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战车的人》(Riders in the Chariot)是
澳大利亚作家
帕特里克·怀特于1961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乘战车的人》又译作《战车士》或《四驾车》,是怀特的代表作之一。帕特里克·维克托·马丁代尔·怀特,1973年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内容梗概
《乘战车的人》全书共分七部,十七章,近五十万字,是一部难度颇大的鸿篇巨制。小说的故事情节大致可分四部分:一、老处女黑尔小姐对女邮政局长讲述了她们家的兴衰史。赞那杜一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黑尔小姐的私人宅第已经今非昔比了。值此,交待出小说主要所反映的时间:二次大战时;地点:
澳大利亚;二、黑尔小姐与希梅尔法布不期而遇。后者对前者讲述了自己坎坷的身世与经历。战争的严酷及其给犹太人所带来的灾难尽收眼底;三、斗转星移,他们的交往密切了,了解加深了,逐渐建立起奇特而真挚的友谊。加之乐善好施的劳动妇女戈德博尔德太太和不同凡响的澳洲土著艺术家杜博的出现,他们的境遇、他们的作为、他们的思考,致使作者着意所歌颂与讽刺的径渭分明;四、上述四人除戈德博尔德太太仍在走着自己的路之外,其他三人皆随着昔日辉煌的赞那杜的毁灭而消亡。
人物介绍
黑尔小姐
黑尔小姐是个性情孤僻、离群索居、装束奇特、其貌不扬的老处女。她一出场就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她“身材
矮小症,脸上长着
雀斑,她穿的那双长筒袜可能已经从腿上褪下去了。”她常年戴着一顶编得粗糙的柳条帽,“这使她有时看起来好象一株向日葵,有时候,恰象一个快要散架的破篮子。”她之所以被冠以“黑尔”之名,不无道理,因为英文中的“黑尔”(Hare)是野兔的意思,她正象野兔一样行为诡秘,不可思议。很多人称她是“疯子”,是“精神病患者“,可是,这位昔日曾是雕栏玉砌、金碧辉煌的私人宅第和赞那杜的主人,却有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情:赞那杜极盛时,每年都有亲朋好友自国外专程前来作客。一次,年青的来客中又多了一位漂亮小姐,这不禁使她醋意大发;她对其父的死,总有一种负疚感一一因为她当时救助不利,才使他最后淹死在赞那杜的大瓮里。所以,“当她父亲的形象在她的记忆中愈见淡薄时,她才乍着胆象狐狸或者笨虫子似的出来探索一处隐蔽在生活中的真理”;她初遇希梅尔法布时,先是被他的大鼻子迷住了,后来竟用自己那满布
雀斑的、颤抖的手握了那犹太人的手,并开始磨擦起来。这时,“她似乎感到作为一个女人的滋味。那或许是第一次,而且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希梅尔法布
如果说黑尔小姐是作者在本书中浓墨重彩的一个人物,那么希梅尔法布则是作者刻意强调的核心。这位被人绑在模拟十字架上受尽折磨的弥赛亚— 犹太人所期待的救世主,部分是根据作者在纽约的一位出版商作为原型写成的。怀特说:他写他是依据“人的遗传精神,而不是人的仪表。”书中的希梅尔法布是一位见多识广、博学多才、饱经风霜、历尽坎坷的犹太人。他于19世纪末出生在
德国北部的一个富裕的犹太商人家里。父亲是位事业有成、慷慨大方的人;母亲是位虔诚的基督徒。他自幼受过良好教育,后来获
英语博士学位,并在
