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节(1901年8月8日—1977年7月21日),原名翰香,改名节,字子植,号青松,
浙江省温州府永嘉县人,
中原地区当代历史学家,曾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他在求学期间师从王国维、梁启超和陈寅恪。抗日战争时期,刘节先后在
大夏大学、
浙江大学任教,后又任成都
金陵大学文化研究所研究员。20世纪50年代以后,刘节多次受到批判,“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刘节著有《
中国史学史稿》,对于历代
修史制度、史籍之宏富多样和著名史家的成就均有翔实的论述,见解独到,尤其重视历史哲学的发展。这本书被著名史学家
白寿彝先生称誉为“必传之作”。因其在政治运动中表现出的人格品质而受到后世尊敬。
1977年,刘节辞逝。
人物经历
刘节自幼勤奋好学。1926年在上海国民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到北京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所,跟随
梁启超、
王国维等国学大师,从事古史研究。期间曾写了《洪范疏证》。该文运用比较研究法,对《
尚书》中的《洪范》一文的成书年代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拟定《洪范》为秦统一
中原地区以前、
战国后期阴阳五行托古之说,颇受梁启超的赏识。梁启超认为:关于古书中真伪及年代问题,“以《尚书》为最纠纷难理,而《洪范》问题之提出,则自刘君此文始”。《洪范疏证》提出的证据“皆经科学方法研究之结果,令反驳者极难容喙,可谓空前一大发明。亟宜公表之,供全世界学者之论难”。此后,刘节又发表了《好大王碑考释》等一些较有份量的论文,从而在古史研究方面渐露头角。
1928年,刘节在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所毕业后,到天津
南开大学任讲师。1930年,到
河南大学文学院任教授。1931年又回到北京,任北平图书馆编委员会金石部主任。1935年转到
燕京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才离开北京。
在北京工作期间,刘节主要从事古器物和古文献的考释工作,他学识渊博,对
古文字学、
金石学、
考古学的造诣甚深。在进行考证时,经常运用甲骨文、金文以至音韵、
训诂学方面的知识,为研究古史从不同方面作出成绩。如1933年夏天,安徽寿县出土了一批铜器,其中有文字的三十多件,刘节据此写出《寿县出土楚器考释》。该文对诸器铭文、形制与
纹样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考定了诸器的制作年代。在考释过程中,发现和订正了《史记·六国年表》和某些汉朝学者由于不懂楚国文字而产生的伪误。刘节对诸器的制作年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另外,文中还考订了
曾国的氏族分布与移殖情况,并证明了曾、楚之问姻娅关系。
抗日战争期间,刘节从北京南下,先后在上海
大夏大学、宜山
浙江大学任教。后又到
四川省,在成都
金陵大学文化研究所任职。
这一时期,尤其是在四川任职期间,刘节潜心研究诸子之学。先后写了《老子考》《辨儒墨》《管子中所见之宋尹一派学说》等考释诸子的文章,取得一定的成就。如在古籍《庄子·天下篇》中,曾谈到宋全开、
尹文一派的学说本应在先秦思想史占据一定的地位。但由于宋、尹的著作没有直接保留下来,所以后世论及他们的思想便语焉不详。刘节独具慧眼,通过对比研究,发掘出《管子》书中的《心术上、下》和《
白心》、《内业》四篇宋尹一派的学说,并写成《管子中所见之宋尹一派学说》一文,将《管子》中四篇宋、尹的学说与其他各家作内在、深入的比较,指出其相互关系与异同。大大开拓和丰富了对宋、尹一派思想的研究材料。当时,郭沫若研治先秦诸子。写出《宋全开·尹文遗著》一文,也得出了与刘节大致相同的看法,并在
后记中肯定了刘节的成就。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刘节离开
四川省,并自1946年起到广州
中山大学任教。1949年,广州解放后,刘节曾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直至1954年全国院系第二次调整,才不再担负行政工作。此后,他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他虽然承担较多的教学任务,但仍继续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
