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里设计局
俄罗斯的直升机设计部门
半个世纪中,米里设计局经历了直升机设计的四个时代,米里设计局为俄罗斯和全世界贡献出厂15个投产型号的基本型直升机,生产的直升机总数接近3万架,占俄罗斯(包括苏联)国产直升机总数的95%。米里设计局的直升机总生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重型和超重型直升机一直居世界——首位。设计局研制的战斗直升机经受了实战的考验。
大师时代
第一任总设计师
第一任总设计师时代
第一任设计师简介
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米里1909年生于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1931年毕业于诺沃切尔卡斯克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毕业后就到中央流体动力学研究院(ЦАГИ)从事旋翼机研究工作,以后转入直升机的研究。1945年他被任命为ЦАГИ直升机部实验室主任。
1947年12月刚满38岁的米里受命组建米里直升机设计局,他担任第一任总设计师,直到1970年病逝。在这23年中米里领导设计局共研制出9个直升机型号:米—1、米—2、米—4、米—6、米—8、米—10、米—12、米—14和米—24。
建立初期
设计局刚建立时非常简陋,连固定的办公地点也没有,一会儿迁到这里,一会儿又迁到那里,最后迁到了从前布拉图欣设计局的旧址——雷宾斯克街。他们正是在这里研究米—1直升机的。1948年米—1研究成功,1950年投入批生产并交付部队使用。米— 1是苏联第一种投入批生产的直升机,这标志着苏联自己直升机制造业的建立。
规模发展
1951年约瑟夫·斯大林召见航空设计师,要求研制一种12座的运输直升机供部队使用。米里接到任务后,领导设计师们日夜奋战,仅用一年时间就研制出部队急需的米—4直升机。米—4直升机1953年投入批生产,并大量装备部队。米—4在载重量和速度方面有7项打破当时的直升机世界纪录并在国际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米—4直升机连续生产14年,有四十多种改型,销往世界34个国家。
实质性飞跃
1957年米里领导设计局研制成功了重型直升机米-6,1959年投入批生产。米—6的研制成功是苏联直升机制造业的一个巨大飞跃。同米— 1相比,米—6在许多方面都迈上了新台阶。第一,由涡轴发动机取代了以前的活塞发动机,并且由双发取代了以前的单发。第二,直升机的起飞重量比米— 1增大16倍,达到42吨。在60年代中期以前,米—6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单旋翼直升机。第三,其飞行时速首次超过300千米。
从米—6开始一直到2012年,米里设计局在重型和超重型直升机研制方面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以后研制成功的米-10,最大起飞重量达到43.7吨。60年代末研制的横列式双旋翼交叉式直升机米12,米-12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05吨。有效载重40吨,是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装有涡轴发动机的米-8直升机,是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多的直升机,共有百多种改型,生产万余架,销往世界四十多个国家。这是苏联直升机制造业的又一个奇迹。米里领导研制的最后一个型号是战斗直升机米—24A。60年代中期,在前苏联,米里第一个提出了战斗直升机的设想。这一设想一提出来,就遭到不少人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是:直升机速度那么慢、防护又那么差,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是根本无法生存的。让直升机上战场作战,简直是冒险家的幻想。米里不理会那一套,默默地进行方案论证,踏踏实实地进行技术储备。他们用米—4直升机挂上机关枪火箭弹和反坦克导弹进行试验,取得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米里提出了研制一种既能对地作战,又能运送一个作战小分队的战斗运输直升机的研制方案,得到了当时苏联国防部的全力支持。
武装直升机
——跨入武装直升机时代
1968年5月军方下达了研制战斗直升机的任务。米里领导他的设计局仅用一年时间就成功研制出米—24A战斗运输直升机。该直升机采用并列双座驾驶舱,驾驶舱后面是宽大的运兵舱,可载8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机上携带机关枪、火箭、导弹等武器,属于一种武装/运兵直升机。
第二任总设计师
第二任总设计师时代
第二任设计师简介
