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导弹
以打击装甲目标为主要任务的小型导弹
反坦克导弹(Anti-tank Missle)是一种以打击和摧毁坦克、装甲车和其他地面战斗车辆主要任务的小型导弹,它有步兵携带、车载和直升机搭载等多种使用和搭载方式。
反坦克导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最早的制导武器之一,发展历史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至60年代,反坦克导弹进入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产品为第一代手控的反坦克导弹。20世纪70至80年代,进入第二阶段,主要产品是红外半自动有线制导的反坦克导弹。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进入第三阶段,典型产品为激光架束反坦克导弹、掠飞攻顶的反坦克导弹和图像制导的反坦克导弹。截至2019年,处于发展阶段的第四代反坦克导弹系统典型的有高速动能导弹和”网火“导弹武器系统。截至2020年,国际反坦克导弹处于于二代为主、多代并存的阶段,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数量最大、最普及、使用最多,第三代反坦克导弹已经在当代战争中大量使用。
反坦克导弹按发射平台可分为便携式、车载式、直升机载式及固定翼飞机载式,按射程可分为远程、中程、近程和超近程四类。反坦克导弹主要由弹体、战斗部、动力装置、制导系统等组成。它的弹体一般用轻合金或复合材料制成;动力装置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制导系统由陀螺组件、遥控导线、光电测量装置、指令变换放大器和执行机构等组成;战斗部通常为空心装药聚能破甲型。此外,反坦克导弹的关键技术包括滚仰导引头技术、多模复合制导技术、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可变气动外形技术等。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反坦克导弹是在现代陆战的直接推动下,在与坦克装甲战车的直接较量与对抗中逐步发展和提高的。随着各种坦克、火炮、装甲车辆的大量使用和新型主战坦克在装甲防护、火力与机动等方面的不断改进与发展,现代陆战的突击能力显著提高,促使世界各国大力发展和研制各种类型的反坦克武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局部战争表明,反坦克导弹的大量使用彻底改变了现代陆战的作战模式,使其成为现代陆战中精确打击地面目标的主力装备,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研制历程
反坦克导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最早的制导武器之一,从早期的“小红帽”反坦克导弹开始到20世纪50至60年代,世界上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国家均积极地研制和装备第一代反坦克导弹。随着制导技术的进步,反坦克导弹已经发展至三代产品,且第四代产品的研制也在大力推进中。
反坦克导弹的发展历史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其主要产品为第一代手控的反坦克导弹;第二阶段时间在20世纪70至80年代,此阶段的主要产品是红外半自动有线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如法德的米兰、霍特、美国的陶和中国的红箭-8等);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典型产品为激光架束反坦克导弹(如法德英的中程崔格特等)、掠飞攻顶的反坦克导弹(如美国的陶-2B、瑞典的比尔等)以及图像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如美国的标枪、以色列的NT-G和NT-S及美国的长号等)。
