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50武装直升机
世界上第一种共轴双旋翼单座战斗直升机
卡-50“黑鲨”武装直升机(俄文:КА-50 Ударный вертолёт,“Чёрная акула”,英文:KA-50,北约代号:噱头A,译文:Hokum A),是一款由苏联卡莫夫设计局研制的第一型专用攻击直升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共轴双旋翼战斗直升机、第一种单人驾驶的战斗直升机、第一种采用弹射救生技术的战斗直升机,属于第三代直升机。
1977年1月,卡莫夫设计局开始研制卡-50。1977年12月,卡莫夫设计局提议研制B-80战斗直升机。1980年5月,卡-50模型样机完成评审。1982年6月,首架原型机B-80-01首飞。1983年8月,第二架原型机B-80-02全设备全武装首飞。1984年7月,工厂试验完成。1985年4月,卡-50直升机的01架试验原型机进行飞行表演。同年12月,第三架原型机B-80-03首飞。卡-50直升机自1984年年底起与俄罗斯米-28浩劫武装直升机进行对比飞行,1985年共同参加国家级作战效能对比试验,至1986年8月结束。1987年12月,卡-50竞标获胜,投入批量生产。1990年4月,第5架原型机(机号015)作为卡-50的标准生产型完成制作。1992年1月,B80改称卡-50。1991年5月,首架生产型直升机首飞。1992年2月至1993年8月,卡-50完成国家验收试验。1992年8月,卡-50在莫斯科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首次公开表演。1993年和1994年,俄罗斯陆军航空兵仅获得4架卡-50直升机,并在托尔茨霍卡中心使用。因经费短缺及卡-50无法满足夜间作战需求,该机型未实现大批量生产,仅少量服役于俄罗斯陆军。至2002年,俄罗斯虽订购两批卡-50,但阿尔谢尼耶夫工厂完成数量有限。自2009年1月起,卡-50直升机停止生产。
卡-50直升机采用单驾驶设计布局,驾驶舱以金属结构为主,配备防弹玻璃和舱盖,起落架舱作为防弹屏障,驾驶员周围有双层防弹装甲。驾驶舱采用瞄准与领航综合系统,拥有4台计算机,配置K-37-800座椅、救生火箭、降落伞等弹射救生设备。卡-50采用共轴式旋翼布局,安装有两台TV3-117VMA涡轮发动机,配备“帕斯捷尔”雷达告警系统、L-140“回声"侦察设备、L-136“马克"红外告警设备。卡-50直升机配备了12枚9K121旋风反坦克导弹,短翼翼尖挂电子干扰舱,翼下4个挂架可挂4个B-8火箭发射巢,最多80枚S-8型80毫米火箭,或最多12枚AT-12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机身右侧装单管30毫米2A42航空机炮,可换装的其它武器包括23毫米机炮、AA-8“蚜虫”或 AA-11“射手”空空导弹、VB-32-57火箭发射巢,FAB-500炸弹。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20世纪70年代初,越南战争中直升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上第一种专用的武装直升机AH-1眼镜蛇直升机COBRA”也由此诞生。为改进其性能,美国陆军提出了先进攻击直升机(AAH)计划,研制新一代武装直升机AH-64AH-64武装直升机。与此相比,苏联的米-24“雌鹿”直升机技术落后,难以应对强大防空火力。在阿富汗战争中,米-24损失惨重,其战场生存能力成为问题。另一方面,“雌鹿”能与美国的第1代攻击直升机AH-1“眼镜蛇”系列抗衡,却远远不是即将诞生的“阿帕奇”的对手。
