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善乡位于
冠县城北5公里,总面积58.83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2239人(2017年)。冠北路、岳杨路从该乡穿过,交通便利。万善乡后田平村的万善果品园是梨农自发组织的非赢利机构。这里风景秀丽,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梨园面积近千亩。还有其他优质
红富士、桃、杏、
油桃等各类经济果木,一年四季,水果不断。
万善乡域明清时期南部除前后田平属崇文乡外,其余均属清渊乡;北部除万善乡前街为
邱县飞地外,其余均为
馆陶县地。
2019年10月22日,万善乡被授予“
山东省森林乡镇”称号。
历史沿革
1937年前,万善乡域南部属冠县第七区,万善前街仍属邱县飞地,其余为馆陶第一、七区。建国初,西12村分属馆陶县第一、七区,其余为冠县第七区。1958年,分属馆陶县北馆陶区、冠县城关区。1965年,馆陶县漳卫河东岸的北馆陶区划入
冠县后,分属北馆陶区、城关区。1971年,撤区并社,由万善、王段2个小公社,合并成立万善公社。1984年改为万善乡。
行政区划
经济
产业结构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绿色生态农业。目前,瓜果、蔬菜生产形成了产业化、基地化;西瓜种植面积6000亩,西瓜有“瓜大、皮薄、瓤沙、甘甜爽口”的特点;
大樱桃种植面积2000多亩,建立了大樱桃示范基地;
苹果、草莓、
葡萄、
野生灵芝、
双孢菇、花生等年年获得大丰收。畜牧业发达,全乡以大约克猪、
鲁西牛、
波尔山羊、鸡、珍稀动物等养殖园区51个。
万善乡鼓励农民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该乡元坊村是西瓜种植专业村,以前村民将西瓜下脚料全部扔在地头上,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还容易滋生蚊虫。对此,该村引导村民将废弃的下脚料经过简单处理制成鲜饲料,发展猪、羊、鸡养殖,同时将养殖猪、羊、鸡产生的粪便沤制成绿色肥料,再用来种植瓜果。现在,该村已利用这种循环模式发展无公害西瓜500多亩,发展养殖户100多户,每年可为村民增加收入80多万元。
经济发展
冠县万善乡地处
废黄河,辖32个村庄,56000亩耕地,29000人,为省市重点扶持乡镇之一。万善乡充分利用扶贫的各种优惠政策,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贫部门的直接帮助下,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走“村为基础、整乡推过、区域规划、产业开发”的路子,形成了养植、畜牧、林果等支柱产业,全乡的经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
双孢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万善由于土沙、水咸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该乡充分利用双孢菇对水土要求不严、投资少、见效快、易管理,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供不应求等特点,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双孢菇生产。首先投资12万元建起
了占地270亩的双孢菇种植示范园,园内有200平方米大棚218座。又投资60多万元建起了年生产能力150万瓶的菌种厂,投资20多万元建立了双孢菇销售市场。同时,乡制定了优惠政策,为每个大棚无偿提供600元的扶持资金,并对
双孢菇实行每斤1.8元最低保护价收购,有力推动了双孢菇生产的发展,到日前全乡有双孢菇大棚2600个。万善乡的双孢菇远销
天津市、北京、
石家庄市、
邢台市等地,经过加工后销往
日本、
韩国、
美国等国家,仅此一顶可为全乡农民增收520万元。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大面积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地处
废黄河,饲草资源十富的优势,积极发展以大约克猪、
鲁西牛、
波尔山羊为主的猪、牛、羊等畜牧业生产。同时,乡政府与新疆
