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宣言》,全称《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发表于1943年12月1日,由中国、美国和
英国在
埃及首都
开罗共同发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原地区得到了世界主要
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和尊重。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估计到中国在西
太平洋战争的重要作用,希望将中国拉入四强之中。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在《中国对日宣战布告》中宣布,废止包括《
马关条约》在内的一切涉及中日关系的条约、协议、合同,并将收复台湾。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蒋介石及其幕僚在
开罗召开私密会议,共同商议对日作战战略及战后国际新秩序等重大政治问题,史称“
开罗会议”。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由中国、
美国和
英国在
开罗共同发表。
《开罗宣言》发表后,中国政府随即开始筹划台湾的收复工作。1946年1月13日,中国政府正式通告:自1945年10月25日起,台湾同胞恢复中国国籍,隶属于中国主权与法律行使的范围。1951年9月8日,《旧金山对日和约》签署,日本承认朝鲜独立。
《开罗宣言》是一份奠定和平的文件,就对日作战计划、日本领土范围和亚太秩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开罗宣言》是第一个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确认台湾是中国领土、充分反映中国核心利益的国际法文件,对中国具有特殊的意义,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地位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背景
在
开罗会议召开之时,反法西斯战争形势正发生转折。1942年6月,
美国军队在
中途岛战役大获全胜。1942年11月,英军在
北非实施
阿拉曼战役,完成了
北非战争的战略转折。1943年2月,
苏德战争斯大林格勒战役,
苏联红军取得决定性胜利,成为整个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3年2月,美军乘胜进攻并完全占领日本威胁美澳交通线最前沿——
瓜达尔卡纳尔岛,为全面反攻铺平了道路。
1943年11月22至26日,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英国首相
温斯顿·丘吉尔和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及其幕僚在
埃及首都
开罗召开私密会议,共同商议对日作战战略及战后国际新秩序等重大政治问题,史称“
开罗会议”。罗斯福之所以选择在开罗举行三国首脑会议,因为埃及为
英国的“保护国”。早在1882年就被英国占领,有大量英军在那里驻扎,开罗是英军指挥部所在地,加之开罗在中东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
中国
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日本。面对国土沦丧,中国人民时时刻刻都在盼望收复台湾。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表现赢得了世界主要
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和尊重。第二次世界大战是
德国、
意大利、日本
法西斯主义国家发动的世界战争,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告结束。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原地区战场开辟时间早、坚持时间长,支援了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基于此背景下,富兰克林·罗斯福充分估计到中国在西太平洋战场的重要作用,极力想将中国拉入四强之中。
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在《中国对日宣战布告》中宣布,废止包括《
马关条约》在内的一切涉及中日关系的条约、协议、合同,并将收复台湾。1943年11月14日,中国提案大纲基本整理就绪,主要内容为三大项:一是对日反攻战略设备及讨论关于远东各问题之机构;二是日本无条件投降时应接受之条款,其中军事条款第六条提出旅大、南满、
东北地区、台湾、澎湖归还中国;三是战后重要问题,共10条,包括中美英各方的问题。
朝鲜
1910年,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朝鲜人民反对日本的殖民统治。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是朝鲜独立运动的代表。中国国民政府资助朝鲜独立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朝鲜独立带来新的机遇。
过程
开罗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出席的国际高峰会议。1943年11月23日上午,开罗会议首次全体会议在米纳饭店举行,中美英三国首脑出席会议。富兰克林·罗斯福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的将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它将对今后数十年的世界形势产生深远影响。”同时,罗斯福对中国代表团表示欢迎。
开罗会议期间,蒋介石多次与罗斯福单独会谈,重点是