为提升作战能力并应对美国新型武装直升机,苏联军方高层下令研发更强、生存能力更好、性能更佳的新一代武装直升机,以取代米-24并抗衡“阿帕奇”。该直升机需能攻击和摧毁敌方坦克等装备,并具备与AH-64武装直升机相当的机动、生存能力及武器威力。主要任务是在战场上和靠近前线地带攻击和摧毁敌方的坦克、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等。面对军方的要求,苏联直升机领域最具实力的米里设计局推出了米-28“浩劫”,传统上设计海军直升机为主的卡莫夫设计局则推出卡-50“噱头”与之竞争。
研制历程
1977年1月,在卡莫夫设计局开始研制卡-50时,就了解面对米里设计局这个强大竞争对手的不利条件。苏联陆军长期依赖米里设计的直升机如米-4、米-8直升机和米-24。两集团技术相似,设计人员同源,若设计相近,苏联陆军习惯上会选米里方案。因此,卡莫夫设计局决定对未来武装直升机的要求进行彻底的重新思考,以便在方案设计阶段而不是在工程研制阶段战胜米里设计局
1977年12月,卡莫夫设计局向苏联当局提议研制一种新战斗直升机B-80,并以AH-64为假想作战对象,提出了首批技术要求。卡莫夫设计局对反坦克直升机战斗任务的各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之一是这种新直升机可以是单座的。在20世纪70年代,反坦克导弹是指令控制的,飞行速度慢,然而卡莫夫设计局为卡-50直升机研制了自动跟踪目标并把导弹导引到命中目标的1-251V Shkval-V“暴风”光电系统。而且“龙卷风”导弹的速度达610米/秒。由于电子学的进展,直升机飞行,导航和火控系统都能综合到一个PrPNK-80Rubikon(K-041)系统中,能由一名飞行员操纵。这种单飞行员的设计思想得到固定翼飞机近距空战实验结果的支持,这些战斗机一般是单座的,而且战场条件相类似。对卡-50“噱头”的试验表明,其作战效能比米-28“浩劫”的高,这是因为它的生存性高、性能好(特别是高温高原性能)和武器优良。
1980年5月,卡-50模型样机完成评审,确定了设计方案及各项设计指标。1980年8月,苏联军方向卡莫夫设计局订购2架B-80原型机。1982年6月17日,卡-50第一架原型机B-80-01(机号010)由试飞员尼古拉·别兹捷特洛夫驾驶首飞。1983年8月16日,第二架原型机B-80-02(机号011)安装全设备和全武装首飞。1984年7月,工厂试验完成。
1985年4月3日,卡-50直升机的01架试验原型机由飞行员叶夫根尼·拉留申驾驶进行飞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大部分时间的飞行都比较顺利。但在表演即将结束,拉留申驾机飞最后一个节目时却发生了不幸。当时,拉留申要在模拟攻击目标后作快速下降高度,并进入地面掩蔽物后面进行机动飞行。他首先驾驶卡-50直升机作360度转弯,然后盘旋下降。可就在此时,发生了上下旋翼交叉碰撞事故,致使直升机坠毁,拉留申不幸遇难。同年12月,第三架原型机B-80-03(机号012)首飞。
卡-50直升机自1984年年底起与俄罗斯米-28浩劫武装直升机进行对比飞行,1985年共同参加国家级作战效能对比试验,至1986年8月结束。甚至当时的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元帅都亲自参加了对两种攻击直升机的评价。1986年10月在戈罗霍夫靶场两种攻击直升机作了最后一次表演。两种攻击直升机接到的任务是一样的。装备了全额设备和武器的卡-50和米-28各显神通。飞行后,索科洛夫与国防部研究所的工程师们进行了协商。军方认为,米-28是一种在很多性能方面超过了米-24,而且也不比AH-64差的攻击直升机。但卡-50不单是一种好攻击直升机,而且代表了战斗直升机发展的方向。卡-50是世界上第一种共轴双旋翼战斗直升机、第一种单人驾驶的战斗直升机、第一种采用弹射救生技术的战斗直升机。
定型服役