呼图壁县胚胎移植中心合作进行胚胎移植。2002年完成胚胎移植100头,并且为群众提供经常性的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相关问题,使群众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为支持养殖业的发展,乡政府与
凤祥股份达成了合作协议,在葫芦营村建立了肉鸡养殖基地,该村及段辛庄、元坊等养鸡专业户发展很快,现在全乡可年出栏肉鸡40万只。为鼓励养殖业发展,帮助农户争取资金、协调贷款,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目前全乡有各类养殖专业户700多户,大牲畜存栏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畜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35%以上,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大力推广立体种植模式,提高复种指数。引进
大樱桃矮化栽培,在崔王段建立了500亩的大樱桃科技示范基地,并且聘请农科院候博士为技术顾问。基地内前两年可为种子公司繁育棉花杂交种,每亩地多收入1500元以上,第二年大樱桃进入盛果期每亩地收入在3000元以土,每亩地经济效益比其他作物多收入2000元。推广西瓜—棉花立体高效栽培。引进先进的西瓜品种,进行营养钵育一苗,采用二膜栽培,进行配方施肥,增加品质,捉早成熟、上市,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引进棉花新品种,进行免整枝稀植栽培,省工省力、立体高效,西瓜—棉花双丰收。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在
湖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的支持下,引进了沼气池建造技术,,在前万善、马王段、崔王段等村庄建造沼气池100余座,十几分钟就可以做一顿饭,既省时省钱又卫生。沼液可以喂猪,废弃物可用来施肥,是绿色环保无公害肥料,对生产无公害疏菜、果品大有益处,具有广阔的前景。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抓住扶贫机遇先后建起了8处扶贫扬水站,共有75kw机组11个,开挖沟渠100多公里,并完善了桥涵闸配套设施建设,使河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了98%以上。与此同时建起了供水中心,铺设管网35公里,使全乡21个村庄2万人吃上了自来水,结束了吃咸水苦水的历史。
通过扶贫,群众富起来了,自我发展的后劲足了,各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发展自己的特色项目:除在崔王段建了500亩的优质
大樱桃示范基地外,在南王段村引导农民新栽植了400亩梨树,在
呀呀葫芦营建起20余座
凯特杏大棚,全部为优质品种;并积极发展花生、西瓜、棉花等经济作物
,该乡种植花生2万亩,棉花1.5万亩,西瓜5000亩,
葡萄600亩,草莓400亩,育苗1600亩,
野生灵芝棚600多个。经济作物的面积占耕地而积的60%以上,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60多万元修建了冠北路,投资100多万元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大大改善了全乡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总之,通过几年的扶贫,万善乡经济有了大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扶贫前的2020元,提高到2004年2484.4元。万善经济有了大的发展,群众生活有了大的改善,交通状况有了大的变化,农民收入有了大的提高,农民群众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畜牧发展
万善乡的养殖户很多,一大批畜禽产品正打着“绿”字品牌走进市场。从集体化入手,扩大单元规模。该乡着力改变过去传统的饲养方式,狠抓养殖小区建设,推进规模养殖,使一批有技术、有饲养经验的农户走上了养殖之路。目前,该乡已形成养殖专业村12个,养殖户300多。
从标准化入手,强化“绿色”管理。该乡大力推广
青贮饲料氨化饲料,加大人工
