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黄龙病
柑橘毁灭性病害
柑橘黄龙病是由柑橘韧皮部的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引起的毁灭性病害,至今在国际上没有行之有效的治愈方法,被认为是柑橘癌症,每年给全球柑橘果农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
柑橘黄龙病主要靠一种昆虫“木虱”来传播,因而防控异常困难,病害总是可以卷土重来,无法根治。该病症状最早在18世 纪发现于印度中部地区,被称为梢枯病(dieback)。在中国最早是由Reinking在调查南方经济作物病害时发现,但其发生历史可追溯到更远年代 。目前,除地中海盆 地、西亚、大洋洲外,黄龙病已出现在亚洲、非洲、大洋洲、 南美洲北美洲的近50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 统计,中国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等地累计已有4000余万株病树因感病被砍除。目前中国柑橘黄龙病受害面积已占 柑橘总栽培面积80%以上。
202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何裕建团队在《欧洲植物病理学报》在线发表的研究成果,打破了柑橘黄龙病可防可控不可治的“魔咒”。研究证明,基于土壤修复改良与生物防治,柑橘黄龙病不仅可防可控也可治,而且成本低、效果好、生态环保、标本兼治。
基本介绍
柑橘黄龙病与柑橘线虫病和柑橘缺锌症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不易诊断。主要区别:柑橘黄龙病病果和病叶有特异性症状,表现为新梢黄化,病害发生与柑橘木虱有关,黄梢通常由个别枝梢发生并逐年重,病树逐年增加,有传染过程。柑橘线虫病病树呈全株性褪绿和黄化衰退,通常根部有根结、根肿和根腐等症状,在根部和根际土壤中可以分离检查到病原线虫。缺锌症果树叶片的叶脉及其周围的叶肉细织呈绿色,根系一般不会大量腐烂,也没有根结、根肿和黑根等症状,与土壤类型有密切关系,施用锌肥后症状可以消退或缓解。
危害症状
柑橘黄龙病全年都能发生,春、夏、秋梢均可出现症状,以秋、冬季症状最为明显。叶片有三种类型的黄化,即斑驳黄化、均匀黄化和缺素状黄化。叶片转绿后局部褪绿,形成斑驳状黄化,斑驳位置、形状非常不规则,呈雾状,没有清晰边界,多数斑驳起源自叶脉、基部或边缘,是较为准确的判断症状;均匀黄化多出现在秋季气温局部回落后,所抽生的秋梢晚秋稍上,新梢叶片不转绿,逐渐形成均匀黄化,多出现在树冠外围、向阳处和顶部,是较为准确的判断症状。缺素状黄化不是真的缺素,是由于黄龙病引起根部局部腐烂,造成吸肥能力下降,引起叶片缺素,主要表现为类似缺锌、缺锰症状,是黄龙病识别的辅助症状。柑橘果实有两种类型症状,即青果、红鼻果。青果病主要表现为成熟期果实不转色,呈青软果(大而软)或青僵果(小而硬),柚类、柠檬类、橙类均有此症状;红鼻果主要表现为成熟期果实转色异乎寻常的从果蒂开始,而果顶部位转色慢而保持青绿色形成红鼻果,柑橘类、橙类均有此症状。细菌筛管转运至全株,使树体衰退。病枝上再发的新梢,或剪截了黄化枝后抽出的新梢,枝短、叶小变硬,表现缺锌、缺锰状的花叶。
根系:病根腐烂,严重程度与地上枝梢相对称。枝叶发病初期,根多不腐烂,叶片黄化脱落时,须根及支根开始腐烂,后期蔓延到侧根和主根,皮层破碎,与木质部分离。
枝干:发病初期部分新梢叶片黄化,出现“黄梢”,黄梢最初出现在树冠顶部,后渐扩展,经1-2年后全株发病。枝条由顶端向下枯死,病枝木质部局部或全部变为橙玫瑰色,最后全株死亡。
叶片:春梢叶片转绿后,先在叶脉基部转黄后部分叶肉褪绿,叶脉逐渐黄化,叶片现不规则黄绿斑块。夏梢在嫩叶期不转绿均匀黄化,叶片硬化失去光泽,似缺氮状;有的叶脉呈绿色,叶肉黄化,呈细网状,似缺铁症状;有的叶上出现不规则、边缘不明显的绿斑。老枝上的老叶也可表现黄化,多从中脉和侧脉开始变黄,叶肉变厚、硬化,叶表无光泽,叶脉肿大,有些肿大的叶脉背面破裂,似缺硼状。
