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是
美国民族学家
路易斯·摩尔根创作的人类学著作,1877年首次出版。《古代社会》分为4编,共26章,从原始人类生产技术发明和发现的发展、社会组织结构的发展、婚姻家庭形式的发展以及财产制度的发展这4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人类早期社会发展的规律。该书以一种进化论的学说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尤其对人类的家庭制度和亲属关系作了深刻的说明,为人类学最基本的内容——亲属制度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古代社会》是摩尔根以进化论思想为指导,通过几十年的调查研究写出的一部综合性的人类学著作,也是学术史上第一部用人类学材料写成的原始社会的发展史。它在科学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全面的阐明了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社会结构、婚姻家庭等主要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情况。
作品简介
《古代社会》一书包括1篇序言,4编正文,共26章。全书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相继探讨了各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政治观念的发展、家族观念的发展和财产观念的发展等问题。第一编“各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共3章,主要根据生括资料和生产的进步,把历史划分为蒙昧、野蛮和文明三个时代,把前两个时代又划分为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阶级社会以后的历史属于文明时代。第二编“政治观念的发展”共15章,
路易斯·摩尔根阐述了他的原始社会学说的核心部分——氏族的组织结构及其基本特征。第三编“家庭观念的发展”共6章,从研究各民族的亲属制度入手,论述了人类婚姻和家庭发展史,提出了从杂交经群婚到一夫一妻制的家庭进化理论。第四编“财产观念的发展”共2章,是全书的总结。追述了财产关系在原始社会各个阶段直到阶级社会的发展变化,阐明了历史上存在着两种财产所有制,即公有制和私有制,以及由前者向后者的转变。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随着
美国的发展,在
路易斯·摩尔根生活的时代,美国印第安人的资料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但是对于印第安人的研究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对印第安人方面抱着神秘的态度去看待,另一方面却又有一种歧视的态度。但印第安人的生活状况和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具有极大的科学研究的价值,急需要人们去开发和研究。同时,关于原始社会的状况,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问题,特别是
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以后,人类早期的状况更加成为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在19世纪的60~70年代,先后发表了
欧内斯特·勒南、拉伯克、福因等人类学家的著作,他们对原始社会的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的描述,但这些描述都缺乏坚实的历史资料基础,带有很大的文明社会的想象的成分。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印第安人的资料进行原始社会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量要,而
路易斯·摩尔根正是利用了这个有利的条件,大力研究印第安人的社会组织和生活状况,写作了《古代社会》这一人类学、
社会学、原始社会历史的著作。
创作契机
摩尔根于1862年夏末开始着手整理他所搜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研究,写出了他的第二部重要著作,即《人类家族的亲属制度》。他写此书的目的本来是打算解决印第安人的来源问题,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探讨了原始社会的婚姻制度和亲属关系,从而发现了人类早期的社会组织原则及其普遍的发展规律。
路易斯·摩尔根从此扩大了他的视野,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再限于印第安人,而转到整个人类的原始社会方面来了。1862年摩尔根从罗彻斯特迁居到密执安,把大部分精力投于他的科学研究工作。在《人类家族的亲属制度》一书出版后不久,摩尔根携眷赴
欧洲作了一次旅行。此后,他除了写一些论文以外,即专心于撰写他的《古代社会》。《古代社会》于1877年首先由
美国的亨利·霍耳特出版公司印行。
作品鉴赏
第一编
“各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是《古代社会》的第一编。
