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腰燕(拉丁学名:Hirundo striolata,又名Cecropis striolata)为
燕科燕属的鸟类,体长约19-20厘米,喙短而宽扁,基部宽大,呈倒三角形,上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极深,嘴须不发达。翅狭长而尖,尾呈叉状,形成“
燕尾”,脚短而细弱,趾三前一后。胸具纵纹,腰红色,上体钢蓝色,下体污白而具黑色纵纹。体态轻捷伶俐,两翅狭长,飞行时好象镰刀,尾分叉象剪子。飞行迅速如箭,忽上忽下,时东时西,能够急速变换方向。常可见到停落在村落附近的田野和河岸的树枝上,在电杆和电线上,也常结队在田野、河滩飞行掠过。飞行时张着嘴
捕食蝇、蚊等各种昆虫。鸣声尖锐而短促,有时发出响亮的chew-chew声或震颤音schwirrr。分布于东南亚至印度东北部和台湾的开阔地区,通常是在有空地和耕地的多山地区发现。
斑腰燕雌雄羽色相似。上体从前额、头顶、后颈直到背和翅上小覆羽均为蓝黑色而具金属光泽。背部较黑褐、羽基白色,且常显露于外。腰深
栗色具粗著的黑色羽干纹或羽干纹不明显,下腰栗色较淡。尾上覆羽黑色,尾黑褐色,最外侧一对尾羽最长,向内依次逐渐缩短,尾呈深叉状。飞羽黑褐色,羽轴富有光泽,羽缘缀有乳白色狭边。眼先黑色,颊、眼后上方和头侧栗色。下体白色,颏、喉和上胸微缀棕色具细密的黑色纵纹,下胸和腹淡桂色。尾下覆羽基部白色,先端黑褐色,在腰和胁交界处通常有一辉亮黑斑。虹膜褐色,嘴和跗黑色。幼鸟颜色较暗,较褐色,尾部较浅,外侧尾羽较短。大小量度:体重♂20-29g,♀24g;体长♂179-190mm,♀180mm;嘴峰♂7-9mm,♀7mm;翅♂119-136mm,♀120mm;尾♂91-106mm,♀95mm;跗♂15mm,♀14mm。(注:♂
雄性;♀
雌性)
斑腰燕是
留鸟,少数进行季节性游荡。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带的村寨和临近山岩地带。
斑腰燕似其他燕,但更喜近耕作区的低地。结小群活动,飞行时振翼较缓慢且比其他燕更喜高空翱翔。善飞行,飞行迅速敏捷,有时飞得很高,像鹰一样在空中翱翔,有时又紧贴水面一闪而过,时东时西,忽上忽下,没有固定飞行方向,有时还不停地发出尖锐而急促的叫声。活动范围不大,通常在
栖息地2平方公里范围内活动。有时亦与
金腰燕一起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食物种类常见有
双翅目、
鳞翅目、
膜翅目、
鞘翅目、
同翅目、
蜻蛉目等昆虫。叫声:通常无声,但有时发出响亮的chew-chew声或震颤音schwirrr。与
家燕相比,斑腰燕的飞行速度较慢而有弹性,也会与其他燕子物种一起觅食。
繁殖期4-7月。多数1年繁殖2窝,第一窝通常在4-6月,第二窝多在6-7月。通常在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即开始繁殖活动,此时雌雄鸟甚为活跃,常成对活动在居民点,时而在空中飞翔,时而栖于房顶或房檐下横梁上,并以清脆婉转的声音反复鸣叫。经过这种求偶表演后,雌雄燕即开始营巢。杯形巢由泥团黏附于屋檐或悬崖,有管道状入口。筑巢时雌雄
亲鸟轮流从江河、湖泊、沼泽、水田、池塘等水域岸边衔取泥、麻、线和枯草茎、草根,再混以唾液,形成小泥丸,然后再用嘴从巢的基部逐渐向上整齐而紧密地堆砌在一起,形成一个非常坚固的外壳。然后用3-5天的时间衔取干的细草茎和草根,再用唾液将它们粘铺于巢底,形成一个干燥而舒适的内垫,最后再垫以柔软的植物纤维、头发和鸟类羽毛。一般每窝产4个,有时5个白色蛋。雌雄两性共同筑巢,共同孵化和照顾幼鸟。巢通常建在天然洞穴中,但也经常建在桥梁、涵洞和建筑物上。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
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 列入
中原地区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