第一代反坦克导弹
最早成功研制的国家是德国,其研制的”X-7“反坦克导弹(俗称“小红帽”)是这类武器的鼻祖。它的构造并不复杂,由战斗部、动力部、制导部三部分组成,制导部、战斗部在导弹头部,产生动力的发动机则在尾部。由于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所以这款导弹并没有应用到部队中。但是,德国的技术却引起其他国家的关注,法国在此基础上率先研制出了”SS·10“反坦克导弹,并投入了实战。”SS-10“一经推出,便远销世界各国,连续生产数万枚,各国相继开始加大研制投入。
第一代反坦克导弹采用目视瞄准,手动操纵。由于射手的反应能力低,弹速只能允许在150m/s以下,致使射手暴露时间长、安全性低。另外,弹制导回路的校正由人脑完成,使得射手训练困难,弹命中精度低,制导回路近程死区大。截至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绝大部分第一代已被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所取代。
第二代反坦克导弹
第二代反坦克导弹采用了三点法半自动瞄准线指令制导方式,射手只需保持将瞄具十字线压在目标上,即可保证命中目标。由于是半自动操作,故允许弹速提高。这样一方面缩短了弹飞行时间,减少了射手暴露的时间,缩短了最小使用射程;另一方面也允许减小翼面、舵面尺寸,采用折叠或卷弧尾翼,管式发射,从而简化了勤务处理,提高了可靠性。此法的缺点是,在弹的飞行过程中,射手需一直瞄准目标,从而有可能遭到敌方的攻击。另外,由于目标和弹标同时存在于测角仪视场内,因此,对方可通过施放红外诱饵,对发射放进行干扰。
为了解决这一代坦克正面装甲太厚,难于攻击的问题,一些二代反坦克导弹开始采用掠飞攻顶方面。该方案令制导弹药在瞄准线上方一定距离飞行,当弹接近目标,激光测距引信和磁探测器复合确认目标为装甲型目标时,向下斜置的破甲或爆炸成型战斗部被起动,攻击目标顶装甲,这样做可大大提高对装甲目标的毁伤效应。采用该方案的典型反坦克导弹有美国的陶-2B(陶式反坦克导弹2B)、掠夺者(Predator)及瑞典的比尔(Bill)等。
第二代半反坦克导弹
激光架束制导反坦克导弹。虽然这类制导弹药同样采用了三点法半自动指令制导方式,但此时弹偏离瞄准线的偏差不是由测角仪测出,而是由弹从调制厚的激光束内得到的。此时,目标处施放的诱饵无法干扰此误差信号,因此此类导弹弹抗干扰能力很强。
激光半主动制导反坦克导弹。此时导弹由目标面前方观察所的激光照射器指示制导。制导弹药发射后射手可马上隐蔽,从而使射手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但照射手在弹末制导的几十秒时间内仍需维持瞄准照射,故仍存在照射手的安全性问题。但由于照射手处无发射火光,且照射时间不长,故相对来说,此方案下的照射手隐蔽性较第二代反坦克导弹要好。
第三代反坦克导弹
第三代反坦克导弹是反坦克导弹今后发展的主流方向,其主要特点是”打了不管“、曲射攻顶、射手安全性高。另外,由于节省了射手跟踪目标的时间,射速也可大幅度提高。截至2015年,已实现第三代反坦克导弹有两种制导方式:一种是电视或红外图像制导,一种是毫米波制导。红外图像制导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标枪(Javelin)和以色列的NT-G、NT-S及NT-D,毫米波制导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长弓(Longbow)及英国的硫黄石(Brimstone)。
第四代反坦克导弹