根据竞争结果,1987年12月,苏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苏联人民委员会作出了卡局获胜和卡-50进行国家试验并投入批量生产的决定。1989年3月,第四架原型机B-80(机号013)制作完成。1990年4月,在留华西的卡莫夫工厂完成了第5架原型机(机号015)的制作,该型为卡-50的标准生产型。1991年5月22日,阿尔谢尼耶夫工厂的第1架生产型直升机(机号018)首飞,该年下半年,生产型机进行工厂试验。1992年1月,卡莫夫公司总设计师米海耶夫在英国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介绍卡-50直升机的研制情况时,首次将B-80改称为卡-50,从此,卡-50的编号一直沿用至今。1992年2月至1993年8月,卡-50在阿赫图宾斯克由军队试验中心完成国家验收试验。
1992年8月,卡-50在莫斯科国际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首次公开表演飞行,西方把卡-50称为“噱头(Hokum)”。同年10月,卡-50直升机的第二架生产型机在英国范堡罗国际航展上展出。在参展的这架卡-50直升机的垂尾方向舵上,画有一个狼头,下面写有一个德语单词“Werewolf”,这个词的意思是指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具有变形法术的狼。中原地区航空界通常把这个词译为“狼人"。卡-50“狼人”本来打算在这次航展上进行飞行表演的,但是,由于机组人员办理签证延迟了,航展期间没有赶到,所以“狼人”只是参加了展出,并没有进行飞行表演。
20世纪90年代初,卡-50直升机的05架机在奇尔奇克靶场参加了故事影片《黑鲨》的拍摄工作。此后,俄罗斯人在卡-50直升机第一架生产型机的垂尾方向舵上,画了一个鲨鱼头的形象,下面写上了英文词“黑色 Shark”(黑鲨)。1993年6月,写有"狼人”的那架卡-50和写有“黑鲨”的那架卡-50直升机一起,在巴黎国际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展出并进行了飞行表演,从这次航展之后,西方往往就以“黑鲨"的绰号来称呼卡-50直升机。同年11月,第1架卡-50交付给托尔茨霍卡的陆军航空作训练中心。1993年和1994年,俄罗斯陆军航空兵只得到4架卡-50,由在莫斯科西北方200公里处的托尔茨霍卡战斗训练中心使用。1995年8月28日,鲍里斯·叶利钦总统签署命令正式批准卡-50投入俄罗斯陆军使用。
1998年6月17日,莫斯科时间21时,俄罗斯陆军航空兵战斗训练中心飞行员沃罗比约夫少将,驾驶一架卡-50直升机进行飞行训练,就在他驾机完成急跃升转弯机动飞行时,发生了上下旋翼桨叶交又碰撞,结果机毁人亡。同年10月,061号机在土耳其通过飞行试验。由于经费短缺,直到1999年6月,阿尔谢尼耶夫工厂才装配下一架卡-50,加上卡-50不能满足夜间作战的要求,因此,卡-50不是俄罗斯最终需要的机型,并未真正大批量生产,仅少量卡-50在俄罗斯陆军服役。
2001年初,两架卡-50被运到高加索,以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首府格罗兹尼一谢韦尔内的机场为基地来试验卡-50的战斗能力。截至2002年,俄罗斯军方订购了两批卡-50(1990年12架、1996年12架),但在俄罗斯东部的阿尔谢尼耶夫工厂只完成了很少数量(据说有17架处于不同制造阶段的卡-50仍在工厂中)。自2009年1月起,卡-50直升机停止生产。
基本设计
整体结构
卡-50武装直升机具有长流线型机身(半硬壳式),头部呈锥形,两侧有短翼,横截面较窄。主结构部件是1个1米x1米(宽x高)的盒形梁,减速机发动机都装在梁上。后机身从前往后逐渐收缩,中部布置有带有端板的水平尾翼,末段上部装有较高的垂尾,垂尾后部有方向舵(带有调整片)。
卡-50武装直升机采用前支柱的可伸缩三轮起落架,主起落架为单轮,前起落架为双轮。主起落架和前起落架都有缓冲器。起落架舱都没有舱门。螺旋桨是三叶反向旋转的。为了卸载主旋翼和武器悬架,安装了梯形机翼。机身前部设有单座飞行员舱,配有平坦的前装甲玻璃和侧窗,后半部的观察镜安装在上侧开口玻璃上方。通过左侧打开的门即可进入驾驶室。
