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谭十记
马识途创作的文学小说
《夜谭十记》是1983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马识途。《夜谭十记》包括“破城记”“报销记”等10个小故事。
《夜谭十记》书中故事以一个不负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赢得“洋翰林”尊号的主人公开篇,他从一所国立大学的中文系毕业了,以为从此以后,摆在他面前的就是鹏程万里了。可没想到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后,竟应了在大学里早已听说却总不肯相信的话:“毕业即失业!”最终他找到了一个县衙门的工作,遇到了各色科员,故事由此展开。
这本书从1942年一直写到1982年,40年里迫于各种原因,曾三度毁稿,三度重写。于1982年完工。出版时,这本书的起印量达20万册。
2024年3月28日,《夜谭十记》的作者马识途因病去世,享年110岁。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庞惊涛文章中写道,马识途的一生,生动诠释了“拼尽全力”这个词。对我这样一个文学后辈而言,如何继承他的精神遗产,拼尽全力,这四个字就够了。
创作背景
《夜谭十记》包括“破城记”、“报销记”等10个小故事。在《夜谭十记》的后记里,马识途交代了这10个故事的由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马识途是中共地下工作者,为了掩护身份要不断更换职业,他当过教员和学生,也当过小公务员和商贩,还做过流浪汉,和三教九流都有交往,听过的故事也千奇百怪。这些故事就成了创作素材。小说里更多的人物和故事,则来自于马识途多年地下工作的积累。1936年7月,马识途考入位于南京的中央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但他的工业救国梦很快因抗日战争爆发而破灭。他在中央大学秘密加入了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南京学联小组。正是在县政府当小科员之时,马识途听到了许多新鲜的故事。马识途后来在《夜谭十记》的后记中写道:“我还在小衙门和机关里结识过一些科员之类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像他们自己说的,既无福上酒楼大吃大喝,又无钱去赌场呼幺喝六……只好三五结伙,到人家家里去坐冷板凳,喝冷茶,扯乱谭,摆龙门阵,自寻其乐。我有幸被他们引为一流,在他们结成的冷板凳会上,听到了我难以想象的奇闻异事。”
1939年底,国民党制定了反共秘密文件《中国共产党问题处置办法》。1940年,由于特委秘书的变节,鄂西特委蒙受了巨大损失。由于鄂西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时局异常凶险,马识途奉命前往昆明市,报考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从一年级读起,一读4年。这意外成为马识途写作的开始。
这本书从1942年一直写到1982年,40年里迫于各种原因,曾三度毁稿,三度重写。最早开始写《夜谭十记》,是在1942年。马识途那时在“国统区”工作繁忙,书未成而不得不搁笔。1946年,他奉命从云南省回四川,出于保密考虑,离开前所有纸张都要销毁,稿子也全部烧掉。到了成都后,马识途从头写起,不料遭到国民党特务查抄,所有的书籍、文稿、笔记和资料统统被搜走,其中《夜谭十记》已写好大半。新中国建立后,他第三次动笔写《夜谭十记》,却碰上了“文革”,动乱中稿子又被毁了。“文革”结束,马识途又从头开始写,于1982年完工。出版时,这本书的起印量高达20万册。
内容简介
《夜谭十记》故事以一个不负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赢得“洋翰林”尊号的主人公开篇,他从一所国立大学的中文系毕业了,以为从此以后,摆在他面前的就是鹏程万里了。可没想到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后,竟应了在大学里早已听说却总不肯相信的话:“毕业即失业!”最终他找到了一个县衙门的工作,遇到了各色科员,故事由此展开。全书包含十个故事,分别是《破城记》《报销记》《盗官记》《娶妾记》《禁烟记》《沉河记》《亲仇记》《观花记》《买牛记》《军训记》,以旧中国衙门里的十位穷科员为主人公,通过十人轮流讲故事的独特叙述方式,真实再现了三四十年代的社会百态。
生动灵活的形象,跌宕起伏的情节,是《夜谭十记》的主要特点。在这十个故事里,一段段令今人瞠目结舌的奇闻趣事,一个个千奇百怪的龙门阵,将抗战时期重庆治下的县镇世相刻画得一览无遗。透过故事,看清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当时政权下的黑暗与不公,展露官场上丑态百出的官僚与地主的贪婪与愚蠢,体现普通民众是如何在压榨与欺骗下艰难而麻木的生存,人与物、事与势完美地融为一体,活脱脱一幅川人众生相,衍射出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艰难时日。
《破城记》