截至2019年,正在发展的第四代反坦克导弹系统典型的有高速动能导弹和”网火“导弹武器系统。为了有效对付坦克新型防护装甲和日益完善的主动防护系统,美国率先发展了一种依靠飞行动能击毁任何可以预见的装甲目标的新概念武器——高速动能导弹。高速动能导弹在约0.9s内将导弹加速到1500m/s以上,5000m射程飞行时间约3s。由于飞行速度高、交战时间短、结构简单、成本低、威力大,能有效摧毁已知任何装甲目标,成为反坦克导弹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反装甲武器装备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其典型代表是美国的”网火“武器系统。这是一种由美国陆军、海军共同出资开发的无人值守导弹武器系统,准备装备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网火“由精确攻击导弹、巡飞攻击弹、储存/发射装置以及任务规划计算机四个分系统组成。武器系统不依赖于具体的平台,可以从地面和有人或无人战术运输车上垂直发射导弹,可以在飞行中进行信息更新,攻击移动目标。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将信息网络技术与精确打击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作战网络。之后,光电、激光、毫米波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激光制导、红外成像制导、毫米波制导技术在反坦克导弹中的应用,使反坦克导弹不断更新发展,制导体制不断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
分类
发射平台
反坦克导弹按发射平台分类,有便携式、车载式、直升机载式及固定翼飞机载式。典型便携式的例子,有法国的米兰(Milan)、艾利克斯(Eryx)、美国的龙(Dragon)、标枪(Javelin),法德英的中程崔格特(TRIGAT-MR)及中国的红箭-73(HJ-73)等。典型车载式的代表有美国的陶(TOW)和法国的霍特(HOT),典型的直升机载式的代表有美国的海尔法(Hellfire),典型的固定翼飞机载式的代表有美国的幼畜(Maverick)和英国的硫黄石(Brimstone)。在实际的发展中,一种型号又常常被扩展到多种平台使用。如美国的陶,实际上也有便携式、车载式和直升机载式的,中国的红箭-8(HJ-8)也同时包括便携式、车载式和直升机载式三型。
射程
反坦克导弹按射程分类,可分为远程、中程、近程和超近程四类。远程反坦克导弹,其射程一般在4km以上。如法国的霍特、美国的陶、法德英的远程崔格特(TRIGAT-LR)、俄罗斯的竞赛(Kohkypc)和短号(Kopher),以及中国的红箭-8增程等。中程反坦克导弹,其射程一般为2至3km。如美国的标枪(Javelin)、法国的米兰(Milan)、俄罗斯的巴松管(Фarot)、中国的红箭-73和红箭-8,以及法德英的中程崔格特等。近程反坦克导弹,其射程一般为600至1000m。典型的有法国的艾利克斯(Eryx)和俄罗斯的米基斯等。超近程反坦克导弹,其射程从几十米到600米,用于取代传统的低命中精度的火箭筒。典型的代表有美国的掠夺性(Predator)、德国的铁拳(Panzerfaust)等。
基本设计
外形
反坦克导弹主要由弹体、战斗部、动力装置、制导系统等组成。其中,弹体一般用轻合金或复合材料制成。在近距离战斗中,敌对双方通常在2至3千米的视距范围内直接交战,反坦克导弹往往由徒步(下车)步兵小队操作。反坦克导弹的优势在于,拥有火炮系统射程之外的防区外攻击能力,其有效射程可达3千米,不过这也有可能给操作人员带来直接的风险。第一、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弹尾所拖的金属导线不仅相对重量较大,飞行过程中容易因外界干扰或自身强度原因而断线,而且只能由制导站对导弹实施单向数据传输,实际使用中只能作直接瞄准射击。
动力
反坦克导弹的动力装置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由于反坦克导弹用来击毁敌方的坦克和装甲车辆,为攻击此类活动目标,要使用起飞和续航两级双推力发动机。典型反坦克导弹的双室双推力发动机结构,第一级为八角星内燃药柱,推力大、短时间内达到预定飞行速度;第二级是端面刻有三圈环形沟槽的端面燃烧药柱,克服空气阻力和重力影响,保持飞行速度,要求推力小而工作时间长。
制导
