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园镇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辖镇
核桃园镇隶属于菏泽市管辖(Hé Táo Yuán Zhèn):核桃园镇是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下辖乡镇之一,它辖27个行政村,总面积为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3.7万亩。
菏泽市巨野县核桃园镇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市境东部,距菏泽市巨野县城东南22公里,北邻新兖铁路,东5公里是济宁市机场,青龙公路纵横东西,嘉金公路贯穿南北、交通条件极为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该镇地处山东菏泽丘陵地带,境内山石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物富民丰,环境优美、商贾云集,为经商兴企的理想宝地。
历史沿革
春秋,属齐地。
1962年,成立核桃园公社。
1982年8月,撤社建乡时,更名核桃园乡。
1994年12月,撤乡设核桃园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核桃园镇地处巨野县东南部,东与嘉祥县纸坊镇满硐镇接壤,南与金乡县羊山镇毗邻,西接独山镇,北与嘉祥县仲山镇交界。区域面积38.7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核桃园镇境内属低山丘陵区,是菏泽市唯一具有山地资源的乡镇,境内青山环列、岗峦起伏,地势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地面海拔一般在20—36米,最高点长金山山顶海拔110.3米,最低点李灯楼海拔18.7米。
地质属山东菏泽黄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沃野千顷,平均海拔39m,土质以变形较小、强度较大的黄灰色粘性为主,质地紧实,地耐力在10吨/平米。
气候
核桃园镇属暖温带大陆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全年平均温度13.5°C—14°C,年平均降水量655毫米,无霜期平均213天;年日照市时数2329.2—2578.3小时。
水文
核桃园镇北毗黄河,水资源丰富。境内既有充足的地表水、地下水,又可常年引流黄河水。全县水资源总量3.76亿立方米,可利用地表水1.3亿立方米,可利用地下水2.47亿立方米,全县人均水资源储量413.1立方米。
自然资源
核桃园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为石灰岩地质储量11.8亿吨,氧化钙含量高达53%。
水文资源
径流量
菏泽市黄泛平原,地势坡度较小,降水量主要渗入地下和蒸发,地表径流仅在汛期和降雨强度较大时产生。我县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4.5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052.6万立方米。
河流
本区域属淮河南四湖水系,流经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境内的骨干河道有两条,一条是位于最南部与菏泽市成武县交界的万福河。另一条是洙赵新河,为山东省菏泽地区主要排水河道之一,在我县境内流经田桥镇、吕官屯、新城、双庙、薛扶集、独山等乡镇,长度20.9km,流域面积824km2,境内主要支流有洙水河郓巨河、巨龙河、邱公岔等。
洙赵新河是山东湖西黄泛平原仅次于东鱼河的大型骨干河道。干流西起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黄河岸边的宋村,向东流经山东省的菏泽、郓城县、巨野、嘉祥县济宁市六个市、县、区,于山东省济宁市郊区刘官屯术东入山东南阳湖。全长145.0公里,控制流域面积4206平方公里,其中山东省菏泽地区干流河道长106.53公里,控制流域面积4169平方公里。该河在支流鄄郓河入口附近进入本县,穿济菏铁路后,在于楼闸下1.23公里处进入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境内。干流通过本县的长度20.9公里,流域面积824平方公里,建有二座拦河闸。洙赵新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上拦河闸对引蓄黄河、拦蓄灌溉退水及当地径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正在建设的山东省大野水库为中型水库,水库设计蓄水位47.41m,相应设计库容2344.70万m3,设计死水位39.66m,死库容320万m3,水库调节库容2024.7万m3。
山东省大野水库灌溉供水保证率为50%;居民生活用水、工业供水保证率为95%。
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2.4万亩,年供水量3100万m3。
居民生活及人畜日供水规模2万m3,年供水量730万m3。
煤矿、电厂等工业日供水规模为8万吨,年供水量2920万m3。
地下水
菏泽市巨野县地下水的垂直分布有两种形式:二层结构(上咸下淡)及三层结构(上淡、中咸、下淡)。三层结构的类型是:上部为河流冲积淡水型,中部为大陆湖泊咸水型,下部为山前冲积淡水型。
据资料分析,境内浅层淡水底板埋深一般在30米以上,含水砂层较薄,沉积颗粒较细,富水性较差,主要靠大气降水和灌溉回归补给。深层淡水顶板埋深大于200米的面积为917.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4.6%,由于淡水埋藏较深,故开采较为困难。近几年通过电测找水发现,在浅层淡水底板以上,粘泥裂隙较为发育,水量较为丰富。一般单眼浅井出水量20~30立方米/小时。
地下水可开采模数为10万立方/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核桃园镇下辖核桃园、魏庄、满庄、马山、庞庄、刘庄、齐山、前山王、后山王、尹口、黄庞庄、吴平坊、黄山头、前王庄、后王庄、范店、李登楼、付庙、张街、李街、乐土、商庄、考庄、曾庄、黄庄、黄桥、马庄27个村民委员会。
2020年6月,核桃园镇下辖20个行政村:核桃园村、付庙村、乐土村、李登楼村、马山村、马庄村、曾庄村、黄庄村、齐山村、黄桥村、商庄村、考庄村、前山王村、后山王村、李街村、张街村、范店村、满魏庄村、庞刘庄村、凤凰山社区村,镇人民政府驻核桃园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核桃园镇辖区总人口3013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600人,城镇化率19%。
2017年,核桃园镇常住人口28805人。
2018年,核桃园镇户籍人口30990人。
经济
综述