路易斯·摩尔根主要论述了人类发展所经历的几个阶段,人类早期的生存技术研究在人类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的贡献。通过经验和知识的缓慢积累,人类才得以从蒙昧社会逐渐上升到文明社会。人类的蒙昧状态、野蛮状态和文明状态这三种社会状态,以必然而又自然的前进顺序彼此衔接起来。人类生活状态的这一进程,是与人类进步的全程出现的一大串发明和发现分不开的。如果人们一方面将各种发明和发现,另一方面将各种制度,按照其出现的顺序向上逆推,就会看出:发明和发现总是一个累进发展的过程,而各种制度则是不断扩展的过程。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发明和发现层出不穷,成为顺序相承的各个进步阶段的标志。人类文化可划分为蒙昧阶段、野蛮阶段、文明社会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代表一种不同的社会状态。其中,蒙昧阶段和野蛮阶段又可分别分为初期、中期和晚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所获得的不同的生存和生产技术一方面标志了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另一方面也成为更高的技术的基础。这些不同的技术的连续的发展就是人类历史的发展的过程。根据
路易斯·摩尔根的论述,人类早期的生存生产技术主要是采集、鱼猎、种植、饲养、农业等,而人类的食物相应的天然食物、鱼类食物、淀粉食物、肉类食物、通过农业而获得的无限的食物。在研究了人类的发展道路之后可以发现,人类发展的进度是按几何比例前进的。每一项准确的知识既经获得了之后,就变成了进一步获取新知识的动力,一直推进到错综复杂的现代知识。古代文明是近代文明的基础,近代文明是古代文明的发展。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如果将人类主要的制度、发明和发现按其出现的先后一直逆推上去,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总而言之,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客观的物质性的过程。
第二编
“政治观念的发展”是该书的第二编。
路易斯·摩尔根主要论述了人类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形式,具体地描述了人类原始社会的氏族、胞族、部落的发展演变过程,揭示了原始社会的本质特征。在蒙昧阶段的后期和整个野蛮阶段中,人类一般都是按氏族、胞族和部落而组织的。在整个古代世界中,这些组织到处流行,遍及各大陆。它们是古代社会赖以构成、赖以团结的手段。这些组织的结构和它们作为一系列有机体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相互关系,以及氏族、胞族和部落成员所具有的权利、特权与义务,都是足以说明人类思想中政治观念发展的例证。人类的各种制度都起源于蒙昧社会,发展于野蛮社会,而成熟于文明社会。原始社会组织递进的序列是: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氏族是以血缘为纽带结合起来的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氏族是一个由共同的祖先传下来的成员所组成的团体,这个团体有专门的名称和其他的氏族相区别,它是人类最古老、流行最广泛的制度之一;胞族是由两个以上同宗的氏族为某种共同的目的而结成的一种社会组织;部落是由操同一种方言的两个以上的氏族组成的社会组织;部落联盟是建立在同宗氏族和共同语言基础上的社会组织,它是氏族制度的最高形式。
人类社会最初的氏族是母系氏族,在这个阶段,妇女在氏族中具有极高的权威,她们决定氏族的大事,在生产和生活中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后代都跟随母亲生活。随着人类生产方式的发展和改变,财产的大量积蓄并具有永久性,随着私有财产比例的日益扩大,财产继承的动力逐步地改变了原始社会组织形式,母系氏族逐步解体,而为父系氏族所取代。父系氏族的确立,标志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当私有财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类便产生了阶级和阶级对立,于是人类便告别了原始社会而进入了文明社会。当社会的发展趋近于文明之时,旧的氏族制度已不能适合社会的需要。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国家观念逐渐代替了氏族制。国家是直接地和主要地从氏族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的,它是氏族制度的必然代替物。这是因为,氏族制度不能保护和促进私有财产的发展,而只有国家才能保护和促进私有财产的发展,氏族制度不能维护阶级和阶级剥削,而国家却是维护阶级和阶级剥削的重要工具。在这一编中,
路易斯·摩尔根为了能够详细地说明人类原始社会的组织发展的状况和进步的历程,他非常详细地论述了美洲大陆的原始社会的发展的情况,同时也对古代的罗马人、希腊人以及
英国古代各个部落、
斯拉夫人、亚洲人等的原始发展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证明了人类生活都经过了氏族发展的阶段,阐明了人类政治观念的发展是从原始社会的氏族社会发展起来的。
第三编
“家族观念的发展”是该书的第三编。这一编从亲属制度和婚姻习惯中研究了人类家庭发展的不同的阶段,追溯了家庭历史所经历的各个顺序相继的形态,论述了家庭发展的历史规律。在经历了各种顺序相承的形态之后,家族制度产生了现在尚存的几种重要的亲属制度。这些亲属制度,在其各自形成期间,记录了当时家族内的亲属关系,从而包含有足以说明家族由血婚制形态、经中间过渡形态而进入专偶制形态的人类经验的记录。任何一种亲属制度总是伴随着一定的家族形态而产生的。人类历史上是先有家族后有亲属称呼的。亲属制度是随着社会从低级状态发展到高级状态而自然产生的,每一次亲属制度的改变都标志着某种对社会体制影响深刻的制度的出现,研究亲属称谓,可以帮助人们去揭示人类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家庭形式,勾画出人类家庭发展的轮廓。家庭是随历史变化着的、人类两性共同生活的组织形式。
第四编
“财产观念的发展”是该书的第四编。