讲述了县政府迎接“新生活运动”视察委员的故事。平日不见人影的县政府,突然传来新生活视察委员即将到来的消息,科员们忙着打扫卫生,县太爷忙着准备红包。红包送出去了,才发现来的视察委员是假冒的,而真正的视察委员到了。在真视察委员的接风宴会后,假冒的视察委员又出现了,戳穿了在场众人的肮脏勾当,同时擒获了县长及豪绅们——原来这假视察委员,却是一个真的共产党游击队队长。
《报销记》
讲述了“三家村夫”王科员卷入官商勾结漩涡中差点将自己“报销”的经历。作为粮食局小会计的他被调到了粮食局长开的裕民粮食公司当主任,利用沉船事件将国仓内的粮食一点点“报销”到自家仓库中,却没想到遭遇了孔二小姐名下的富国粮食公司。险遭杀人灭口的王科员被富国的人救下,供出了粮食局长的勾当。最终粮食局长倒台,而他也只能隐姓埋名躲藏至此。
《盗官记》
讲述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川西,胆大包天而又嫉恶如仇的土匪头子王大麻子,凑巧了解到国民政府卖官的潜规则,突发奇想买个县太爷的官过过瘾。为了能顺利改头换面,找来了在衙门混迹多年的陈师爷,在后者的帮助下,王大麻子改名为张牧之。张牧之大摇大摆地提着几大箱银元上省城买官,后来竟也成了县长。他是一个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新县长,居然会为穷人张目,与富人为难。黄天榜们惊讶地旁观着,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官场中会有这样的另类,如此模范,如此讲原则,于是,土匪反而成了他们眼中的“党棍”。
《娶妾记》
讲述了穷小子抛妻弃女,成为了大财阀后竟迎娶了亲生女儿作为姨太太的故事。在国民党部队里捞了一笔钱后的王康才,办起了国际贸易公司,成了大老板,改名叫了王聚财。他看中了一个叫张小倩的女孩子,费劲心思搞到手后,却在小倩接来母亲后才发现是曾经的发妻,而张小倩居然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禁烟记》
讲述了抗战期间,某个被炸毁的公馆下掩藏的男人尸体——曾被宣布失踪的禁烟督察专员王大化背后的传闻。在罂粟横行的民国时期,国民党设立禁烟机构“禁烟督察总署”,然而在鸦片的暴利之下,禁烟督察总署有名无实,甚至被百姓们称为“种烟督察总署”或“运烟督察总署”。而随着运鸦片的案子愈演愈烈,社会人心惶惶的情况下,督察专员王大化奉命查办,却遭遇来自警察局、禁烟总署的种种阻挠。案子最终捅向了最高当局,但随着抗战爆发,其结果与禁烟专员的突然失踪而不了了之。
《沉河记》
讲述了封建卫道士吴老太爷的故事。吴老太爷作为山乡的“政治经济文化领袖”,信奉传统封建习俗,反对先进文化,以礼教名义对违反的人加以惩治。他早年却与未婚女子王氏苟且,为了自己的好事算计使其早早成了寡妇,晚年为其立起了贞节牌坊。他的小女儿十八岁就守了寡,与另一男子情投意合,合谋想要借“沉河”来摆脱吴老太爷的掌控。吴老太爷在知道小女儿要按老规矩沉河后,却偷梁换柱将王氏与小女儿调换。最终他的小女儿为了爱情出面阻拦,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吴老太爷在王氏及众人的指责下得了癔症一病不起。
《亲仇记》
亲仇记,这篇里面可以分为两个主线。
前面是长工铁柱和小姐孙小芳的爱情故事,但不同于普通的下人和小姐的故事,孙小芳是一个按理说名为小姐,但在家里实为佣人的身份,两人一个住在长工的大通铺,一个和母亲住在柴房。两人都被彼此吸引,里面关于孙小芳每次被刁难被大夫人抽打,但因为有铁柱的心疼和关怀。偷偷在一起的两人幸福甜蜜,孙小芳还怀了孩子,两人便开始商量未来的生活,但还是被孙大老爷们发现,将孙小芳送至自己之前为老相好建的观音庙里囚禁,并交代老相好生完孩子就要将孩子弄死。但最后在其它长工的帮助下,孩子回到了铁柱的身边,而孙小芳也被她爹送到偏远山区的当地霸主作为小妾。
后面则是被告知孙小芳已经落河死掉的铁柱带着女儿盼儿云游四海,最后靠着自己拉二胡和女儿的好嗓子得以谋生。云游到一个茶楼演唱之后,被留下长久的住在这里有了稳定的生计。并且在已经要讨论茶楼老板儿子和盼儿婚事的时候,盼儿被当地霸主家的少爷利用不正当的手段强得。而铁柱在救女儿的过程中发现孙小芳的存在,知道强占两人女儿的正是孙小芳和当地霸主所生的并不亲近的儿子,一家三口得以重聚,互相泪眼婆娑,一时相顾无言。最后孙小芳将铁柱骗走,杀死儿子之后也跟着自己女儿的脚步,生吞下罂粟握着女儿冰冷的手慢慢闭眼死去,结束了这荒唐的人生。
《观花记》
主要讲述的是骗吃骗喝的女人—狗屎王二以观花(观阴曹地府的话花)为谋生的手段,被包括砚耕斋主在内的同村小孩揭露后,没有赖以为生的方法乞讨而生,让砚耕斋主心生愧疚。
《买牛记》
这篇主要讲王子章为买牛让自家女儿去了地主家当丫头,女儿过得非常痛苦但为了让自家可以过上好日子忍耐,但是没想到买回来的劳动力大黄牛是一个病牛,只劳作了堪堪几个月就死掉了,女儿也因为被骚扰跑回了家。
《军训记》
主要讲述不融入、奇怪的老滩因为一次晚会上的完美的踢踏舞揭开了他和戏班里另一个搭档的不得而终的悲痛爱情故事。
作品特点
