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长城遗址主要位于
河南省南阳市的
南召县和
方城县拐河镇,多为土筑,东北至西南走向,东接小擂鼓台山,西连大擂鼓台山,残高1—1.5米,宽约4米,全长500米,东擂鼓台山坡顶与西擂鼓台山顶有12米见方的平台基,其间有150米被后人修场夷为平地。城垣南侧有一古城遗址,后人讹为“霸王城”,村人曾在土城附近发现一枚铜镞,为春秋时期遗物。
前656年,
齐桓公率鲁、宋等
八国联军与楚对峙于
召陵区,
楚成王派大夫
屈完出使齐军。屈完对齐桓公说:"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
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齐遂与楚订盟,史称"召陵之盟"。该长城比
齐长城遗址早约300年,比秦统一后大规模修的长城早约460年。现方城黄石山西麓有楚长城大关口(即
缯关)遗址。东侧残存南北二道土城垣,高1.5-3米,全长180米,南北城垣相距250-380米,南城垣北侧有土台7个,似为城堡或马面遗迹。西侧也有二道土城垣,全长约400米。曾出土
战国铜戈、铜镞等文物,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
竹溪县西北部关垭子山口,即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两国交界处。据考证,此段长城系公元前五世纪末,
春秋战国之交的时候,当时诸侯并立,各自称王,互争雄长,于是在自己的疆土上修筑城墙,
长垣市。
公元前611年
楚庄王灭庸以后,为争霸北上创造条件,以脊作界,修筑庞大的防御工程,与天然屏障连接一体,作为争霸楚国的前沿阵地。用石灰粉黄泥和原始植物
阳桃液粘筑成的城墙,历经千年风雨,仍然坚硬如石,经有关考古专家多次考证,认为此法筑城垒壁,可谓世界一大奇迹十堰楚长城遗址在
竹溪县西北部关垭子山口。
各国修筑的长城,横七竖八,有东西走向的,有南北走向的,与今天所见的长城并不一致。有些已经从地面上消失了,有些至今还屹立。遗址以关垭子为中心,东起竹溪县平安乡与
旬阳市的钛桶之间,沿着两省交界的崇山峻岭向西北绵延70余公里。中心处遗址长约300米,高5米,宽3米,里外三层。城墙外壳由0.5米厚的
生石灰和
黄土混合筑砌。城墙与山势融为一体,更显山势峭陡,关口险峻,易守难攻。战国时代的长城,大多用土夯修筑,规模较小,互不连贯。
齐长城遗址是东西走向,西赳
平阴县,经泰山北麓,东达于海。此遗址的发现,为我国长城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