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县大东沟镇位于
晋城市西北部,距市区17.5公里。东与巴公镇及城区西上庄办事处相连,西与
沁水县交界,南接
川底镇,北临
下村镇。全镇30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总面积96.3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大东沟镇常住人口为22181人。
简介
大东沟镇地形呈“两山夹一河”之势,伊候山、可寒山分列东西,长河纵贯南北。陵沁路、东大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历史上,沁水、
阳城县等县毗邻地区及晋城西部地区的粮食、山货都在这里上市成交,素有“四十里长河一码头”之誉。这里自古手工业发达,铸造、编织盛行,能工巧匠颇多。解放前和解放初,本省各地及
内蒙古自治区、
甘肃省、
青海省等地遍留
大东沟手工业者的足迹。
自然资源
大东沟镇位于全国最大的煤田——沁水煤田边缘。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凭借丰富的煤铁资源,全镇以挖煤炼铁为主的乡镇企业蓬勃兴起,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近几年来,适应煤炭资源整合和小
冶炼取缔的形势,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全镇人民调整产业结构,商贸、建材、种植、养殖等产业逐渐兴起。全镇人民正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积极进取,争先发展,瞄准构建开放、活力、和谐新东沟的目标奋力前行。
大东沟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等。
历史沿革
1949年,属晋城县第三区。
1953年,分属东沟、北村、辛壁、西洼、司家山、庾能、贾泉、坪头、常店9个乡。
1958年,属东沟公社。
1984年9月,大东沟公社改大东沟镇,增设范庄村民委员会,改辖30个村民委员会。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大东沟镇辖东沟、峪南、辛壁、马村、七干、北村、西洼、西岭头、东王庄、黑泉沟、岭南、东刘河、庚能、贺坡、关庄、贾泉、段都、坪头、双河底、西王庄、范庄、常坡、南坪、沟西、中街、嵇庄、司家山、常庄、西刘河、郭河30个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大东沟镇下辖2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东沟村北区160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东沟镇地处泽州县西北部,东与
巴公镇、城区
西上庄街道相连,南与
川底镇相接,西与
沁水县郑村镇交界,北与
下村镇毗连,区域面积96平方千米。
水文
大东沟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长河1条,从北至东南流经境内段都、坪头、双河底、东沟、峪南、辛壁6个村,长7.32千米。
经济
综述
2011年,大东沟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007元。
农业
大东沟镇有农业耕地面积36693亩,人均1.1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10692万元,比上年增长2.5%,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61.6%;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谷子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1940吨,人均366
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等。
大东沟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62400头,年末存栏25300头,羊饲养量12100只,年末出栏5200只,收购山羊板皮4300张;牛饲养量1200头,年末存栏6800头;家禽饲养量13.4万羽,上市家禽4.2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2935吨;其中猪肉2813吨,牛肉48.7吨,羊肉73.3吨;禽蛋958吨;畜牧业总产值465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3.6%。
截至2011年末,大东沟镇有森林面积37900亩,林地面积35700亩,其中防护林32600亩,
经济林31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32万株,林木覆盖率为26%,活立木积蓄量20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130亩,产量40吨,主要品种有
苹果、梨、桃、枣等。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200台(辆)。
工业
2011年,大东沟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8.3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76.3%。2011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职工3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300万元,比上年增长42.9%。
2018年,大东沟镇有工业企业15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
商业
2011年末,大东沟镇有商业网点292个,职工468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00万元,比上年增长6.6%。
2018年,大东沟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个。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大东沟镇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655人,专任教师3人;小学13所,在校生1829人,专任教师13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330人,专任教师9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8%,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大东沟镇有各类科技人才45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400人,经营管理人才600人,技能人才100人,农村实用人才1400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大东沟镇有各类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个;电影院1座,座位460个,年放映160场次,观众8万人次;
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30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50人。
2011年末,大东沟镇有84%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60%以上。
2011年末,大东沟镇有广播喇叭2000只,通响率100%,广播综合覆盖率100%;有中央、省、市、县等电视台42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100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9.1%。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大东沟镇有卫生院1所;病床6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张。专业卫生人员94人,其中执业医师27人,