牛津大学继续研究工作。战争开始时,他服过役,负过伤。退役后,认识了排字工的女儿雷哈,俩人随即共坠爱河并结成眷属。然而,美好的一切犹如过眼烟云,不复存在了。眼下,作为犹太人,他耳闻目睹并亲身遭受其他犹太人所遭受的和未曾遭受的许多凌辱与苦痛: 德国人不顾他光荣的过去,解除了他的职务; 他访友也吃到了闭门羹;他家如同犹太教堂一样燃起了熊熊大火,屋内的家具烧得荡然无存;他的爱妻被人劫走了,从此杳如黄鹤。他亲眼目睹过德国人用绳索和钢刀将成批的犹太人逼到毒气室里活活毒死的惨景。那次,他幸免一死,因为留有他用。后来,他颠沛流离,漂泊到异国他乡—
澳大利亚。在一家工厂里找到一种不起眼的在铁板上钻孔的活。这位昔日的、堂堂的大学教授沉默寡言了;这位曾几何时驰骋疆场的勇士逆来顺受了。可是,等待他的仍将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命运。更有甚者,他竟被人绑到树上,任人唾骂、推撞、刺割和踢打: 很多的血从头上、身上、手上流了出来,“那黑色的血块和污迹乏味得连
苍蝇都不理睬” 。所以,除了认认真真地劳动,老老实实地做人以外,他将满腔热忱全部倾注到对上帝的爱、对上帝的祈祷之上。因为他知道自己具有力量,所以“透过所有的漫骂、蔑视、讥笑和苦痛,他继续企盼着”,“他感到一种平静和清澈,那纯洁如水的平静和清澈,在其中心映现出他的上帝。”因此,在弥留之际,他变得更加温和了。
阿尔夫·杜博
阿尔夫·杜博是作者笔下的一位聪明过人、纯朴笃厚的澳洲土著人。他也生在一个河流纵贯的保留地上,其母为一土著妇女,其父却不知道是哪个白人汉子。他自幼被教区长及其寡妇姐姐所领养。他学过拉丁文,但特别喜欢绘画。严格的教育和周围的环境逐渐形成了他那孤僻、沉默、忠厚、正直的性格。为了自由,他离开了监护人,开始漂泊游荡起来。他捡过垃圾、干过杂活、受过别人的施舍;遇到过妓女,甚至得过性病。后来辗转来到巴兰纳格利自行车车灯厂(希梅尔法布干活的工厂) ,找到一个扫地的工作,成了一个“只能整天跟扫帚打交道”,“体面人不愿挨近的畜生”。但是,他却与无人理睬的希梅尔法布建立起一种异乎寻常的关系,尽管起初是“羞羞答答” ,有着“未曾表达的互不相认的默契” ,但他对他却一直寄于着最大的关注与同情:当希氏干活将手碰伤时,是他注意到那伤口流出的血; 当那犹太人被绑到树上受尽折磨时,又是他看得最清。他感到和那人一样孤独,并为着未曾割断捆绑那人的绳索而疚愧;当听到那人的住处着起火时,他便狂奔到那里,却发现那里只剩下一副房屋的框架。他将去梦想,去遭受,去用绘画表达自己隐藏于心的孤寂与悲痛,但他深知这必定是苍白无力的,于是,他责备起自己的黑皮肤。他呕吐了,吐血了。他弄清了“那血的概念” ,有时,那是自己枕七令人作呕的
褐色污迹;有时,则是“赎罪的明亮的
栗色的颜料” 。这个在经历苦难之后一心想通过绘画赎罪的心灵扭曲了、倒置了,这正象他的绘画一样:“呈现出一种永恒和运动的关系的颠倒” 。于是,这位“人类中不幸中的不幸者”变得玩世不恭了。所以,当他死去的时候,看起来倒很自然,似乎一直“躺在一种虚假的玩笑中”。
戈德博尔德太太
戈德博尔德太太是作者着意刻画的又一个人物。这位勤劳朴实、乐善好施的劳动妇女,出身贫寒,早年丧母; 其父是个补鞋匠,一位忠厚、朴实的基督徒。她继承了父亲对义务忠心的美德。所以,在黑尔小姐眼里,她是个大好人,并保持着好人最明显的特征。她膀大腰圆、体格健壮,在她那红棕色腊状的皮肤上,流淌的汗水将毛孔都张大了。她的眼神却是平稳而阴沉的。为了赚些钱补贴生活,她给人家洗衣服。她喜欢边熨衣服,边唱歌。有时,她便回忆起她与弟弟罗布一起去教堂的情景。她很疲劳,但很惬意。当她听到那
管风琴的演奏声时,“她的勇气荡然无存。瞬息间,她飘浮在优柔寡断的云雾中,受到无限仁爱手指的抚慰”;她忆起那场飞灾横祸:那次运干草时,弟弟被马车压死了!“她双手紧紧抱着那压坏的
甜瓜— 那是她弟弟的头。”悲痛欲绝;她忆起父亲给他们娶了个继母,一位安祥、冷静的女教师。然而,她还是离开了他们,只身来到