果实:结实少,结果着色不均,品质不佳。
植株:病树树冠稀疏,枯枝多,植株矮小症。发病初期病树的黄梢和叶片斑驳是柑橘黄龙病的典型症状。
传播途径
柑橘黄龙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柑橘木虱传播和嫁接传播2种。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媒介,作为柑橘属新梢期的主要害虫,木虱成虫大多在感染病害的嫩树梢上产卵,孵化出若虫后开始吸取嫩梢的汁液,从而产生大量的带菌成虫,这些带菌成虫再飞到新植株上传播柑橘黄龙病。
发病条件
1、果园或果园附近存在病源,即黄龙病病树。
2、果园或果园附近有传毒媒介,即柑橘木虱。
3、柑橘木虱在病树取食累计5个小时,即可带毒。
4、果园内发生不整齐,随时有嫩梢发生,可吸引柑橘木虱前来取食、传毒。
黄龙病是不会通过土壤、流水、大风、修剪、其他昆虫及动物来传播感染。所以果园只有没有木虱,那么黄龙病就不会传播开来。同一品种中,幼龄树较老龄树抗病,4-8年生的树发病重。不同品种抗病力为芦柑、福桔\u003c甜橙类\u003c温州蜜柑\u003c柚类\u003c杂柑类 \u003c金柑类\u003c枳壳。地理条件也有关系,平地、河谷、溪边果园发病重于山果园重于山地果园。
检测诊断
当今,柑橘黄龙病的检测诊断技术主要有六种,如表1所示。其中较为常用的有田间症状诊断和核酸分子检测,此外,广东省昆虫所推出了一种田间诊断+试剂盒诊断的方法,在梅州市北海市等地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
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制度,杜绝病苗、病穗传入无病区和新种植区。
(2)培育无病苗木。①苗圃地应选择在无病区或隔离条件好的地方,或用塑料网棚封闭式育苗。②建立柑橘无病毒繁育体系。凡经选出的良种株系,必须通过指示植物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通过茎尖嫁接脱毒技术获取茎尖苗木,按无病毒规程操作繁育无病苗木。③“体系”未建立时,砧木种子应采自无病树的果实,种子用50~52℃热水浸泡5分钟,预热后再浸泡在55~56℃的热水中,恒温达50分钟。接穗应采自经鉴定的无病母树,并用1000倍盐酸四环素液浸泡2小时,后即用清水冲洗干净嫁接。④加强苗圃的管理制度。
(3)防治柑橘木虱。①加强栽培管理,每次新梢抽发整齐,统一喷药防治。在萌芽期即要喷第一次农药,防治成虫产卵在芽隙处。农药以有机磷为主,可选用水胺硫磷、氧化乐果或机油乳剂等。②加强冬季清园喷药,消灭越冬期活动力差的柑橘木虱,是全年防治的关键。③调整果树品种结构,在柑橘产区内不种植黄皮、九里香等芸香科植物,杜绝柑橘木虱转移寄主。④黄龙病严重的地区进行统一防治。因为黄龙病防治最难的一点是统防统治,只要有一家不管,大伙都跟着倒霉。
(4)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坚持每次新梢转绿后全面检查黄龙病株,发现一株挖除一株,不留残桩。当今,利用物理及生物综合方法。
(5)病区重建柑橘园。①应整片挖除病、老树,清理环境,先种植一年短期作物后再行种柑橘。②采用隔离种植。
(6)以产业化经营方式发展柑橘生产,做到发展规模统一规划,园区内统一品种,生产上统一措施,技术上统一指导,管理上统一规程。能有效控制发病率。
(7)立体防治: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以采用立体化防治的方案。一是生长期(时间上)立体化防治,花芽期与展叶期是易于被侵染的关键时期,中药沃丰素具有安全性高的特性,此时适当高浓度使用对整个生长期的病害防治具有重大作用。秋季采果后是病菌繁育并潜藏的关键期,对解决来年病原基数及病害危害程度具有重大作用;二是株体不同部位(空间上)立体化防治,中(草)药制剂溃腐灵具有传导性好的特性,树体的根、皮、叶、果都能够吸收药液的有效成分,传导过程当中能够杀灭潜藏(韧皮部和越冬)病菌;三是用法上立体防治,中(草)药具有营养复壮的特性,通过复壮提高免疫力和杀菌两个作用来防治病害,而灌根、清园(枝干喷雾)、喷雾是实现两个作用的立体化途径。