种草力度,加快以草养畜步伐;建立畜牧兽医站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向农民宣传环保知识和无公害饲养技术,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净化、改善饲舍环境,提高畜禽健康水平。
从订单化入手,促使有序销售。该乡不断强化服务职能,与
凤祥股份集团签订了长期合同,加快了订单销售步伐,带动了全乡的肉鸡养殖。
工业发展
乡党委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取得了良好效果。引进资金2.45亿元,新建企业10多个,形成了轧钢、精细化工、面粉加工、纸业加工等民营经济群体。山东东鼎轧钢有限公司2005年全县十大重点项目之一,投资8000万元进行了二期工程扩建,年生产能力10万吨,销售收入4亿元,创利税4000万元。
文化
传说
据传,春秋时期冉子雍追随
孔子周游列国时在今
冠县地病亡。
冉求,名雍,字
冉雍。
春秋鲁国人。孔子曾称许他的德行,并谓“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意思是冉雍可以担任面南背北的诸侯王。孔子著名弟子
端木赐评价冉雍说:“在贫如客,使用权其臣如借,不迁怒、不怨深、不录旧罪,是冉雍之行也。”意思是冉雍生活再贫困,也像做客一样,彬彬有礼,举止得当;支派下属,像对待借来帮助自己的人一样;出了问题不迁怒于人,不计较别人的过错,这就是冉雍的品行。冉雍是个谦恭有礼、温和宽厚的仁人君子。
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最有名的被后人誉称为“十二哲”、“七十二贤”。
冉雍是“十二哲”之中著名的一位。他是儒家经典著作《
论语》的辑录撰定人之一。《论语正义?郑玄论语序逸文》载:“昔仲尼即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又云:“要之《论语》之作,不出一人,故语多重见,而编辑成书,则由仲弓、
苏辙、
卜商首为商定,故传《论语》者。”又曰:“此‘论语’二字,必为仲弓等所题。”由此推之,冉雍是《论语》的主要编辑人之一。在各地
孔子庙的“大成殿”中,他的牌位在
颜回、
曾子、
孔伋、孟子和
闵子之列。
《冠县志?地名篇》中关于
冉求对冠县村名的影响有如下记载:
马寨,因传春秋时期冉子周游列国在此停马打餐而得名,初名马站,后谐音为马寨。
前马固,因传春秋时期
冉雍周游列国至此病重,全身“麻木”,故得名麻木村,后谐音马固,现拓建为前、后马固。
前田平,相传因冉子周游列国至此“染病”得名,后沿称田平,现拓建为前、后田平。
高王段,传因冉子周游列国在此病亡断气,故名“亡断”,后沿化为王段,又因村中
高姓居多,遂名为高王段,现拓建成为高、王、马、崔、南等六个王段。
旅游文化
冉子仲弓祠位于
冠县城北10公里高王段村。仲弓祠是
鲁西北平原上规模较大而又有独特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它虽不像
曲阜孔庙那样规模宏大,名闻中外,但却像孔庙一样历史悠久,饱经沧桑。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吸引了历代地方官员和无数百姓祭祀朝拜。
据明、清时期《冠县志》记载,宋元时期始立仲弓祠记念
冉雍。明天顺、
正德年间及清光绪三十一年(1692年)几次重修,整体建筑占地面积10余亩。由冉子祠堂、
冉子墓和东跨院三部分组成。
聂氏宗祠和冉子墓成中轴线南北排列,南部是祠堂,北部是墓地,东西面两道南北红墙把祠堂和墓地圈成一个整体,西墙外面,是一面积达十亩的南北长方形池塘,和西池塘为一长堤路相隔。祠堂南门是一座朱漆广亮大门,正对大门的是长达三丈,高达丈余的影壁,影壁两端对称生长着两株合抱粗细的包袂古树(当地土名),已不知何年所植。影壁向里正对祠堂的神道两旁,历代碑碣行列,碑文、刻字由于朝代不同而风格各有千秋,行、草、楷、隶、篆皆备,字体遒劲潇洒,极有艺术价值。面对影壁,是座北朝南的冉子祠堂,祠堂共三间,翅角飞檐,灰瓦红墙,雅致壮观。堂内空间空阔,正中供
冉求神像。此神像妙手巧绘,栩栩如生,远看如生人神肖,恍若冉子再生。神像再现了冉子生前讲学时哲人的精神情态,表现了冉子
温良淳厚的性格,使人望之肃然起敬,求聆教诲之意顿生。这尊神像据说和孔庙大成殿里的冉子像非常相象。看来历来修缮冉子庙的大师们也是参照了
曲阜孔庙的冉子像绘制的。院落内有古柏十余株,枝叶繁茂,将
聂氏宗祠笼罩于深绿的浓荫之中,增加了庙堂的肃穆庄严的气氛。
由祠堂往北,隔一堵东西后围墙,即是冉子陵墓,陵墓高丈余,由于年代久远,上面长满了荒草,岁岁萌发,代代相继,以伴这位儒学长者。每逢