反坦克导弹的制导系统由陀螺组件、遥控导线、光电测量装置、指令变换放大器和执行机构等组成。大多数反坦克导弹采用半自动瞄准线指令制导(SACLOS)。这意味着,操作人员必须将目标放入武器瞄准具的十字准线中,然后发射才能击中目标。半自动瞄准线指令制导也用于防空导弹。尽管只需要短时间的训练就能操作,但这意味着从发射开始,到导弹整个飞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将目标在瞄准具内牢牢锁定;指挥发射单元与导弹之间则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链路予以保持。
此外,前仍有许多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在使用,如欧洲的“米兰”、美制的BGM-71“陶”式和M47“龙”式、俄罗斯的9K113“竞赛”、9K115“混血儿”和9K111“巴松管”,以及中国“红箭”8等反坦克导弹。发射这些反坦克导弹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它们都不属于“发射后不管”武器,这意味着操作人员会增加自身暴露于对手反击火力之下的可能性。然而,采用有线制导意味着反坦克导弹无法被对手干扰,而一名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仍然能够非常准确地瞄准目标。
一些半自动瞄准线指令制导反坦克导弹还采用激光制导方法。常见的包括:俄罗斯的9M133“短号”、乌克兰的“史克夫”和南非的“猎豹”等。作为驾束制导武器,虽然这些反坦克导弹使用的是更难探测到的低功率激光,但仍然可以暴露其发射装置的位置。然而,这些航空武器系统也不易被干扰,激光发射时无需直接对准目标。相对于早期的手动瞄准线指令制导(MCLOS)反坦克导弹,半自动瞄准线指令制导反坦克导弹的优势更加明显。手动瞄准线指令制导反坦克导弹要求操作人员通过有线链路或者无线电控制,使用小型操纵杆将导弹引导至目标上。导弹底部会装有一枚镁弹(即镁光照明弹),这样操作人员就可以看到其飞行方向。
第三代以后的反坦克导弹通常配有被动成像红外(IIR)导引头和毫米波(MMW)制导系统,具有从空中直接攻击坦克装甲车辆的攻顶能力,半自动瞄准线指令制导反坦克导弹则不具备该能力。从顶部攻击最薄弱的装甲,并规避主动防护系统,能够极大提高反坦克导弹摧毁坦克装甲车辆的几率。有一些主动防护系统配备的是短程传感器,无法探测到远距离发射的反坦克导弹,原因是(反坦克导弹)航空武器系统的导航设备可以改变导弹的飞行弹道。
战斗部
反坦克导弹的战斗部通常为空心装药聚能破甲型。反坦克导弹器发射后,其战斗部能够穿透装甲,使装甲目标及其乘员失去作战能力或者被消灭。由于反坦克导弹通常配备较为先进的战斗部,因此对坦克装甲车辆的威胁远比非制导火箭弹和火箭推进榴弹(RPG7火箭炮)要大得多。随着反坦克导弹的大量扩散,其威胁程度大大增加,射程、速度、精度和杀伤力也在不断提高。
软件
反坦克导弹属于软件密集型装备,装备软件作用突出,并且其软件种类较为多样。反坦克导弹软件是一种嵌入式软件,是反坦克导弹的更底层技术产品,具有实时性、分布性、嵌入性、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特点。反坦克导弹软件分布于反坦克导弹的各个部件中,如为增加其制导精度而使用的数字制导控制系统,具有全天候、全方位的攻击性能并且能有效地提高导弹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与相应的硬件结合构成反坦克装备的各项功能。不同的反坦克导弹软件系统控制下的导弹技术指标具有很大差异。
反坦克导弹系统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战斗系统与配套设备。战斗系统定义为武器系统以及与作战相关的部分装备,包括地面制导设备、制导弹药、运载设备和发射设备。配套设备定义为与检测维修、模拟训练、运输装填工作相关的装备,主要用于作战过程中的后勤保障工作。一般包括检测维修设备、模拟训练器和运输装填设备。
主要特点
反坦克导弹与其他反装甲武器相比,具有命中精度高、威力大、射程远等优点;与其他战术导弹相比,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等特点。反坦克导弹以坦克和装甲目标为主要打击对象,命中目标或目标的特殊部位,制导精度高;反坦克导弹可以从载机、载车甚至单兵手中发射,作战灵活、环境适应性强;反坦克导弹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小巧、便携、使用方便;适合批量生产,造价低廉;可配装破甲、爆破、攻坚等多种战斗部,反坦克、反工事、反近地飞行器相结合,体现出精确高效、机动灵活、用途广泛、使用方便、攻防兼备等特点。
