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镇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辖镇
永昌镇,隶属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南部,东与安州区黄土镇接壤,西界安州区桑枣镇,南与安州区乐兴镇交界,北邻永安镇,辖区面积125.2平方千米,距绵阳市区32千米。系北川新县城所在地,也是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唯一整体异地搬迁的县城,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AAAAA级景区,并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镇境山地、丘陵与河谷、平坝区兼具,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3℃,年均降雨量1261毫升,年均无霜期300天左右。河沙、卵石、碳酸钙大理石沙金储量较丰富。茶坪河、苏包河在镇内汇合为安昌河,流向东南。耕地面积1160.2公顷,林地面积5233公顷。
2019年经省政府批复,撤销安昌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永昌镇管辖,永昌镇人民政府驻大东街13号。2022年初户籍人口26211户73858人,其中,农业人口22478人,羌族人口9665人,场镇常住人口92112人,流动人口2万余人。
地名由来
胡锦涛总书记为北川新县城所在地亲自斟定地名“永昌镇”。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一是考虑到该地邻近永安镇和安昌镇的特殊地理位置,同时也是祝福这座县城的人民永远繁荣昌盛。
历史沿革
原安昌镇
汉属涪县
北周天和初年,设金山县。
唐划归龙安区
宋属石泉军。
元升为安州区
明洪武七年(1374年),安州降县,县城从火盘山迁驻于今址安昌河,首建场设市。
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中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为第一区城厢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改为中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设安昌镇
1950年,改安昌乡
1952年,析农村部分置安昌、高桥、白马3乡,析城区置安昌镇。
1953年,更名城关镇,安昌乡更名开茂乡。
1958年,与开茂、高桥、桑枣、永安市4乡合并为城关公社。
1962年,析置城关镇。
1981年,更名安昌镇。
1984年,开茂、南丰县2乡并入安昌镇。
2002年4月,由安昌镇迁驻花荄镇
2009年2月1日,划归北川羌族自治县
原永昌镇
2009年2月,安县永安镇安昌镇黄土镇的6村划归北川;同年3月,撤黄土办事处,设永昌镇筹备党工委、永昌镇政府筹委会;同年4月,黄土镇6村划归安昌镇,同年11月,设永昌镇。
撤并后
2019年12月25日,撤销安昌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永昌镇管辖,永昌镇人民政府驻大东街1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永昌镇系北川新县城所在地,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境东部、南部临安州区黄土镇,西部与安州区乐兴镇接壤,北部与安昌镇为邻,距绵阳市市区32千米。
地形地貌
永昌镇地处丘陵,地势北高南低。主要山峰有云盘山、景家山,转岩山、塔字山、杨家山、陈家山等,安昌河纵贯南北,把永昌镇分为东西两部分,形成了独特的“群山环抱、一水中流”的外流盆地地貌。境内最高点天麻林位于双福村,海拔1421米;最低点位于安昌河坝,海拔543米。
气候
永昌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干湿季节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季微寒,春来较早,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3℃,1月平均气温5.4℃,极端最低气温-4.5℃;7月平均气温24.6℃,极端最高气温38.1℃。最低月均气温2.9℃(1977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6.2℃(2000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9.2℃,最大日较差17.4℃ (1986年5月13日)。生长期年平均321天,无霜期年平均310天,最长达324天,最短为24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902.2小时,年辐射总78.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261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54天,最多达185天(1975 年),最少为124天(1987年)。极端年最大雨量2175.3毫米(1967年),极端年最小雨量619.8毫米(2002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7月最多。年均无霜期300天左右。
水文
永昌镇境内河道属涪江水系,河道总长度为9千米,苏宝河自北向南流入镇域,茶坪河自西向东流入镇域,两河在安昌镇汇聚后,取名安昌河,从镇域东南侧流出,流域面积104平方千米。
矿产资源
河沙、卵石、碳酸钙大理石沙金储量较丰富。
自然灾害
永昌镇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霜冻、地震等,少数年份有大风、冰雹等。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1997年8月13~15日,安昌乡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降水量达到284.3毫米,造成632间农房倒塌,农作物成灾面积2315公倾。
行政区划
2019年经省政府批复,撤销安昌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永昌镇管辖,永昌镇人民政府驻大东街13号。辖尔玛、禹龙、沐曦、新川、纳润、诺西、金霞、竹林、安昌、蔬菜、圣灯11个社区,沙汀、双龙、高安市、鼓楼、裕清、开茂、北山、群联、新华、宝林、川主、纳溪、圣灯山森林公园、福田、金龟15个行政村,118个村民小组、115个居民小组。尔玛、禹龙社区主要以北川老县城居民为主,沐曦、新川社区以原黄土镇拆迁户居民为主,纳润、诺西社区为工业(经济)开发区,其他村(社区)由原安昌镇划入。
人口
截至2010年末,原永昌镇总人口为27628人。
截至2011年末,原永昌镇辖区总人口2415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3434人。另有流动人口1000人。总人口中,男性12413人,占51.4%;女性11737人,占48.6%;14岁以下3010.人,占12.5%;15~64岁18866人,占78.1%;65岁以上2274人,占9.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7839人,占73.9%;有羌、藏、回、彝等10个少数民族,共6311人,占26.1%。其中羌族6045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5.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66人。
截至2011年末,原安昌镇辖区总人口6.0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8万人。另有流动人口1万人。总人口中,男性3.16万人,占52.5%;女性2.86万人,占47.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有羌、回、藏等18个少数民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7.8‰,人口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长率2.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79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永昌镇常住人口为73929人。