刘节的学术道路并不平坦。从50年代以来,他的“
天人合一”等观点多次受到批评。但他并不因此放弃教学科研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刘节受到很大冲击。晚年又身患不治之症,但精神仍然乐观,只要身体稍好,总是手不释卷。
学术成就
刘节在学术上的成就,得益于
王国维、
梁启超,而于
陈寅恪,不仅在学术上,而且在文人气节上,深受他的影响。在国学研究院时,陈寅恪应刘节等人之请求,于1929年为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撰写碑文。碑文中一段话:“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纪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刘节铭记在心。1949年初陈寅恪到
岭南大学任教。1952年10月,岭南大学并入
中山大学,转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当时,刘节任历史系主任。逢年过节,刘节去拜望
陈寅恪,必对老师行传统叩头大礼,一丝不苟,旁若无人。
作为一个学者,刘节奉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终生不移。因此,自五十年代始,他屡遭批判。1955年间开展对
胡适的批判。过去与胡适有过往来、接触的学者,忙于检讨、揭发批判胡适思想的危害性。而刘节却公开说:“批判胡适,搞坏了学风,百年后自有定论。”在治学上他主张求真、自信。他说:“
考据学是求真之学”,“历史学家要有很强的自信力,一个历史学家要坚定不移,不要为一时的风浪而动摇不定”。正因为这种求真和自信,1958年3月陈伯达作《厚古薄今,边干边学》报告,在全国掀趣批判厚古薄今,刘书却在批判会上发言:“科学是求真,无所谓厚今薄古”,“历史的精义也是求真,人类历史之‘真’,并无古今截然对立之分,同为人类社会共同的宝贵财富。”
1962年11月在一次会议上,刘节公开提出不同于官方主流观点的阶级对抗的解释,他认为
中原地区的历史模式跟西方的不同,
阶级斗争可能曾经支配西方历史的发展,并且可以解释当代的事件,却不曾支配中国的发展,并认为不应该将阶级的概念不适当地强加于古人。刘节先生说过:“我是学
孔子的,我从孔子得到好处,我不能忘恩负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好,但我用不上,孔子的学说我用得上。开会总要发言,发言就要讲真话。我写了《怎样研究历史才能为当前政治服务》,结果就大会小会评判我。在会上我没有认错。很多人劝我退休,我相信党,所以我不怕”。
刘节在研究先秦古史、先秦诸子思想、
史学史有卓著成就。为了不被古代多种传说所迷惑,他通过古代文字的钻研去发现古史的真实材料。掌握丰富的
古文字学、古
金石学,上自龟甲兽骨、殷周铜器陶器上的甲骨铭文,下至秦篆
汉隶,六朝碑帖,严加辨析,考释精当。1927年在研究院学习时,写成《洪范疏证》。他成功地运用比较归纳方法,广引先秦典籍及青铜器铭文考辨分析,举出篇中“皇”字之训义、韵语的协韵规则等项确证,论证其撰成必在战国时期,此说后来已被学术界普遍接受。
梁启超认为,我国的古籍“以《
尚书》为最纠纷难理。《洪范》问题之提出,则自刘君此文始”,“可供全世界学者之论难”。”次年作《好大王碑考释》,征引包括
历史学、地理学、文字学、音韵学、
金石学、
考古学等门类的典籍及朝、日文献,详密地考证
高句丽国好大王在半岛上扩张过程中有关的国家、部族、城邑、山川的地理位置,以及部族渊源和活动范围等,成绩大大超过前人。1943年著《管子中所见之宋钘一派学说》,发掘出《管子》书中的《心术》(上下)和《
白心》《内业》四篇是宋钘一派的著述,并系统地探讨其“白心”说的内容、体系、渊源和演进途径,很受学术界的重视。此后,著有《历史论》《
人性论》《中国古代宗族移殖史》《中国语言史》,并为顾颉领刚的《
古史辨》第5册,撰写《序言》
新中国成立后发表于报刊上的专论,汇辑成《古史考存》一、二集。1958年,
人民出版社出版《古史考存》一书,为其主要考证文章之结集。新中国成立后,刘节先生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曾撰《西周社会性质》等多篇长文,主张西周已进入
封建社会,并论述由低级
奴隶社会向封建制度过渡、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与一贯性等带规律性问题。他多年开设史料学和史学史课程,著有《中国史学史稿》,对于历代修史制度、史籍之宏富多样和著名史家的成就均有翔实的论述,见解独到,尤其重视历史哲学的发展,是中国史学史学科重要代表作之一,著名史学家
白寿彝先生称誉本书为“必传之作”。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