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山位于
文水县城西南12.5公里处
神堂村北,东起羊沟,西临旋风楼,南到洞沟,北至石堂沟,周长12公里,主峰海拔1690米,307国道由北向南从该山东麓经过。山最早名“隐泉山”,后又称“大陵山”,因
孔子高徒、
魏文侯之师
卜商晚年退隐于此,设教西河,故
唐朝时
李隆基改称此山为“子夏山”。
子夏 (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
春秋末年
晋国温地(今
温县)人,一说
卫国人。性格勇武,为人“好与贤己者处”。以“文学”著称,曾为
莒父宰。其师孔子逝世后,他到魏国西河进学,主张国君要学习《
春秋》,吸取教训,以防止臣下篡权。提出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他还主张做官要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劳。
李悝、
吴起都是
卜商的弟子,
魏文侯也尊其为师。相传《
诗经》、《春秋》等著作都是由他传授下来。唐开元十七年(739),
李隆基追封他为“魏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加封“河东公”;
南宋咸淳三年(1267)进封为“魏公”。明嘉靖九年(1530)改称“先贤卜子”。因子
夏姓卜名商,所以子夏山又名“卜山”、“
商山”。宋汾州通判
赵瞻《子夏山》诗云:“山因贤师成令名,人心仰止悬青冥。
晋文侯北面款山扃,石室至今犹南倾。”
子夏山名胜之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隐堂洞”,即子夏隐居之所。隐堂洞位于子夏山一陡峭崖壁之上,距地约100米,是一天然
生石灰岩洞,高10米,深20米。洞壁刻有
浮雕佛像,洞口上方绘有佛教火焰图。明成化版《
光绪山西通志》记载:“隐泉山在
文水县西南二十五里,
汾州西北四十里。山壁峭立,有泉隐没不恒流,因以名山,一名陶山,一名汤泉山。卜子夏退老西河之上,即此地,又名子夏山,一名
商山。山有石窟号隐堂洞,亦子夏室,其东有
马跑泉。”洞内有一上斜的倒插窝,直通洞外,人称“南天门”。抗日战争时期,每逢
日寇扫荡,当地百姓便于此洞躲藏。一次,日本兵一直追寻洞里,顺着南天门爬上。一百姓急中生智,脱下衣服将南天门堵了个严严实实,洞中立时一片漆黑。日本兵心慌意乱,胡乱放了几枪,叽哩哇啦一阵便撤走了。众百姓因此幸免于难。民间传说
唐僧西天取经时路过此地曾留宿洞中,洞内原塑有唐僧师徒四人像;又说
李隆基巡幸
商山曾憩于该洞。因此隐堂洞又称“隐唐洞”。洞旁凿有两孔石室,门上刻一副对联:将勤补拙,以俭助贫。横批:中和。石室前壁留有
李世民秘书少鉴、书法家
虞世南手迹:“石门宕雪”。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曾有位号“庸农子”的居士住于石室修道养性,后坐化而终。次年被人发现塑作真身像,并于山石平面刻就一通“庸农碑”,记载了这一事件。碑文大意是有一出家人庸农,“……俗姓宋名仁,
介休市张良里人。小有异质……即有异志。不事家人生业。父母弗能夺其志。遂割情弃爱,寻师资交……嘉靖甲子春,游子夏高山之山巅,见山明水秀,援引而上,上有隐唐洞一方名景也。幽僻可处……”后来,便定居此处。“……坐功募客……施米粱于道中,乏食者即与之……”自己“身着布衣,见道中衣缺者即与之……”后来,“……九年及岁次庚午冬,端坐而逝。越今年壬申春,坐形如初……”有一汾君“游于此,见而异之。不忍暴露,遂与乡人
李应林、王应魁、郝景忠……捐资出力……”才予下葬。
子夏山涧沟之中“石门宕雪”处还建有一座神堂沟水库。此库1966年11月开工,1972年8月建成。水库大坝气势雄伟,雄关似铁,高40米,长70米,底宽16米,顶宽4米。水库最大容量224万立方米,水深可达38米,库内积水面积26亩。巍巍石壁横亘峡谷,两岸双峰对峙,真可谓“截断云雨,高峡出平湖”。整个水库区绿水青山,鸟语花香,锦鳞跃波,景色迷人,是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的绝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