悉尼。起初到一户人家帮厨,后来又当了另一家的客厅女仆。在那里,她遇上了送冰人汤姆·戈德博尔德。她们相爱了,结婚了,生了三个女儿。严酷的现实使她悟出一个道理:“人的本能是互相仇视的” 。但是,这却抹煞不了她内心的仁爱与善良。她对黑尔小姐体贴入微,甚至有个冬天,她一直照料着那个得上
肺炎的人;她到妓女卡利尔太太家找丈夫时,邂逅那个澳洲土著人。他为了“爱的使命”,倒下去了,嘴里喷出了血。还是戈德博尔德太太弯下腰给那人擦净了血; 平时她给希梅尔法布洗衣服,也照料些他的饮食起居。尤其当他病入膏育时,又是她和她的孩子们主动将他抬到自己家,全面护理⋯ ⋯她“似乎在为不相干的事物生活着。在她的生活进程中,她已为平淡无奇和鸡毛蒜皮的事产出一种爱恋和尊重” 。由于替代母爱的不可遏制的渴望使她与世隔绝了,她宛如“安放在死者坟墓上的一尊石像总在那永恒的盔甲里挣扎着”一与叙述三者不同的是:戈德博尔德太太摆脱了死亡的命运,因为她的“脚跟稳稳地站在那块土地上。”“她总低着头,避开眼花缭乱的事物,不停地向前走去。”
作品赏析
意识流
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在第五部第十一章写希氏与杜博从相互默认到借故开口之后的情景时,就更明显了: 书中先写犹太人希梅尔法布坐在钻床旁,边干活边想:他与土著人杜博终于开口说话了,这会不会改变他们以往那种沉闷的关系呢?这句话开始的一坐一想显然是传统叙述语. 接下来,除了“只要那土著人从一旁走过”和“一次,土著人微笑了”是平铺直叙外,其余皆属心理分析式的内心独白,即人物意识的流动汇集在作者的分析之中,经过作者的转述而被“通知”给读者了。你看那犹太人思忖着(叙述语):他们的关系也许不会因为他们开口讲了话而能有所改变,那已是根深蒂固了(潜意识)。但又一想,开始时他们所形成的那种“羞羞答答” 、“未曾表达的互不相认的默契”的僵局或许已经松动(潜意识)。尽管此后,他们再没有语言上的交流(意识),但彼此都能感知到对方的存在(前意识)。有时,那年轻人几乎要咕浓出声了(潜意识);有时,那长者几乎要点头示意了(潜意识)。甚至彼此互相寻觅、互相理解,连微笑都能心领神会了(潜意识一无意识)。这样,人物的心理和意识活动不再“攀附在情节的枝蔓上”,而是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表现对象出现在作品之中。这与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将人的精神领域分成三个层次的理论恰好吻合。弗氏将人的意识分为无意识(不自觉层)、前意识(觉前层)和意识(自觉层)。其中无意识包括潜意识(下意识),有时甚至还有前意识。他特别强调人的本能和无意识、潜意识的作用。在他看来,人的意识活动有如
冰山,只有其尖端(自觉层)浮在水面上,而具有决定意义的绝大部分(不自觉层、觉前层)则淹没在水面之下。他认为艺术家的任务不仅要表现人的意识活动,还要去探索精神的“黑暗大陆”—无意识,以达到心理上的而非浮于表面的真实。
感官印象
感官印象(sensory impression),顾名思义,就是借助各种表达手段给感觉器官留下印象。这种被
米尔顿·弗里德曼称之为意识流文学三大技巧之一的表达方式,在《乘战车的人》书中也时有运用。当意识处于所谓的“觉前层”或接近于“不自觉层”时,其思维几乎处于消极状态,并受到瞬息即逝的印象的约束。这时,就很难用语言将其表达了. 于是,就产生了离奇的实验—借助其他手段,给感官(特别是眼与耳)留下印象。《乘战车的人》书中很多地方(如主人公祈祷或忏悔时),经常使用破折号、删节号、大写字母、斜体字、拟声词、新造词、不规范语式,有时接近于机械的书写等等。另外,内容一旦用
英语难于或不适于表达时,
德语、
法语、
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
波兰语、
捷克语、
意大利语、拉丁语、
希伯来语、
依地语甚至梵语便信手拈来,取而代之,以便造成感官印象,完成人物延绵不断的意识的流动。
