荫子镇
山东威海荣成市下辖镇
荫子镇,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下辖镇,地处荣成市区西北部,东连后龙河水库及崖头街道,南与城西街道接壤,西与文登区大水泊镇和天福山镇相连,北与崖西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47.63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清末时期,属朝阳都。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第三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荣成县第三区;同年12月,改属第六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3月,缩区设乡,属第五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2月,属雨山区
1950年9月,属第三区。
1951年3月,区下建三冢、讲上、荫子、流水等乡。
1955年,复称雨山区。
1957年1月,属雨山区的荫子、涧北、福禄3乡。
1957年7月—1958年3月,撤区建乡,置荫子乡。
1958年9月,成立红光公社;同年10月,更名为荫子公社。
1984年3月,置荫子乡。
1993年10月19日,撤乡改建为荫子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荫子镇下辖1个社区、43个行政村:雨山,前荫子、后荫子、马台丛家、马台柯家、马台王家、马台隋家、梁子埠、南板石、雨布、前青顶、青幌庄、店子泊、东板石、仁村、土城子、上岳家、塘子崖、西苑庄、东苑庄、马家岭、陈家埠、南岔河崖、耩上姚家、顶子后、胡家屯、王管松、北流水、南流水、耩后张家、前长湾、杨家沟、韩家地、西板石、三冢泊、于家泊、姜家泊村、立驾山、东夏埠、西夏埠、头甲、兰村、小兰家庄、家堂。 
截至2020年6月,荫子镇下辖39个行政村:讲上岳家村、塘子崖村、西苑庄村、东苑庄村、陈家埠村、马家岭村、讲后张家村、南流水村、王官松村、讲上姚家村、土城子村、胡家屯村、顶子后村、北流水村、梁子埠村、马台王家村、马台柯家村、马台丛家村、马台隋家村、前荫子村、后荫子夼村、青岘庄村、家堂村、头甲村、东夏埠村、前青顶村、雨夼沟村、东板石村、店子泊村、西夏埠村、立驾山村、南板石村、西板石村、姜家泊村、杨家沟村、三冢泊村、于家泊村、前长湾村、兰家庄村。人民政府驻耩上姚家村雨山路1号。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荫子镇地势西北部较高,80%属丘陵区。境内最高峰位于凤台顶,海拔219米;最低点位于构后张家河道,海拔110米。 
气候
荫子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2°C左右,年平均日照2600小时左右,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左右。 
水文
荫子镇境内河流属海河水系。荫子西河源于雨山南麓,由西北向东南汇入沽河,境内河道长11千米。 
自然灾害
荫子镇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台风、霜冻、雷击等。
自然资源
荫子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为花岗石,地质储量丰富。地下水资源也较丰富。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荫子镇辖区总人口1.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50人,城镇化率25%。另有流动人口120人。总人口中,男性6391人,占49.2%;女性6609人,占50.8%;18岁以下1166人,占9%;18—60岁7990人,占61.5%;60岁以上3844人,占29.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2986人,占99.9%;少数民族有佤族7人,蒙古族7人,共14人,占0.1%。2011年,人口出生率4.8‰,人口死亡率29.9‰,人口自然增长率-25.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95人。 
截至2018年末,荫子镇户籍人口有12453人。 
根据荣成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荫子镇常住人口为864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荫子镇财政总收入1290万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0万元,比上年增长21.4%。人均财政收入860元,比上年增长25.7%。2011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5%。农民人均纯收入7692元。 
2018年,荫子镇有工业企业68个,其中规模以上1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个。 
农业
2011年,荫子镇有耕地面积4.11万亩,人均3.17亩。可利用草地面积0.31万亩,林地面积0.26万亩,园地面积0.28万亩。农业已培植起花生、药材、畜牧和果品四大支柱产业。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其中小麦16800亩,玉米19000亩。经济作物有花生和苹果,其中花生种植面积17500亩,苹果种植面积8000亩。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出栏量47090头,家禽饲养量86460只,其中鸡83967只,鸭2052只,鹅441只。截至2011年末,累计造林420万平方米。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90台;名优特产农产品有花生和苹果。 
工业
2011年,荫子镇已初步形成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6大类20多个行业的工业体系。 
商业
2011年末,荫子镇有商业网点108个,从业人员900多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9亿元,比上年增长8.3%;城乡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1.5亿元。与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进口总额多年来位居荣成市内陆乡镇首位。2011年,出口10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8%,主要产品有农产品、食品、锻铸设备等,销往日本、欧美等地。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荫子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65人,专任教师10人;小学1所,在校生190人,专任教师2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80人,专任教师6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026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7.2%,比上年增长25.9%。 
文化事业
2011年末,荫子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30个,各类文化专业户20个;各类图书室12个,藏书4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58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荫子镇有医疗卫生机构1个,门诊部(所)15个;病床30张。专业卫生人员20名,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6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1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荫子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户,人数6人,支出2万元,比上年增长10%;医疗救助4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40人次,共支出3.12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40户,人数406人,支出36.8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69元,比上年增长10%。敬老院1家,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10人。 
交通
荫子镇境内有S908公路穿过。
文化
荫子镇因镇人民政府原驻前荫子布村而得名。 
旅游
三冢泊遗址位于荫子镇三家泊村北,面积60万平方米,属坡地遗址。三冢泊古墓群即坐落于遗址的东部。于1982年冬季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在整修农田时遭受严重破坏,从北部路边断崖看,文化堆积厚0.6米。地表暴露大量陶片。采集的标本多为泥质夹沙灰陶和夹沙黑陶。器皿片可辨有兰纹盆、鼓腹罐和空柄豆等。建材片有板瓦、筒瓦和半瓦当等。筒瓦饰绳纹、半瓦当为凹弦纹。曾在遗址上发现古墓、古井和灰坑。出土有铜剑、铁权和铁轮等。铜剑藏于文物馆,锋部残缺,脊棱明显,剑柄中空。铁权与铁轮系1956年3月同出于一口古井内。当时由山东博物馆征集。据报道古井深达20米,权在井底,轮在权上5米处。铁权重24公斤,其底径24厘米、高18厘米。铁轮少残,为八辐,重12公斤,其直径42、毂径9、厚1厘米。经王献唐鉴定,铁权为战国时期,而铁轮时代稍晚。三冢泊遗址为一处战国至汉代时期的聚落遗迹,规模较大。大约在汉代后期废为墓地。 
获得荣誉
2021年6月,荫子镇委员会被授予“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参考资料
荣成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2021-09-2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气候
水文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人口民族
经济
综述
农业
工业
商业
社会
教育事业
文化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交通
文化
旅游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