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庄镇,隶属于
兰州市红古区,地处红古区中部,东接
平安镇,南濒湟水河,西接红古乡,北邻
永登县七山乡。区域面积204.78平方千米。2020年,常住人口10926人。
1994年4月23日,撤销花庄街道,设立花庄镇。2020年6月,花庄镇下辖2个社区、9个行政村。
2018年,花庄镇有工业企业26家,其中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3家。
历史沿革
1994年4月23日,撤销花庄街道,设立花庄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花庄镇辖花庄、白土路2个居民委员会,湟兴、花庄、苏家寺、河嘴、青土坡、北山、洞子、柳家、王家庄9个村民委员会。
2020年6月,花庄镇下辖2个社区、9个行政村:花庄社区、白土路社区、王家庄村、洞子村、柳家村、青土坡村、北山村、河嘴村、苏家寺村、花庄村、湟兴村,镇人民政府驻白土路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北两面环山、东西狭长、土质肥沃、气候温和,
湟水、谷丰渠横穿全境,灌溉方便,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河谷地貌明显。
花庄镇地处
红古区中部,东接
平安镇,南濒湟水河,西接红古乡,北邻
永登县七山乡。区域面积204.78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花庄镇辖区总人口1295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104人,城镇化率16.2%。另有流动人口460人。总人口中,男性6704人,占51.8%;女性6246人,占48.2%;14岁以下1725人,占13.3%;15~64岁9917人,占76.6%;65岁以上1308人,占10.1%。总人口中,以
汉族为主,达12708人,占98.1%;有少数民族242人,占1.9%。
2017年,花庄镇常住人口15413人。
2018年,花庄镇户籍人口13272人。
2021年6月11日,
红古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公布,截至2020年花庄镇常住人口10926人。
交通
2011年末,花庄镇已形成由铁路、公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
交通运输网络。
兰青铁路、
北京-拉萨高速公路、
109线国道横穿全境,是
兰州市通往
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的必经之路。兰青铁路过境,境内长15.5千米,设花庄、洞子2站。京藏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15千米,
双向六车道,有花庄1个出口,通往红古区;109国道过境,境内长16.3千米,
双向四车道。
获得荣誉
1998年至今,先后获得市级“小康建设示范乡镇”、“
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双拥模范镇”、“市级文明乡镇”、“区级绿化先进集体”、“无毒社区”、“五普先进集体”等近30项荣誉称号。
经济
综述
2011年,花庄镇财政总收入1.1亿元,比上年增长41%。人均财政收入5938元,比上年增长40%,各类存款余额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各项贷款余额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
农业
2011年,花庄镇有耕地面积1.6万亩,人均1.2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生产粮食4046.7吨,人均307
千克。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蔬菜种植面积2万亩,产量3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0.7万头,羊饲养量2万只,牛饲养量575头,家禽年饲养量1.4万羽,农民人均纯收入8456元。
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有西甜瓜、
苹果、
黑瓜子、菜花、西兰花、草莓、
油桃等各类瓜果蔬菜。高效节能日光温室,高起架塑料大棚等高效农业已成规模生产。精细蔬菜种植、优质果品、高效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与贮藏、
交通运输、优质牧草种植已成为六大支柱产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上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辐射全镇。交通便利,
兰州-海口高速公路、甘青铁路以及
109线国道穿越全境。花庄镇
辖区内还有中央储备粮兰州直属库,中央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兰州直属库。
甘肃荷斯坦奶牛繁育示范中心,兰州粮库、甘肃副食品基地等国家大中型企业19家;兰州宏伟蔬菜食品保鲜有限公司,兰州介实农产品有限公司,兰州亨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公有制企业20家;个体工商户456家。河咀村被誉为西甜瓜之乡,洞子村为
奶牛养殖村,王家庄村的草莓基地,青土坡的设施农业。
社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花庄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文化活动中心9个;公共图书室10个,建筑面积280平方米,藏书5万册;还有文化大院等文化设施,体育场地9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5%。
教育
2011年末,花庄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175人,专任教师8人;小学7所,在校生1054人,专任教师10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373人,专任教师6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花庄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个。专业卫生人员61人,其中执业医师8人,
执业助理医师28人,注册护士25人。花庄镇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2011年,花庄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0户,人数166人,月人均140元,比上年增长7%;城市医疗救助26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00人次,共支出98.4万元,比上年增长4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42户,人数1138人,支出121万元,比上年增长3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4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90万元,比上年增长15%。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36万元,比上年增长23%,基金支出合计136万元,比上年增长23%。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3万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花庄镇有邮政网点2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6千米,投递点2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期刊1.8万份(册)。固定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均达到86%以上;光缆线路总长达20千米。