指标体系
反坦克导弹系统诸项战术技术指标和使用要求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相互密切关联的有机体系,在层次上,分为系统指标、分系统指标和主要部件与设备指标三个层次。
系统指标
反坦克导弹系统指标可分为可靠性与维修性、突防能力、目标识别能力、火力杀伤能力、生存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六大类。
参考资料:
分系统主要指标
反坦克导弹的分系统主要包括(筒、箱装)导弹、发射制导装置、检测维修设备、模拟训练器。
参考资料:
技术参数
参考资料:
服役情况
海湾战争期间,AH-64武装直升机AH-64A直升机发射海尔法导弹2800余枚,击毁各类目标2100多个。2006年在黎巴嫩发生的以色列-真主党战争,凸显了装备反坦克导弹的小型机动部队对抗装甲部队的能力;2011年叙利亚内战中,反对派部队也使用了反坦克导弹;2020年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之间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冲突中,反坦克导弹的使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外,2022俄乌冲突也彰显了反坦克导弹的价值。
截至2020年,国际反坦克导弹处于于二代为主、多代并存的阶段,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数量最大、最普及、使用最多,第三代反坦克导弹已经在当代战争中大量使用,但有些国家第一代仍然没有完全淘汰。其中,美国军队现役反坦克导弹主要有:兵组便携发射的FGM-148反坦克导弹、车载发射的陶系列导弹、机载发射的海尔法导弹。正在研制的反坦克导弹有:紧凑型动能导弹和联合通用导弹。此外,俄罗斯研制并装备了型号与数量繁多的反坦克导弹,技术较为先进、特点鲜明的型号主要有:短号-EM、菊花-C和旋涡反坦克导弹。
相关型号
美国
标枪导弹
1986年开始研制,1996年装备美国陆军,是美军最先进的反坦克武器之一,已经向多个国家出口。标枪导弹有效射程75至2000m,红外成像制导,凝视焦平面导引头,发射前锁定、发射后自动寻的;弹径127mm,串联破甲战斗部,静破威力约750mm,前级药型罩材料是;单兵肩扛筒式软发射,推力矢量+空气舵复合控制,可根据目标类型选择顶部俯冲攻击或直接攻击方式。
陶系列导弹
1962年开始研制,1970年装备美国陆军,共发展10余种型号,可兵组便携、车载或机载发射,是美国军队系列化程度最高的武器之一。截至2020年,大量列装型号为:陶2A、陶2B、陶2ARF。陶2A于1987年开始装备美国陆军,有效射程70至3750m;红外电视测角,导线传输指令,三点法导引;弹径152mm,串联破甲战斗部,静破威力约1040mm;最大飞行速度360m/s。陶2B于1992年开始装备美国陆军,采用红外测角,导线传输指令,三点法导引;最大有效射程3750m;串联掠飞攻顶爆炸成型战斗部,激光/磁双模复合引信,攻击坦克薄弱的顶部装甲。陶2ARF是陶2A的改进型,用无线电代替导线传输控制指令信息,射程提升至4500m,其他性能不变。
海尔法导弹
1970年开始研制,1984年开始装备,共发展近10个型号,可直升机载、固定翼机载、地面车载、水面舰艇发射,是美国军队及其盟军装备最广泛的空对地导弹。海尔法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装配不同的导引头或战斗部组件,改变制导方式和毁伤模式。AGM-114A型(基本型)最大射程8km,激光半主动制导,命中概率为96%,弹径178mm,串联破甲战斗部,静破威力约1400mm。AGM-114B型在A型的基础上改进了保险装置,装备海军陆战队AH-1眼镜蛇直升机和AH-1W超级眼镜蛇武装直升机。AGM-114D型(长弓海尔法)主要装备AH-64DAH-64武装直升机武装直升机,最大射程10km,毫米波雷达制导,具有发射后不管能力,破甲/杀伤多用途战斗部,可根据目标选择近炸或触发,实现杀伤或破甲功能。海尔法2型最大射程提高到9km,采用抗干扰激光导引头,双前级串联破甲战斗部,前级药型罩材料是钼,在主装药起爆前按顺序起爆,以击毁多层爆炸反应装甲