春节,地方官员和乡绅来此祭奠,极其隆重严肃,虔诚之至。每逢祭奠之际,仍要为陵墓加几锨土,以表对先贤仰慕敬重之心。墓地院内亦有古柏二、三十株,苍翠挺拔,虽年代久远,亦生机盎然。院内虽荒草没膝,但并不使人感到荒凉,相反,浓荫之下,虫鸣鸟语,更增添了一种古意盎然的幽雅之感。
由
聂氏宗祠院穿过东墙的朱漆帽钉的便门,便进入了和庙院并列的东跨院。东跨院面积广阔,北面是六间上房,高脊灰瓦,亦建的精巧雅致,古香古色。正房东头南面,是三间东配房。东配房的南面,则是向东开的广亮大门。大门外当年还有碑楼数楹。东跨院是历代官员来此祭奠之时休息、冠冕的休息场所。
庙西、庙前两方池塘,长年积水,水深达丈余仍清澈见底;锦鳞穿游,
家燕斜飞;碧波盈盈,顽童戏水;柳荫村姑,浣纱洗衣;此田园之乐,虽
陶渊明之桃花园不能比也。立身塘西远眺冉庙,更有逢莱仙阁之秀,此地此时,更感我国文明之古老。
冉子祠堂与冉子墓地连成一体,森然巍峨,历尽岁月洗礼,屡经兵祸劫变,此古老建筑则俨然幸存,实属幸事。其造型之典雅,构造之精巧,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关于
冉子祠为何建于
冠县,历代县志均有记载。据明、清《冠县志》记载:冉子祠在城西北王段村,明训导
徐节建,
春秋戊日祭。清光绪三十一年,由公约集资重建。清知县
徐霖所作《重修薛公冉子仲弓墓祠记》记载:“予惟乙卯挑发于
山东省,窃喜近圣人之居。时孔孟两面三刀陵,且得遍历齐鲁诸仙贤墓址。岁甲子量移冠县,考兹土古迹,有冉薛公墓。”清《冠县志》载:其高广两丈许,在县北之二十里王段村,宋元以来,墓侧有祠,岁久废。明冠徐司损廉赠地,肖像立祠,
太常太卿彭讳时为之记传,并附在郡志云:“夫谓冠邑有
冉子墓也。”
晋朝郭璞所著的有名的地理著作《
水经》亦有类似记载:“而仲弓墓独在冠氏。古者葬不择地,亦不择时,正不必过为曲解也。”
由此可得知,冉子仲弓当年曾遵从恩师
孔子之命,到
冠县来宣讲儒家学说,死于任上,葬于城北王段村,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社会
新农村建设
省“票子”
以往,农民手里头有钱了,就急于修房子或忙于添家具、购电器,以致农业生产资金投入少,使得农家只好年复一年地维持简单再生产,要想办点有规模的产业更是难上加难。如今,该乡农民有了发展意识和发展眼光。据了解,该乡许多农户的钱变了花法,总之不再去花冤枉钱,大多将可花可不花、可用可不用的钱省下来存入银行,以备农业生产之需。
翻“本子”
王段村青年农民吕殿虎拿出一本学生作业本子,如数家珍般地算了一笔账:一年到头,种子、农药、化肥、农资等各投入了多少,产出了多少,收入有多少,哪些有亏,哪些有赚,经济效益如何等。翻开他的本子一看,记的内容全是农事,涉及到土壤耕作、施肥、病虫害防治、化控化除以及气候等,还有在服务农业生产上的收入。原来“秋后算帐”全靠他的“记事本子”。
寻“点子”
“往年过年,不是一家人在一起大吃大喝,就是亲朋好友围成一圈搓麻将、玩扑克。现在不同了,亲朋好友相聚,摆谈较多的是谁种什么赚了多少钱,谁养什么发了多少财,什么赚钱、什么来钱快。”说这话的是水赞村的农民温丙贵。他去年在亲戚处获悉种植
反季节蔬菜是条好门路,就投资3万多元建起了一个蔬菜大棚,到目前已收入1.8万多元。如今,“点子就是资源、就是财富”这一观念已被该乡广大农民所接受。
该乡农民纷纷把
春节期间亲友团圆的日子当作寻找有效益、有市场、有前途的致富点子的好机会。此外,该乡还有一些到外省、到发达地区访亲的农民,他们在外却不忘取经,寻找到好的致富点子回家后准备开店、经商或办厂。
基础设施
济馆高速公路穿过万善乡境,南距329国道、邯济铁路冠县站、西距106国道均为10公里。境内实现了公路“村村通”,铁路、公路交织成网。电力资源充裕,有3.5万伏变电站一座,二期电网改造已全部完成。通讯设施先进,可以随时与世界各地联系。金融、邮政、文教卫生等设施齐全。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弘扬
冠县精神,带领全乡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万善乡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乡党委、政府先后被授予“县级先进党委”、“县级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市级先进基层党校”、“市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市
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省级计划生育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