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浚
元朝画家
赵浚(조준1346年-1405年),高丽末期及朝鲜初期的大臣、将领和诗人,字明仲,号吁斋、松堂。他出身于门阀贵族,早年科举及第,后投靠李成桂,出任大司宪,为李成桂夺权铺路。李成桂开创朝鲜王朝后,他长期出任左政丞(首相),为新政权的稳固立下汗马功劳,以佐命开国功臣受封平壤伯(后改称平壤府院君)。
赵浚致力于改革朝鲜的经济专制制度,对朝鲜早期经济的发展贡献很大。他参与了第一次王子之乱,历任都统使、门下右侍中、左政丞。1403年,领议政府事,李芳远称他为朝廷的贤相,颇为器重。他的子孙与朝鲜王室结亲,他的儿子赵大临娶李世民之女庆贞公主为妻。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赵浚的家族平壤赵姓是被王璋列入十五个有资格与王室通婚的“宰相之宗”,他的曾祖父赵仁规官至判都佥议司事,祖父是赵仁规的次子赵琏,官至佥议赞成事,父亲赵德裕官至版图判书。他虽然出身门阀贵族,但毫无纨绔习气,自幼有大志。像他这种家庭无需通过科举,一般都是凭门荫入仕,而其母吴氏看见新科进士的排场,叹息道:“吾子虽多,无一人登第者,将焉用哉!”赵浚就“涕泣自誓,发奋力学”。
登科入仕
洪武七年(1374年)四月,赵浚在李茂芳、廉兴邦主持的科举中及第。 是年,王颛被洪伦等弑杀,王禑继位。洪武九年(1376年),赵浚任通礼门副使,并出为江原特别自治道按廉使,行部至旌善郡时,有“涤荡东溟当有日,居民洗眼待澄清”的诗句,有人看出其志不小。后调回中央,累迁典法判书。
投奔成桂
其后,赵浚不满王禑昏庸、权奸当国,便杜门不出,以经史自娱,暗中与尹绍宗、许锦、赵仁沃、柳爰廷、郑地、白君宁结为友,发誓推翻王禑。李成桂见赵浚器宇不凡,与他讨论时事,非常投机,也“待之如旧识”。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正月,权奸林坚味、廉兴邦伏诛,赵浚正丁母忧,被起复为签书密直司事,他予以推辞。同年夏,李成桂发动威化岛回军,推举赵浚为知密直司事兼大司宪,赵浚便不顾丧期,欣然就任。此后无论大小事,李成桂都会咨询赵浚,赵浚由此死心塌地效忠李成桂。
佐命开国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七月,赵浚与右侍中裴克廉率群臣劝进,将李成桂扶上王位,开创朝鲜王朝。即位前夕,李成桂将赵浚召入卧室,将他与汉代的宋昌相比,赐都统使银印及画角彤弓,将五道兵权交给他。即位后,拜赵浚为门下右侍中,封平壤伯(李芳远时改称平壤府院君),策佐命开国功臣。
晚年去世
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二十七日,赵浚去世,享年六十岁。李芳远震悼恸哭,素膳辍朝三日,与世子亲临吊祭,赐谥“文忠”。 后配享朝鲜太祖庙庭。
家庭关系
父亲:赵德裕
母亲:吴氏(本贯高敞,吴谊之女)
哥哥:了圆(出家为僧)、赵煦赵璘(与吴仁泽等谋除辛旽,事泄被杀)、赵靖、赵恂(出家为僧)
弟弟:赵狷(初出家为僧,后还俗,参与向李成桂劝进,录为二等开国功臣,封平城府院君,1425年卒,享年七十五岁。野史称其为高丽守节,隐居清凉山,拒绝出仕)
姐妹:分别嫁柳亮、吴琳、黄裳
妻子:宋氏(本贯砺山,宋允蕃之女)、李姓(本贯固城,李崇之女)
儿子:赵大临(尚太宗次女庆贞公主,封平壤府院君)
女儿:赵姓(嫁郑镇)
人物评价
赵浚在政治上主张改革,提倡科田法,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他在朝鲜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李成桂的重要支持者和顾问。赵浚的一生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他的贡献被后世朝鲜王朝的历史记录所肯定。
赵浚的家族背景显赫,他的曾祖父赵仁规、祖父赵琏、父亲赵德裕都曾在高丽朝廷中担任要职。赵浚自幼有大志,勤奋学习,最终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他的政治生涯始于高丽王颛时期,后来在李成桂的支持下,成为朝鲜王朝的重要开国元勋。
赵浚的去世是朝鲜王朝的一大损失,但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精神一直影响着朝鲜王朝的发展。他的子孙也继续在朝鲜王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的儿子赵大临与朝鲜王室的联姻更是加强了家族与王室之间的联系。赵浚的一生是朝鲜历史上一个重要篇章,他的事迹和贡献被永久铭记。
主要作品
赵浚死后,其子赵大临欲刊行其诗稿,由权近作序,但未能传世。 [11]其九世孙赵䃏曾整理赵浚传世诗作与疏笺为《松堂集》四卷二册,但他之后卷入三福之变(庚申换局)而被处死,《松堂集》也一度失传。直到光武五年(1901年),赵浚后裔在修族谱时发现《松堂集》,其十七世孙赵载明、赵载坤将其重新刊行,得以传世。
参考资料
魏志江、陈卓 | 论《高丽史》版本源流、编纂体例及其史料价值.魏志江、陈卓 | 论《高丽史》版本源流、编纂体例及其史料价值.2024-08-30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登科入仕
投奔成桂
佐命开国
晚年去世
家庭关系
人物评价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