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罂粟
紫堇科罂粟属植物
高山罂粟(学名罂粟属 alpinum)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约 20cm,具有强壮主根;茎直立,多毛,像所有的罂粟一样,折断后会有白色乳汁流出;单叶互生,叶羽状裂,排列成莲座状在基部丛生。无花柱柱头盘状;果球形孔裂。花期初夏。未成熟果实的乳汁含马啡、可待因等。花、果可供药用;花鲜艳,也可供观赏。首次发现是在奥地利,原产于阿尔卑斯高山,以后移植平地,迅速开遍漫山遍野。
正文
高山罂粟(Papaverpseudoradicatum)又名山罂粟,山大烟。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基部出叶具长柄,叶柄有硬毛。萼片2枚,早落。夏季开花,花大型,累生枝顶。花瓣4片,黄色,宽倒卵形;果期7~8月,种子小而多。高山罂粟生长在海拔1800~2690米之间的冻厚土层,在天冷风大的气候环境中生存发展。高山罂粟,就是南非罂粟的一种。
形态特征
高山罂粟共有5个亚种和一个变种。多年生草本,植株高约 20cm,具有强壮主根;茎直立,多毛,像所有的罂粟一样,折断后会有乳汁流出;叶羽状裂,排列成莲座状在基部丛生。全体被伸展的刚毛,稀无毛。茎直立,高25-90厘米,具分枝,被淡黄色刚毛。叶互生,叶片轮廓披针形或狭卵形,长3-15厘米,宽1-6厘米,羽状分裂,下部全裂,全裂片披针形和二回羽状浅裂,上部深裂或浅裂、裂片披针形,最上部粗齿状羽状浅裂,顶生裂片通常较大,小裂片先端均渐尖,两面被淡黄色刚毛,叶脉在背面突起,在表面略凹;下部叶具柄,上部叶无柄。花单生于茎和分枝顶端,被淡黄色平展的刚毛。花蕾长圆状倒卵形,下垂;萼片2,宽椭圆形,长1-1.8厘米,绿色,外面被刚毛;花瓣多形,分四片和重瓣,圆形、横向宽椭圆形或宽倒卵形,长15至20厘米,全缘,稀圆齿状或顶端缺刻状,具多种颜色,白色、黄色、桔色、蓝色和鲜红色等,基部通常具深紫色或黑色斑点;雄蕊多数,花丝丝状,长约8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1毫米,子房倒卵形,长7-10毫米,无毛,柱头5-18,辐射状,连合成扁平、边缘圆齿状的盘状体。蒴果宽倒卵形,长1-2.2厘米,无毛,具不明显的肋。种子多数,肾状长圆形,长约1毫米。花期初夏。
地理分布
原产于中欧,巴尔干半岛,经多年人工培植,已经遍布欧洲
高山罂粟-在川滇交界处的大雪山
黑沉沉的云雾从云南省方向弥漫过来,掠过幽蓝的冷杉林,一路朝着川滇交界处的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涌来。山峦的最高处是一列因寒冻风化剥离得只剩嶙峋峰刃的石灰岩山体,锯齿状的轮廓在流动的大雾中渲染着诡异和神秘。石灰岩山体下大片的流石滩毫无生气,光秃秃如月球一般荒凉。
流石滩的下方海拔4500米,就像生命的分水岭,植物正从贫脊的土壤中萌发,在东喜马拉雅山脉的莽野里展示着生命的顽强和力量。那是一片生机勃勃的五花草甸,深浅不一的粉色蓼科植物覆盖在山坡上,像一层柔软的地毯。花形千差万别的马先蒿开着紫色和红色的小花,像镶嵌在地毯上的图案;龙胆从绿色草甸上发出幽蓝的微光,草丛中的翠雀像飞舞的益鸟。还有报春、彩虹花和灌木状的攀援重瓣铁线莲,五彩斑斓的高山花卉在短暂的夏日展现着它们令人惊讶的生命力。山坡另一侧是一大片被森林火灾烧过的高山柏,枯死的躯干蛇般蜷伏在地表,枯枝丛中,一簇簇黄色的花朵在冷风中摇曳着轻薄如纸的花瓣。这些高贵而美丽的花朵就是辽阔的喜马拉雅山脉群山中的传奇绿绒蒿属
高山罂粟-喜马拉雅罂粟的诱惑
云雾托不住水滴的重量,终于变成冷雨铺天盖地的横扫过来,吞没了四周的雪峰和峡谷,让一切变得混沌。天色已晚,穿越川滇边界的道路曲折而泥泞。公路的一边是深深的狭长山谷,在灰暗的暮色里让人望而生畏,谷底的激流像一条白色哈达,落差使它一路撞击着砾石被摔成雪白的泡沫,隔着二十多公里都能听到它的咆哮;另一边是大山,悬在山崖上的只是一条简易公路,汽车得小心滑行。四周是如此的宁静,除了划过空中的鸟鸣,就只有我们汽车的发动机在群山间孤独地喘证
透过雨幕,不时能见到报春、鸢尾乌头属翠雀和成片的杜鹃。在植物志上,这些都是大名鼎鼎的高山花卉。100多年来,无数的生物学家都梦想着进入这个自然殿堂,在地球最高的高原上,领略这个植物世界的丰富和非凡。
在欧洲,绿绒蒿属还有一个名字叫喜马拉雅罂粟。目前发表的这个属的植物共有49个种,其中有48个都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最早描述并正式发表喜马拉雅罂粟的是瑞士植物学家De Candolle,1824年他基于采自尼泊尔的标本正式发表尼泊尔绿绒蒿绿绒蒿属napaulensis DC.
栽培技术
播种或根插繁殖:于8月下旬至9月都可播种,甚至10至11月也可播种,幼苗为直根系,不耐移栽,播种最好用小花盆或营养钵育苗,待长出3~4片叶时脱盆下地,也可直接播入地中,2周出苗,具3~4片叶时间苗,株行距20-30cm,不再移栽。根插宜于早春萌芽前或秋季进行。若在生长期内移栽,应待植株具6~7片叶后于阴天进行。移栽之前一定要透水,挖掘时尽量多带土,少伤根系,以利成活。栽培管理定植时,植株需带土。喜充足的阳光、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较耐寒,在华北地区多有栽培,定植后每年应及时追肥、除草和松土。幼苗期间要保证水肥充足。花前施1~2次追肥,可使花开艳丽。夏季应创造冷凉的生长环境。花后及时剪除残枝败叶,可使余后的花开得更好,并可延长花期。花谢后,子房迅速长成直径3-4cm的蒴果,月余果熟,内有种子数千粒。耐霜,但严冬叶片逐渐枯萎,来春返青后,隔二周追肥一次,使植株健壮,花大色艳。该种易得腐烂病,若发现病株应立即销毁,并进行土壤消毒,以防蔓延。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正文
形态特征
地理分布
栽培技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