路易斯·摩尔根介绍了人类财产观念的发展的过程。财产观念也经历了与人类文化发展阶段相类似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人们以财产代表积累的生活资料而对它产生占有的欲望,这在蒙昧杜会是完全没有的事,但由无到有,到今天则已成为支配文明种族心灵的主要欲望。财产观念在人类的心灵中是逐步形成的,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处于初萌的薄弱状态。它萌芽于人类的蒙昧阶段,并需要这个阶段和随后的野蛮阶段的一切经验来助长它,使人的头脑有所准备,以便接受这种观念的支配。随着人类财产的不断的积累,人类逐步地产生了对财产占有的欲望,当对财产的欲望成为人类的首要的欲望和要求时,人类的财产观念也就成为一种主要的观念,人类也就进人了文明时代,并建立了以财产和地域为基础的政治社会。对财产的最早观念是与获得生存资料紧密相连的,生存资料是基本的需要。在每一个顺序相承的文化阶段中,人类所掌握的物品将随着生活方式所依靠的技术的增加而增加。每一个文化发展阶段都显得较其前一阶段大有进步,不仅在发明的数量上如此,在由发明而产生的财产的种类和数量方面也是如此。财产种类的增加,必然促进有关它的所有权和继承权的某些规则的发展。这些占有财产和继承财产的法则所依据的习惯,是由社会组织的状况和进步程度来确定和限制的。人类进步的几个文化阶段和杜会制度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品影响
《古代社会》开辟了原始社会史研究的新领域,把人类关于古代社会的看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该书发表以前,人们普遍地认为,在原始社会也是父权制的社会结构,私有制是和人类一起诞生的。这种观念决不是仅仅在私有制的辩护士们的笔下是如此,因为没有历史的根据来证明人类历史上是否曾经有过非父权制的社会阶段。而《古代社会》的发表,完全纠正了人们长期以来的这种错误的观念,它以丰高的历史资料充分证明了人类的原始社会的早期是母权制的氏族社会,只是到了后来才发展成为父权制的社会,进而进入了以私有制为特征的文明时代。
路易斯·摩尔根在书中充分证明了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说。在该书发表之前,
卡尔·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一直没有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历史得到检验,因此有一些人就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规律仅限于对特定社会历史阶段进行说明,而井不是关于人类杜会历史的普遍的规律。摩尔根的这本书,通过对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描述和分析,充分证明了在原始社会的条件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的。正因为如此,这本书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的重视和赞扬,马克思在自己的晚年,花了很大的精力来阅读
路易斯·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写下了近300页的读书笔记。恩格斯依据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写下了《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
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著作。
作品评价
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论述社会的原始状况方面,现在有一本像
查尔斯·达尔文学说对于生物学那样具有决定意义的书,这本书当然也是被
卡尔·马克思发现的,这就是摩尔根的《古代社会》(1877年版)。摩尔根在他自已的研究领域内独立地重新发现了马克思的
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且最后还对现代社会提出了直接的
共产主义的要求。
作者简介
路易斯·摩尔根(1818~1881),
英国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出生在美国细约州
奥罗拉村附近的一个农庄上。摩尔根参加一个由少数思想激进的请年所组成的文学机构。不久,这个文学社转变为一个研究印第安人的学会。摩尔根成了这个团体中的一个积极分子,他多次访问印第安人居留地,观察他们的生活方式,探询他们的风惯,研究他们的组织机构。1847年被易洛魁人中的塞内卡部鹰氏族收养为其成员。摩尔根从1844年起移居罗彻斯特。1856年以后,他开始探索印第安人的来源及其亲属制度问题。
路易斯·摩尔根晚年的健康情况欠佳,但他仍于1878年的夏季到
科罗拉多州和
新墨西哥州去作了一次短期旅行,考察了一些印第安人的村落。摩尔根晚年在美国学术界享有声誉,他于1873年获得联合学院的名誉法学博土学位,于1875年当先为国家科学学会成员。他多年来积极参加
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活动,并于1880年担任该会主席。摩尔根长期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于1881年12月17日去世,终年63岁。摩尔根主要著作有《易洛魁联盟》《古代社会》等。
作品理论基础
路易斯·摩尔根在他的著作中发展了关于人类进步的三个阶段的理论,即从野蛮到文明的进程。他的思想的主要概念是进步,将其构想为一个社会状态的发展阶段,人类在这个阶梯上不断向上攀升。他认为这个阶梯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同的,只是由于特殊原因而产生了不均匀的偏差。摩尔根希望能够辨别人类发展的主要阶段,并通过对个体发展的类比部分得出了社会进步的想法。他提出一个社会的生命就像一个个体的生命,会发展和成长。
路易斯·摩尔根将这种类比引入了人类学,并引入了在其他学科中流行的比较方法。他提出了称为“ethna”的单位,指的是发明、发现和家庭制度。这些“ethna”被两两比较,并根据阶梯的高低进行评判。摩尔根的“ethna”似乎包括
爱德华·伯内特·泰勒的文化对象。摩尔根提到了泰勒在书中多次。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