紧凑型动能导弹
采用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飞行速度达到马赫6.5,依靠动能摧毁装甲目标,侵彻战斗部在有效作战距离内的动能不低于10MJ。弹长1.22m,质量22.7kg,最大射程可达8km,发射平台可选用轮式或履带车辆、武装直升机。该导弹研制成功后,将一改反坦克导弹完全依赖破甲毁伤的局面。
联合空地导弹
联合空对地导弹美国在研的新一代多平台、多功能反坦克导弹,弹径180mm,质量约49kg,长1800mm,直升机载发射射程16km,固定翼飞机发射射程达到28km。采用具有大推力比的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适应直升机和战斗机发射平台需求;采用三模式导引头技术,首次将激光制导、主动毫米波雷达制导和红外成像制导三种制导模式同时用于一种导弹的导引头内,具备全天候昼夜攻击能力;采用多模聚能破甲战斗部和先进引战配合,可根据目标选择不同起爆位置,使毁伤效果最优。
俄罗斯
短号-EM导弹
短号-EM采用激光驾束制导,破甲弹最大射程8km,破甲弹串联破甲静破威力1300mm;温压弹最大射程10km,用于摧毁地面工事和空中小型目标。发射制导装置具备目标自动跟踪能力,实现发射后不管;发射车配置2部发射制导装置,可同时对两个目标射击;1部发射装置具备2发导弹连续发射能力,以对付安装主动防护系统的坦克和装甲车辆。
菊花-C导弹
菊花-C于1990年开始研制,2004年开始装备,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毫米波雷达驾束制导和激光驾束制导的双模制导武器系统。最大有效射程6000m,飞行速度400m/s,弹径150mm,串联破甲战斗部,破甲威力1200mm。可采用单模制导或复合制导模式,复合制导模式可同时或连续发射2发导弹,1发采用毫米波驾束制导,1发采用激光驾束制导,对付2个不同的目标或安装主动防护系统的装甲目标。
旋涡导弹
旋涡于1980年开始研制,1990年开始装备,是一种高精度、超声速机载反坦克/反飞机导弹,主要装备在卡-50武装直升机直升机上。最大有效射程8km,最大飞行速度为马赫1.8,弹径130mm,配备破甲、杀伤、温压等战斗部,能有效地攻击装甲和非装甲目标,也可攻击空中目标。采用激光驾束制导,可在同一波束连续发射2发导弹,提高命中率或对付安装主动防护系统的装甲目标。
其他国家
“长钉”LR
“长钉”LR是“长钉”导弹家族中的远程型号,白天最大射程增至4000米,射击近界也相应增至200米。受红外热成像仪作用距离的限制,其夜间最大射程降至3000米左右。该导弹同时拥有非致冷红外热成像导引头和电视成像导引头,通过光纤双向高速传输数据来实现“人在回路中”实时控制。它除了可以步兵小组携带,也可以集成在各类地面作战平台上,用以对付各种性质的目标。在条件有利时,还可以打击超低空飞行的直升机。
“红箭”10
“红箭”10弹长为1.85米,全弹重量150千克,其中战斗部43千克。在整弹的气动布局上,“红箭”10在弹体中部采用4叶X形弹翼,长度超过1.6米,尾舵也采用4叶X形弹翼。弹翼采用可折叠式,安装在发射箱中,发射后弹翼可自动弹出。“红箭”10采用串联装药聚能破甲弹头,由于现代主战坦克在正面和侧面普遍安装了爆炸反应装甲,大大提高了防御反坦克火箭弹和导弹的能力。为了对付反应装甲,目前先进的反坦克导弹都采用串联战斗部:前一级用来引爆反应装甲,后一级用来攻击暴露出来的装甲,可有效提高破甲效果。“红箭”10的极限破甲能力超过1500毫米,理论上可摧毁当今任何坦克。
在制导方式上,“红箭”10采用光纤指令加末端红外电视复合制导,在弹体尾部有一根细长的光纤连接控制装置。导弹发射后光纤顺着轨迹逐渐拉长,光纤具有极强的韧性和延展性,而且重量很轻,1000米长度的光纤重量只有150克。“红箭”10最大射程10千米,光纤长度超过导弹射程,同时战斗部还安装了红外成像导引头和微光电视摄像机,导弹飞行速度为每秒200米,在飞行过程中可以将拍摄的目标图像通过光纤传送给后面的控制装置。
