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柱
曾任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
陈国柱,1898年出生,莆田人,曾化名廖华。1917年,19岁的陈国柱投笔从戎,毅然加入人民军,投入反对北洋军阀的战斗。福建解放后,任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1954年,中央调他到国务院任参事。他尽心尽责,为国事出谋献策。1969年,陈国柱病逝于北京,终年70岁。
人物经历
陈国柱1898年出生,莆田人,曾化名廖华。1917年,19岁的陈国柱投笔从戎,毅然加入人民军,投入反对北洋军阀的战斗。以后,他重返学校求学,在哲理中学学习。“五四”运动时,他和同学一起罢课,作为学生军一员,走在示威游行队伍中,到农村宣传革命运动。1922年,他组织同学到常太,声援农民抗盐捐的斗争,取得了胜利。陈国柱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书籍及进步刊物,参加工人运动,曾去厦门市上海市寻找革命真理。1924年,他加入共青团。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5年底,他由上海大夏大学毕业,接受党的派遣,回到家乡莆田市,在母校哲理中学以教师身份为掩护,深入学生,点播革命火种。在他的引导下,陈天章等一批革命者成长起来。他还发展了一批又一批的共产党员,然后派他们去农村发动农民打击土豪劣绅。莆田农会发展到300多个,会员达10万多人,山区沿海农村都建立了党支部。1926年3月,他奉调到广州市出席全国第三次劳动大会,在刘少奇直接领导下工作。5月,党派他到第六军第三团第三营当党代表,并参加惠州农民运动。8月,他到上海市,接受罗亦农指示,回福建省组织农民运动,配合北伐军东路军驱逐了统治莆田市14年的北洋军阀董胜标旅。
历史事迹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莆田一片白色恐怖。担任区委书记的陈国柱冒险前往上海、武汉市寻找党组织,带回了上级党的指示,深入仙游、兴太地区组织农民运动。在上宫,他建立了仙游县第一个党支部。1927年底,中共仙游县委成立,陈国柱任书记。接着,他回莆田,同中共莆田县委 书记黄震商定,建立了莆田中心县委,陈国柱任中心县委副书记。
1928年春,陈国柱根据党的指示,来到设在厦门市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员会。9月,他到达上海市,在党中央机关工作。不久,他任沪西区委秘书长、代理组织部长,在张浩的领导下,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1929年底,在一次研究工人斗争的会议上,陈国柱和战友们被敌人逮捕,他被转移到苏州高等法院,判1年零2个月的徒刑,关押在苏州第三监狱。监狱党支部经过考察,选他为支委,领导难友与敌人进行斗争。
1931年2月,陈国柱刑满出狱,任上海沪西区委组织部长、全国互济会组织部长,跟随陈云从事地下工作。不久,党中央调他到北京,任全国铁路工会组织部长,1933年,因判徒出卖,他又被捕,被判15年徒刑,押往南京军人监狱。
1931年,国共第二次合作,经周恩来营救出狱,被董必武派往鄂豫皖红军游击队任秘书,抗击日军进攻。 1939年底,陈国柱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秘书。
1940年8月,他根据上级指示赴延安市,先后进军政大学、党校学习,参加延安整风运动。1943年他被留在党校工作。1945年作为党的“七大”代表参加党的“七大”。秋天,他奉命前往东北地区,参加东北解放战争,他先后任辽北省府委员、教育厅长、旅大民政委员会主任等。
1948年,他被调回中央,1949年初随十兵团解放大军进军福建省。福建解放后,任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1954年,中央调他到国务院任参事。他尽心尽责,为国事出谋献策。1969年,陈国柱病逝于北京,终年70岁。
人物评价
陈国柱是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革命家,又是位诗人。他著有诗集《碧血丹心集》传世。郭沫若评说他的诗词是:“今之诗史”,赞扬他“每饭不忘民者也”。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历史事迹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