电力供应充足:拥有220KV变电站一座(容量291MVA),拥有110KV变电站5座容量(414MVA),35KV变电站9座,总容量4万KVA;110KV线路23公里,35KV线路178公里,10KV线路1257公里,低压线路1686公里;日最大供电量500MWH。全县农户通电率达100%。通信设施完善:菏泽市核桃园镇所处的菏泽市巨野县目前电话交换机总量13.8万线,实现了全县村村通电话,并初步建成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大容量、多功能、全方位的现代化通信网;移动通讯拥有15处移动基站,全县实现无缝覆盖,电脑宽带联网钱球。16处镇全部实现了通讯现代化。
金融、商务、酒店:金融、商务、酒店、保险、娱乐、餐饮等服务设施齐全。麟州大酒店、国花宾馆、东方宾馆、九州大酒店、金芙蓉大酒店、丽天大酒店等星级涉外旅游定点宾馆酒店,同时可容纳多个大型商务旅游团体入住。
旅游: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文化、体育、娱乐、旅游、餐饮等服务业设施配套,门类齐全。以人文景观为主线,以自然风光为映衬,与周边景点相连接的旅游区枚不胜举。金山旅游区、曹州牡丹园、水泊梁山、孔子故里、泰山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等。
2011年,核桃园镇财政总收入2117万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66.3万元,比上年增长19%。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56万元,增值税965万元,企业所得税497万元。人均财政收入703.3元,比上年增长19%,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亿元,比上年增长9%;各项贷款余额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
2018年,核桃园镇有工业企业1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4家。
农业
2011年,核桃园镇有耕地面积3.7万亩,人均1.3亩,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为主,农业总产值达到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3%,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6%。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大蒜、洋葱为主,生产粮食1.4万吨,人均449千克,其中小麦1.1万吨,玉米0.3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洋葱、大蒜等,其中洋葱产量4万吨,大蒜产量3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0.3万头,年未存栏0.2万头;羊饲养量0.9万只,年末存栏0.7万只;家禽年饲量90万羽。
工业
2011年,核桃园镇工业生产总值11.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7亿元,比上年增长14%,占生产总值的26%。工业企业310家,职工6800人。
特色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菏泽市核桃园镇已形成建材业、商贸旅游业、交通运输、高效农业的发展格局。全镇共有水泥厂4处、化工厂2处、石子粉碎机72处、石材加工厂114个、石雕石刻厂2个、石灰窑68个、水泥预制件厂6个、砖瓦厂2个、陶瓷厂1个;全镇共种植大蒜1万多亩、圆葱1.5万亩、棉花1.4万亩、丰产林5000多亩,有恒温库6座、蔬菜脱水加工厂6个、棉花加工厂2个。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几年来,核桃园镇连年被省、市、县评为“全省创安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先进镇”、“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核桃园镇境内的历史名山金山属泰山余脉、与泰山、峄山并称为姊妹三山,山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风景。著名的秦王避暑洞冬暖夏凉,巧夺天工;金牛洞曲折深,自然天成;显佑宫气势雄伟,佛像栩栩如生;圣母泉细流涓涓,清澈甘甜;桃花岛上山、水、花浑然一体,金水河中可乘一叶轻舟,或下水垂钩,或上岸采摘,或农家享乐,或山中野欢,带给人们的是不尽的乐趣。
林果资源
菏泽市核桃园镇发展林业生产的有利条件非常多。
一是土地资源丰富
二是气候条件适宜林业发展
菏泽市核桃园镇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区,具有四季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年平均降水量690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份;平均气温13.5℃,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94小时,光照充足;无霜期为208天,适宜多种树林生长。
三是交通便利
菏泽市核桃园镇公路、铁路、高速公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日东高速公路连云港—固原公路、新石铁路东西横穿县境,省道德商公路南北贯穿全县,县乡公路长500余公里,80%以上的村通上柏油路。
四是领导重视,位置优越
棉花资源
长期以来,棉花作为菏泽市核桃园镇的传统支柱产业,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常年份,棉花面积一直保持在100万亩左右,总产160多万担,是“总理基金麦棉两熟高产开发试验基地”、“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国花牌”原棉已成为“全国十大棉花名牌”之一,被中国质量协会评为“名牌棉花展示第一名”。目前,棉花以初加工为主,共有棉花加工企业59家,年收购、加工能力在300万担以上。棉花精深加工以纺纱为主,主要纺织服装加工的企业有绿园纺织、如丝纺织、麒麟针织、顺兴纺织、维斯达制衣等12家,从业人员7800人,资产总额3.4亿元,拥有纱绽30万枚,年产棉纱6万多吨;织布机300余台套,年产坯布650万米,毛巾2200多万条;服装加工机械600台,年产各类服装750万套件,棉纺针织产品出口东亚、东南亚、欧美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2003年,全县棉纺织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8亿元,实现利税900万元,服装出口达120多万美元。
文化
发展简史
