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
本教材遵循本系列教材的三大编撰宗旨:内容与时俱进、语言精简凝练、紧密结合临床。为充分反映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和追踪最新的教学动态与热点,编委对医学生在基础阶段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点、知识面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梳理。这一努力较好地反映在本教材的内容布局上,做到了既保持了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又反映了本学科进展性学术前沿成果,同时强化了寄生虫病临床和预防知识内容。本书在各论内容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如为使学生了解寄生虫学和热带病等学科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设置了“历史沿革”;为了较集中地体现学科一些新进展内容和多学科渗透的魅力,专设了“细胞和分子致病”;为贴近临床,使《人体寄生虫学》真正成为通向临床的桥梁课程,设置了“临床学”。这样的内容设置,既有利学科素养的培养,也有于利提升医学生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期待本教材的使用能提高医学生们学习人体寄生虫学的兴趣。
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寄生虫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寄生虫与寄生虫病对人类的危害
第三节 我国寄生虫病的防治成就与现状
第四节 寄生虫病防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五节 寄生虫病流行与防治
第二章 寄生虫的生物学特征
第一节 寄生关系及其演化
第二节 寄生虫的类别及其生活史
第三节 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
第四节 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第五节 寄生虫与宿主在演化中的相互作用
第三章 寄生虫基因组和疫苗
第一节 寄生虫基因组与功能基础研究
第二节 抗寄生虫病疫苗研究
第四章 寄生虫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宿主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
第三节 寄生虫对宿主免疫反应的逃避
第四节 寄生虫感染诱发的免疫病理
第五节 寄生虫感染免疫与免疫调节研究
第五章 寄生虫感染的特征
第一节 寄生虫的分类
第二节 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第六章 寄生虫的检查方法
第一节 病原体检查总论
第二节 样本的收集
第三节 病原学检测方法
第四节 免疫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第七章 抗寄生虫病药物
第一节 抗原虫病药物
第二节 抗蠕虫病药物
第二篇 医学原虫学
第八章 原虫学概论
第九章 寄生于肠道及其他腔道的原虫
第二节 寄生于消化道的其他阿米巴虫
第三节 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
第五节 阴道毛滴虫
第六节 寄生于腔道的其他毛滴虫与须苔属
第七节 隐孢子虫属
第九节 人芽囊原虫
第十章 寄生于血液和组织中的原虫
第二节 锥虫
第三节 疟原虫
第四节 巴贝虫
第五节 刚地弓形虫
第三篇 医学蠕虫学
第十一章 吸虫概论
第十二章 寄生于消化系统的吸虫
第一节 华支睾吸虫
第二节 布氏姜片虫
第三节 牛羊肝吸虫
第四节 寄生于消化系统的其他吸虫
第十三章 寄生于血液和组织中的吸虫
第一节 裂体吸虫
第二节 并殖吸虫
第十四章 绦虫纲概论
第十五章 寄生于消化道中的虫
第二节 裂头绦虫属
第三节 链状带绦虫
第十六章 寄生于组织中的绦虫
第一节 细粒棘球绦虫
第十七章 线虫概论
第十八章 寄生于消化道的线虫
第一节 似蚓蛔线虫
第三节 蠕形住肠线虫
第五节 寄生于消化道的其他线虫
第十九章 寄生于血液和组织中的线虫
第一节 丝虫病
第二节 旋毛形线虫
第四节 寄生于组织中的其他线虫
第四篇 人类疾病相关的节肢动物门
第二十章 节肢动物概论
第一节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特点
第二节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第二十一章 疾病相关的昆虫
第一节 蚊
第二节 白蛉
第三节 蝇
第四节 蜚蠊目
第五节 蚤
第六节 虱
第七节 臭虫
第八节 锥蝽
第九节 舌蝇
第二十二章 疾病相关的蜱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蜱
第三节 革螨
第四节 恙螨科
第五节 疥螨
第六节 蠕形螨科
第七节 尘螨
第八节 其他螨形总目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