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是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国家“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
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部省合建大学。
山西大学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三所大学堂之一,其悠远的文脉可以上溯至明代三立书院及
清代晋阳书院和令德书院。2002年成为国家中部地区重点支持的五所大学之一;2005年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
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成为“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同年11月成为国家“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一省一校)14所入选高校之一,跨入国家建设有特色、
高水平大学的新平台。
2013年09月13日,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山西大学东山校区项目建议书(总体规划)的批复”,标志着山西大学东山校区的建设已通过政府的审批。2021年8月28日,东山校区正式启用。
历史沿革
2013年09月13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山西大学东山校区项目建议书(总体规划)的批复”,标志着山西大学东山校区的建设已通过政府的审批。
2014年9月4日,山西大学东山新校区面向社会征集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2016年6月,东山校区的部分项目开始招标,其中包括理科教学与实验综合楼、教学与实验综合楼、软件学院教学楼、
电力学院教学与实验楼、建筑学院教学与实验楼以及公共教学楼、体育馆、风雨操场和区域内基础设施及室外体育设施。
2017年2月,东山校区总体规划亮相。新校区将建成由图书馆、公共教学楼、实验中心、学生公寓等公共建筑组成的中心区。先期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实验用房、学生公寓以及配套设施等,具体包括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软件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生命与科学学院、电力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公共教学楼、体育馆、风雨操场、学生公寓、图文信息中心、学生活动中心、
化学与基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政法学院、文科教学楼、信息工程学院等。建筑高度有8层,各类建筑之间将以绿化带作为分隔,绿地覆盖率将达到35%。同时,整个东山新校区还将配建完善的服务设施,机动车停车位分为两部分,地上605个,地下900个,可基本满足未来停车需求。
2017年4月21日上午,
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深入山西大学东山校区建设工地调研,实地察看了解总体规划布局、建设进度安排和当前进展情况,并在坞城校区会议中心第四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山西大学东山校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上,教育厅厅长
吴俊清宣读了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山西大学东山校区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领导组由张复明副省长担任组长,山西省政府副秘书长
郭立,
太原市市委副书记、太原市市长
耿彦波,
山西省教育厅厅长吴俊清任副组长,校领导
师帅、
贾锁堂、
韩勇鸿及省发改委等有关厅局相关负责人为领导组成员。东山校区建设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由吴俊清兼任办公室主任。省政府秘书长、东山校区领导组副组长郭立介绍了领导组主要成员。
2017年6月30日,山西大学东山校区建设开工奠基。
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宣布开工并为东山校区建设培土奠基。
2017年7月4日至9月28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校区内发现的墓葬进行了发掘。
2019年9月18日上午,
山西大学130余名中层干部与全体校领导、巡回指导组成员、各
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离退休教职工和学生代表乘车来到了正在建设中的山西大学东山校区参加了新校区主教学楼
封顶仪式。
2021年8月28日,山西大学东山新校区正式启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及相关学科一级研究单位正式迁入新校区。
2022年6月18至20日,大东关校区师生整体陆续搬至东山和坞城两校区。电力与建筑学院、自动化与软件学院5700多名学生搬至东山校区曦园和馨园四栋学生公寓。大东关校区400多名物理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入住
山西大学坞城校区文瀛十三斋。
院系概况
山西大学东山校区有8个学院:
学科建设
山西大学拥有一批以
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为代表的重要学科平台。设有涵盖文、史、哲、理、工、经、管、法、教、艺等10大学科门类本科专业87个。国家级一流专业23个,省级一流专业19个。物理学专业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教学建设
东山新校区将建成本科一至三年级学生的主要教学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通过改造提升,重新划定坞城校区的功能区,建成科学研究中心和继续教育中心;研究生和四年级本科生,按学科专业进入科学研究中心,进行深度学习和科研训练;鼓励各学科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在坞城校区共建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中心,实现集成发展,充分释放各种创新要素的活力。
规划方案
政府文件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山西大学东山校区项目建议书(总体规划)的批复
省教育厅:
晋教财〔2013〕84号文收悉。
山西大学是我省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
省部共建大学综合性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万余名,各类硕士研究生近5000人,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2012年首期入选国家实施的“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入选高校”,是我省高等教育优质资源。