(8)中西结合:中(草)药制剂具有多种成分复方而成、调理生长、提高作物免疫力、杀菌广谱、持效期长、由内而外防病治病的优势,单一成分的常规用药具有速效(抗药性较大)的特性,中西结合、复配使用有利于优势互补,在重症治疗时保障效果。
(9)微生物治理:通过添加有益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对病原体起抑制作用,对果木起保护,防护作用。具体措施可以参考中健环保的治理思路。
地理分布
我国主要病区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在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等省的局部地区有发生,台湾省的立枯病亦为黄龙病。在泰国越南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也为害严重,非洲的青果病也属黄龙病。
世界上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柑橘种植区均会感染该病害,该病主要分布在南北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等地,中国19个柑橘生产省(市、自治区)已有11个受到危害。
病原特征
病原为亚洲韧皮杆菌(Liberbacter asianticum jagoueix.),属韧皮部杆菌属细菌。病原菌呈圆形、卵圆形,大小(50-600)微米×(170-1600)微米。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左右,在10℃以下及35℃以上生长缓慢。卵形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为5-35℃,适温为15-25℃。该种病原可侵染柑橘类果树
流行规律
5月下旬开始发病,8-9月份最严重。春、夏季多雨,秋季干旱,发病重。施肥不足,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树冠郁闭,发病重。幼龄树较老龄树抗病,4-8年生树发病重。柑橘木虱发生重,柑橘黄龙病发生亦重。
橙类耐病力较强,但蕉柑茶枝柑虎头柑碰柑这些品种的耐病力弱,感染此病后很快衰退。柑橘黄龙病不会受到树龄大小的限制,只是幼龄树比老龄树更易感染。柑橘黄龙病病原可以感染柑橘全株,花、果、叶、枝干乃至根部都有病原,而且抗病药剂很难达到根部,截止2018年也没有找到彻底根治的药物和方法。
已知的柑橘品种和近缘种都会感染这种病害。嫁接传播是一种人为传播方式,人们用感染柑橘黄龙病病树上的枝条嫁接苗木,从而引起传播。易感程度高的品种(如脐橙酸橙等)在染病几年内就会逐渐衰亡,只能砍除。
柑橘黄龙病的传播途径是苗木和柑橘木虱。柑橘木虱的寿命很长,耐寒力极强,冬季成虫的寿命可达60天,其余季节成虫的平均寿命为30-40天,出现大风、台风等强对流天气可以飞至很远的地方,只要在健康的树上吸取汁液5小时就可以传毒。若没有有效杀灭柑橘木虱,即使是深山老林里的柑橘同样会被传染。人为传播中因为种苗管理混乱,对苗木毫无次序的培植和销售,导致大量的带病苗木流向市场,使柑橘黄龙病大范围远距离传播;另外,人们选择苗木时贪图便宜,为获取最大利益而购买没有安全保障的苗木,这种染上病害的苗木通常没有挂果就已经表现出柑橘黄龙病。每个柑橘品种均可感染柑橘黄龙病,黄龙病的病源分布极广,一旦果园中有一株树感染,就会使整个果园迅速发病。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危害症状
传播途径
发病条件
检测诊断
防治方法
地理分布
病原特征
流行规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