其驾驶舱、发动机、燃油系统和弹药舱均采用复合装甲,其中装甲由双层复合材料陶瓷片制成,可抵御23毫米高爆燃烧弹攻击。卡-50因装甲防护而增重350千克,但提高了生存性和作战效能。机身有35%是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油箱采用复合材料和窝结构实现自封闭功能。机体结构具有较好抗弹伤能力,桨叶根部拉扭条可抗23毫米炮弹攻击。座舱内壁涂成黑色,以便使用夜视镜
座舱设计
卡-50武装直升机采用单驾驶设计布局,驾驶舱以金属结构为主,配备防弹玻璃和舱盖,起落架舱作为防弹屏障,驾驶员周围有双层防弹装甲,防弹玻璃可抗12.7毫米弹击。
此外,卡-50是世界第一种采用弹射救生技术的专用武装直升机。弹射救生设备主要包括俄罗斯“星辰”工厂研制的K-37-800座椅、救生火箭、降落伞等。两副旋翼的每片桨叶根部都装有微型爆炸装置,驾驶舱上盖与机体连接处也装有微型爆炸装置。一旦在空中发生紧急情况,直升机不能再继续飞行时,飞行员只要拉动座椅旁的手柄,弹射救生系统就会自动启动。首先,微型爆炸装置爆炸,炸掉所有6片旋翼桨叶,炸脱驾驶舱上盖,接着,飞行员连同座椅顺椅背上的导轨向上运动,椅背后的火箭发射出舱,通过绳索将飞行员拉出舱外向上弹射,在一定高度上座椅与人分离,降落伞打开飞行员安全落地。这是一种主动离机救生系统,在任何高度上都可以达到飞行员救生的目的。
旋翼系统
卡-50武装直升机采用共轴式旋翼布局,紧凑的双层桨盘使旋翼直径能做得比较小,而桨盘载荷却较低,加上没有尾桨,使得卡-50能只用常规直升机70~80%的功率在相同高度上悬停。旋翼系统部件具备抗23毫米弹伤能力。卡-50直升机通过对上下两旋翼应用不同的总距角,打破两旋翼之间的扭矩平衡,同时保持总升力不变来进行偏航控制。卡-50的共轴式旋翼链外伸量小,挥舞铰接近旋翼主轴,可能影响低G机动性和推杆机动能力。同时,桨叶的大挥舞自由度要求上下旋翼间距较大,导致旋翼阻力增大,最大速度降低,比同功率常规直升机低约18.5公里/小时。卡-50在小角度俯冲中的最大速度为350公里/小时。
动力系统
发动机
卡-50直升机的动力装置由位于机身两侧的两台TV3-117VMA涡轮轴发动机组成,单台功率为1640千瓦,单台起飞功率为1618千瓦,最大连续功率为1176千瓦。该型发动机由克里莫夫公司负责设计,乌克兰扎波罗热市马达西奇公司负责生产。当1台发动机停运时,另1台可提供1765千瓦(可连续工作2分30秒)、1618千瓦(30分钟)和1250千瓦(连续)的应急功率。可换装VK-2500(即TV3-117VMA-SB3),其单台起飞功率为1838千瓦,当1台发动机停运时,另1台可短时间提供1985千瓦的应急功率。
两台发动机分别布置在机身上部两侧,中间以主减速器隔开,发动机舱周围有防火隔板,提高了生存力。发动机进气口装有砂滤,排气口处装有红外抑制器。燃油装在2个机身主油箱中,前油箱为左侧发动机供油,后油箱为右侧发动机和辅助动力装置供油,2个油箱均装在机身盒形梁内。当1台发动机停运时,2个油箱都给另1台发动机供油;当某个油箱失去供油能力时,另1个油箱同时给2台发动机供油。2个主油箱都是带有天然橡胶夹层的软油箱,其内填充有聚氨酯泡沫,可防止漏油和爆炸。机身两侧的短翼下可挂4个500L的辅助油箱,其中左侧外挂油箱与后主油箱相通,右侧外挂油箱与前主油箱相通。外挂油箱向主油箱供油。
发电机
卡-50直升机采用115V400Hz交流电,两台发电机分别位于主减速器后面的传动匣内,由直升机发动机或辅助动力装置驱动其旋转。有左右两个通道供给电流。两台发电机中如果有一台发电机出现故障,则汇流条立即与另一台发电机接通。两台发电机的功率均为800kW。如果两台发电机都发生故障,则通过静止变流器由蓄电池供电。电流互感器的功率为500W27V直流电,也采用双通道供电。在直升机进行地面维护时,可以由115V/400Hz的地面电源供电。
航电系统
无线电电子设备
