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马曲村位于
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与
郑州市隔河相望,属焦作市,
武陟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4°C,年降水量575.1毫米,无霜期211天。
历史沿革
北焦作市武陟县县城东郊。据说,该村在
北宋前,叫“冷家庄”,改村名跟北宋第一任
皇帝-
赵匡胤有关。
五代十国末,
后周归
德军节度使、禁军统帅赵匡,曾经率军在怀川一带作战。因寡不抵众,他带的官兵被打散。于三月初五日黎明,他一人一马,借着大雾来到三棵古槐树下。他既冷又饿,既惊又怕。他既怕敌军追来,又得趁着大雾,敌方视线不好,赶紧找吃的。牵着马不好找,不牵又怕马走丢了。无奈只好将马拴在中间那棵最大槐树的树叉上。自己去周围找吃的。
在拴马树的东南方500米处,就是冷将家庄,住着十几
扈姓冷的人家,周围是荒草沙滩,十分贫瘠。赵将军敲响了最近的一家门,没等开门,他就晕倒在地。众人抢救了三天,他才醒来。他求众人帮他找马。他和大家找到的仅是匹死马。赵将军爬在马身上悲泣道:“吾马委屈也,吾马委屈也!”他告诉恩人们,此马陪我多年,助我屡见奇功。没想到,未死到敌人手中,却因我的失误,死在我的手中。我要是不拴马,又伤又饿的马,会本能的找吃的。不至于死的这么快。我的马冤死在这里了。以后我决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九月二十日,经过半年的治疗,
赵匡胤的病好了。冷家庄人给他买了匹马,送他回家。
从此,赵将军与人共事,恐怕委屈对方,冤屈部下,造成冤假错案,。坚持遇事三思,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春天,赵匡胤被众将领拥立为帝,即太祖皇帝。三月初五日,刚当上皇帝的赵匡胤,突然来到冷家庄拜谢恩人。除每人一匹宝马外,方圆二十里地都给冷家庄。用三天时间,在古槐树处修建十亩大的行宫,敕名“古槐寺”。并且交给冷家庄人管理。冷家庄人提议,因宝马冤死在庄上,为警示后人,愿将庄名改为“马屈”。皇帝高兴地亲笔书写了庄名,在寺内树碑颂扬。以后,每逢三月初五日,太祖皇帝就来古槐寺办公三日。并命地方官,每逢九月二十日,来古槐寺办公三日。实际上都是在研究避免“委屈”,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太祖曾对“马屈”人说:“不敢以诛夷待旧部”,“不敢以苛法督责吏民”。(均见王夫子《
宋论》卷一)。该寺为官民合办,寺庙一体。每逢“办公”时,太祖和地方官吏,都要在寺前广场举行盛大仪式,于民同乐。该习惯一直延续到今日,形成现在的“三月初五会”和“九月二十会”的庙会。
由于有古槐寺的保护,马屈村人丁兴旺。明、青时期,来了很多
张姓和
王姓人家,其他姓也有人来,村里人太多了。为了方便生产、生活,一些人主动搬到古槐寺的西边住了,大家称他们“西马屈”。原来的村庄只好叫“东马屈”。后来,有些人觉得“屈”字和“曲”字音同意近,但是“曲”字好说、好写,慢慢就写成现在的“东马曲”和“西马曲”。
现村内状况
近些年,东马曲村在村委主任王小海的领导下,村内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已经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现在的东马曲村,水源有保证,道路畅通,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建设,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得以改变,日子越过越好,现已经实现全村通暖,煤气管道,自来水全面覆盖,超越了很多县城的基础设施,让全村老百姓都能够走上致富路。
同时在土地管制上,王小海同志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使得村内土地理想化,经济化的运用,能够真正的造福老百姓,使得村内福利待遇居
武陟县之首。在未来发展上,在村长王小海的带领下,东马曲村会发展的更好,老百姓的生活会比现今更好,让全村过上更好地生活。
文化
武陟安氏宗祠
武陟安氏宗祠座落于武陟县城东五公里处,是保存完好的
清代建筑群,东西两院并列。西院为旧祠,始建于大清
乾隆二十八年,占地三亩有余,西大殿飞檐重叠,雕梁画栋,五脊六兽。东西廊下各镶嵌有砖雕、人物花卉,栩栩如生,实属古建砖雕中的上乘之作。于大清光绪二十一年,用四年时间在旧祠东邻修建新祠,占地约九亩有余。
新建的安氏宗祠无论在规模和工艺上都远远高于旧祠。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门前有月台宽敞、
石狮雄踞。门上高悬大清翰林院士毛绳庆手书的“安氏宗祠”门匾。其雄伟庄严之势,可与多处名胜古迹媲美。腰房为拜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新建的“追远堂”也是面阔三间,进深两间。
令人惊叹的是一座有99平方米的砖木结构古建筑。整个前沿敞开,虽有砖砌房檐,仅作陪衬之用,整个房顶的千钧重量在两山墙和厅中的四根立柱上。站在拜殿中,倍感光线充足,宽敞明亮。祠内所有建筑均为单檐硬山造,灰板筒瓦覆顶,脊上和头的雕刻或镂空或悬浮,美仑美奂;额房和
驼峰上的木刻,或人物、或花卉惟妙惟肖。特别是“追远堂”房顶上的透雕花脊,更是古建筑中的稀少的精品。“追远堂”隔扇上的雕花栩栩如生、做工精细。各座古建筑上悬挂的牌匾均出自名家书法。
2004年,因需要,新盖仿古建筑西屋一座,更衬托出宗祠气势恢宏。2009年,省人民政府拨款,县文化局聘能工巧匠,对老大殿进行修缮。
该
聂氏宗祠历史悠久,古色古香,堪称宗祠文化的佼佼者。2006年,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文物管理局多次考证,在省众多宗祠中把安氏宗祠确定为唯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充分体现出安氏宗祠非凡的文物价值。
代表人物
现代人文
张文通(1899~1962),字贯一,
武陟县东马曲村人。自幼从师于武陟县东厂何明顺师傅学
大洪拳。
1925年在
木栾店广济小学任国术教员。1927年经
河南省省第四行政公署选拔,赴
开封市打擂,获第二名,由河南省长
刘峙亲授“青钢剑”一柄。同时被授予“武士”荣誉称号。同年秋代表河南省参加在南京举办的全国武术(打擂)比赛,获甲等第五名,授予“国士”荣誉称号。由
冯玉祥将军颁发奖品,并获镌刻有“行政院长
汪精卫”(汪精卫)名讳的剑一柄,还与南京国术馆长张文汇合影留念。
1928年前后,张与李明福(孙庄人)、吴一善(傅村人)、王之丰(大封乡孔村人)共同主持
武陟县国术馆的馆务工作。
1928年至1951年在
河南大学、开封女子师范、开封女子中学、省立十四中学(武陟县)、武陟师范、焦作普济小学任国术教员。
1951年,参加
平原省第一届运动会,获奖品、奖章、锦旗。1962年病逝,终年63岁。
张德甫,1910年生,武陟县城关乡东马曲村人。北京
私立大学肄业。1927年参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教师、科员、区队长、,
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小学课本编委会副主任、主任等。1932年,在北京被
中国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936年被党营救出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上海航运学院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大连航运学院副院长。交通部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副院长、代院长、革委会主任、院长。
参考资料
武陟安氏宗祠.焦作市武陟县武陟安氏宗祠旅游指南.202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