菏泽市核桃园镇历史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在这里留下了神奇的足迹。历史名山金山,有著名的“秦王避暑洞”,自古因“六月入得避暑洞,清凉宜人世间无”而饮誉山东鲁西南,山上泉水清洌,溶洞遍及全山,诸多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构成了金山独特的奇伟景观,是旅游览胜,度假观光之佳所。
改革开以来,镇党委、政府立足本地资源:抓市场、抢机遇、促规模、打特色,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镇形成了山石开采、石子粉碎、生石灰煅烧、石雕石刻、水泥制造、建筑陶瓷、蔬菜、手工艺八大主导产业,乡镇企业、民营经济迅速崛起,现有各类企业680家,其中:中加合资山东省菏泽凤凰山水泥制造有限公司、菏泽市巨野兴化陶瓷厂、山东金森种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已发展为外向型骨干企业。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其中“山东金山牌”园葱远销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服装业是中国入世后的受惠产业,中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及服装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世界纺织贸易额的13%,针织行业将和其他纺织行业一样,加入后,随着针织服装行业发展的新锲机,廉价的劳动力及丰富的原料确保产品以较低的成本进入市场这无疑可以扩大针织品的出口量,所以市场广阔。
镇党委、政府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服务机制,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构筑大开发格局,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市场日益繁荣,供电设施齐全,电力充足。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教育水平步入全县先进行列,金融、保险、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经济发展日益完善。
交通
2011年,核桃园镇境内有青龙路、加金路,南距105国道20千米,北距327国道13千米,东距济宁新机场9千米,镇区有客运站,日发客运汽车83班次,日均客运量3100人次。
社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核桃园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7处,各类文化专业户38户,各类图书室21个,藏书8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36人,学校体育场8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3%,有线电视用户800户,数字电视用户320户,入户率达51.3%。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核桃园镇有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1780人,专任教师40人:小学8所,在校生3100人,专任教师14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30人,专任教师7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26%,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核桃园镇有各级卫生机构15个,门诊部(所)15个;病床101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6张;固定资产总值41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56名,其中执业医师30人,执业助理医生20人,注册护士12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26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
2011年,核桃园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10户,人数1100人,支出100.3万元,比上年增长29%,月人均76元,比上年增长3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2万元,比上年增长15%。社会福利费33万元,比上年增长18%;敬老院1家,床位72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207人。社区服务设施28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4个。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2万元,使156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五项社会保障基金收人163.8万元,比上年增长20%,基金支出合计131万元,比上年增长23%。参加新型养老保险1.4万人,参保率99.8%。
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方向明确。为拱建经济发展的平台,彻底治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的状况,积极推进金山旅游业的开发,我们以“规范建材营运,合理产业布局,推进旅游开发,构建商贸小区”为主题,切实加强小城镇建设,规划兴建“四纵”、“五横”九条道路,北移建材运输专用道,打开金山东门至嘉金路的通道,完善旅游配套 设施,使该镇形成北部建材运输业、中部商贸、旅游业、南部高效农业的经济发展格局。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该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建设的原则,因地制宜,积极实施“四四四一”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示范村建设,搞好示范带动。试点村满庄已拆迁房屋182间,开通了“两横一纵”三条大街,铺上了柏油路面,埋设了地下排水管道,实现了通 电话,通有线电视,能自来水,通宽带网络,并进行了“四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已经形成。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经济
文化
交通
社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