无线电电子设备主要是指直升机通信、驾驶、导航等方面的设备。卡-50直升机的通信设备包括R-800L1超短波无线电台、带遥控码通信设备的R-800L1超短波无线电台、R-868超短波无线电台和PU-9直升机通话装置;驾驶导航设备主要包括ARK-22无线电罗盘、A-036A无线电高度表
卡-50直升机驾驶、导航设备的最大特点是跟瞄准火控设备综合到一起,形成较高水平自动化和综合化的“鲁比昆"瞄准-驾驶-导航综合系统。该系统主要以5台乌法航空电子生产联合体提供的数字式电子计算机为基础,其中4台为“轨道”20系列中的BLVM20-751电子计算机,用于战斗、导航、信息显示等功能,另外一台BLVM80-30201计算机用于武器操纵。平视显示器在仪表板上方中央,有橡胶突檐遮挡光线。头盔瞄准具使飞行员能快速交接目标位置。
飞控系统
卡-50武装直升机装有PNK-800“弧度”驾驶/导航综合系统,该系统又是瞄准-驾驶-导航综合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系统中的数字式计算机可存储2个机场、6个航路点、4个有效目标和4个地标的坐标信息。装有四轴数字式自动驾驶仪,采用液压助力机械操纵系统。
火控系统
卡-50的瞄准-火控设备主要有“风雪-B”电视瞄准设备,与激光测距仪-目标指示器、号弹激光制导设备配合使用。该电视瞄准设备具有宽视场和窄视场,搜索范围为:方位角土35°,高低角+15°~-80°。电视显示器显示出“风雪-B”传输的单色图像。该设备有观察-搜索的功能。识别和截获目标后能自动跟踪目标。“视野-800”头盔目标指示系统为"风雪-B"设备提供操纵信号,为红外制导的空空导弹进行制导。飞行员头部可以在水平方向±60°、垂直方向-20°~+45°范围内转动,进行目标指示。SUO-800M武器操纵设备能够提供操纵信号并报告飞行员武器准备程度。武器操纵系统有战斗和训练两种工作状态。在训练状态,飞行员在飞行中不用发射导弹就可以模拟战斗操作。
卡-50直升机装有“帕斯捷尔”雷达告警系统、L-140“回声"侦察设备、L-136“马克"红外告警设备,用于发现和识别敌方测距设备所发出的信号。当敌方这些探测器信号作用到直升机上时,语音报警器便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信号盘上也显示出辐射源的类型和作用方向。然后便可以用UV-26干扰装置抛放于扰弹进行干扰。UV-26干扰设备安装在两侧短翼的翼尖上。
机载武器
卡-50直升机配备了12枚9K121旋风反坦克导弹(在10公里距离上可穿透900毫米装甲),该直升机的短翼翼尖挂电子干扰舱,翼下4个挂架可挂4个B-8火箭发射巢,最多80枚S-8型80毫米火箭,或最多12枚AT-12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射程8-10千米,可穿透900毫米装甲。机身右侧装单管30毫米2A42航空机炮,备弹量280发。可换装的其它武器包括23毫米机炮、AA-8“蚜虫”或 AA-11“射手”空空导弹、VB-32-57火箭发射巢,FAB-500炸弹。
卡-50装备的S-8型空地航空火箭,主要用于摧毁坦克、装甲车、雷达站、导弹发射架、停机坪上的飞机,以及杀伤有生力量。该弹口径为80毫米,最大射程为40公里,最大速度650米/秒。弹长1500毫米,弹重12千克,动力装置为固体火箭发动机
主要参数
服役情况
俄军装备
1993年和1994年,俄罗斯陆军航空兵只得到4架卡-50,由在莫斯科西北方200公里处的托尔茨霍卡战斗训练中心使用。由于经费短缺,加上卡-50不能满足夜间作战的要求,因此,卡-50并未真正大批量生产,仅少量卡-50在俄罗斯陆军服役。截至2002年,俄罗斯军方订购了两批卡-50(1990年12架、1996年12架),但在俄罗斯东部的阿尔谢尼耶夫工厂只完成了很少数量(据说有17架处于不同制造阶段的卡-50仍在工厂中)。
实战经历
