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背椋鸟
雀形目椋鸟科动物
灰背椋鸟(学名:Sturnus 中华缺翅虫),为椋鸟科椋鸟属的鸟类。灰背椋鸟体长约17~20厘米,雄鸟夏羽前额灰色,头顶、枕和头侧近灰白色或淡黄色,羽轴近白;飞羽黑色,内侧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的外翈和三级飞羽均具蓝色光泽,翼下覆羽近白;尾短呈方形,尾羽黑,羽端棕白。灰背椋鸟主要栖息于低山、平原及丘陵之开阔地带。灰背椋鸟繁殖于中国南方及越南北部,冬季迁至东南亚、中国香港、台湾、广东省越冬。
形态特征
灰背椋鸟雄鸟额和头顶污白色,整体外型并非显眼,大致为灰,翅膀黑色、肩羽处有醒目白斑,尾巴黑色但末端为白,嘴、脚亦呈灰色。雄鸟体色较淡,头部颜色亦较白,翼上白斑范围较大;雌鸟体色为偏暗之灰褐色,翼上白斑较小。雄鸟与其他椋鸟科的区别在整翼上覆羽及肩部白色,通体灰色,头顶及腹部偏白,飞羽黑,外侧尾羽羽端白色。雌鸟翼覆羽的白色较少。亚成鸟多褐色。成年雄鸟头部和胸部为浅褐色,腹部为白色,而成年雌鸟背部和腹部为较深的褐色。灰背椋鸟有蓝色的眼睛和灰色的嘴。
灰背椋鸟大小量度:体重♂39-50克,♀37-51克;体长♂171-192毫米,♀170-200毫米;嘴峰♂16-20毫米,♀16-19毫米;翅♂95-106毫米,♀90-107毫米;尾♂53-65毫米,♀52-67毫米;跗♂24-27毫米,♀22-27毫米。 (注:♂雄性;♀雌性
分布范围
灰背椋鸟分布于亚洲国家,包括汶莱、柬埔寨、中国、印度日本韩国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繁殖于华南及东南、台湾。部分性候鸟,在台湾及海南岛有越冬群体。华南地区夏候鸟,度冬在中南半岛、海南岛、菲律宾、加里曼丹岛、日本琉球群岛(九州到琉球王国之间的岛群)及台湾等地,于广东部份地区终年可见。台湾地区每年九月至翌年三、四月间出现。由2005年之前的记录分析得知,南部屏东市高雄市台东县等地数量最大、出现次数也最频繁,北部的宜兰县台北市次之;其它县市仅有频率极低且不稳定的过境族群。鸟群分布集中于台湾岛的南北两侧,显然与从华南繁殖地,往南(东南亚)、往西(日本)的迁徙路线关系密切,每年十月垦丁地区有大量且稳定的过境群。
栖息环境
灰背椋鸟主要栖息于低山、平原及丘陵之开阔地带,尤其喜好附近有树林之旱田环境,亦出现在农田、村镇、耕地和住家的周边活动。
生活习性
灰背椋鸟科多半在地面觅食,也到树上采食浆果,杂食性,群聚性强,活泼好动,常与其它椋鸟科八哥混群,并在傍晚前聚集于树枝、屋顶或电线等明显目标上,然后进入树林一起夜栖,叫声沙哑和尖厉,吵嚷成群地在旷野及花园活动,食无花果并取食于其他花期和结果期的树木。
繁殖方式
灰背椋鸟繁殖期在3~7月,营巢于阔叶树天然树洞或啄木鸟废弃的树洞中,也在房屋墙壁或裂缝中营巢。灰背椋鸟通常成群到达繁殖地,4月末5月初开始分散成对,5月初至5月中旬即开始寻找巢位筑巢。有时在繁殖期间亦见有成小群在一起营巢繁殖的。巢呈碗状,主要由枯草茎、枯草叶、草根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羽毛和细草茎。雌雄鸟共同筑巢,每窝产卵通常4~5枚,卵为长卵圆形,蓝绿色,光滑无斑,大小为24.2~25毫米×17.2~18.8毫米。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有时雄鸟亦参与孵卵,孵化期12~13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历史分类与命名
灰背椋鸟最早由德国博物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在1788年的卡尔?冯?林奈的《自然系统》修订和扩展版中正式描述,并命名为黄鹂(Oriolus sinensis)。种加词sinensis是现代拉丁文,意为“中国的”。格梅林的描述基于法国博学家布丰在1775年描述的来自中国的“Le Kink”,并在他的《鸟类自然史》中发表了弗朗索瓦-尼古拉·马丁内的手绘版。2008年的一项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发现椋鸟属是多系群的,为了创建单型属,灰背椋鸟与其他四种椋鸟一起被移到了复活的椋鸟属中。灰背椋鸟是单型的,没有公认的亚种
种群现状
灰背椋鸟台湾地区数量可能逐年增加中,以台北关渡为例,2000年之前仅为稀有过境鸟,已有5只以下的度冬群,对照日本方面资料:该种在南西诸岛的度冬数量,亦由以往单只、几只,到10只以上。后续状况值得持续观察。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千米,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灰背椋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灰背椋鸟的保护状况是“无忧物种”。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Sturnus sinensis.The IUCN Red Lis.2024-08-0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繁殖方式
历史分类与命名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