叙事方法
怀特在《乘战车的人》书中尽管沿用了传统叙事方法(如对书中四主人公的传记式的叙述),但也毫不影响其时序的颠倒而融合、空间的错落而井然的特点。如开始时,写黑尔小姐到邮局给打算聘用的女管家乔利太太拍电报。其间,她对女邮政局长讲述了她家的往事:想当年,赞那杜(她家的宅第)雕栏玉砌、金碧辉煌。亲朋好友(尤其她的表兄)每年都要自国外而来,到此作客。他们在枝形大吊灯下,伴着
悉尼的乐曲,翩翩起舞,吃着专门厨师制做的特殊风味食品,好不惬意。那位风姿绰约的安蒂尔小姐曾使其貌不扬的她忌妒不已。后来,家道败落了,特别是当其父去世之后,她和她的母亲生活拮据,常常靠人接济。追述过后,又回到现实中:黑尔小姐自邮局出来,路上遇到了戈德博尔德太太。乔利太太来到赞那杜,这时的它已经今非昔比了。乔利太太与女主人走在走廊里的镶嵌地板上,脚下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空洞洞的声响。她们经过一个个紧闭的房门,听到老鼠叽叽的叫声. 黑尔小姐对乔利太太讲着话,一桩桩往事又浮现在眼前:她想到她的母亲,想到女仆佩格,特别是想到她的父亲。对于他的死—淹死在赞那杜的水瓮里,她总有一种负疚感— 因为她当时救助不力,才促成了那场悲剧。追忆完毕,又回到现实中:她说自己最近如何与那个土著人相遇,戈德博尔德太太如何照料她,她又如何从梦中惊醒,听到震耳欲聋的轰隆声—那是石头的爆裂声,那是尘埃的下陷声,那是赞那杜毁灭的前兆。
从上文看,这是回忆伴着回忆,不受时间的束缚,感觉中的“现在”和“过去”保持着联系,互相渗透、互相重叠、互相置换,形成一种意识活动的错综复杂的“迭印图”。这种结构在主人公希梅尔法布对自己家世的回忆与追述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书中用了整整三章(第五章~第七章)的篇幅近十万字来完成上述过程。当希氏和黑尔小姐分坐在路边树旁的两块石头上,他对她开始讲述自己的家世和经历时,那还是一个“草木茂盛,争荣竞秀的”春日的“早晨”,到他讲完时“白昼已变得温和起来”。在这短短的几小时里,作者借希氏之口讲述了近百年的社会动荡与家庭变迁史. 他对那女人“大谈特谈他所经历的所有最为隐私的、时而最为恐怖的细节”。这种传记性的叙事方法,描写的生活是独立的客观存在,精神的东西通过物质的东西表达出来。正如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所说:“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似乎通过动作— 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见诸实现。
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在《乘战车的人》书里贯穿始终。书中“战车”先后出现4次之多:那可能是“几辆巨大的双轮云车,从崎岖不平的天空中隆隆而过,驶向那排红色的毁灭”(第一部,第四章);也可能是“上帝的创造之光照进了宗教活动家的躯体。他们就是上帝的战车”(第二部,第六幸);可能“那车轮正在镇上的黑色轮廓中磷磷地前行着。群马嘶鸣着、惊叫着、挑逗着妒忌的苍弯。”(第三部,第七章);或是“由八匹木马拉着的,停在通往阿波罗的小径上”的小巧玲珑的小木车,“一把徒劳无功的火炬拖着它那有形的火光的一条条飘带”(第五部,第十一幸)至于那“乘战车的人”的形象,或许是“那种手臂照亮了四个隐约可见的木制神人,他们都直挺挺地坐在小巧玲珑的战车里”(第五部,第十一章);抑或“耀武扬威的征服者威风凛凛地乘着战车,腾云驾雾,驶向那神殿的大门”(第四部,第九章。从上述引文不难看出,所谓的“战车”正是作者“托物寄情”的思想情绪的“对应物”,是一个意旨深奥的象征。一方面它象征着“赎罪”与“超脱”的神圣概念,另一方面又象征着生活中的希望与光明。“乘战车的人”(暗示书中的主人公—笔者按)历经磨难与凌辱之后,经过“赎罪” ,净化了心灵,正飘洒、超迈地驾驭着“战车”,驶向那“人类唯一的理想境界”。这不免让人想起