2000年11月24日俄总参谋部下达命令,将战斗攻击群派往北高加索地区执行作战任务,12月26日由2架卡-50,1架卡-29和1架米-8组成的战斗攻击群抵达格罗兹尼。战斗攻击群的成员包括10名飞行员、26名344基地的技术人员、2名陆军航空兵司令部的专家和9名卡莫夫的专家。这些飞行员没有实战经验,而双座版的卡-52当时还在进行试验因此卡-50飞行员先由米-24带飞。卡-50战斗群驻扎在格罗兹尼的“北方”机场,但出击的位置其实经常变动,场站人员经常带着全部装备到预先勘察好的平坦而坚硬的地点去建立新的机场,而具体地点是保密的。在战争期间,有几名俄记者获准采访这个机场,但途中他们的双眼被蒙住。进入机场后,所有飞行员都拒绝在镜头前露出自己的面孔。
2001年1月1日,卡-50第一次执行了战斗侦察任务。同年1月6日,卡-50执行了第一次战斗任务。攻击群由2架卡-50、1架卡-29和1架米-24组成,攻击了叛军的停运场、营地和集群以及弹药堆积点、野战工事、隐蔽所、战壕,这些目标多数都在俄地面部队难以到达的山区、峡谷,海拔大多在1500米以上。
2001年1月9日由一架卡-50和一架米-24组成的攻击组突击科索姆拉斯克亚镇附近一个伪装良好的叛军弹药堆积点。战区附近山峰险峻,空域狭小,不利于航空兵机动。卡-50作了一个陡降机动,向目标倾泻了所有S-8火箭,将弹药堆积点完全摧毁。与此同时,米-24用无控火箭将附近的一个叛军观察哨摧毁,2月6日卡-50和支援直升机在巡逻飞行中发现森托雷亚南部有一个伪装起来的叛军基地。基地外围有2座加固的工事保护,警卫森严,指挥员决定用2枚“旋风”M导弹摧毁之。卡-50在3千米外发射2枚导弹,将工事完全摧毁,然后只在目标上空通过一次就将整个基地夷平。2月14日由数架卡-50和支援直升机组成的战斗群在达巴扬特一带执行“游猎”任务,当时能见度极差,然而在自动观测系统的强大支持下,战斗群向8个目标发起进攻,用制导弹药和非制导弹药将其全部摧毁。
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的2个月作战期间,卡-50直升机摧毁了30个目标(反叛者集群、车辆和山区基地),于2001年3月初返回托尔若克基地。
衍生型号
卡-52
卡-52“短吻鳄”是俄罗斯卡莫夫公司研制的共轴反转全天候战斗直升机,它集侦察、攻击与空战于一身。2008年12月,俄罗斯购买一批卡-52直升机;2012年俄罗斯采购30架装备空军;2013年,俄罗斯购买一批海军型卡-52直升机,代号为卡-52K,用于装备向法国购买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2015年俄东部军区接收了20架卡-52,预计最终生产140架。
卡-52采用了卡-50直升机的动力装置、旋翼、垂尾、起落架、武器及一系列机载系统。它有85%的部件与卡-50直升机通用。卡-52武装直升机最显著的特点是采用了并列双座布局的驾驶舱,这种设计是根据现代强击机的驾驶要求而开发的,一改传统直升机串行双座布局。卡-52机身前部安装了热像仪,驾驶舱上部的球状物里安装有三维光电定位系统,包括热像仪和激光仪。机身右下方的球形陀螺稳定仪上装有激光测距仪和目标指示器的大功率瞄准头,能发现和跟踪15公里内的小型目标。在旋翼桨毂的上方装有“弩”式雷达,驾驶舱内装有4个液晶显示器。另外,卡-52还装备了先进的电子对抗设备,第二乘员可实施侦察或电子对抗、搜索和识别远距离目标,从而保证了在任何时间指示、区分目标,协调与地面部队及强击机的行动,执行其他任务。
卡-52采用并列弹射座椅,安装了两台TV3-117VK涡轴发动机,单台功率1617.64千瓦(2200马力),翼下有4个挂架,可携载激光制导的“旋风”反坦克导弹16枚,有效射程8—10公里,可穿透900毫米的反冲爆装甲。同时装备有80毫米C-8M空对地火箭4组,共80枚。此外,机头右侧装有1门固定式30毫米2A42机炮,携弹500发。此外,它还可以使用“R-73导弹空空导弹和“针-B”近程空空导弹。
卡-50-2/卡-54