太平洋战争战后的安排问题。11月23日晚,罗斯福宴请蒋氏夫妇并就八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长谈。会谈中,罗斯福主张,中国应取得作为四强之一的地位,以平等的地位参加四强小组机构并参与制订该机构的一切决定,在战后对日本军事占领的问题上中国应担任主要角色。强力支持
东北地区和台湾回归中国。蒋介石对这次会谈的结论是“非常满意”,富兰克林·罗斯福“以老友待我”。双方晤谈后,
哈里·霍普金斯受罗斯福委托,根据三国预备会议及中美元首会晤精神起草《开罗宣言》。26日下午,中美英三国元首再次举行会议,重点就中国的经济状况、战后亚太地区安全、战后国际组织等问题进行讨论。在
开罗会议上,中美英三国首脑就他们认为日后若干世代确保亚太地区和平与安全的一些长远原则进行了深入讨论,其最重要者是日本无条件投降,并永远杜绝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可能性。
在修订《开罗宣言》的过程中,围绕“台湾归还中国”问题,中方代表同英方代表进行了激烈讨论。1943年11月26日,对于草拟的《开罗会议公报草案》,当时英方代表提出将“例如满洲、台湾和
澎湖列岛,当然应归还中国”改为“例如满洲、台湾和澎湖列岛,当然必须由日本放弃”即可,不必言明“归还中国”。对此,中方代表
王宠惠予以严正驳斥。中方代表坚持满洲、台湾和澎湖列岛必须言明“归还中国”的立场,就是要从法律上明确满洲、台湾和澎湖列岛属于中国的领土,从根本上断绝外国人士对满洲、台湾和澎湖列岛地位的“各种离奇之言论主张”。中方的上述原则立场得到美方的支持,使得原案得以通过。1943年12月1日,中国、美国和
英国在埃及首都共同发表《开罗宣言》,确定了日本的侵略罪行以及战后对日本的处理。
宣言原文
富兰克林·罗斯福、蒋委员长、
温斯顿·丘吉尔首相、偕同各该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
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
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
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
东北地区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根据以上所认定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
联合国目标相一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
宣言执行
台湾回归
开罗会议结束后,富兰克林·罗斯福、
温斯顿·丘吉尔飞赴
德黑兰与
苏联领导人
约瑟夫·斯大林会晤,并听取斯大林对《开罗宣言》的意见。斯大林表示“完全赞同该公报和它的所有内容”。斯大林的表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表明日本应将其从中国窃取的所有领土归还中国已成为世界反法西斯主要盟国的共同立场。
《开罗宣言》发表后,中国政府随即开始筹划台湾的收复工作。1944年3月,国民政府成立台湾资源调查委员会(简称“台调会”),作为研究收复台湾工作的职能机构,任命行政院秘书长
陈仪担任台调会主任委员。8月27日,蒋介石又任命陈仪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并兼任台湾警备总司令。台调会成立后,立即投入工作:调查台湾实际状况,编辑有关台湾的资料刊物,研究有关台湾问题的意见和方案;训练台湾行政、警察、银行、教育等干部、专业人员;规划未来台湾行政体制及各种机构接受办法。1945年3月,台调会拟定了《台湾接管计划纲要草案》,为收复台湾作了充分的准备。
1945年8月17日,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以盟军最高统帅第一号命令规定“在中华民国(
东北地区除外)台湾与
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内之日本全部陆海空军与辅助部队应向中国战区统帅蒋委员长投降”。9月4日,中国政府宣告:本政府按照相关国际协议,接受治理台湾和
澎湖列岛。10月25日上午10时,中国政府在台湾台北市公会堂(今中山堂)举行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
至此,日本将
中日甲午战争后从中国窃取的台湾、澎湖列岛交还中国。随后,
陈仪代表中国政府昭告世界:“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此一极有历史意义之事实,本人特向
中原地区同胞及全世界报告周知。”
1946年1月13日,中国政府正式通告:自1945年10月25日起,台湾同胞恢复中国国籍,隶属于中国主权与法律行使的范围。同时,又将10月25日定为
台湾光复节。自此,被日本占领长达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
澎湖列岛,已在国际公认和事实履行的基础上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节”,也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标志。
朝鲜独立
1945年日本投降后,
朝鲜半岛南北分治。
美国军队在
仁川登陆,建立军政府。1951年9月8日,《旧金山对日和约》签署,
日本承认朝鲜独立。
意义
二战胜利重要果实
《开罗宣言》是一份奠定和平的文件,就对日作战计划、日本领土范围和亚太秩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规范了二战后国际秩序
《开罗宣言》和《
波茨坦公告》是
反法西斯同盟与日本之间结束战争状态、构建亚太战后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础,是中日之间解决战后领土归属问题的法律基础。
钓鱼岛归属中国的重要法律依据
《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
东北地区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其他
