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12年
北京交通大学前身之交通传习所设置“高等
电机工程学甲班”至今,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已有百年历程。建国后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1958年北京铁道学院成立电气化工程系。2000年,原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学校归教育部直属管理后,电气工程相关学科专业重组成立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位于主校区校园东南的电气工程楼。学院目前设有电力工程系、电气传动与控制工程系2个系,
电机与电器研究所、电力电子研究所、新能源研究所、牵引供电研究所等4个研究所,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电工部分)和电气综合实验中心等2个教学实验基地。
历史沿革
1912年,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设立2年制高等
电机工程学甲班
1958年,电气化工程系:
电力机车专业和铁道供电专业
1961年,与机械系合并更名铁道机电系
1962年,撤销电气系原专业,设备调拨兰州铁道学院
1977年,恢复机车电传动专业(铁道机械中教研室)
1986年,恢复电气工程系、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专业
1993年,增加铁道电气化专业
1997年,与机械系合并成立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2000年,原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与原机电学院电气系成立电气工程学院
2001年,增设“电气信息工程”专业
2003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
信息工程两个专业按电气信息类招生,培养宽口径本科专业人才
2005年,学校设立了
轨道交通电气化特色专业(方向),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2013年,“
电机工程学与自动化”专业和“电气信息工程”专业合并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2015年,国家外专局批准成立“新能源国际学院”
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5个工学博士专业和5个工学硕士专业的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有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有两个宽口径本科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
信息工程)和一个特色本科专业(面向城市交通和高速铁路的轨道牵引电气化方向)。
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已与美、英、加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聘请了国内外一批著名学者作为学院的兼职或名誉教授。优秀学生可选派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
学院教师努力钻研,积极承担并完成了多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械学科资助项目给题成果汇编”、国家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科学研究项目,其中多项获省(部)级奖励。并广泛与铁路、电力等企业合作,承担了多项结合生产实际的科研项目,与相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5年学院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横向和其他科研项目30项,新增项目经费1200多万元。
学校专门建造了
电机工程学楼,为学院科研、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学院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有一批优秀主讲教师,有全校示范课教师,有北京市教学名师。有1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
二等奖,多项获北京市奖励,并建设了几门国家和北京市精品课程。有功能完善的模块化、系统化、网络化实验环境,鼓励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对学有专长的学生可以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优秀本学生可以推荐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2003年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电气
信息工程两个专业按电气信息类招生,培养计划体现学校“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的教育理念,按电气信息大类,实行厚基础、宽口径、大类专业培养,学生学习公共基础课及电路、电子、
信号处理、微机原理、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电气信息大类专业基础课后,在高年级可依据社会需求和就业意愿选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信息工程专业其中之一完成学业,也可以选择电气信息类其它专业学习。毕业生具有知识面宽、就业范围广、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等优势。
轨道交通电气化是专门为国家发展非常迅速的城市交通和高速铁路培养高级人才而设立的特色专业,毕业生具有专业基础厚、工作适应快、主要面向城市的优势。
学生多次在国家级及省部级学科或专业竞赛中获奖,取得优异成绩。2013年学生参加
西门子股份公司工业自动化挑战赛、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作品评选大赛等全国性学科竞赛共获得国家级
一等奖3项、
二等奖1项、
三等奖7项,省部级
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西门子工业自动化挑战赛获最佳组织奖。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列全校前茅,签约率位居全校第一,就业质量逐年提高。
本科专业
陈峰副校长出席庆典
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公共基础课和电气信息大类专业基础知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年级学生要学习电能变换及控制、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业企业自动化、
轨道交通的电气传动及控制、电机及控制、高电压技术等覆盖面广适应性强的专业课程,以及高速列车、
电动汽车、数字化电力系统等新技术和新知识。本专业设多个专业模块,供学生自主组合学科专业方向,有设备、功能完善的实验中心,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
计算机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和各类学科竞赛,优秀学生可以推荐直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电机工程学学科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科将传统的电工技术与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处理等新技术相结合,应用领域广泛,发展前景宽广,社会需求稳定。本专业已有50多年历史,是强弱电结合的宽口径专业,主要培养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电气工程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及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可报考电气类、控制类、信息类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电力与交通等行业就业,从事
电机工程学和与之相关的自动化、计算机应用及
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开发、设计及管理工作。
信息化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本专业是电气工程与
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跨学科专业,培养掌握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方面知识,在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电气系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以电子、
计算机、网络通信和控制理论等信息技术为基础,对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
电机工程学领域进行监控、分析和管理,强调强弱电结合和以弱电控制
强电。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公共基础课和电气信息大类专业基础知识,高年级学生学习数据采集及监控技术、现代数字传输及信息网理论、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传动与控制等学科交叉、知识面宽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信息系统、数字电力系统、高速列车及其控制、