卡-50-2采用纵列式座舱,与常规的纵列式座舱不同的是驾驶员座椅在前座,而射击员在后座。这种为土耳其设计的俄以合作型称作“埃多冈",这个土耳其语词汇的意思是”生来战斗"。卡-50-2类似于单座卡-50,其正常起飞重量为 9800千克、速度310千米/小时、悬停升限4000米,航程520千米。卡莫夫设计局将其命名为卡-54。
卡-50N
卡-50N型所装球形吊舱直径为640毫米(25英寸),装在目标探测系统的陀螺稳定平台上,带有四个窗口(一个大窗口和三个小窗口),位于机头激光/电视目标探测系统光学平台窗的上部。其夜视设备具有探测7千米处的小目标或对4.5至5千米处目标进行精确探测的能力。卡-50N还装备有杆式视准系统,它不但可用于目标探测,与电子对抗装置交联,还可用于侦察地面威胁。在航空电子设备上,加装了卫星通信设备,并用彩色数字导航地图替代了原“PA-4-3型自动纸张地图。卡-50N的航空武器系统与卡50标准配置完全相同,因为前视红外热成像系统与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火控系统交联,所以昼夜都可发射导弹。与卡-52一样,还可加装空对地导弹、“R-73导弹"和“Igla-V"型空空导弹
总体评价
执行反装甲任务的优势
俄罗斯米-28浩劫武装直升机和西方直升机相比,卡-50在执行任务时有三大优势。首先,其速度更快,能迅速反应攻击装甲目标,减少往返时间和暴露时间。其次,重装甲防护能抵御地面轻武器攻击,提高生存性,弹射救生装置增强驾驶员斗志。最重要的是,卡-50的综合反坦武器和火控系统,特别是其高速Vikhr导弹,提高了攻击机动目标的精度。而且卡-50导弹的高飞行速度能缩短直升机瞄准目标的时间,降低暴露风险。其激光驾束制导方式相比传统制导方式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此外,卡-50的目标截获和火控系统优于西方同类系统,仅次于AH-64A。
关于卡-50单驾驶工作负荷及其对作战效能的影响,存在不同观点。有人认为,尽管卡-50系统自动化程度高,但单驾驶员在紧张战斗中可能工作负荷饱和。特别是在低空飞行时,飞行操纵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可能限制作战效能。与双驾驶员布局相比,对单驾驶员的训练要求更高更严。
具有优良的空战能力
有效的对空作战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综合指挥,作战环境控制以及驾驶员获取战场信息的能力。卡-50的数字式数据链能有效实现这些功能。在独立国家联合体的网状战场雷达环境中,卡-50更可能获得有利的指挥和控制环境,从而与西方相比具有优势。在直升机空战中,速度、机动性和数捷性至关重要。高速度使直升机能自由选择交战时机和条件。卡-50接近常规直升机最大实用速度,其无轴承旋翼的高实度和控制能力显著提升了空战机动性,使其在空战中具有优势。
卡-50的航空武器系统在空战中表现出色。其旋风导弹凭借高速、远射程、先进制导方式和近爆引信,优于西方直升机空战武器。该导弹攻击范围宽,控制便捷,可通过头盔瞄准具或光学稳定炮塔实现自动跟踪控制。此外,卡-50的“神箭手”空空导弹能有效应对高性能攻击飞机,但抗干扰能力稍弱。当时,西方仅有AH-1W“超眼镜蛇”配备的AIM-9响尾蛇导弹响尾蛇”导弹可与之匹敌。
参考资料
卡-50攻击直升机.新浪网.2024-04-17
俄卡50武装直升机相当凶悍.手机环球网.2024-04-17
ka-50.вооружение.рф.2024-04-18
顶级直升机图典.books.2024-05-04
目录
概述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研制历程
定型服役
基本设计
整体结构
座舱设计
旋翼系统
动力系统
发动机
发电机
航电系统
无线电电子设备
飞控系统
火控系统
机载武器
主要参数
服役情况
俄军装备
实战经历
衍生型号
卡-52
卡-50-2/卡-54
卡-50N
总体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