讲究情节的曲折生动,是“摆龙门阵”的突出特点,它主要要求设置悬念,跌宕起伏,峰迥路转,出人意料。这在马识途的《夜谭十记》中和现实讽刺小说中是运用了多种方法使故事情节变幻莫定,引人人胜的。首先,他变传统小说单一线索一贯到底的技法,采取多条线索交织发展,使各条线索若隐若现,互为因果,互相补充,演出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戏剧。第二,在传奇性故事情节叙述中努力淡化传奇性、巧合性,使更富于现实感、真实感,达到“以平淡出奇”的审美效果。讲述与描述具有不同的结构功能,在美学上也有不同的表现效应,讲述使对象“后退”,使叙述者与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距离常常伴随着一种心理方面的优势,使叙述者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位置,因而讲述常产生讽谕效果,由于距离的取消而常孕育一种悲剧感,如《夜谭十记》。
影响
韦君宜同志的一篇评论文章《读\u003c夜谭十记\u003e随笔》。我比较看重这篇文章,这倒不是因为知音稀,而是我感到她把我创作的某些特点抓住了,虽然她没有展开谈,但她给我提示了,我在这部作品中追求的是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她给以肯定和鼓动。当然她也讲到,“这部独特的作品,未必能(甚至肯定不会)成为当代创作的普遍趋向”,但总会给创作园地增添一点特殊的东西——民族形式的东西。
作者简介
马识途,1915年出生于四川忠县(现重庆忠县),1935年参加过“一二·九”运动。他亲历过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一二·九运动”“九一八事变”。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组织部长钱瑛介绍他加人了中国共产党,任“蚁社”支部书记。1941年,皖南事件爆发,马识途所在的鄂西特委遭到严重破坏。他的妻子刘惠馨和刚生下一个月的女儿一起被捕人狱。马识途只身脱险。1949年4月,马识途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到北京,后先后任四川省工业办公室主任、建设厅厅长、建委主任、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共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等职。
1960年5月,马识途在北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女儿,据此为契机写成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它是我国文学的一块瑰宝。1966年,受四人帮迫害进了昭觉寺监狱。1980年,被选为四川和全国人大代表,同时被选为四川省文联及作协主席。马识途在2020年106岁时,还出版了小说集《夜谭续记》,并宣布封笔。宣布封笔后,他又在107岁时出版了自己的新作《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和散文集《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人》。2024年3月28日,马识途老人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110岁。
衍生作品
电影改编
姜文执导的电影《让子弹飞》于2010年12月16日(中国大陆)上映。这部作品改编自马识途作品《夜谭十记》里的《盗官记》。《盗官记》讲述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川西,土匪头子王大麻子机缘凑巧了解到了国民政府卖官的潜规则,决定买个县太爷的官过瘾之后发生的故事。
导演李华就根据《盗官记》改编成电影《响马县长》于1985年11月上映
作品评价
《夜谭十记》采用了能紧紧抓住读者的说故事的叙述形式,让十个穷极无聊的小科员每天轮流摆龙门阵,作品的这种结构形式和一定的传奇色彩,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此外,作品幽默的笔调,对旧社会反动统治的尖锐讽刺和许多地方充满感情的描写,也使这部作品更富有吸引力。
韦君宜评价《夜谭十记》描写极具特点《夜谭十记》简洁,并不是说作者不注意描写形象,并不是描写得不细致。他的描写是一个接一个的真实细节,摆出这大量细节,那人物形象便自然跃出。
作者一群在《马识途小说创作风格试论》文章中评价《夜谭十记》讲究情节的曲折生动,是“摆龙门阵”的突出特点,它主要要求设置悬念,跌宕起伏,峰迥路转,出人意料。这在马识途的《夜谭十记》中和现实讽刺小说中是运用了多种方法使故事情节变幻莫定,引人人胜的。首先,他变传统小说单一线索一贯到底的技法,采取多条线索交织发展,使各条线索若隐若现,互为因果,互相补充,演出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戏剧。第二,在传奇性故事情节叙述中努力淡化传奇性、巧合性,使更富于现实感、真实感,达到“以平淡出奇”的审美效果。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内容简介
《破城记》
《报销记》
《盗官记》
《娶妾记》
《禁烟记》
《沉河记》
《亲仇记》
《观花记》
《买牛记》
《军训记》
作品特点
影响
作者简介
衍生作品
电影改编
作品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