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姬》是
川端康成创作于1950—1951年的作品。对于川端康成,中国的读者相对而言是比较熟悉的。对于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国的读者更多了解的是《
雪 国》、《
伊豆的舞女》、《
古都》等作品,很少有人对《舞姬》有所问津。
《舞姬》是以舞蹈家波子和她丈夫矢木、女儿舞蹈演员品子和儿子高男这个家庭为主线开始的。舞蹈家波子嫁给矢木后,渐渐的离开了舞台,转为教育工作。后来
日本战败,波子不得不变卖家当来维持家庭的生计。波子在一次观赏演出中意外的遇见了少时的恋人
竹原市,并与竹原迸发出爱的火花。
《舞姬》与
川端康成的其他作品一样,很少从正面去描述爱情。波子与竹原的婚外恋更多是在波子与矢木的婚姻矛盾中来表现的。而品子对香山的爱情,则是时不时穿插在波子的婚姻矛盾和对战争的回忆里。《舞姬》中波子与矢木的婚姻矛盾,以及日本的
民族舞蹈和古典芭蕾、现代芭蕾的矛盾,都是在渲染日本战败后民众所表现的不安情绪。
川端康成的作品大都以女性为主题,《舞姬》也不例外,但在《舞姬》中所表现出来
日本这个民族的伦理观,多少让人感到难以理解。
二次大战前,川端的创作,审美尚未逸出伦理的规范,有所检束,有所顾忌。一方面是作家的自律,一方面是社会的环境。即便战后初期,也较为收敛。据说在《舞姬》发表之前,慑于
美国占领军的书刊检查制度,作者“神经颇为紧张”,怕写得露骨,将《睡醒与觉醒》一章中矢木旅行回来后,波子长达几页的回忆,重新改写一过。可是,随着日本社会的“民主化”,川端的创作愈来愈自由放任,如野马脱缰,审美凌驾于伦理之上。“他那不知餍足的审美意识,冲破了道德的框框,奔向可怕的美的地狱。”也即奔向
川端所谓的“魔界”。六十年代初的《睡美人》,是这类作品的一个代表,一个“极致”,“道德、伦理、理性巳丧失尽”,他深陷“魔界”,已不能自拔。还是哲学家
梅原猛说得好:“‘佛界易入,魔界难进’一语,对川端而言,也许是表现他作为艺术家本领的话,然而,川端永远是‘魔界’中的人,他进不了佛界。”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
日本新感觉派作家,小说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
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一生多旅行,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文学的阴影很深的底色。在
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
横光利一《不是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
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
变态情爱心理,手法纯熟,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