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孔璋
朱孔璋
太平军后,他与老师避地于祁山中,“时彰十六七,虽颠沛流离,师弟三人未尝不讲学,行则负,憩则说经,闻举说文字质疑于师得解则录之。曾府期间,接触了不少名士大师,学问日有所增。辛亥革命后,他与其子朱师辙相继应清史馆聘请,参与《清史稿编修,并成传稿数十篇。
正文
朱孔璋(1842-1918),清代著名经学家、小学家和历史学家,原名孔阳, 字仲我,又字仲武,号吕潜,晚年自署圣和老人。他出生在黟县石村,自幼继家风治经解字,又对黟县方言十分熟悉,发现了“黟人语言合于许氏说文及孙氏诸书者不少”,因此在汉学语言方面继承父业,亦有所著。太平军后,他与老师避地于黟祁山中,“时彰十六七,虽颠沛流离,师弟三人未尝不讲学,行则负笈,憩则说经,闻举说文字质疑于师得解则录之。”时恰逢曾国藩江南大营祁门县延揽人才,闻其治经,曾延请为慕客。曾府期间,接触了不少名士大师,学问日有所增。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随后,朱孔璋与父亲命运相似,屡试不第。于是,他游学于吴越江淮之间,后襄校江南官书房,被两江总督刘坤一聘修《两淮盐法志》、《凤阳志》,兼主淮南书局、江楚译书局,并协修《江南通志》,还曾主讲于淮南蒙城书院、安徽存古学堂。
朱孔璋“由小学以通经学,以为国朝大师治《说文》略备,惟重文,无走书,乃博采众说,稽考金石,著《说文重文》七卷;又别成《说文粹三篇》、《说文通训定声读补遗》、《释说文读若例》、《说文讯语》、《九经汉注》等”,还有《周易汉注》、《春秋粱传汉注》、《三朝闻见录》、《中兴将帅别传》等,由此朱孔璋名声大振。辛亥革命后,他与其子朱师辙相继应清史馆聘请,参与《清史稿编修,并成传稿数十篇。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正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