2022年,初户籍人口26211户73858人,其中,农业人口22478人,羌族人口9665人,场镇常住人口92112人,流动人口2万余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原永昌镇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784人,专任教师41人;小学1所,在校生1471人,专任教师3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127人,专任教师5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549人,专任教师172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3839人,专任教师91人;民办学校1所。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原永昌镇有各类科技人才453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789人,经营管理人才1930人,技能人才1348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原永昌镇有影剧院2座,文化站1个,羌族民俗博物馆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1个,禹羌文化研究中心1个,沙汀文学馆1个;公共阅报栏16个,农家书屋4个。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中国先秦史学会禹羌文化研究基地、禹羌文化研究所、大禹研究会、禹风诗社以及书法家协会5个文化艺术团体。
体育事业
2011年末,原永昌镇有体育中心1个,体育社团2个。
广播电视
2010年12月,原永昌镇通榆县到镇有线电视。2011年9月,开通县到镇广播,有广播高音喇叭6只,通响率100%。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1151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原永昌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个。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98.1/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6.2‰、6.2‰、2.1‰。
社会保障
截至2011年末,原永昌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21户,人数4227人,支出1151.4万元,月人均227元;城市医疗教助120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298人次,共支出237.3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21户,人数367人,支出47.1万元,月人均107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64人,共支出22.9万元;农村医疗救助55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3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81.8万元。新增就业人员770人,有152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49人。
截至2011年末,原永昌镇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6248人,比上年末增加2141人,其中参保职工13037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211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362人和779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1493人,比上年末增加598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6996人,比上年末增加8751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6227人,比上年末增加5193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0769人,比上年末增加3558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400人。参加失业保险2766人,比上年末增加391人,其中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76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28人,比上年末增加9人。参加工伤保险3762人,比上年末增加957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415人,比上年末增加17人,全国认定(视同)工伤17人,全年评定伤残等级15人,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462人。参加生育保险3207人,比上年末增加592人,全年共有36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21人次。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原永昌镇有邮政投递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服务网点13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1958门,固定电话用户4456户,比上年增加3065户;移动电话用户8836户,比上年增加3177户;光缆线路总长达431千米,主干电缆达78对千米,宽带接入端口总数2.01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7424个,宽带接入用户7347户,比上年增加4599户。
经济
综述
截至2011年末,原永昌镇实现财政总收入560.4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55.5万元,专项资金收入304.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万元。截至2020年末,永昌镇有工业企业152个,其中规模以上2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2个。
工业
截至2011年,原永昌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职工368人,实现工业总产值643.1万元。经济开发区1个。
商贸
截至2011年末,原永昌镇有商业网点678个,职工3396人;城乡集市贸易市场3个。
电信业
截至2011年末,原永昌镇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976.96万元。
交通
永昌镇境内有山东大道等道路过境。
文化
特色民间艺术
永昌镇有特色民间艺术草编。
所获荣誉
2017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单位公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永昌镇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2021年3月,永昌镇被评为四川省第二批“社区服务项目化”试点街道(镇)。
2021年8月,永昌镇被命名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2年11月24日,被评为四川省“2021年全省基层治理示范街道(镇)” 。
风景名胜
永昌镇境内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
目录
概述
地名由来
历史沿革
原安昌镇
原永昌镇
撤并后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
水文
矿产资源
自然灾害
行政区划
人口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科技事业
文化事业
体育事业
广播电视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邮政电信
经济
综述
工业
商贸
电信业
交通
文化
特色民间艺术
所获荣誉
风景名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