“霍特”
“霍特”反坦克导弹由法国德国联合制造,是第二代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此导弹于1964年开始研制,1973年完成基本型,1977年用于装备德国步兵。此后,该导弹被大量生产,除装备法、德两国陆军外,还向10多个国家外销出口。
“毒蛇”
从1983至1993年的10年中,印度政府实施了耗资9亿多美元的“导弹发展综合计划”。该计划重点研制了6种型号的导弹,其中,“毒蛇”反坦克导弹最具代表性。它采用双级串列式高爆战斗部,可有效对抗多层装甲防护,是印度陆军的主要武器装备之一。
新“马特”
20世纪80年代,日本防卫厅研发了新“马特”反坦克导弹。它是在原有的“马特”反坦克导弹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威力更大、性能更优良。该导弹具有成本低、维护简单、工作寿命长等优点,主要用于攻击建筑物和登陆船等。
关键技术
滚仰导引头技术
滚仰导引头采用滚仰式双框架稳定平台,外框架可以实现360°连续滚转,内框架可达到±90°的框架角,导引头视场覆盖整个前半球,为导弹实现大离轴角发射、大范围调整攻击目标、大机动转弯提供了条件,是未来新一代高机动攻坚导弹的理想选择。滚仰导引头可采用单一红外模式,也可采用复合模式。雷锡恩公司于2002年推出了AIM-9X滚仰式导引头,该导引头在测试和军演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获得了大量订单,并且进行了空空弹、空地弹、空舰弹的设计和改型,已成为美式战机主要装备力量之一。
多模复合制导技术
随着光电对抗等干扰技术、隐身技术的发展,现代战争的作战环境异常复杂,单一模式的制导武器已经很难完成攻击使命,多模复合制导技术成为提高精确制导武器命中概率的重要途径。任何一种制导模式都有其缺陷和使用局限性,把两种或多种模式的制导技术结合起来,就可以使各种制导技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使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系统适应战场环境和目标特性的不断变化,提高精确制导武器的突防能力和对目标的捕获、跟踪和识别能力。
多模复合制导技术在反坦克导弹中主要体现形式为多模复合导引头,如美国研制的联合通用导弹采用了激光半主动+红外成像+毫米波雷达三模复合导引头,导弹可以在单模、双模复合、三模复合条件下工作。
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
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可大范围调节推力,推力调节比可达10∶1至100∶1,可程序调节,快速响应,使导弹实现远距离长时间飞行和快速打击目标,是下一代战术导弹动力系统的发展趋势。美国对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美军网火航空武器系统的PAM导弹就采用喉栓式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时间约75至150s,推力最大调节比能够达到20∶1。
可变气动外形技术
通过改变弹体气动外形,改变弹体气动特性,使导弹能够实现多样化弹道:采用高速直接攻击弹道攻击空中武装直升机;采用高速平飞或高飞弹道攻击地面既定目标;采用巡飞弹道攻击概略瞄准目标或侦察战场情况;采用成型弹道攻击反斜面或被遮挡目标。
英国火影导弹采用弹翼后掠角可调整技术,在导弹增速和快速飞行阶段,可增大弹翼后掠角,减小弹翼面积,减小阻力;在导弹巡飞阶段,适当减小弹翼后掠角,增大弹翼面积,使导弹达到最佳升阻比;在导弹减速或大机动转弯阶段,适当调整弹翼后掠角或采用增阻装置,增大阻力,使导弹减速,为导弹调整姿态,大机动转弯创造条件。
弹道动态规划技术
弹道动态规划技术是指导弹在飞行过程中,根据数据链上传的场景信息能够快速判断和规划弹道形式,如发现威胁度更高或更有价值目标(如直升机、地面指挥所等)时,可以进行大机动转弯,动态调整攻击目标,并能够根据目标类型调整导弹落角和弹道形式。
