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青,原名李沙青,北京人。中共党员。1990年毕业于
北京师范大学作家研究生班。1979年后历任《
北京晚报》和《
北京日报》记者、新闻部主任、编委,北京师范大学
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员,
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报告文学《北京失去平衡》、《皇皇都城》、《依稀大地湾》,特写集《平衡木上的跳跃》,小说《个人道德》、《绿色备忘录》等。
个人简介
沙青是1980年北京晚报举办的
新星音乐会的策划人和组织者之一。据《“新星音乐会”宣告新中国流行音乐诞生》一文介绍——
“新星音乐会”推荐的以
朱明瑛、
苏小明、
郑绪岚为代表的新人以及以《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军港之夜》、《咪咪曲》为代表的新歌,经
中国中央电视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又经
中国图片社发行上百万张现场实况唱片,由此掀起了一场席卷全国、影响深远的流行音乐
热浪。国内音乐评论界认为,“新星音乐会”,正式宣告了新中国流行音乐的诞生。
“这些日子,因为埋头整理北京晚报复刊初期的笔记、信件,20多年前的许多记忆都被唤醒了,恍惚之间,仿佛又回到了1980年那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年代。”回忆起往事,“
新星音乐会”的筹划及组织者之一、时任北京晚报文艺记者的沙青平静的语气掩饰不住内心的百感交集:“那时北京晚报刚刚复刊,整个社会正处在思想启蒙的上世纪80年代之初,是一个大梦方醒、胃口大开的年代。
邓丽君、三四十年代的时代曲、
让·雅尔的合成器、杨百翰、钢鼓乐队,我们空空荡荡的大脑,一股脑地涌进来如此光怪陆离的音乐形象,让我们每一天都充满了对新事物的憧憬与渴求。那时候,晚报文艺记者的‘基本功’就是当晚看完演出立即写述评,三天两头通宵达旦。”
“
新星音乐会”的诞生并非一日之功。沙青追忆道:“1980年五六月份,‘南朱北李’,即
朱逢博和
李谷一的演唱,受到音乐界一些人士的非难。而我们那时站到了她们一边。1980年7月,当时晚报的总编辑王纪刚嘱我采访蒙冤多年的作曲家刘雪庵,并写下人物专访《访著名作曲家刘雪庵》。由于
刘雪庵被错划成‘
右派’,由于他作曲的《
何日君再来》的旷世罕见的离奇遭遇,这位曾经享誉海内外的作曲家,已经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20多年。文章发表后,不仅在音乐界引起轩然大波,而且全国报业迅速分成了两派,唇枪舌剑持续了好几个月。《
何日君再来》的论战正酣,又一个新战役——‘
新星音乐会’,已经箭在弦上。”
“那个年代,
邓丽君歌曲的卡式录音带刚刚传入大陆不久,开始时人们只敢在家里拉上窗帘偷偷听这所谓的‘靡靡之音’。我们作为文艺记者,天天泡在剧场里,特别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内心的渴望和需求。人们需要新的音乐语言,新的音乐形象。人们需要借助新的音乐翅膀,抒发他们已经积郁太久的思绪和梦想。”沙青介绍说。
职业的敏感性和置身藩篱之外,使当时的新闻媒体最先尝试着呼唤中国流行音乐的诞生。1980年上半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和《歌曲》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有25万多人次参加评选,产生了著名的“十五首抒情歌曲”,其中包括《
妹妹找哥泪花流》、《
洁白的羽毛寄深情》等作品。这一活动被认为是今日流行音乐排行榜的雏形。之后,北京晚报举办的“
新星音乐会”,更对流行音乐的新人新曲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组合与展示,从而成为其后许多年流行音乐的风向标。“中国内地流行音乐诞生初期的几大事件都是由媒体操作和推动的;中国流行音乐的接生婆,并非音乐界,而是新闻界,这也是时代弄人的一个真实例证。”
回忆起当时演出的盛况,沙青说:“对外售票的前一天晚上,我们都兴奋得睡不着觉,尤其是我的顶头上司、文体组组长李士民,怕票卖得不好,彻夜未眠。19日一早,我遵嘱赶到
首都体育馆查看卖票的情况。不到7点,排队买票的长龙已经从首体的售票处门口一直绵延到了动物园!到队伍前面一打听,都是凌晨一两点来排队的。这下一块石头落了地。9点开始正式售票,不到3个小时,两场演出3万多张票就全部卖光了!”
9月23日(
中秋节)、24日,“
新星音乐会”在首都体育馆隆重上演。9月24日晚,
中国中央电视台向北京地区播出“新星音乐会”实况录像。10月1日下午,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出新星音乐会实况录像,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轰动。
值得一提的是,因卡式录音机的出现已陷入困境的中国唱片社,因为在“新星音乐会”演出现场架了一副麦克风,一举扭亏为盈。中国唱片社灌制的“新星音乐会”现场演出实况的唱片,畅销全国。直到今天,这套曾经在全国被广为播放的“新星音乐会”唱片,还是网上的收藏佳品。
如今的作家沙青,在为北京晚报50周年征文所写的《历史尚未远去——写给27年前新星音乐会的参与者》一文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新星音乐会已成为一段温暖的集体记忆,成为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发轫时期的一座里程碑,同时也成为一张报纸与她的读者休戚与共、相濡以沫的历史实证。”
社会评价
有评论认为:作家沙青“首先感受到大自然的沉重呼吸”。“时任北京晚报记者的沙青是扛起环境报道大旗的最重要的前驱之一。”“八十年代中期,以沙青的《北京失去平衡》为标志,生态报告文学开始在中国大陆出现。”
“沙青在1986年发表的第一篇全景式生态报告文学《北京失去平衡》,当即引起文坛关注,获得第四届
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作品从
北京市缺水的严酷现实写起,揭示‘一切生灵赖以生存的水,在北京已被榨取到惨不忍睹的地步’。作者指出这一危机既是天灾,更是人祸——工业消耗、环境污染、不合理的农业结构、严重的资源浪费、无序的规划等,都在疯狂地掠夺与浪费着北京的水资源。作者通过实地采访,用大量的事实和数据,揭示出缺水的严酷现实和真实原因,塑造了水利干部赵清祥、水利局总工程师黄震东、环保局处长郭中庆等独具个性的人物,在简洁生动的叙事中,蕴藏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表现了作家对于挽救生态危机净化生态环境的强烈愿望和执著信心。评论家认为‘《北京失去平衡》开启了中国生态文学的大门’。1988年,沙青创作出版的《依稀大地湾》也是生态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荣获‘中国潮’报告文学
一等奖。这两部作品的出版和发行开创了中国生态文学的先河。”(引自《近二十年中国生态文学发展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