执业助理医师14人,注册护士2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人、执业(助理)医师1.3人、注册护士0.7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2003人次,住院手术台142次,出院病人1205人次。
2011年,大东沟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9998人,参合率99%。
社会保障
2011年,大东沟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65户,人数1096人,支出126.26万元,月人均96元,比上年增长12.4%;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7人,支出6.8万元,比上年增长2.4%;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2人,支出4.62万元,比上年增长19.6%;农村医疗救助7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55人次,共支出16.5万元,比上年增长22.3%;农村临时救济90人次,支出0.9万元,比上年增长3.4%。
2011年,大东沟镇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6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5万亩,倒塌房屋120间,直接经济损失60余万元,救灾支出17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8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78万元。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大东沟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7千米,投递点30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5.3万份、期刊2.5万册。有固定电话用户6544户,移动电话用户7601户,宽带接入用户2623户。
供电
2011年末,大东沟镇镇区有220千伏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3台。综合电压合格率95.5%,供电可靠率99%。
交通
大东沟镇境内有乡级公路1条,总长21千米。2011年末,镇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2条。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大东沟镇辖区总人口3261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95人,城镇化率4.3%。另有流动人口433人。总人口中,男性16022人,占49.1%;女性16589人,占50.9%;14岁以下7050人,占21.6%;15~64岁22768人,占69.8%;64岁以上2793人,占8.6%。总人口中,以
汉族为主,达32596人,占99.9%;有回1个少数民族,共15人,占0.05%。2011年,人口出生率9.2‰,人口死亡率4.8‰,人口自然增长率4.4‰。
2017年,大东沟镇常住人口28093人。
截至2018年末,大东沟镇户籍人口32066人。
根据
泽州县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大东沟镇常住人口为22181人。
发展历程
科学发展观
大东沟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机遇,拼搏进取,赢得了全镇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2006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8.3亿元,税收收入完成424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85元,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端。
163战略
镇党委、镇政府经过集思广益、科学论证,确立了全镇“十一五”经济社会“163”发展战略。即紧紧围绕“建设开放、活力、和谐、新东沟”这个目标,认真抓好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民营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健全、新型农民培育“六大重点工程”和基层组织、民主法制、精神文明“三大建设”。六大重点工程是:现代农业工程。以长河两岸为一体,重点扶持和建设涉及10个行政村1500亩农田的国家级、省级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将其建成绿色农业示范园区。以东西两山20个行政村为两翼,主攻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蚕桑、畜牧、中药材、干鲜果、小杂粮、蔬菜六大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工程。重点抓好四大产业:一是组建150万吨新型煤炭产业集团,建成西山煤矿、峪南煤矿、段都煤矿、辛壁煤矿4个年产30万吨的现代化矿井和南坪煤矿、白沙煤矿两座年产15万吨矿井。二是组建
冶炼产业集团。以179
高炉为主体,重点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冶炼企业和机械制造业。三是组建建材企业集团。围绕新上的60万吨选煤厂和在本镇落户的市
水泥厂等重点建设项目,充分利用本镇石灰石、废炉渣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环保型建材业。四是整合徐家大院、峪南阁、
乾明寺等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产业;民营经济发展工程。大树开放兴镇理念,多层面挖掘招商财源,尤其是利用在外担任领导职务的
大东沟籍人士这一资源,着力引进有利于大东沟传统优势产业延伸和新兴产业培育的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大东沟城镇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强长河综合治理和陵沁沿线新农村连片发展,搞好煤层气、沼气、
秸秆气等清洁能源建设;公共服务健全工程。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立镇、村、户三级文化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医保、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民培育工程。利用党校和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积极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三大建设是: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六个好”为目标,不断加强镇、村两级班子建设;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积极推行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度,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声声催人,争先发展的潮流势不可挡。不甘人后、勇争一流的
大东沟人民,决心咬定“163”发展战略不放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十一五”主要经济指标的奋斗目标是: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7.2亿元,税收收入达到7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0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107%、77%和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