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杞(1005—1050),字伟长,出生于金陵(今
江苏省南京),也有说法称他是无锡(今属江苏)人(明嘉靖《建阳县志》卷一三)。他的画像保存于
清代修《江苏无锡杜氏宗谱》中。
杜杞是
杜镐的孙子,杜渥的第二个儿子。他凭借祖先的功绩被任命为官员,仁宗
宝元年间担任真州通判(明
隆庆《
仪真县志》卷五)。
庆历六年(1046年),成为两浙
转运使,随后在庆历七年(1047年)转任
河北省转运使。后来,他被授予天章阁待制职位,负责环庆路兵马都部署、
经略安抚使的工作,并担任庆州
知府。他在
皇祐二年去世,享年四十六岁。杜杞精通阴阳术数之学,著有文集十卷,但这些作品已经失传。
杜杞的妻子最初是蒋氏,她曾被封为某县君,之后他又迎娶了徐氏,徐氏也被封为
东海县君。他们共有六个女儿,其中两个已经嫁人,另外四个还未成年。他们的独子名为杜邵。
杜杞,字伟长。父亲
杜镐,通过荫庇制度被任命为将作监
主簿,后担任建阳县知县。杜杞聪明能干且才华出众。
福建省一带的习俗是老人晚年生育的孩子往往会被抛弃。杜杞下令让五个保长相互监督,发现违反这一规定的人将会受到严厉惩罚。他曾多次升职,最终担任尚书虞部
员外郎、
横州市知州等职务。当时,
安化县地区的少数民族入侵边境,杀害了
宜州区知州
王世宁,朝廷派兵征讨。杜杞建议:“岭南各郡没有城墙和军队的防御设施,地方官员也不具备才能。
横州镇位于
南宁市、
钦州市、
廉州镇三个郡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险要,可以驻扎军队作为支援力量。邕州管辖范围内控制着广源地区,对外还能掌控交趾国,希望选择一位熟悉岭南事务并能够灵活应对变化的文臣来治理此地,让他负责边境事务。”后来,他被调任为真州通判,接着又担任了解州
知州,期间还代理过度支判官的职责。在京西发生盗匪活动时,他们袭击了
商州区、
邓州市、
均州、房州等地,并焚烧了
光化军,杜杞被任命为京西
转运使、
按察使。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盗匪被平定。
此时,广西区希范引诱白崖山的少数民族首领
蒙赶发动叛乱,聚集了几千人的队伍,攻占了环州、带溪普义镇宁寨,导致岭南地区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杜杞因此被提升为
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
广南西路转运按察安抚使。他途经真州时,先派遣紧急信件向少数民族传达和平的信息,允许他们悔过自新。当他到达
宜州区时,却没有少数民族前来投降。于是,杜杞从监狱释放了一些囚犯,解除他们的枷锁,让他们进入山区劝说叛军归顺,但是叛军拒绝了。于是,杜杞率领军队攻破了白崖、黄坭、九居山寨以及五个峒,烧毁了所有的物资储备,斩杀了上百名敌人,收复了
环州。叛军分散逃窜,
区希范逃到了荔波洞,杜杞派人劝降,
蒙赶最终投降。杜杞对将领们说:“叛军是因为走投无路才投降我们,如果我们的权威不足以震慑他们,那么就无法用恩惠感化他们,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会屡次背叛的原因。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都杀掉。”于是,他们在环州举行了一场宴会,在宴会上埋伏士兵,一举歼灭了七十多人。三天后,他们又抓住了区希范,并将其剁成肉酱分给其他少数民族看,只有少数老弱病残的人得以幸存。
御史梅挚弹劾杜杞滥杀无辜,破坏信用,皇帝下诏告诫他,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做法。不久后,杜杞被任命为两浙
转运使。第二年,他被调往
河北省任职,被授予天章阁待制、环庆路
经略安抚使、
庆州知府的职位。杜杞向上报告说:“杀死叛军的是我,如果有过错,我也愿意承担。但我担心那些参与战斗的将士们的功劳还没有得到记录,所以我暂时不敢接受这个任命。”于是,他请求皇帝给予将士们相应的奖励。有一位少数民族首领带领一千多名部下归顺,但西夏人却以此为借口,派出军队索取这位首领,并劫持边境居民,抢夺马匹和牛群。皇帝为此下诏斥责杜杞。杜杞辩解说:“他们是违背誓言发起战争,所以我们不应该把那位首领交给他们。”他还发出通告给
西夏人,如果不归还抢夺的东西,就不放回那位首领,不久后西夏的军队也就撤退了。
杜杞记忆力极佳,博览群书,尤其擅长研究阴阳术数方面的学问,他曾预言自己将在四十六岁时死去。有一天,他在厕所里看到
区希范和蒙赶出现在面前,指责他们狂妄僭越,反抗命令,按照法律应当处死,但他们竟然还有胆量来申诉冤屈。没过多久,杜杞就去世了。他留下了
鹰爪芦荟奏议。
杜杞字伟长,曾任
湖南省转运副使。在处理五溪蛮族叛乱事件时,他利用金钱和官位诱惑叛军头目出来谈判,并在宴席上给他们喝下了掺杂
曼陀罗的酒,使得叛军头目昏睡过去,然后将他们全部杀死,总共约有几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