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开罗宣言》是一份对中国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文件,规定日本归还其窃取的中国领土。
影响
开罗会议的召开及其所通过并发表的《开罗宣言》,对于加快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构建战后包括亚太秩序在内的国际新秩序,尤其是确认台湾、
澎湖列岛及
钓鱼岛等附属岛屿是中国神圣领土的法律地位均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开罗宣言》是第一个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确认台湾是中国领土、充分反映中国核心利益的国际法文件,对中国具有特殊的意义,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地位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法律基石
《开罗宣言》同《
波茨坦公告》等文件确立了战后处理日本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正义事业的重要成果和战后亚太国际秩序的法律基石。
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方面,《开罗宣言》是中日之间解决
钓鱼岛归属问题的法律基础。钓鱼岛问题的历史脉络十分清楚,
中原地区拥有无可争辩的历史和法理依据。该问题之所以没有成为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突出因素,是因为中国在过去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长期保持了克制。
评价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肖凤城评
历史正当性
《开罗宣言》不仅在形式上具有法律效力,而且得到历史正当性的实质支撑,是解决此前二、三百年里国际社会逐渐形成并激化的两大主要矛盾的产物,《开罗宣言》既讲打赢反法西斯战争问题,也讲解决殖民地问题。开罗宣言有着充分、深刻的历史正当性,强有力地支撑着它的合法性。
法律基石
《开罗宣言》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基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亚太地区的领土安排和国际秩序以《开罗宣言》为基础。例如1951年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关于
旧金山对日和约的声明、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的联合声明,均明确以《开罗宣言》为基础。除中国外,俄罗斯、朝鲜、韩国以及亚太地区其他国家与日本的领土界线和国家间关系,也均以《开罗宣言》为基础。
战略智慧
共同发表《开罗宣言》的富兰克林·罗斯福、
温斯顿·丘吉尔、蒋介石均是具有一定水平的战略家,但他们的战略智慧有所不同。其中《开罗宣言》主要是在罗斯福的带动下形成的,蕴含着罗斯福总统的战略智慧。
总结
概括起来讲,《开罗宣言》是镇在日本军国主义头上的“镇妖石”,是插在亚太地区的“定海神针”,对亚太地区的安全稳定,乃至对全世界的安全稳定,具有深刻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只有维护和坚持开罗宣言,才能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再度危害世界,才能“为万世开太平”。
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评
从《开罗宣言》发表至今,历史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演进告诉我们,继承并捍卫包括《开罗宣言》在内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对维护地区和国际秩序,推动国际政治和外交都十分重要并大有裨益。逆之而行则激化矛盾、加大摩擦,甚至引发莫测的冲突。《开罗宣言》来之不易,是中国自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和西方大国平等协商,是中国国家意志的一次充分表达,是中国长期艰苦卓绝的抗战换来的成果。中国人民极其珍视这一伟大胜利,并以此深为自豪。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上所有热爱和平的人们,着眼于维护战后和平秩序,都绝不允许破坏、否认《开罗宣言》。
相关事件
2024年1月14日,正在埃及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
开罗同埃及外长
舒克里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王毅表示,80年前,就在我们今天所在的开罗,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把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台湾归还中国”。此后,1945年中美英
苏联合发表的《
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条款必将实施”。日本则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系列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文件构成了战后国际秩序的组成部分,也奠定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领土的历史与法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