科技兴农
为了积极响应中共兰州市委统战部关于“为困难群众献爱心,为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的号召。民盟
兰州市委组织农业科技专家孙志诚、高天喜前往兰州市
红古区花庄镇,为当地养殖户作了题为《肉羊杂交改良实用技术》、《饲料营养与贮藏技术》的农业科技知识讲座,向养殖户分发了《肉羊杂交改良实用技术》知识读本,并向花庄镇
北山村小学捐赠了一批办公用品,受到了当地养殖户及师生的欢迎和称赞。民盟兰州市委、兰州市委统战部、红古区政府、红古区统战部及花庄镇有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参加了这一活动。
三农建设
为了使大市场与小农户融为一体,更好地为“三农”服务,红古区在花庄花庄镇
镇将建一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该市场被
兰州市商贸委和
红古区列为2008年重点工程,并于10月23日正式开工建设。
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成后,将为红古区农产品提供良好的流通环境,把大市场与小农户融为一体,将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形成以市场带动经济,经济促进市场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同时,该市场的建成将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300名,带动1.5万个农户从农产品流通中受益,帮助农民增加收入700万元。
招商引资
在镇党委和镇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不断促进全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了一批投资大、效益好的项目,辖区内有中央储备粮兰州直属库、
兰州市花庄奶牛
繁殖场、兰州市粮库、四方乙炔厂、八冶留守处、花庄油库等较有规模的国有企业19家;有玻璃厂、
水泥厂、制管厂镇属企业3家;其他企事业单位64家,非公有制企业17家,有个体工商户456家。
2004年预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322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6630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6594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达70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81元。
城镇规划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牞
红古区花庄镇紧抓被列为市级小城镇建设乡镇的机遇,坚持规划先行,并委托
兰州理工大学,历时半年高标准完成了总体规划,并通过专家审查。
在规划中,将镇址东移,营造行政、
科学教育、文化、商业、服务中心牞形成高质量的生活环境,较高水平的镇区管理和社会服务体系,改进和完善镇区总体功能,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配套和亮化、美化工程,突出支柱产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走绿色生产之路,发展城郊农业,在工业生产中走环保型可持续发展之路,建成以玻璃、制管、防水、
氧化钙、
乙醇、铝制品加工等为主的建材产品生产基地。
城镇建设
镇党委、镇政府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以富民强镇为根本出发点,积极营造投资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实施五大战略:即项目兴镇、科技强镇、特色富镇、文化塑镇、生态美镇。切实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镇和以德治镇相结合,努力实现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宽裕型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镇初步形成了精细蔬菜种植、优质果品、高效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与贮藏、
交通运输、优质牧草种植六大支柱产业。
2005年预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88元,完成财政收入109.9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2亿元;是
红古区典型的农业大镇、经济强镇、文化重镇。
未来展望
花庄镇
镇党委、镇政府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全镇综合经济实力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打造“诚信花庄、活力花庄、生态花庄、文化花庄、平安花庄、和谐花庄”,充分发挥特色农业、生态地开发、城镇化建设等优势,以优惠的政策、一流的服务、规范的管理为广大客商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党委书记祁建军、人民政府镇长苏生魁诚邀各界人士来花庄大展宏图,共创辉煌。
代表人物
白雪梅,女,35岁,
兰州市红古区花庄镇花庄村农民。1989年,白雪梅经人介绍从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嫁到了红古区花庄镇花庄村的苏家。丈夫苏长盛的母亲瘫痪在床,父亲患有
白内障,家里只靠承包的4亩薄田度日,日子过得很艰难。看到此情此景,白雪梅曾多次偷偷流泪。但她想到,公公婆婆辛辛苦苦拉扯大自己的丈夫,十分不易,应该和丈夫一起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让两位老人家安享晚年。
18年来,她默默地承担起照顾二老的重担。婆婆身体有病,心里不好受,有时看什么都不顺眼、爱唠叨,白雪梅依然无微不至地照料她,心平气和地安慰她,讲故事逗老人开心;婆婆大小
便失禁,屎尿经常弄到被褥上,她二话不说赶紧给婆婆擦洗干净身子,换洗被褥;公公眼睛虽然看不见,却又闲不住,总想帮家里做点事,常将家里的东西碰倒,早上刚刚收拾好的家务,转眼被弄得一片狼藉,面对这样的情形,她总是默默地重新收拾好,从没抱怨过一句。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两位老人日子过得非常舒心。日光温室
白雪梅不但孝敬老人,而且还是一位体贴丈夫、关心女儿的贤妻良母。丈夫常年在地里干活,为了使丈夫安心劳动,家中里里外外的琐事她从不让丈夫分心,把一切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干完家务,她和丈夫一起下地干农活,一起筹划如何增收致富。借助这几年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他们家建起了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收入逐年增加。几间土坯房变成了大瓦房。在教育孩子上,她身体力行做榜样,教育、引导女儿积极向上、健康成长。如今,就读于花庄学校的女儿不仅学习在班上名列前茅,思想品德方面也同样出色。白雪梅一家和睦幸福,被
兰州市妇联评为和谐家庭示范户,白雪梅也先后多次被市、区、镇评为孝敬公婆的好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