伍尔夫的意识流长篇小说《
到灯塔去》。“灯塔”也是一种象征:主人公走完了到“灯塔”去的实地路程,也走完了其精神上漫长的“天路历程”—这不仅暗示出作品的主导意象,也赋予了作品以深的意蕴。
然而,象征物毕竟是灵活的、可塑的。“战车”和“乘战车的人”所暗示的情感意识,我们似乎理解,又不完全理解,于是,作品便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具有了诗意浓浓的朦胧美。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说过:“美是这样一种东西,带有热忱,也带有愁思,它有一点模糊不清,能引起人的揣摩猜想。”这种“揣摩猜想”就是一种审美判断过程。“欣赏主体的审美判断不是一种理智的判断,而是一种情感的判断。这就要读者借助想象的空间,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意向,去充分感受奔流在意识深层里的情感的波澜,在审美观照中激起共鸣。
影响
在《乘战车的人》中,怀特用喜剧手法描写一对孪生老人痛苦一生。书本在1961年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伟大而从容的杰作”,作者因而先后荣获了迈尔斯·弗兰克林文学奖(1962)及国家基督协会颁发的兄弟情谊奖(1963)。
《乘战车的人》所涵盖的知识面极广,大地万物,应有尽有,可谓
澳大利亚的一部货真价实的小百科全书。 《乘战车的人》之所以成功,意识流的运用,功不可没。 《乘战车的人》如同怀特的其他小说一样,不以情节取胜,而是将人物放在一起,任其发展。该书遵循怀特喜欢的模式和强烈的中心概念,通过传记的方法向前推进,然后是明显细节的尽情扩展。其形式与其说由外部的框架,不如说由内部的力量所决定,其故事更多地在为人物服务。
作者介绍
帕特里克·维克托·马丁代尔·怀特(Patrick Victor Martindale White,1912-1990)
澳大利亚小说家、剧作家。生于
英国。
莱斯利·怀特自幼喜爱文学,9岁就能读懂莎士比亚戏剧。1932年,怀特赴英国剑桥皇家学院研读现代语言,毕业后留英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服役于
英国皇家空军情报部门,赴
中东工作五年。1948年回澳大利亚定居,先经营农牧场,后专门从事写作。
怀特的作品有明显的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现代心理分析学说的影响。他善于运用意识流的手法,大跨度地将情节与人物内心活动编织在一起,细致深刻地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给人一种迷离变幻的感觉。他曾对
英国广播公司的记者说:“对我来说,人物是至关重要的,情节我不在乎。 ”他的小说大多篇幅浩瀚,用字冷僻,善于比喻和景色的描写。有人说他的小说是只有他自己才明白的天书,是文学味太重的散文。尽管对怀特的创作有争议,但评论界一致公认他是当今世界上富于才华并卓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获得荣誉
2021年1月6日,《乘战车的人》荣获
澳大利亚最高文学奖“迈尔斯•富兰克林奖”,并入选《理想藏书》英语文学书单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