为推动山西大学全面发展,推进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程,逐步建设更多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解决学校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切实提高学校基础设施能力和教学育才能力,打造“有特色、高水平”一流大学,经研究,现将山西大学东山校区项目建议书(总体规划)批复如下:
一、同意该项目在老峰村以西、岗头村以北、东山过境高速路以东选址实施新校区建设。
二、同意学校规划总
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一期为2014年-2016年完成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二期为2017年-2019年完成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三期为2020年-2022年完成剩余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学、实验实习实训及附属用房、图书馆、体育场馆、会堂、学生宿舍(公寓)、食堂、后勤附属用房及室外设施配套工程等项目(不含教工住宅)。项目建成后,可满足约3万名在校生进行学习生活。
三、项目总投资57亿元(不含与土地相关的费用)。资金来源由老校区土地处置、政府投入、申请
银行贷款、学校自筹和社会引资等多渠道筹措解决。
接文后,请抓紧办理土地手续后,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报我委实施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等前期工作。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北起学府街东延(道路红线40米),南至南中环街东延(道路红线50米);西起规划次干路(道路红线30米),东至规划次干路(道路红线40米),总用地面积为191.23公顷,净用地面积为180.29公顷。
规划规模
(一)用地规模
总用地191.23公顷,净用地180.29公顷(其中教育科研用地面积为133.34公顷,一期为100公顷)。
(二)学生规模
结合规划地块用地规模以及相关主管部门关于
山西大学办学规模的批复,山西大学办学总规模为35000人,东山新校区学生规模约为25000人。
用地规划
(一)教育科研用地规划
规划教育科研用地面积为133.34公顷。其中,一期为100公顷,二期为33.34公顷。
(二)水域用地规划
根据《太原市防洪设施专项规划》,在山西大学选址北部规划南坪头水库,用地面积
21.09公顷。
(三)公园绿地规划
结合南坪头水库,在其东侧和南侧的建设用地内规划南坪头公园,用地面积10.96公顷。
(四)防护绿地规划
根据天然气管线和成品油管线的改线方案,沿规划范围西侧的次干路规划40米绿化防护隔离带,用地面积为4.88公顷。
(五)农林用地规划
在规划范围北部的建设用地之外,规划四处农林用地,结合南坪头公园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色。农林用地面积为10.02公顷。
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系统由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构成,规划道路用地共为10.94公顷。
1.城市主干路
南中环街东延:东西向规划主干路(规划红线50米)。
2.城市次干路
学府街东延:东西向规划次干路(规划红线40米)。
西侧次干路一:南北向规划次干路(规划红线30米)。
东侧次干路二:南北向规划次干路(规划红线40米)。
公用设施规划
规划将现状110kv薛马线改线,改线线型由规划部门和供电主管部门进一步确定。在未改线之前,须在高压线两侧各控制16米保护区范围。
将现状天然气和成品油管线改线,规划范围内改至西侧城市次干路旁的绿化防护
安全警戒带中。
防洪规划
南坪头水库位于黑驼沟的沟口,南坪头村东,控制
流域面积9.75平方公里,设计库容82万立方米,防洪标准百年一遇,校核标准200年一遇。
黑驼沟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南坪头水库上游沟道宽度按20米预留,结合南坪头公园实施进行改造,线型可依据
施工图进行适当调整。
村民安置规划
规划范围内涉及南坪头、黑驼和老峰三个
城中村的村庄用地,
南坪头村在东山过境高速公路西侧南站片区中已划定133安置方案,
黑驼村和老峰村村民安置用地规划建议在南中环东延以南统筹解决。
设计方案
项目名称
山西大学东山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规划范围
北起学府街东延,南至南中环街东延(道路红线50米),西起规划次干路,东至规划次干路,总用地规模为100公顷。远期发展预留用地33公顷。
建设规模
建筑面积: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70万平方米。
指导思想
1、规划应以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学科群建设,将山西大学东山校区建设成为“以应用学科群为主体的多学科融合的校区”。
2、符合《普通高校建筑面积指标》规定的11项基本办学功能指标要求。
3、规划在空间分布上建议采用“簇群”式模式:以学科组团为核心,综合教学、实验、行政、生活、体育等各项功能,形成相对独立完整,又互相联系的区块。新校区可分为文、理、艺、体几大分区,另外由图书馆、公共教学楼、实验中心、校行政等公共建筑组成中心区。
4、规划建筑按单体类别建议分为学院建筑、图书、校行政、公共教学、学生宿舍、生活服务、学生活动、体育运动等几大类,其中学院建筑由各学院行政办公及实验用房组成,原则上采用一院一馆的设置,院规模过小时可考虑适当组合,同时由相近学院楼组成建筑组团,加强各学院楼之间的联系,以集合教学研究空间,减少资源重复。
目标和任务
1、总体规划目标:遵循简约、前瞻、绿色、体现文脉与人本理念、体现山地地域特色、尊重原生环境的原则,打造低碳、环保、安全、健康的现代化大学校园。
2、单体建筑设计:在合理分配面积的基础上,确定适当的单体建筑体量。单体建筑的设计应具有时代特点,同时应反映
山西省地域特色、综合院校风格及
山西大学文脉传承。建筑体量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为空间、
景观设计保留大的用地。
3、功能及分区设计: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结合地形地貌特点,合理安排校区的功能分区,按学科功能相近的特点考虑各建筑组团的布局,改善各院系独立封闭的布置,把单幢布置与集中布局相结合,以适应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创造一个资源共享,联系便捷的教学环境,加强学科间的密切联系与交融,营造流通、交流、接触方便的交往空间,体现大学激励思想,创造知识的环境特点。
4、空间、景观设计:充分运用规划、景观、建筑三位一体的整体化校园设计手法,从城市到校园,从校园的
生态环境到建筑组群、建筑内部庭院,强调生态和环境优先的理念,营造多层次的园林空间,以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创造一个现代化生态的校园环境,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校区规划用地范围内无自然
水系,应充分利用当地地下水位特点,结合场地土方平衡及施工取土,适当营造人工水系,丰富校园景观。集约利用土地,降低建筑密度,留出更多的大面积绿化用地,提高校园环境质量。
5、道路交通组织:遵循人车分流原则布置校园道路系统,在保证校园各个组团的车行可达性的同时,确保步行系统(自行车)流线的顺畅和便捷。
6、经济指标控制:严格核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校园环境
东山新校区规划总
建筑面积79.69万平方米,第一阶段建设43.96万平方米,13栋单体建筑及6栋附属用房于2021年8月完工并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