;论点被《道德与文明》、1992年第1期、《民族理论研究》1992 年第3期摘登。
《利希霍芬眼中的陕西人》,载《陕西社联通讯》1991年第5期。
《杜威对东西方民族伦理道德的比较研究》,载《学术动态》1991年第8期。
《驳“西藏民族同化”论》,载《西藏研究》1991年第2期。
《〈中国伦理思想研究〉评介》,载《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
《一部填补民族伦理学研究空白的论文集〈民族伦理研究〉评介》,载《道德与文明》1991年第3期。
《民族伦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与新收获——喜读〈民族伦理研究〉》,载《民族研究动态》1991年第3期。
《一部关于中国伦理思想史方法论的专著——略评张岱年先生的〈中国伦理思想研究〉》,载《贵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出版工作、图书评介》1992年第1期全文转载。
《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讨论会综述》,载《学术动态》1991年第10期。
1992年
《广义民族学》(合著),光明日报社1992年10月出版。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
《全国伦理学研究资料索引》(参编),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
《中国民族学界应关注民族伦理学研究》,载《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论点被《新华文摘》1992年第4期摘登。获陕西省哲学学会1992年优秀论文奖。
《民族伦理道德发展特点初探》,载《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1992年第9期全文转载。
藏学研究论丛》第三辑(参撰),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
《满族伦理思想简述》,载《北方民族》199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少数民族》1992年第12期全文转载。
《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读〈道德学说〉有感》,载《中国图书评论》1992年第1期。
《区域性民族道德研究结硕果——〈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研究〉评介》(合撰),载《道德与文明》1992年第5期。
《古代藏族人民的理想人格典范——兼论〈格萨尔〉中的伦理思想》,载《民族论丛》1992年第10期。
1993年
《藏族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获国家教委(现国家教育部)八五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资助金额1.5万)。
《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中国伦理思想史卷》(合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
藏族传统文化辞典》(合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
《试探朝鲜族的伦理思想》,载《北方民族》199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少数民族》1993年第6期全文转载。
《中美学者探讨东西方伦理交融》,载《道德与文明》1993年第5期。
《介绍〈西藏经济学〉》,载《民族经济》1993年第4期。
1994年
《中国小百科全书》第四、七卷(合撰,二卷编委之一),团结出版社1994年4月出版。
《中国历代爱国诗词精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5月出版。
《中美文化对未来世界的影响》(译文),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中国伦理大辞典〉评介》,载《新时代论坛》1994年第1期。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家关于天人关系问题之探析》(与张岱年合撰),载《贵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1994年第7期全文转载。
《中国城市少数民族工作述要》,载《咸阳城市科学》1994年第3期。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读〈商业伦理学〉》,载《中央民族大学周报》1994年12月27日。
1995年
《新兴边缘学科——民族伦理学》,载《人民日报》1995年1月26日第11版;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1995年第2期全文转载。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悼念西藏民族学院教授彭英全》,载《西藏日报》1995年2月7日第3版。
《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道德在道德教育中的功能与作用问题》,载《贵州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1995年第9期全文转载。
《卓越企业的伦理文化》(合撰),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9月出版。
《新形势下仍然要坚决反对两种民族主义思想残余》,载《民族理论研究》1995年第3期。
《民族理论学科发展和教材建设的新高度——评金炳镐教授新著〈民族理论通论〉》,载《民族研究》1995年第4期。
《中国朝鲜族人民抗日斗争的愤怒心声》,载《中日关系史研究》1995年第3期。
《阿兹特克人的伦理道德观》,载《世界民族研究》1995年第1、2期。
《泱泱中国传统伦理精华之大观——〈中国伦理文化宝库〉评介》,载《道德与文明》1995年第6期。
《中国伦理文化宝库》(参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
《临潼社区汉族婚俗之流变》,载《民族学通讯》第127期。
《探讨小民族现代化发展的新著——〈鄂伦春民族现代化的抉择〉评介》,载《黑龙江民族丛刊》1995年第4期。
本人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家大辞典》(英文版)第829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出版。
1996年
《藏族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获国家教委(现国家教育部)八五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结题(资助金额1.5万)。
《中华美德大典》(国家“八五”重点图书,参撰),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2月出版。
《世界民族宏观视野中的民族与国家之研究——宁骚教授新著〈民族与国家〉述评》,载《世界民族》1996年第1期。
《差距与协调:现代化进程中东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共同繁荣》,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弘扬传统美德,建设现代文明》,载《光明日报》1996年5月18日第5版。
《中国大陆学者对维吾尔族先民——回鹘的研究概述》,载《中国边政》(台湾)季刊第131期(中华1996年三月)。
“重逢在中央民族大学”,载《民族文化报》1996年3月15日第4版(总第359期)。
《高扬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集体主义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读〈伦理道德与社会文明〉》,载《中国人民大学》校报1996年6月5日。
《在一条被打破的传统链条上》,载《民族团结》1996年第7期。
“中国真大、真美——几位韩国留学生的中国之旅”,载《中央民族大学周报》1996年9月17日第4版。
“韩国留学生郑慧雄攻读我国民族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笔名:文溢),载《民族文化报》1996年9月第一版“新闻窗”。
《简编广义民族学》(参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
《高扬集体主义伦理精神——读〈伦理道德与社会文明〉》,载《道德与文明》1996年第5期。
《探讨小民族现代化发展的新著——〈鄂伦春民族现代化的抉择〉评介》,载《民族研究动态》1995年低4期。
《幸福是什么——读〈人生幸福论〉》,载《中国青年报》1996年10月24日第8版。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参加1996年5—7日在北京怀柔龙山宾馆召开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术讨论会而写。
《关于民族主义论争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载《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民族研究》199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韩国学子攻读我民族伦理学”,《中国教育报》1996年9月10日第2版(总第2704期)
《做新世纪的主人》(小学生读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11月出版。
《探讨幸福之真谛,理解幸福之钥匙——读〈人生幸福论〉》,载《道德与文明》1996年第6期。
“韩国留学生郑慧雄成为我国第一个攻读民族伦理学专业的外籍硕士研究生”,《民族团结》1996年第10期。
1997年
《民族伦理学研究》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资助金额3.00万,批准号:97BZX026
《高扬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之旗——读〈伦理道德与社会文明〉》,载《中国教育报》1997年2月2日第3版。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简论》,被收入《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
《民族教育应是国情教育的重要一课》,载《中国教育报》1997年3月10日第3版。
《爱国主义与民族观教育》,载《人民日报》1997年3月12日第11版。
《伦理学的“三新”教材——评〈新伦理学教程〉》,载《中国教育报》1997年3月21日第3版。
“北京召开民族理论学术研讨会”,载《中国教育报》1997年4月7日第3版。
《喜读伦理学学科建设的“三新”教材——评〈新伦理学教程〉》,载《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报》1997年第2期。
《民族伦理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同源异流——中韩文化比较几例》,载《中外企业文化》1997年第7期。
1998年
《斯大林民族定义之我见》,载《世界民族》199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民族研究》1998年第8期全文转载。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评述》(与张谋合撰),载《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
中国民族文化百科》(合撰),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合撰),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
《中国伦理大辞典》(合撰),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第二印刷。
1999年
伦理百科辞典》(合撰),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伦理百科辞典〉》出版(笔名:文溢),载《中央民族大学周报》1999年11月2日。
《伦理:走进法制不能到达的角落》,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学生感言
熊老师待人亲切,和蔼平易,做学问勤恳认真,在学术方面有很深的积淀。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生平
讲座
文献著作
学生感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