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忱(1912-1937年5月),女,曾用名于佩琛,原籍广西,出生于北京,是民初要人
岑春煊的外甥女,
于立群的长姐。早年随父在
天津市求学,后为《
大公报》记者,约1934年被报社派驻
东京,期间与郭沫若来往密切。1937年5月,于立忱在上海自杀,留下绝命书,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失望。
于立忱,1912年生于北京,曾就学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于立忱在师范大学时是一个很活跃的青年,喜欢文学,善演
话剧。著名话剧导演
熊佛西所导演的法国名剧——《哑妻》,就是由她主演的。她还被选出席过
太平洋学会。还在大学三年级时,她的共产党身份被
中国国民党特务发现,被捕获释后为《
大公报》社长
张季鸾所聘在该报工作。
1934年,于立忱得了肺病,靠《大公报》的津贴,到日本治病并兼
东京特派记者。她住在东京郊区,与流亡日本的郭沫若家相距不远,常去访问郭沫若,两人一见钟情。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留日的爱国青年组织各种活动,反对
日寇侵华,于立忱是积极参加者,为此,受到日方警告。《大公报》的张季鸾写信给她,让她回国,并说如果不回国,报方将停止津贴云云。于立忱为形势所迫于1937年2月归国。
于立忱回国之后所见到的是一派黑暗现实,
中国国民党政治腐败,人心涣散。她深感抗战无望,再加上自己贫病交加,于是选择了一条绝路。1937年5月,于立忱自缢身亡。于立忱自杀的消息,震动了知识界,更激起了人们国恨家仇的悲愤。
于立群和她的朋友们为于立忱料理了后事,把她葬在上海中国公墓。
对于于立忱的自杀,几十年中间一直是个谜,有的人只是这样猜测:于立忱之死是因为她参加
东京游行示威,高喊反日口号,被日方驱逐,回国后又受到《
大公报》主编张季鸾的纠缠,无法摆脱,加之身患重病,绝望之余,寻了短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