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主义
把哲学与神学混为一体的学说
奥古斯丁主义是指西方哲学中以古罗马奥古斯丁的思想和理论为根据的一种把哲学与神学混为一体的学说。是一种主张以雅威为核心、信仰为前提、基督教教义为原理、新柏拉图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宗教唯心主义体系。主要代表为安瑟伦和波那义图拉等。认为柏拉图的“至善”即基督教的上帝,上帝本身是精神实体、纯现实;宇宙万物为上帝所创造,由形式与质料构成的组合体。至善本身是完满的根源,宇宙万物的存在是对至善的分享。人的本性必然以至善为最终目的,自然地回归上帝,以获得幸福。断言理念永恒地存在于上帝理智之中,理念永恒不变,理念是上帝创造字宙万物的原型。人不认识理念,不算真知。主张人的灵魂是独立的精神实体,与肉体不是实体性的结合,而是偶性的结合,所以人要获得真知,必须依靠雅威给予灵魂直接的照明。断言信仰为最高知识,突出“信仰为了理解”的著名格言和上帝的“光照论”。13世纪日趋衰落。奥古斯丁的哲学和神学体系后来被其他思想家发展,特别是波爱修斯、坎特伯雷的安塞姆和波拿文都拉等。奥古斯丁的最重要作品包括《上帝之城》《基督教徒的德》和《自白》。奥古斯丁主义最初与伯拉纠主义对立,在中世纪哲学中非常流行,直到托马斯主义经院哲学的兴起为止。
基本介绍
奥古斯丁主义(Augustinism),古代基督教拉丁教父奥古斯丁的神学学说。其论述涵盖宇宙论、恩宠论、圣事论、教会论、历史观等神学和哲学的领域。宇宙论主要论述雅威是宇宙间唯一的真实存有,其他一切存有都依赖于上帝,是上帝从虚无中造出的。上帝既是永恒的实在又是无所不能的人格的神,顺应上帝的意志即为善,反之就是邪恶。恶并非实体,而是善的匮乏。人犯罪正是因为他悖逆了上帝的神圣意志,拒绝承认其主权。恩宠论主要论述人类由于始祖犯罪,本性已经败坏,无力行善避恶,只有依靠上帝的恩宠才能得救。上帝出于慈悲,预定了某些蒙恩的人,推动他们改恶从善,最终得救。圣事论则着重论述,凡按照教会所规定的明确礼仪,经由正式领受神职的人所施行的圣事,本身便具有客观效能,与施礼者个人的品德是否端庄无关。教会论则划分“有形教会”和“无形教会”。前者指由基督指派使徒们在地上设立的、看得见的圣而公之教会;后者指由全部得到基督救赎者的灵魂(包括已去世的圣徒的灵魂)所组成的、无法用肉眼看见的、属灵的天上的教会。历史论的主题是区分“上帝之城”和“世俗之城”,认为上帝的国度必将战胜世俗的国度。奥古斯丁的影响广泛,本笃十六世曾告诫,即使是那些忽略基督教或不熟悉基督教的人,也因为奥古斯丁在西方和整个世界的文化生活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烙印。奥古斯丁的思想不仅在希波(今天的阿尔巴尼亚海岸的安纳巴)这个罗马非洲城市生根,而且对后来的基督教和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文观
奥古斯丁认为人类是一个紧凑的集体,对人类的团结与团结负责。他在其系统中提出了以下刚性命题:“由于所有的男人都犯了原罪亚当,由于这种遗传性罪恶和罪恶感,他们接受上帝的谴责。”奥古斯丁的人文观认为,即使是世界和有形的实体,作为神圣之爱的果实,也具有其价值和意义,而一些柏拉图主义者则倾向于贬低它们。他试图将历史和尘世的存在置于天上的视野中,即使邪恶也以某种方式找到了解释,这种尝试始终是其哲学关注的中心。
伦理学
奥古斯丁的伦理学强调以下价值观:爱、内部性、谦逊、热爱学习和追求智慧、自由、社区、共同利益、谦虚而慷慨的服务、友谊和祷告。他提出了神圣命令理论,认为一个行动是否符合道德取决于上帝的旨意。奥古斯丁的伦理学定义为追求最高的善,他相信这种追求能够带来人类最高的幸福。由于雅威是“至善”,因此人类应当首先爱上帝,然后才能使他们正确地爱那些值得被爱的事物。奥古斯丁的伦理学提出,爱上帝的行为使人类能够正确分辨自己的爱,从而带来人类的幸福和成就。
奥古斯丁提出了正义战争理论,这是一系列标准确保战争符合道德的学说。要使战争被认为是公正的,必须满足所有这些条件。奥古斯丁声称,尽管个人不应该立即诉诸暴力,但上帝有充分理由把剑交给了政府。奥古斯丁认为,基督徒作为政府的一部分,不必为维护和平和惩罚邪恶而感到羞耻,因为他们被强迫这样做。他断言这是个人的哲学立场:“这里需要的不是身体上的动作,而是内向的性格,美德的神圣宝座是心。”
奥古斯丁的伦理学是有关古代幸福的伦理学,但他把幸福归于来世,并指责古代伦理学家说:“他们的傲慢信念是由于对人类堕落状况的无知,他们通过哲学努力可以在今生获得幸福。”由此证明,他认为幸福是所有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对于奥古斯丁,幸福生活是来自自然界中,人类可以实现一个人不会违反自己的意愿而失败。
认识论
奥古斯丁强调了神的启示在我们思想中的作用,他说:“思想需要被神圣的光所启发,以便它能够探索真理,因为思想本身并不是真理的本质。主啊,你要点亮我的灯。”对于奥古斯丁而言,上帝并没有给我们某些信息,而是使我们对自己获得信息的真相有深刻的了解。如果我们俩都看到您说的是真的,而我们俩都看到我说的是真的,那么我们在哪里看到呢?不是我在你里面,也不是你在我里面,而是我们两个都在我们心中不可改变的真理中。托马斯·阿奎纳批评神圣的启示,否认在我们一生中都以神圣的思想作为思想的对象,并且启示本身就没有经验证据。阿奎那也否认神圣启示对人类思想的影响,他认为人们具有足够的思考能力,而无需“在自然启示中增加新的启示”。