电动汽车、电力市场等反映新技术发展的知识。本专业有新建的信息化、网络化电气实验中心,为学生理论学习和提高实践综合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和各类学科竞赛,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优秀学生可以推荐直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本专。
本专业的毕业生既具有
电机工程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的专门知识和实践能力,毕业后可报考电气类、控制类、
计算机及应用类、信息与通信类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也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网络通信等领域从事教学、设计、研发、运行、制造及其他方面的工作。
硕士专业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通知:根据2010年全国研究生录取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相关规定,特制定电气工程学院2010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安排如下:
复试由专业课笔试、外语听力和综合面试三部分组成,复试成绩350分为满分。
1.外语听力:(按照你报考的语种参加听力考试)
英语听力
时间:2010年4月13日下午14:00:00—14:30
地点:SY109(笔试科目选择《
电力电子学》、《高电压工程》考生)
SY106(笔试科目选择《电力系统分析》、《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的考生)
由学校统一组织,具体时间及地点安排另行通知。2.专业课笔试
时间:2010年4月13日下午14:45—17:15
地点:同上面一样。
SY106和英语一样。
3.综合面试:2010年4月14日下午 13:00开始 ,参加复试的考生请于4月14日上午10:00到
电机工程学学院网站上查看复试分组安排。
机构设置
技术交流会
电气传动与控制工程系主要从事电力电子、传动与控制,节能,环境治理,电力电子设备
状态检修,智能电器,自动控制,
电气化铁路牵引装置与控制等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有教师19名,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人7,讲师9人。他们当中有来自
曼彻斯特大学留学归国人员、
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的青年教师多人,其中,博士后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承担着《自动控制原理》、《
模拟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电测与计量》、《
过程控制系统》、《电力电子装置与控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等二十几门电气传动与控制工程系列课程。现有研究生98名,其中硕士研究生90名,博士研究生8名。发表科研论文125篇,其中SCI和EI收录12篇,教改论文多篇。
电力工程系主要从事大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继电保护,电力设备
状态检修,智能电器,高电压与绝缘监测,电力市场,电力信息化,
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和接触网的科研与教学。现有教师20名,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11人,讲师5人。他们当中有来自日本
东京大学、
清华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的青年教师多人,博士后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人。承担着《电力系统基础》、《电力系统自动化》、《微机继电保护》、《电气设备》、《高等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牵引供电系统原理》、《接触网原理》等十几门电力系统系列课程。现有研究生107名,其中硕士研究生91名,博士研究生16名。全系教师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课题,其中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发表科研论文43篇,其中SCI和EI收录8篇,教改论文6篇。全系教师发挥优势,服务北京、服务铁路、电力行业,为社会科技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北京交通大学新能源研究所隶属于北京交通大学
电机工程学学院,成立于2006年1月,是一所专门从事与新能源开发、利用和推广有关的科研、教育工作的研究机构。本所科研拥有一支由中青年科技骨干组成的稳定科研团体和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7人。在
风能、
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应用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国内多家企业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北京交通大学新能源研究所的主要工作包括:风力发电技术培训和学历教育、新能源应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
电力电子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主要从事电力电子与传动领域的研究,包括电源、交流传动、电力电子在
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研究所现有教师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人。他们中包括曾获得詹天佑铁道奖的教授、在国外留学并工作多年归国的博士、承担多项科研课题的青年教师。研究所共有研究生39名,其中博士研究生9人,硕士研究生30人。
研究所积极承担并完成了国家 “863”项目、铁道部项目、国防科技项目、台达
科学教育基金项目、横向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例如,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了交流传动互馈试验台,可用于大功率牵引电机及其他电机的控制、试验、测试等,该试验台实现了能量互馈,大大降低了试验能耗,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研究所还完成了国内最大功率的航天试验用电源、国内先进的直线电机牵引试验线等项目。研究所出版了
轨道交通专著1部,电力电子学教材1部,在国内外
学术期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40余篇。
本研究所教师共16人,全部是硕士或博士学位,绝大多数为名牌
重点大学毕业。还有和电机有关的兼职教授4名:国内电机内
电磁场汤蕴璆教授,铁路牵引电机首席高培庆教授,国内电介质物理
雷清泉院士,电机绝缘专家范勇教授。本所负责
电机工程学学院非常重要的
专业基础课《电路》和精品专业课《电机学》以及数门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90%的授课教师是优秀主讲教师。 在读硕士研究生21名,在读博士4人 。
专业及特长:电机(设计、物理场计算、绝缘、轴承)、控制、
计算机数据库、测试、机械(制图、强度分析等)、超导等。
科研及项目
学科体系
电机工程学学科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充满现代生机的学科领域。早在上世纪初,交通大学就设有高等电气工程班、电机专修科等。近一个世纪以来,电气工程学科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工科实力较强的大学中,无不把电气工程专业作为学校的支柱性专业,不仅
清华大学如此,
天津大学、
浙江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校也是如此。
早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曾有一句名言:“
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加电气化”,这句话曾在我国广泛流传,直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仍有很大的影响。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当时电气工程的重要性。电气工程专业除了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电气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程师以外,一批国家领袖人物也出身于该专业。
从二十世纪后期,电气工程为
计算机、信息及通信高新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电气工程学科本身也发展成为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现代电气工程,在二十一世纪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172人,其中专任教师113人,外籍教师4人,博士生导师58人,硕士生导师110人,IEEE和IET Fellow 各1人,教授37人,副教授6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85%。
领导团队
参考资料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学院-侧边栏文章页.20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