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渔鼓是陕西陕南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曲艺,主要分布在镇巴县及其周边地区。这种曲艺形式起源于明朝末期清朝初期,是由川、鄂籍移民带来的,与四川的“竹琴”有着紧密的关系。
镇巴渔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宋朝画家苏汉臣的作品中就已经出现了渔鼓的形象。到了明清时期,渔鼓已经成为了当地的常见娱乐活动。清末明初和建国后的五十年代是镇巴渔鼓的兴盛时期。在当地,人们称之为“渔鼓筒”或“道筒”。渔鼓筒的制作材料是当地生长了五年的斑竹,经过特殊处理后制成。演奏时,艺人通常坐着演唱,一边击打渔鼓筒,一边弹奏简板。
镇巴渔鼓的演唱特点是中板腔体的板式多样,包括一字板、二六板、平板和哭腔等。曲目的构成元素包括
民俗音乐和其他戏曲曲牌,如杂腔和道情等。演唱过程中,艺人使用的唯一乐器就是
渔鼓和简板,这两种乐器均由艺人自己操作。渔鼓筒的演奏技巧包括多种鼓段,如开唱鼓和韵白间奏等。
瑞安鼓词则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代表作品包括《游庵》《
铡包勉》等。代表性艺人有甄必三、刘久成等人。
传统的镇巴渔鼓表演形式是单人坐姿,但现在随着舞台化的演变,表演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包括多人参与、站立、舞蹈等多种表现方式。音乐风格以五声宫调式和微调式为主,内容大多涉及伦理道德和社会教育。由于其独特的表演风格,镇巴渔鼓受到了广泛欢迎。
镇巴渔鼓具有丰富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不仅是音乐上的宝贵财富,也在人类学、语言学、
民俗学和文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曲目不仅具有文学性,还能够起到教育和娱乐的作用,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
为了保护和发展这一传统文化遗产,镇巴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成立专门机构进行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镇巴渔鼓已被纳入《中国曲艺音乐集成》(
陕西省卷),并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外,它也被推荐申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确保这一古老的文艺形式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