人类学
灵魂
奥古斯丁是最早的基督教古拉丁人类学作家之一。奥古斯丁将人视为灵魂和身体的完美统一。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他比亚里士多德更接近柏拉图的学说。在他晚期时,发表了论文《论死者的关怀》,他坚持人类的本质就是个人:“In no wise are the bodies themselves to be spurned. (...) For these pertain not to ornament or aid which is applied from without, but to the very nature of man.”奥古斯丁喜欢以婚姻来比喻身心统一。卡罗·图阿、康妮·图阿更说:“你的身体就是你的妻子。”根据N. Blasquez的说法,圣奥古斯丁对二元论的看法并没有影响他把身体和灵魂的统一视为物质本身,而是跟随了古代哲学家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凡人动物。
原罪
奥古斯丁认为,原罪是通过自卑而传播的,并削弱了意志的自由,但没有破坏它。对于奥古斯丁来说,亚当的罪是因为自卑和“有害的欲望”而形成的,导致人类变成了群众性的堕落者。尽管自由没有被消灭,但已经大大削弱了自由意志。亚当有了原罪后,人性从此改变。亚当和夏娃通过有性生殖,重建了人性。他们的后代现在生活在罪恶中,以纯朴的形式生活,这是奥古斯丁的形而上学论说,而不是心理学上的意义。奥古斯丁坚持认为,自满是一种劣质,是对善良的一种创伤。他承认世界有天堂,完美的人性可能已经存在于天堂之中。直到后来,由于第一对夫妇不服从上帝的旨意,它才变得对人类的意志不服从。在奥古斯丁看来,当亚当犯罪时,全人类确实存在于亚当,因此所有人都犯罪了。根据奥古斯丁的说法,原始的罪恶包括全人类继承的亚当的罪恶感。贾斯托·冈萨雷斯解释了奥古斯丁的教义,即人类完全堕落时,恩典便不可抗拒。它能导致悔改,并产生一次得救永远得救。奥古斯丁对原始罪恶的后果和赎回恩典的必要性的理解是在与伯拉纠和伯拉纠主义门徒色勒斯丢及埃克拉努姆的朱利安的斗争中发展的,后者受到了叙利亚的Rufinus的启发,并成为Mofusuestia的西奥多·罗斯福的门徒。他们拒绝原罪伤害了人的意志和思想,坚持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的时候,本性被赋予了行动、说话和思考的能力。人性不会丧失行善的道德能力,但一个人可以自由采取正义或不正义的方式行动。Pelagius举了一个眼睛的例子:他们有视力的能力,但是一个人可以善良或不善地使用它。天主教会接受奥古斯丁教导的原罪学说。
预定论
奥古斯丁认为,雅威创造万物,同时维护人类自由。
神学与自由意志
罪恶问题在于如何解释全能、全善和全知的上帝如何调和罪恶的存在。奥古斯丁就其对苦难的反应提出了一些关键构想。在《忏悔录》中,奥古斯丁写道,他以前的作品主要是唯物主义,阅读柏拉图的著作使他能够考虑存在非物质理论。这有助于他从神学的角度对罪恶问题作出回应。奥古斯丁提议,罪恶不存在于上帝之内,也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上帝创造的副产品。他拒绝了罪恶本身存在的观念,而是提出罪恶是摆脱了善,是对自然的破坏。他写道:“罪恶没有本性。但是,丧失了善良就被称为罪恶。”奥古斯丁认为,道德和自然罪恶都会发生,这是由于自由意志对罪恶的使用,这可以追溯到亚当与夏娃的原罪。他认为,存在于灵魂中的这种罪恶意志,是上帝赋予人类的意志的败坏,使人类的罪孽遭受了公正的惩罚。因为奥古斯丁认为全人类都“半裸地出现在亚当的腰上”,所以他认为全人类都继承了亚当的罪恶和应得的惩罚。然而,尽管奥古斯丁相信自由意志可以转化为罪恶,但奥古斯丁坚持认为,拥有自由意志对人类至关重要,因为如果没有自由意志,人们就无法生活得很好。他认为罪恶可能来自人类,因为尽管人类没有邪恶,但他们也不是完全善良,因此有可能被腐败。
奥古斯丁主义哲学家
奥古斯丁主义的影响不仅限于其本人,还包括了一系列后来的哲学家和神学,他们在奥古斯丁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思想。这些哲学家包括波爱修斯、塞维利亚的伊西多尔、马勒伯朗士、坎特伯雷的安塞尔姆、罗马的吉尔斯、里米尼格雷戈里、约翰·斯科特斯·埃瑞格纳、圣文德、若望·纽曼以及教皇本笃十六世和雷内·勒内·笛卡尔等。这些思想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奥古斯丁主义的影响,继续在神学、哲学和人类学等领域探索和发展。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人文观
伦理学
认识论
人类学
灵魂
原罪
预定论
神学与自由意志
奥古斯丁主义哲学家
参考资料