米里1970年1月逝世后。他的学生马拉特·尼古拉耶维奇·季申科担任了米里设计局的第二任总设计师,直到1991年退休。
在担任总设计师的21年中,他的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战斗直升机的研制上,其次是重型民用直升机的研制。
米24的改进
首先,季申科领导设计局对米-24直升机进行重大改进。由于米里领导研制的米—24A存在不少缺点,它不是“纯”战斗直升机,又要作战,又要运兵,势必顾此失彼;并列驾驶舱设计影响飞行员的视界,不利于作战;驾驶舱后面的运兵舱,使机身特别宽大,雷达截面积大、被弹面积大,容易被探测和攻击;同时,由于“包袱”沉重,直升机的机动性受到影响。
从1970年开始,季申科领导设计局重新设计了米—24的前机身:将并列双座的宽大驾驶舱改为两个各自独立的串列式阶梯型座舱,射击员在前,驾驶员在后。这样的改进有很大益处。
第一,大大改善了飞行员的视界,有利于贴地飞行时观察地面障碍物,有利于搜索和攻击目标;第二,前机身变窄,减小了阻力,能防止一弹击中两名机组人员,有利于提高生存力。此外,航空武器系统也有所增强,其导弹攻击目标的准确性提高了两倍。军事专家们认为,经过重大改进的新型号米—24D优于 美国AH—1S“眼镜蛇”。米—24D型战斗直升机连续生产20多年,共生产数千架,其出口型米—25和米—35销往世界二十多个国家。
70年代中期以后,季申科领导设计局开始根据军方要求研制新一代战斗俄罗斯米-28浩劫武装直升机直升机。同米—24相比,米—28具有重大改进。首先米—28不再担任运兵任务,是专门用于作战的“纯”战斗直升机,直升机的性能和机动性明显提高;其次由于机身变细,减小了雷达截面积,降低了被探测概率、有利于提高直升机的生存力。该机在设计上采取巧妙的安排,让不太重要的部件作为屏障,保护那些关键部件。两台发动机距离较远,中间由主减速器隔开,防止一弹击中两台发动机。前后驾驶舱防护增强,前有防弹玻璃,周围有陶瓷装甲,能经受子弹的多次打击。可以说,米—28是世界—上防护最强的战斗直升机。米—28装有新型的瞄准—驾驶—导航综台系统,其武器威力大,所携带的16枚反坦克导弹,射程可达8千米。优于西方的导弹。许多西方军事专家认为,米—28的生存力高于美国的AH-64AH-64武装直升机
米26的研制
除了研制战斗直升机以外、季申科还领导设计局研制了迄今世界大使用过的最大的单旋翼直升机米—26。米-26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56吨,最大载重20吨。从1979年开始投入批生产并获得适航证。
米-28的研制
近40年前的1976年12月16日,苏联政府向米里设计局发出一纸研制新一代武装直升机的命令,要求该机能匹敌美国的AH-64“阿帕奇”直升机。米里设计局仅用了6年时间就完成了米-28的研制和原型机制造。
但由于苏联解体前的政局动荡和解体后的困难局面,米-28的试飞一直断断续续。俄罗斯空军直到2008年才开始接收生产型米-28N直升机,到目前为止,这种直升机大约已生产了100架,伊拉克作为第一个出口客户已在2014年拿到了的首批直升机,俄罗斯自己的米-28N也接受了叙利亚的实战考验。
其他信息
第三代总设计师
第三任总设计师时代
1991年申季科退休,由马尔克.·弗拉基米洛维奇·万贝尔格接替他,担任米里设计局第三任总设计师,到1997年病逝,只有6年时间。他的主要功绩就是,领导设计局对米—28进行改进。当时俄军方对米—28还不够满意,因为它没有夜间或恶劣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能力。万贝尔格领导设计局很快推出米—28的新改型——米—28N。该直升机与美国的 AH—64D“长弓阿帕奇”相似,旋翼轴上方的大圆球内装有毫米波雷达,又装有先进的夜视设备,从而使米—28成为具有威慑力的“夜间大盗”。
此后,万贝尔格领导设计局进行了许多新方案直升机的探索,例如战斗直升机米—40方案,民用直升机米—58方案,与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合作的米—38方案等。
第四任总设计师
第四任总设计师时代
1997年春,万贝尔格突然病逝后,米里设计局选举西涅尔希科夫担任总设计师兼总经理。他是四位总设计师中最年轻的—位。他继续进行万贝尔格未竟的事业,完善夜战直升机米—28N并领导米—38的研制工作。希比托夫宣布,2007年莫斯科米里直升机制造厂共生产了121架民用、军用和出口型直升机,总销售额为260亿俄罗斯卢布。根据俄罗斯直升机股份公司的前景计划安排,到2015年前销售总规模预计将达到4000亿卢布,其中2008年计划生产168-180架直升机,2009年的生产量将超过220架,之后4年将继续增至每年500架,其中包括米-54新型直升机。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大师时代
第一任总设计师
建立初期
规模发展
实质性飞跃
武装直升机
第二任总设计师
米24的改进
米26的研制
米-28的研制
其他信息
第三代总设计师
第四任总设计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