弹道动态规划技术能够使反坦克导弹具有一定的巡飞能力,且巡飞高度可调整,能够从障碍物上面或侧面绕过,攻击后面的目标;可在敌方上空进行一定的盘旋,侦察低凹地带、反斜面地带、障碍物遮挡地带等不可通视地域的目标;在飞行过程中,如发现威胁度更高或更有价值目标(如直升机、地面指挥所等)时,可随时调整攻击目标;能够重新瞄准目标,以打击时敏机动目标和隐藏目标;导弹可用过载足够大,锁定地面装甲目标后,可逐渐调整自己的姿态,能够以接近垂直的角度攻击装甲目标的顶部,能够以水平攻击方式摧毁工事和隐藏在大型建筑中间的火力点。
要实现弹道动态规划能力,必须在可变推力发动机、滚仰导引头、可变气动外形等技术实现的基础上,配合采用先进制导律和控制律才能实现。
多模战斗部技术
随着坚固工事和主战坦克防护能力的逐步增强,反坦克导弹口径不能无限制增大,必须采用新型毁伤机理或新型战斗部技术。截至2020年,国际正在研制更为先进的多模战斗部,采用先进的目标探测、识别技术和独特的结构设计,能够结合目标类型(坦克、轻型装甲车辆、直升机、人员掩体等)和攻击信息(炸高、攻击角度、飞行速度等),通过选择算法确定最有效的战斗部输出信号,使战斗部以最佳模式起爆,提高毁伤效果。
美国联合空地导弹多模聚能破甲战斗部在对付坦克目标时,采用中心起爆模式,使整个药型罩形成一个主射流,具有较强的侵彻穿深能力;在对付坚固工事和轻型装甲目标时,采用环形起爆模式产生扇形分散射流,具有大范围侵彻能力。
复杂背景目标自动识别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装备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并最终向自主化、无人化演进,目标自主识别与自主打击是武器装备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目前,对空中、海面等简单背景条件下的目标自主识别与打击技术已经成熟;对地面复杂背景条件下的目标自主识别技术也快速发展,已经开始应用于慢速、低动态、可静止或悬停的无人平台。但是,在高速、高动态、瞬态交汇条件下对地面复杂背景目标自主识别和命中问题仍是世界性难题,导致当前的对地攻击图像寻的反坦克导弹必须在发射前或飞行过程中人工识别目标,不具备自主识别和打击能力。
2015年,美国DARPA启动的FLA项目采用图像深度学习智能控制等先进技术,开发了一种智能导航、感知、规划和控制算法,使无人机能够在未知、杂乱的环境中实现自主飞行,截至2020年已经完成模拟城市环境中自主识别和自主飞行试验,并计划将研究成果向陆军制导武器过渡。
突破主动防护技术
截至2020年,俄罗斯T-90、美国M1A2主战坦克印度T90S以色列梅卡瓦等主战坦克都开始广泛安装主动防护系统,突破主动防护系统已经成为反坦克导弹无法回避的难题。主动防护系统主要由探测系统和攻击系统两部分组成,美国军队高速动能导弹通过提高导弹飞行速度,超过主动防护探测系统的探测能力实现突防;俄罗斯短号导弹采用双弹攻击技术,利用主动防护系统反应间隔时间实现突防。但是,随着主动防护系统探测能力和反应速度的提升,这两种技术途径的有效性也不乐观。弹载主动干扰技术、集束炸弹技术、末段变速/变规技术、高功率微波技术等都可能用于反坦克导弹突破主动防护系统。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研制历程
第一代反坦克导弹
第二代反坦克导弹
第二代半反坦克导弹
第三代反坦克导弹
第四代反坦克导弹
分类
发射平台
射程
基本设计
外形
动力
制导
战斗部
软件
主要特点
指标体系
系统指标
分系统主要指标
技术参数
服役情况
相关型号
美国
标枪导弹
陶系列导弹
海尔法导弹
紧凑型动能导弹
联合空地导弹
俄罗斯
短号-EM导弹
菊花-C导弹
旋涡导弹
其他国家
“长钉”LR
“红箭”10
“霍特”
“毒蛇”
新“马特”
关键技术
滚仰导引头技术
多模复合制导技术
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
可变气动外形技术
弹道动态规划技术
多模战斗部技术
复杂背景目标自动识别技术
突破主动防护技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